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星落于眼底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ngluoyuyandi/read/97/13.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六月的阳光温柔得不刺眼,洒在南城东实一中的操场上,将红色的跑道、绿色的草坪染得暖意融融。
2020届毕业典礼如期而至,身着蓝白相间毕业服的同学们穿梭在校园里,学士帽上的流苏随风摆动,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驱散了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些许怅然,满是青春散场前的热烈与不舍。
陶苏穿着合身的毕业服,半扎的马尾垂在肩头,学士帽被她轻轻捏在手里。宋乔一挽着她的胳膊,兴奋地东张西望:“苏苏,快去找温珣他们合影!难得大家都穿得这么整齐,可得多拍几张留纪念!”
陈洧舟穿着毕业服,身姿挺拔,正被一群女生围着拍照,脸上带着爽朗的笑;许岁澄站在樱花树下,白色的毕业服衬得她愈发温婉,程昀野在一旁帮她整理学士帽的流苏,动作轻柔。
徐星曜则到处蹿着搞怪,一会儿抢镜别人的合照,一会儿把学士帽抛向天空,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温珣看到陶苏,笑着走过来:“一起拍张照吧?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陶苏点点头,和温珣、宋乔一、许岁澄凑在一起,相机定格下四人并肩的笑容。
阳光落在他们脸上,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光,那是属于青春的纯粹与明亮。
拍照的间隙,陶苏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了不远处的徐星野。他穿着毕业服,身姿依旧挺拔,清冷的眉眼在阳光下柔和了些许。
他正和徐星曜、几个理科班的同学说话,偶尔会被徐星曜的玩笑逗得勾起嘴角,那抹极淡的笑容,像初夏的风,轻轻拂过陶苏的心尖。
“想跟徐星野拍张合照,对不对?”宋乔一凑到她耳边,狡黠地笑,“苏苏,都要毕业了,可别留遗憾!我帮你去说!”
陶苏的脸颊瞬间泛红,连忙拉住她:“别……别去,我自己来。”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朝着徐星野的方向走去。每走一步,心跳就快一分,手心也沁出了薄汗。
“徐星野。”她轻声喊住他。
徐星野转过头,看到是她,眼里带着几分意外,随即微微颔首:“怎么了?”
“我……我们能不能拍张合照?”陶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毕业了,想留个纪念。”
徐星野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好。”
宋乔一立刻举着手机跑过来,兴奋地说:“我来拍!你们靠近一点,自然一点!”
陶苏站在徐星野身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液香味,紧张得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徐星野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局促,主动往她身边挪了挪,轻声说:“别紧张,自然就好。”
宋乔一找准角度,喊着“三、二、一”,陶苏下意识地扬起嘴角,目光落在镜头上,而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徐星野也正看着镜头,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快门按下,将这一瞬间永远定格。
“拍得超好看!”宋乔一立刻把照片给陶苏看,照片里,两人并肩站在樱花树下,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陶苏的笑容腼腆又明亮,徐星野的表情清冷却温和,画面和谐得恰到好处。
陶苏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欢喜与释然。是啊,都要毕业了,有些心愿,总得勇敢一次,这样才不算遗憾。
周围的欢乐还在继续,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合影,有人抱着老师哭红了眼睛,有人互相交换着纪念册留言,有人在操场上奔跑打闹,把毕业服抛向天空。
徐星曜和唐幼宜还在拌嘴,却在拍照时故意凑得很近;陈洧舟把宋乔一扛在肩膀上,让她能拍到更高处的风景;温珣则在给同学们签名,字迹依旧工整有力。
陶苏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这热闹又温暖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
