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家通万界,李二误入,被我偷袭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jiatongwanjie0lierwuru0beiwotouxi/read/79/42.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咱的标儿还是出色啊!
有了李缘的认可,老朱这边不再犹豫了,果断选择了答应,实际上朱标已经是差不多要说服他的,但一些顾虑还是有的,所以才会纠结以及犹豫。
不过,有了李缘的认可,自然就不需要再纠结,所以老朱果断答应。
“好,就照着先生说的去办。”
老朱不纠结了,果断听话。
反正我儿子建议,先生认可。
那么就意味着这可以去尝试。
另外,荆襄的封禁,居然让流民蜂拥而至,看样子是堵不如疏啊,但这究其根本还是圈地的问题,土地没有了不就是只能逃离吗?
想到那个什么福王啊,一个人就侵占良田两万亩,若不是被阻止了,万历皇帝都要给他五万亩良田,这……
说实话,真就是离谱,太离谱了。
朱元璋只认为是万历皇帝的问题,显然是忽视了源头在于自己,但他就是这样认为,这得要把这不肖子孙给揍一顿才能出气。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
该死的,若是没法去的话,试问有什么用?
老朱发现了自己这需要做的事真不少,而且要去教育的皇帝有点多了,就我家的老四,都要分两个时期了吧?
那这万历皇帝要怎么弄?
朱元璋脸色很是阴沉,表情实在是吓人啊,他怕自己都有点撑不住,若是深入了解就越是能发现子孙后代到底有多离谱。
“先生,咱这后代,是不是都这样?就没几个靠谱的吗?”
老大这一脉里,那个朱允炆不行。
而老四这一脉里,也不好说。
目前能知道的几个皇帝里。
似乎都很一般,尤其是万历,已经让老朱恼火无比,宠爱孩子到这种地步,你就说是不是祸害江山社稷了。
“靠谱的还是有不少,比如说你家老四、他儿子朱胖胖,孙子宣德皇帝,缺点固然是有,但总体来说还行,后面的皇帝,战神就没法说了,真就是菜到家,而景泰比较惨,成化皇帝算是很出色的,再往下说那弘治是老好人,但作为皇帝就是失败的,至于说武宗?水平是有的,但可惜就是易溶于水了,至于说道士皇帝吗?前期很不错,有意做一番事业,但在张璁没了且自己又遭遇一系列的打击后,那是彻底的摆烂了。”
“然后就是隆庆了,他相当于是吉祥物,做了一些事,但玩女人玩死了,存在感不高,万历嘛……大名鼎鼎啊,几十年不上朝,当然,这不是他的问题,明朝皇帝不上朝从成化皇帝那里就开始了,包括他爷爷嘉靖皇帝,但人家成化皇帝不上朝,但权是握在手里的,而且是有目的性的不上朝,他爷爷就更不用说了,不上朝都依旧是稳稳把控着朝局,唯独是万历皇帝的不上朝是真的不上朝,人家不上朝还能掌控朝局,但他不上朝就是什么都不管,可以说是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后面的泰昌就不需要多说,一个月就没了,再有的就是木匠皇帝以及最后的吊宗了。”
大明的皇帝啊,先简单认识一下吧,后面再细说也不迟的,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说,朱元璋是已经被气得捂胸口,脸色阴沉无比。
至于说朱标?
他比较好奇吊宗是什么玩意。
“先生,不知道吊宗是什么?”
好奇吊宗是吧?没问题,给你说清楚。
李缘当即是解释道:“上吊啊,崇祯皇帝在煤山上把自己挂在那里,所以就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朱标:“……”
这我还是不知道好过知道。
而这一答案呢,也让朱标明白前面的木匠啊这些,都是很有个性的皇帝了,自己现在还是不要再问下去,怕是父皇这边顶不住了。
他不得不转移了话题:“额咳咳,先生啊,我大明能传两百多年,其实已经是很满足的,就是灭了大明居然是鞑子,这事真的是让我无比的难受。”
只是这话题的转移,似乎也不怎么好,说道鞑子后,老朱的脸色更难看。
“咱的大明灭了鞑子,但到头来却是被鞑子给取代,我中原落入鞑子之手,不就是说重回元朝吗?这样的事情不能出现,咱必须要改革,不能让后世子孙继续祸害我大明江山了。”
老朱知道自己不改,大明就是要完了,现如今还是要靠自己来做事,不能让标儿来,这些困难得由我来亲自解决。
李缘这时候是开始做总结,顺便是说一下搞钱的地方。
“嗯,能改就行,但现在呢,你们需要解决的钱与粮食,种子给你们了,外加还有安南这一块宝地,而只要推广红薯等物种以及夺取安南以及大力开快就能保证粮食的供应,接下来就是倭寇的问题,要知道这个东瀛啊,金山银山可不少啊,你打下来就是使劲的挖就行了。”
说到这里,李缘不管双目通红,已经掉入钱眼里的朱元璋,转而是开始了说教。
“所以啊,我这里必须要批评你两句,眼界实在是太低了,周边这些地方,宝地可不少,特别是倭寇之国啊,所以你干嘛要列为不征之国?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后世子孙怎么办?而且这倭国是野心勃勃,万历年间就是入侵朝鲜,妄图借此跳板而入侵中原,人家可是盯着你的,所以你这干了什么?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不?”
老朱很是痛心啊,已经在嚷嚷了起来:“没错,是我的问题,真的是我的问题,咱必须要开放海禁,咱要让汤和……不对,是徐达才对,让徐达开海、练兵,造船,征战倭国。”
他是真的痛心啊,都是好宝贝啊,居然就这么浪费了?
什么不征之国的,什么蒙古两次远征倭国都失败。
这些都不是问题,必须要拿下来。
这等宝地,就是我大明的国土。
那些什么倭寇,全部诛杀。
不对,不能,得要用来挖矿。
如此好的劳动力,不能浪费了。
全都用来干活,都是奴隶来着……挖,给我挖,挖到底,挖到没矿了。
老朱现在是真的激动,万万没想到在这大明周边这些国家并不是什么不毛之地,反而是宝地来着,那么在这些土地就该是我大明的,所以这是必须要拿下来。
劝老朱跟劝李世民不一样。
李世民那里简单说说就可以了。
人家是乐于对外扩张的,而至于说打下来怎么治理,后面再琢磨吧,这不用担心的,相信贞观天团吧。
至于说老朱这里……呃,难度比较高。
因为他太喜欢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了,所谓的老农民就是这样的,这不是说贬低或是什么,而是眼界以及思想的问题。
朱元璋就这样,改变不容易,但要说知道外面都是宝地了,那么为了自己的后代,他是愿意扩张的。
比如说,安南,可以成为粮仓,还有那倭国,可以成为银库。
有钱有粮,这还不想要吗?
那不可能了。
他肯定要。
而事实证明没有错,朱元璋可以说是无比的贪婪,想要的不只是一个倭国或是安南,而是想着周边都打一遍。
这么多的好东西啊,那能放弃吗?