三年的高中时光,有欢笑,有泪水,有努力,有遗憾,而这些,都将成为她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那张和徐星野的合照,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在心底,带着淡淡的美好,见证着这段独一无二的青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园里,毕业照的快门声还在不断响起。陶苏知道,高中生涯即将落幕,但新的征程也即将开始。
她握紧手机,看着那张合照,嘴角忍不住上扬——青春不散场,梦想不落幕,那些未完成的心愿,那些藏在心底的美好,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绽放。
夜幕低垂,学校大礼堂里灯火璀璨,彩带与气球缠绕着梁柱,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暖融融的光。
这场专门为2020届准备的毕业晚会,像一场盛大的告别,将三年来的欢声笑语、并肩奋斗,都揉进了这最后的夜晚。
音乐响起时,宋乔一第一个冲上舞台,抱着话筒唱起了三年前迎新晚会时的歌。熟悉的旋律一出来,台下立刻有人跟着合唱,歌声里带着青涩的回忆,也藏着离别的不舍。
陶苏坐在角落,看着台上闪闪发光的宋乔一,看着台下跟着哼唱的同学们,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空落落的。
陈洧舟带着几个男生跳了段搞怪的舞蹈,笨拙的动作引得全场哄堂大笑,连一向清冷的徐星野都忍不住勾起了嘴角。徐星曜更是在台下带头起哄,喊着“再来一遍”,闹得不亦乐乎。
温珣坐在陶苏身边,递给她一杯果汁,笑着说:“难得这么热闹,多喝点,别辜负了这最后的聚会。”
陶苏接过杯子,指尖触到微凉的杯壁,心里的失落淡了些。她转头看向四周,许岁澄正和程昀野低声说着什么,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唐幼宜被徐星曜拉着一起跳舞,嘴上说着“别烦我”,脚步却很诚实;班主任杨简兮和老师们坐在前排,看着同学们的身影,眼里满是欣慰与不舍。
就像三年前的军训拉练,大家也是这样欢聚一堂,带着初见的陌生与好奇,分享着零食,吐槽着训练的辛苦。
而如今,熟悉的面孔即将各奔东西,奔赴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校园,开启新的人生。那些一起挑灯夜读的夜晚,一起在操场奔跑的黄昏,一起为考试焦虑、为进步欢呼的瞬间,都将成为回忆里最珍贵的碎片。
晚会过半,主持人邀请大家上台分享毕业感言。宋乔一红着眼眶说:“谢谢3班的每一个人,谢谢你们陪我一起疯一起闹,以后我在音乐学院唱歌,你们一定要来听!”陈洧舟拍着胸脯保证:“以后大家有需要,随时找我,我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温珣走上台,语气温和却坚定:“青春不散场,我们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相遇。愿大家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未来可期。”
徐星野上台时,礼堂里瞬间安静下来。他依旧是清冷的模样,却难得地多说了几句:“三年同窗,谢谢大家的照顾。愿我们都能坚守初心,奔赴自己的热爱。”简单的话语,却让台下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
陶苏没有上台,她只是坐在台下,静静地听着。心里的失落像潮水般涨了又退,最终沉淀为释然。
高考的遗憾,没能和徐星野去往同一所学校的怅然,都在这热闹的氛围里,慢慢被接受。是啊,人生本就没有那么多圆满,离别也是青春的一部分。
晚会最后,全体同学一起唱起了校歌。熟悉的旋律回荡在礼堂里,有人红了眼眶,有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陶苏看着身边的同学们,看着不远处并肩站着的徐星野和徐星曜,也跟着轻轻哼唱起来。歌声里,有不舍,有祝福,有对未来的期许。
散场时,大家互相交换着联系方式,说着“常联系”“一定要见面”。陶苏收到了很多祝福,也送给了每个人最真诚的祝愿。她走到徐星野面前,鼓起勇气说:“徐星野,祝你在军校一切顺利,前程似锦。”
徐星野看着她,眼里带着温和的笑意,点了点头:“你也是,南城师范学院很好,祝你学业有成。”
简单的告别,却让陶苏的心里彻底释然。她知道,这段藏在心底的暗恋,会随着毕业画上一个温柔的句号,而那些一起走过的时光,会永远留在记忆里,温暖而明亮。
走出大礼堂,夜色温柔,晚风拂面。同学们的笑声还在耳边回荡,却渐渐远去。陶苏抬头看着漫天繁星,嘴角忍不住上扬——青春不散场,愿我们在彼此看不见的岁月里,都能熠熠生辉。
暑假的阳光透过纱窗,洒在书桌一角,将陶苏的日记本晒得暖融融的。
陶芯趁着姐姐去图书馆的空隙,好奇地翻开了这本带锁的本子——钥匙是她偶然在抽屉缝里找到的,总听姐姐提起高中生活,她早就按捺不住好奇了。
日记本的纸页带着淡淡的墨香,陶苏的字迹清秀工整,一页页翻下去,陶芯看得眼睛发亮,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今天军训拉练,宋乔一差点中暑,我扶着她走了三公里,她还硬撑着给大家唱《小星星》,太可爱了……”陶芯跟着笑出声,仿佛看到了那个活泼的大姐姐,心里默默想着:初中会不会也有这么有意思的同学?
“徐星野讲物理题真的好清楚,虽然话少,但每次都能讲到重点,可惜我理科太差了……”陶芯歪着脑袋,想象着那个清冷又厉害的大哥哥,心里对“学霸”多了几分向往。
“月考进步了!超过了徐星曜,温珣说我找对了方法,真的好开心……”看到这里,陶芯攥了攥小拳头,暗暗给自己打气:初中我也要好好学习,当一个厉害的学生!
“毕业晚会大家一起唱校歌,好多人都哭了,我也有点舍不得。和徐星野拍了合照,这三年,也算没有遗憾了……”陶芯的眼神变得温柔,她虽然不懂姐姐字里行间的小情愫,却能感受到那份不舍与释然。
日记本里,有陶苏对难题的苦恼,对朋友的珍惜,对暗恋的小心翼翼,也有对未来的憧憬。陶芯越看越入迷,连姐姐回来都没察觉。
“陶芯,你在看什么?”陶苏走进房间,看到妹妹捧着自己的日记本,脸颊瞬间泛红,伸手想去抢。
陶芯连忙把日记本抱在怀里,笑着说:“姐姐,你的高中生活也太有意思了吧!有这么多好朋友,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事,我好期待初中呀!”
陶苏愣了一下,看到妹妹眼里亮晶晶的期待,心里的窘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的笑意。她坐在陶芯身边,揉了揉她的头发:“初中也会有很多有趣的事,会遇到新的同学,学到新的知识,还会有很多挑战。”
“那我也能遇到像宋乔一姐姐那样的好朋友吗?也能遇到像温珣哥哥那样厉害的班长吗?”陶芯叽叽喳喳地问,眼里满是憧憬。
“当然啦,”陶苏点点头,想起自己的高中时光,嘴角扬起,“只要你真诚待人,努力学习,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陶芯捧着日记本,认真地说:“姐姐,我也要写日记,把初中生活都记下来,以后也给你看!”
陶苏笑着答应:“好啊,我等着看我们陶芯的初中历险记。”
阳光依旧温暖,姐妹俩凑在一起,一个讲着高中的趣事,一个憧憬着初中的生活,房间里满是欢声笑语。
陶苏看着妹妹期待的模样,心里也暖暖的——原来自己的青春回忆,还能成为妹妹对未来的向往,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2023年九月的风带着夏末的余温,吹醒了两座校园,也吹来了陶家姐妹的全新征程。
陶苏提着行李箱站在南城师范学院门口时,阳光刚好越过校门的梧桐树梢,洒在“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石上。
校园里满是拖着行李的新生与家长,学长学姐们举着引导牌穿梭其间,热情地招呼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这边走!”