怎么看都不能放弃,咱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要打下更多的土地,要让我大明无比的巨大,到时候都安排过去。
“爹啊,先冷静。”
当然,朱标看着如此激动的老父亲,顿时是有些心慌了,赶紧是开口安抚。
你别这么激动啊,那么的激动就真的是吓人,反正我现在是不太安心,总感觉说要出事了。
“放心吧,标儿,咱现在很冷静。这些事情我们洪武朝要搞,还有建文朝那边,得要让老四好好弄。”
老朱很快就想到了,这些事不只是我们这边来干,建文朝那边也要干啊,老四得要尽快落实这些事。
“爹啊,老四那边打了四年仗,哪能这么快?还得要休养生息,这需要等。”只是朱元璋如此的急躁却让朱标不得不开口提醒了。
建文朝,那是打了四年仗啊,天下不能说满目疮痍,但战争持续了四年,各种问题不断,现在需要的休养生息,而不是说忙着干仗。
“没事,等我这边拿下安南,那就立马着手派人过去协助建文朝的老四征战安南,要知道那边因为战火而失去家园的百姓肯定有很多,而这些都成了流民,还有那荆襄的问题,我的政策出现了问题,老四那边也要解禁,不能再封着,还有的就是如果发现流民就得要送去安南,这些都是大明的百姓,不是叛贼、逆贼。”
现在是需要人啊,需要大量的人,所以老朱是放下了戒备,转而是要让这些流民为大明所用。
毕竟也是大明的百姓,只是因为种种的原因才变成这样,老朱表示我已经深刻反省,并且是做出了改变。
朱标:“……”
爹啊,我知道要打安南,但那地方真的是不好打。
而在这时候,李缘来了一句,“其实说到打安南呢,不只是说从云南、广西进,海上也是可以的,所以这水军不能不动。”
要打安南,就是海陆并进,这海上也要搞,或者说从海上运粮,提供物资供应,否则在陆地上运输就是成本过大了。
再有,这样的联合也可以是一次配合,毕竟之后要打倭寇啊,那是离得更远,而对安南可以说是在近海,那么这不得把握住机会尝试吗?
老朱没有废话,直接回道:“都听先生的。”
当然,李缘为此解释道:“不是,我只是给建议,具体怎么打就是你们的事,而且这方面你们肯定行,大明朝开过那么多杰出的武将勋贵,自然不是我可以碰瓷的,所以得是你们计划,可别听我胡说八道,只是说海路有一定的帮助,起码运输粮食、物资比陆地运输便捷一些,但也不是说没有风险,海上的确很凶险,还是要多注意。”
该怎么打,那就怎么打,还是你们计划,不是听我的,那不过是一些建议,所以你们得要冷静点,别搞出事来。
打仗的事,我能行吗?
那肯定不是,这是你们的事,我肯定不参与。
“先生无需多言,咱是明白的。”老朱这边是连连点头,到底是怎么打呢,心里也有数了,所以这事得要尽快落实。
打下安南,什么都稳妥,再有就是倭寇。
如此一来,钱粮都有,那就是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而至于说银子不足的问题,无疑是可以得到解决,还怕没钱?
那肯定是不怕了。
那么这后续呢,自然就可以搞改革了。
国家制度啊,宗师的问题,还有这个官员待遇问题等等,都需要深入解决了。
但在这之前呢,亡国问题,崇祯皇帝是吧?到底是怎么亡的,咱需要知道,要了解,否则这心不安。
“亡国的问题,先生可否细说一下?先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把大明给亡了吧。”
爹,你是不是太急了?
朱标认为自家老爹很急,稍微的急过头了。
“父皇,先生忙碌挺长时间,得要先用膳,等下再问,再怎么说也要让先生休息。”
“对对对,说的对。”
老朱一拍脑袋,连连点头。
有了好大儿的提醒,朱元璋当然是明白了。
而这时候马皇后这边也是带着宫人到来,她对着李缘说道:“先生,这菜都做好了,都是家常菜,普普通通,可别介意。”
李缘闻言便起身,摆手道:“无妨,这没什么的。”
吃这东西呢,随便一点就好了。
再说了,一国皇后亲自下厨。
不管是什么菜,反正这尊重是给到了。
某些群体常说的,情绪价值是给到位了,吃的是菜吗?不是,是情绪价值啊,皇后下厨啊,给足了尊重,还不够吗?