她跟着人流走进校园,青砖黛瓦的教学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香樟树下,荷塘里的荷花虽已谢去,却仍有蜻蜓点水,泛起圈圈涟漪。
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窗外就是一片草坪。室友们陆续到齐,来自不同城市的女孩们带着羞涩的笑容互相打招呼,分享着家乡的特产,陌生感很快在叽叽喳喳的聊天中消散。
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讲话掷地有声,鼓励着新生们“以青春之我,筑教育之基”。陶苏坐在人群中,看着身边朝气蓬勃的同学们,心里满是憧憬。
她报了文学社和志愿者协会,课后泡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里,指尖划过一本本汉语言文学典籍,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偶尔遇到难题,和室友们凑在一起讨论,或是向学长学姐请教,忙碌却充实。
周末时,她会去校园里的咖啡馆看书,或是和宋乔一、许岁澄约着逛南城的老街,分享彼此的大学生活,时光温柔而惬意。
而同一时间,陶芯背着崭新的书包,站在南城实验中学的校门口,小手紧紧攥着陶苏给她准备的文具袋。
穿着蓝白校服的学长学姐们列队欢迎,鼓掌声和欢呼声让她既紧张又兴奋。走进初一(3)班的教室,班主任是个温柔的女老师,笑着让大家做自我介绍。
陶芯看着身边陌生的面孔,想起姐姐日记里的宋乔一,鼓起勇气说:“大家好,我叫陶芯,我喜欢画画和读书,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初中的课程比小学丰富了许多,语文的诗词歌赋、数学的逻辑推理、英语的异国风情,都让陶芯充满好奇。
她像姐姐一样,每天认真记笔记、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课间时,她会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们跳皮筋、聊动画片,或是分享姐姐给她讲的高中趣事。
她也学着姐姐的样子,买了一个漂亮的日记本,每天写下校园里的新鲜事:“今天和小雨一起值日,她帮我捡了掉在地上的笔袋,我们成了好朋友!”“数学老师讲的应用题好有趣,我以后也要当学霸!”
周末回家时,姐妹俩总会凑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校园生活。陶苏给陶芯讲文学社的诗词大会,讲志愿者活动中遇到的可爱孩子;陶芯给姐姐讲班级里的趣事,讲自己新交的好朋友,眼里满是星光。
“姐姐,初中真的好有意思!”陶芯抱着陶苏的胳膊,兴奋地说。
陶苏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以后还会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慢慢体验。”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姐妹俩的脸上,映着她们眼里的憧憬与喜悦。从高中到大学,从小学到初中,时光流转,征程更替,而那些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许,却在姐妹俩之间悄悄传递,温暖而坚定。
2020届毕业典礼如期而至,身着蓝白相间毕业服的同学们穿梭在校园里,学士帽上的流苏随风摆动,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驱散了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些许怅然,满是青春散场前的热烈与不舍。
陶苏穿着合身的毕业服,半扎的马尾垂在肩头,学士帽被她轻轻捏在手里。宋乔一挽着她的胳膊,兴奋地东张西望:“苏苏,快去找温珣他们合影!难得大家都穿得这么整齐,可得多拍几张留纪念!”
陈洧舟穿着毕业服,身姿挺拔,正被一群女生围着拍照,脸上带着爽朗的笑;许岁澄站在樱花树下,白色的毕业服衬得她愈发温婉,程昀野在一旁帮她整理学士帽的流苏,动作轻柔。
徐星曜则到处蹿着搞怪,一会儿抢镜别人的合照,一会儿把学士帽抛向天空,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温珣看到陶苏,笑着走过来:“一起拍张照吧?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陶苏点点头,和温珣、宋乔一、许岁澄凑在一起,相机定格下四人并肩的笑容。
阳光落在他们脸上,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光,那是属于青春的纯粹与明亮。
拍照的间隙,陶苏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了不远处的徐星野。他穿着毕业服,身姿依旧挺拔,清冷的眉眼在阳光下柔和了些许。
他正和徐星曜、几个理科班的同学说话,偶尔会被徐星曜的玩笑逗得勾起嘴角,那抹极淡的笑容,像初夏的风,轻轻拂过陶苏的心尖。
“想跟徐星野拍张合照,对不对?”宋乔一凑到她耳边,狡黠地笑,“苏苏,都要毕业了,可别留遗憾!我帮你去说!”
陶苏的脸颊瞬间泛红,连忙拉住她:“别……别去,我自己来。”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朝着徐星野的方向走去。每走一步,心跳就快一分,手心也沁出了薄汗。
“徐星野。”她轻声喊住他。
徐星野转过头,看到是她,眼里带着几分意外,随即微微颔首:“怎么了?”