“先生啊,咱妹子的手艺,那是没得说,得要好好尝尝。”老朱非常积极,极力推销着,力邀李缘用餐。
吃,随便吃点。
关键啊,接下来还是要说事。
吃喝的问题,李缘并不是很在乎,随便吃点就行了。
“没事,我随便吃点,而在这个崇祯的问题,容我琢磨琢磨。”李缘说到崇祯的时候,那也是很头疼,得要琢磨琢磨才能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有了李缘的认可,老朱这边不再犹豫了,果断选择了答应,实际上朱标已经是差不多要说服他的,但一些顾虑还是有的,所以才会纠结以及犹豫。
不过,有了李缘的认可,自然就不需要再纠结,所以老朱果断答应。
“好,就照着先生说的去办。”
老朱不纠结了,果断听话。
反正我儿子建议,先生认可。
那么就意味着这可以去尝试。
另外,荆襄的封禁,居然让流民蜂拥而至,看样子是堵不如疏啊,但这究其根本还是圈地的问题,土地没有了不就是只能逃离吗?
想到那个什么福王啊,一个人就侵占良田两万亩,若不是被阻止了,万历皇帝都要给他五万亩良田,这……
说实话,真就是离谱,太离谱了。
朱元璋只认为是万历皇帝的问题,显然是忽视了源头在于自己,但他就是这样认为,这得要把这不肖子孙给揍一顿才能出气。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
该死的,若是没法去的话,试问有什么用?
老朱发现了自己这需要做的事真不少,而且要去教育的皇帝有点多了,就我家的老四,都要分两个时期了吧?
那这万历皇帝要怎么弄?
朱元璋脸色很是阴沉,表情实在是吓人啊,他怕自己都有点撑不住,若是深入了解就越是能发现子孙后代到底有多离谱。
“先生,咱这后代,是不是都这样?就没几个靠谱的吗?”
老大这一脉里,那个朱允炆不行。
而老四这一脉里,也不好说。
目前能知道的几个皇帝里。
似乎都很一般,尤其是万历,已经让老朱恼火无比,宠爱孩子到这种地步,你就说是不是祸害江山社稷了。
“靠谱的还是有不少,比如说你家老四、他儿子朱胖胖,孙子宣德皇帝,缺点固然是有,但总体来说还行,后面的皇帝,战神就没法说了,真就是菜到家,而景泰比较惨,成化皇帝算是很出色的,再往下说那弘治是老好人,但作为皇帝就是失败的,至于说武宗?水平是有的,但可惜就是易溶于水了,至于说道士皇帝吗?前期很不错,有意做一番事业,但在张璁没了且自己又遭遇一系列的打击后,那是彻底的摆烂了。”
“然后就是隆庆了,他相当于是吉祥物,做了一些事,但玩女人玩死了,存在感不高,万历嘛……大名鼎鼎啊,几十年不上朝,当然,这不是他的问题,明朝皇帝不上朝从成化皇帝那里就开始了,包括他爷爷嘉靖皇帝,但人家成化皇帝不上朝,但权是握在手里的,而且是有目的性的不上朝,他爷爷就更不用说了,不上朝都依旧是稳稳把控着朝局,唯独是万历皇帝的不上朝是真的不上朝,人家不上朝还能掌控朝局,但他不上朝就是什么都不管,可以说是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后面的泰昌就不需要多说,一个月就没了,再有的就是木匠皇帝以及最后的吊宗了。”
大明的皇帝啊,先简单认识一下吧,后面再细说也不迟的,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说,朱元璋是已经被气得捂胸口,脸色阴沉无比。
至于说朱标?
他比较好奇吊宗是什么玩意。
“先生,不知道吊宗是什么?”
好奇吊宗是吧?没问题,给你说清楚。
李缘当即是解释道:“上吊啊,崇祯皇帝在煤山上把自己挂在那里,所以就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
朱标:“……”
这我还是不知道好过知道。
而这一答案呢,也让朱标明白前面的木匠啊这些,都是很有个性的皇帝了,自己现在还是不要再问下去,怕是父皇这边顶不住了。
他不得不转移了话题:“额咳咳,先生啊,我大明能传两百多年,其实已经是很满足的,就是灭了大明居然是鞑子,这事真的是让我无比的难受。”
只是这话题的转移,似乎也不怎么好,说道鞑子后,老朱的脸色更难看。
“咱的大明灭了鞑子,但到头来却是被鞑子给取代,我中原落入鞑子之手,不就是说重回元朝吗?这样的事情不能出现,咱必须要改革,不能让后世子孙继续祸害我大明江山了。”
老朱知道自己不改,大明就是要完了,现如今还是要靠自己来做事,不能让标儿来,这些困难得由我来亲自解决。
李缘这时候是开始做总结,顺便是说一下搞钱的地方。
“嗯,能改就行,但现在呢,你们需要解决的钱与粮食,种子给你们了,外加还有安南这一块宝地,而只要推广红薯等物种以及夺取安南以及大力开快就能保证粮食的供应,接下来就是倭寇的问题,要知道这个东瀛啊,金山银山可不少啊,你打下来就是使劲的挖就行了。”
说到这里,李缘不管双目通红,已经掉入钱眼里的朱元璋,转而是开始了说教。
“所以啊,我这里必须要批评你两句,眼界实在是太低了,周边这些地方,宝地可不少,特别是倭寇之国啊,所以你干嘛要列为不征之国?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后世子孙怎么办?而且这倭国是野心勃勃,万历年间就是入侵朝鲜,妄图借此跳板而入侵中原,人家可是盯着你的,所以你这干了什么?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不?”
老朱很是痛心啊,已经在嚷嚷了起来:“没错,是我的问题,真的是我的问题,咱必须要开放海禁,咱要让汤和……不对,是徐达才对,让徐达开海、练兵,造船,征战倭国。”
他是真的痛心啊,都是好宝贝啊,居然就这么浪费了?
什么不征之国的,什么蒙古两次远征倭国都失败。
这些都不是问题,必须要拿下来。
这等宝地,就是我大明的国土。
那些什么倭寇,全部诛杀。
不对,不能,得要用来挖矿。
如此好的劳动力,不能浪费了。
全都用来干活,都是奴隶来着……挖,给我挖,挖到底,挖到没矿了。
老朱现在是真的激动,万万没想到在这大明周边这些国家并不是什么不毛之地,反而是宝地来着,那么在这些土地就该是我大明的,所以这是必须要拿下来。
劝老朱跟劝李世民不一样。
李世民那里简单说说就可以了。
人家是乐于对外扩张的,而至于说打下来怎么治理,后面再琢磨吧,这不用担心的,相信贞观天团吧。
至于说老朱这里……呃,难度比较高。
因为他太喜欢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了,所谓的老农民就是这样的,这不是说贬低或是什么,而是眼界以及思想的问题。
朱元璋就这样,改变不容易,但要说知道外面都是宝地了,那么为了自己的后代,他是愿意扩张的。
比如说,安南,可以成为粮仓,还有那倭国,可以成为银库。
有钱有粮,这还不想要吗?
那不可能了。
他肯定要。
而事实证明没有错,朱元璋可以说是无比的贪婪,想要的不只是一个倭国或是安南,而是想着周边都打一遍。
这么多的好东西啊,那能放弃吗?