“我……我们能不能拍张合照?”陶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毕业了,想留个纪念。”
徐星野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好。”
宋乔一立刻举着手机跑过来,兴奋地说:“我来拍!你们靠近一点,自然一点!”
陶苏站在徐星野身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液香味,紧张得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徐星野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局促,主动往她身边挪了挪,轻声说:“别紧张,自然就好。”
宋乔一找准角度,喊着“三、二、一”,陶苏下意识地扬起嘴角,目光落在镜头上,而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徐星野也正看着镜头,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快门按下,将这一瞬间永远定格。
“拍得超好看!”宋乔一立刻把照片给陶苏看,照片里,两人并肩站在樱花树下,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陶苏的笑容腼腆又明亮,徐星野的表情清冷却温和,画面和谐得恰到好处。
陶苏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欢喜与释然。是啊,都要毕业了,有些心愿,总得勇敢一次,这样才不算遗憾。
周围的欢乐还在继续,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合影,有人抱着老师哭红了眼睛,有人互相交换着纪念册留言,有人在操场上奔跑打闹,把毕业服抛向天空。
徐星曜和唐幼宜还在拌嘴,却在拍照时故意凑得很近;陈洧舟把宋乔一扛在肩膀上,让她能拍到更高处的风景;温珣则在给同学们签名,字迹依旧工整有力。
陶苏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这热闹又温暖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
三年的高中时光,有欢笑,有泪水,有努力,有遗憾,而这些,都将成为她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那张和徐星野的合照,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埋在心底,带着淡淡的美好,见证着这段独一无二的青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园里,毕业照的快门声还在不断响起。陶苏知道,高中生涯即将落幕,但新的征程也即将开始。
她握紧手机,看着那张合照,嘴角忍不住上扬——青春不散场,梦想不落幕,那些未完成的心愿,那些藏在心底的美好,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绽放。
夜幕低垂,学校大礼堂里灯火璀璨,彩带与气球缠绕着梁柱,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暖融融的光。
这场专门为2020届准备的毕业晚会,像一场盛大的告别,将三年来的欢声笑语、并肩奋斗,都揉进了这最后的夜晚。
音乐响起时,宋乔一第一个冲上舞台,抱着话筒唱起了三年前迎新晚会时的歌。熟悉的旋律一出来,台下立刻有人跟着合唱,歌声里带着青涩的回忆,也藏着离别的不舍。
陶苏坐在角落,看着台上闪闪发光的宋乔一,看着台下跟着哼唱的同学们,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空落落的。
陈洧舟带着几个男生跳了段搞怪的舞蹈,笨拙的动作引得全场哄堂大笑,连一向清冷的徐星野都忍不住勾起了嘴角。徐星曜更是在台下带头起哄,喊着“再来一遍”,闹得不亦乐乎。
温珣坐在陶苏身边,递给她一杯果汁,笑着说:“难得这么热闹,多喝点,别辜负了这最后的聚会。”
陶苏接过杯子,指尖触到微凉的杯壁,心里的失落淡了些。她转头看向四周,许岁澄正和程昀野低声说着什么,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唐幼宜被徐星曜拉着一起跳舞,嘴上说着“别烦我”,脚步却很诚实;班主任杨简兮和老师们坐在前排,看着同学们的身影,眼里满是欣慰与不舍。
就像三年前的军训拉练,大家也是这样欢聚一堂,带着初见的陌生与好奇,分享着零食,吐槽着训练的辛苦。
而如今,熟悉的面孔即将各奔东西,奔赴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校园,开启新的人生。那些一起挑灯夜读的夜晚,一起在操场奔跑的黄昏,一起为考试焦虑、为进步欢呼的瞬间,都将成为回忆里最珍贵的碎片。
晚会过半,主持人邀请大家上台分享毕业感言。宋乔一红着眼眶说:“谢谢3班的每一个人,谢谢你们陪我一起疯一起闹,以后我在音乐学院唱歌,你们一定要来听!”陈洧舟拍着胸脯保证:“以后大家有需要,随时找我,我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温珣走上台,语气温和却坚定:“青春不散场,我们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相遇。愿大家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未来可期。”
徐星野上台时,礼堂里瞬间安静下来。他依旧是清冷的模样,却难得地多说了几句:“三年同窗,谢谢大家的照顾。愿我们都能坚守初心,奔赴自己的热爱。”简单的话语,却让台下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
陶苏没有上台,她只是坐在台下,静静地听着。心里的失落像潮水般涨了又退,最终沉淀为释然。
高考的遗憾,没能和徐星野去往同一所学校的怅然,都在这热闹的氛围里,慢慢被接受。是啊,人生本就没有那么多圆满,离别也是青春的一部分。
晚会最后,全体同学一起唱起了校歌。熟悉的旋律回荡在礼堂里,有人红了眼眶,有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陶苏看着身边的同学们,看着不远处并肩站着的徐星野和徐星曜,也跟着轻轻哼唱起来。歌声里,有不舍,有祝福,有对未来的期许。
散场时,大家互相交换着联系方式,说着“常联系”“一定要见面”。陶苏收到了很多祝福,也送给了每个人最真诚的祝愿。她走到徐星野面前,鼓起勇气说:“徐星野,祝你在军校一切顺利,前程似锦。”
徐星野看着她,眼里带着温和的笑意,点了点头:“你也是,南城师范学院很好,祝你学业有成。”
简单的告别,却让陶苏的心里彻底释然。她知道,这段藏在心底的暗恋,会随着毕业画上一个温柔的句号,而那些一起走过的时光,会永远留在记忆里,温暖而明亮。
走出大礼堂,夜色温柔,晚风拂面。同学们的笑声还在耳边回荡,却渐渐远去。陶苏抬头看着漫天繁星,嘴角忍不住上扬——青春不散场,愿我们在彼此看不见的岁月里,都能熠熠生辉。
暑假的阳光透过纱窗,洒在书桌一角,将陶苏的日记本晒得暖融融的。
陶芯趁着姐姐去图书馆的空隙,好奇地翻开了这本带锁的本子——钥匙是她偶然在抽屉缝里找到的,总听姐姐提起高中生活,她早就按捺不住好奇了。
日记本的纸页带着淡淡的墨香,陶苏的字迹清秀工整,一页页翻下去,陶芯看得眼睛发亮,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今天军训拉练,宋乔一差点中暑,我扶着她走了三公里,她还硬撑着给大家唱《小星星》,太可爱了……”陶芯跟着笑出声,仿佛看到了那个活泼的大姐姐,心里默默想着:初中会不会也有这么有意思的同学?
“徐星野讲物理题真的好清楚,虽然话少,但每次都能讲到重点,可惜我理科太差了……”陶芯歪着脑袋,想象着那个清冷又厉害的大哥哥,心里对“学霸”多了几分向往。
“月考进步了!超过了徐星曜,温珣说我找对了方法,真的好开心……”看到这里,陶芯攥了攥小拳头,暗暗给自己打气:初中我也要好好学习,当一个厉害的学生!
“毕业晚会大家一起唱校歌,好多人都哭了,我也有点舍不得。和徐星野拍了合照,这三年,也算没有遗憾了……”陶芯的眼神变得温柔,她虽然不懂姐姐字里行间的小情愫,却能感受到那份不舍与释然。
日记本里,有陶苏对难题的苦恼,对朋友的珍惜,对暗恋的小心翼翼,也有对未来的憧憬。陶芯越看越入迷,连姐姐回来都没察觉。
“陶芯,你在看什么?”陶苏走进房间,看到妹妹捧着自己的日记本,脸颊瞬间泛红,伸手想去抢。
陶芯连忙把日记本抱在怀里,笑着说:“姐姐,你的高中生活也太有意思了吧!有这么多好朋友,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事,我好期待初中呀!”