怎么看都不能放弃,咱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要打下更多的土地,要让我大明无比的巨大,到时候都安排过去。
“爹啊,先冷静。”
当然,朱标看着如此激动的老父亲,顿时是有些心慌了,赶紧是开口安抚。
你别这么激动啊,那么的激动就真的是吓人,反正我现在是不太安心,总感觉说要出事了。
“放心吧,标儿,咱现在很冷静。这些事情我们洪武朝要搞,还有建文朝那边,得要让老四好好弄。”
老朱很快就想到了,这些事不只是我们这边来干,建文朝那边也要干啊,老四得要尽快落实这些事。
“爹啊,老四那边打了四年仗,哪能这么快?还得要休养生息,这需要等。”只是朱元璋如此的急躁却让朱标不得不开口提醒了。
建文朝,那是打了四年仗啊,天下不能说满目疮痍,但战争持续了四年,各种问题不断,现在需要的休养生息,而不是说忙着干仗。
“没事,等我这边拿下安南,那就立马着手派人过去协助建文朝的老四征战安南,要知道那边因为战火而失去家园的百姓肯定有很多,而这些都成了流民,还有那荆襄的问题,我的政策出现了问题,老四那边也要解禁,不能再封着,还有的就是如果发现流民就得要送去安南,这些都是大明的百姓,不是叛贼、逆贼。”
现在是需要人啊,需要大量的人,所以老朱是放下了戒备,转而是要让这些流民为大明所用。
毕竟也是大明的百姓,只是因为种种的原因才变成这样,老朱表示我已经深刻反省,并且是做出了改变。
朱标:“……”
爹啊,我知道要打安南,但那地方真的是不好打。
而在这时候,李缘来了一句,“其实说到打安南呢,不只是说从云南、广西进,海上也是可以的,所以这水军不能不动。”
要打安南,就是海陆并进,这海上也要搞,或者说从海上运粮,提供物资供应,否则在陆地上运输就是成本过大了。
再有,这样的联合也可以是一次配合,毕竟之后要打倭寇啊,那是离得更远,而对安南可以说是在近海,那么这不得把握住机会尝试吗?
老朱没有废话,直接回道:“都听先生的。”
当然,李缘为此解释道:“不是,我只是给建议,具体怎么打就是你们的事,而且这方面你们肯定行,大明朝开过那么多杰出的武将勋贵,自然不是我可以碰瓷的,所以得是你们计划,可别听我胡说八道,只是说海路有一定的帮助,起码运输粮食、物资比陆地运输便捷一些,但也不是说没有风险,海上的确很凶险,还是要多注意。”
该怎么打,那就怎么打,还是你们计划,不是听我的,那不过是一些建议,所以你们得要冷静点,别搞出事来。
打仗的事,我能行吗?
那肯定不是,这是你们的事,我肯定不参与。
“先生无需多言,咱是明白的。”老朱这边是连连点头,到底是怎么打呢,心里也有数了,所以这事得要尽快落实。
打下安南,什么都稳妥,再有就是倭寇。
如此一来,钱粮都有,那就是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而至于说银子不足的问题,无疑是可以得到解决,还怕没钱?
那肯定是不怕了。
那么这后续呢,自然就可以搞改革了。
国家制度啊,宗师的问题,还有这个官员待遇问题等等,都需要深入解决了。
但在这之前呢,亡国问题,崇祯皇帝是吧?到底是怎么亡的,咱需要知道,要了解,否则这心不安。
“亡国的问题,先生可否细说一下?先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把大明给亡了吧。”
爹,你是不是太急了?
朱标认为自家老爹很急,稍微的急过头了。
“父皇,先生忙碌挺长时间,得要先用膳,等下再问,再怎么说也要让先生休息。”
“对对对,说的对。”
老朱一拍脑袋,连连点头。
有了好大儿的提醒,朱元璋当然是明白了。
而这时候马皇后这边也是带着宫人到来,她对着李缘说道:“先生,这菜都做好了,都是家常菜,普普通通,可别介意。”
李缘闻言便起身,摆手道:“无妨,这没什么的。”
吃这东西呢,随便一点就好了。
再说了,一国皇后亲自下厨。
不管是什么菜,反正这尊重是给到了。
某些群体常说的,情绪价值是给到位了,吃的是菜吗?不是,是情绪价值啊,皇后下厨啊,给足了尊重,还不够吗?
“先生啊,咱妹子的手艺,那是没得说,得要好好尝尝。”老朱非常积极,极力推销着,力邀李缘用餐。
吃,随便吃点。
关键啊,接下来还是要说事。
吃喝的问题,李缘并不是很在乎,随便吃点就行了。
“没事,我随便吃点,而在这个崇祯的问题,容我琢磨琢磨。”李缘说到崇祯的时候,那也是很头疼,得要琢磨琢磨才能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家通万界,李二误入,被我偷袭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jiatongwanjie0lierwuru0beiwotouxi/read/79/42.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