陶苏愣了一下,看到妹妹眼里亮晶晶的期待,心里的窘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的笑意。她坐在陶芯身边,揉了揉她的头发:“初中也会有很多有趣的事,会遇到新的同学,学到新的知识,还会有很多挑战。”
“那我也能遇到像宋乔一姐姐那样的好朋友吗?也能遇到像温珣哥哥那样厉害的班长吗?”陶芯叽叽喳喳地问,眼里满是憧憬。
“当然啦,”陶苏点点头,想起自己的高中时光,嘴角扬起,“只要你真诚待人,努力学习,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陶芯捧着日记本,认真地说:“姐姐,我也要写日记,把初中生活都记下来,以后也给你看!”
陶苏笑着答应:“好啊,我等着看我们陶芯的初中历险记。”
阳光依旧温暖,姐妹俩凑在一起,一个讲着高中的趣事,一个憧憬着初中的生活,房间里满是欢声笑语。
陶苏看着妹妹期待的模样,心里也暖暖的——原来自己的青春回忆,还能成为妹妹对未来的向往,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2023年九月的风带着夏末的余温,吹醒了两座校园,也吹来了陶家姐妹的全新征程。
陶苏提着行李箱站在南城师范学院门口时,阳光刚好越过校门的梧桐树梢,洒在“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石上。
校园里满是拖着行李的新生与家长,学长学姐们举着引导牌穿梭其间,热情地招呼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这边走!”
她跟着人流走进校园,青砖黛瓦的教学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香樟树下,荷塘里的荷花虽已谢去,却仍有蜻蜓点水,泛起圈圈涟漪。
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窗外就是一片草坪。室友们陆续到齐,来自不同城市的女孩们带着羞涩的笑容互相打招呼,分享着家乡的特产,陌生感很快在叽叽喳喳的聊天中消散。
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讲话掷地有声,鼓励着新生们“以青春之我,筑教育之基”。陶苏坐在人群中,看着身边朝气蓬勃的同学们,心里满是憧憬。
她报了文学社和志愿者协会,课后泡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里,指尖划过一本本汉语言文学典籍,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偶尔遇到难题,和室友们凑在一起讨论,或是向学长学姐请教,忙碌却充实。
周末时,她会去校园里的咖啡馆看书,或是和宋乔一、许岁澄约着逛南城的老街,分享彼此的大学生活,时光温柔而惬意。
而同一时间,陶芯背着崭新的书包,站在南城实验中学的校门口,小手紧紧攥着陶苏给她准备的文具袋。
穿着蓝白校服的学长学姐们列队欢迎,鼓掌声和欢呼声让她既紧张又兴奋。走进初一(3)班的教室,班主任是个温柔的女老师,笑着让大家做自我介绍。
陶芯看着身边陌生的面孔,想起姐姐日记里的宋乔一,鼓起勇气说:“大家好,我叫陶芯,我喜欢画画和读书,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初中的课程比小学丰富了许多,语文的诗词歌赋、数学的逻辑推理、英语的异国风情,都让陶芯充满好奇。
她像姐姐一样,每天认真记笔记、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课间时,她会和新认识的小伙伴们跳皮筋、聊动画片,或是分享姐姐给她讲的高中趣事。
她也学着姐姐的样子,买了一个漂亮的日记本,每天写下校园里的新鲜事:“今天和小雨一起值日,她帮我捡了掉在地上的笔袋,我们成了好朋友!”“数学老师讲的应用题好有趣,我以后也要当学霸!”
周末回家时,姐妹俩总会凑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校园生活。陶苏给陶芯讲文学社的诗词大会,讲志愿者活动中遇到的可爱孩子;陶芯给姐姐讲班级里的趣事,讲自己新交的好朋友,眼里满是星光。
“姐姐,初中真的好有意思!”陶芯抱着陶苏的胳膊,兴奋地说。
陶苏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以后还会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慢慢体验。”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姐妹俩的脸上,映着她们眼里的憧憬与喜悦。从高中到大学,从小学到初中,时光流转,征程更替,而那些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许,却在姐妹俩之间悄悄传递,温暖而坚定。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星落于眼底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ngluoyuyandi/read/97/13.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