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假如可以重新活一回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arukeyichongxinhuoyihui/read/86/8.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最早(还没那事儿之前),单位阅览室,丫头儿是常客,不说每天打卡,也是十有八九。在某杂志的交友信息处,浏览到这样一则消息:女,欲结识一名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有意者,请联系我。地址......
于是,丫头儿给这位女孩子。寄去了一封信(与不相识的人示弱,不伤自尊)。没有太直白的表述,只是说:天天重复做一件工作,感觉生活很乏味。而真正原因是兄嫂如孙悟空,大闹蟠桃宴,搞得家里鸡犬不宁,没处待没处躲的。
因得顾及大哥的颜面,又不好发作,丫头儿父母假借遛弯,实则是避免生事,躲出去了。丫头儿能去哪儿呢,只得听之任之:门有意关得山响(严格意义来讲,是甩门——撒气呗),进进出出骂骂咧咧(骂大哥,也骂丫头儿父母)......
信是回了,但无关痛痒。只是写:要好好工作,其他就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了。也许邀约面谈会好些,但人家没主动提出,丫头儿也不好上赶着,毕竟是有求于人家嘛。之后,没再联络。
所以,几年过去了,再去烦扰人家,给人家添堵,就显得太不知趣儿了。
一言以蔽之,在万般无奈之时,丫头儿萌生了跟一位长辈同事,坦露心扉的想法。他跟丫头儿工作接触比较多,又以往住在一个胡同。他曾经的家,是丫头儿上班的必经之路。人也很开朗、幽默、风趣、健谈。丫头儿自认为是个不二的人选(其实,也有一位不错的老大姐,估计人家已然知晓那件事了,所以,羞于启口)。
这位长辈同事,是几代的老BJ。别看平时挺能言善辩的,老BJ的俚语出口就是笑点,见面三分笑,点头又哈腰,活脱脱老舍《茶馆》里的店小二。挺指望他能旁观者清,说出丫头儿的症结在所在?开导开导、劝一劝丫头儿别陷入沼泽、泥潭,不能自拔。
算是有病乱投医吧,丫头儿就跟这位同事说了:心里很苦闷,感觉活着没意思(按现在的话讲,应该是有些抑郁了)。他没问,丫头儿也没说:为什么?
谁知,他只是说了句:”你父母若是知道了,一定会很着急的”。
“下车、下车,到总站了”。
“诶,说你呢”
丫头儿被这冷不丁的一嗓子,吓得一激灵。一怔:“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又是三个连排句。仿佛是被从另一个世界,强拉硬拽回来的。
走几分钟的路,就到家了。为了不让大人看出落魄,草草划拉几口饭。回屋假装看书,做做样子,半个小时也不见翻一页,思绪早就飘到九霄云外去了。电报大楼的钟声敲了九下。可以名正言顺的卧槽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来回烙大饼。身体疲惫不堪、乏力、连挠痒痒的气力(好几天寝食难安,痛苦至极,哪有精神头儿啊)都费劲儿,但大脑却格外亢奋,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涨(与血压无关),明明身体需要休息,但大脑不情愿。它似缠紧了的发条嗒嗒嗒,不停地转动:又像离弦的箭,执著地飞奔向前。
怕天亮,怕见同事,似乎人家没有其它事情可干了,整天围着丫头儿的事儿团团转(你以为你是太阳啊)。但又不得不去上班,可是,没有假啊,想要获得一张假条,堪比登天还要难。
首先,医务室管控非常严格,没有发烧等显著不适症状,是休想开出假条的:自诩的疾病(如腹泻),不管你自己说得天花乱坠、血了乎差的血里打仗的(东北方言)——不好使。只要是大夫又无法印证的,开“三联单”,去正规医院就诊;
其次,去正规医院没有认识人,想开出假条,可比登天都难。发烧,有体温计:腹泻,有化验单;更有甚者,去“磨”、“泡”、“缠”,医生似乎有对这些人的偏方——还想不想要三联单了。这里得讲一件事儿,是杜绝这类事儿的最好例证。
先说说,啥叫“三联单”。当时看病,不用花钱,拿着医务室开的“三联单”去医院即可。其中一联(另两联医院留存)标注:单位名称、姓名、费用(检查费、医药费、化验费、手术费等)、金额,医院定期跟单位结算。
有一次,大的纰漏,也可以用天大的笑话来比喻一点不为过。医务室的大夫作例行核对,发现一名女职工,做了个手术。即手术费一栏,有圆珠笔的手写标注——人流。当时,做人流得单位告知街道分管计划生育部门备案。
该同事孩子都挺大的了,没听说其请假做手术(人流抵小产,有半个月的假期)呀?那时候,考勤表在各处室领导那里统一监管,事假、病假累计超过二个月,全年的奖金就泡汤了。即便是你仗着年轻、身体恢复得快,用不得休那么长时间,但半天时间做手术起码得需要的吧。
所以,一核实,露馅了,其借给自己的妹妹用了。真可谓弄巧成拙,瞎子点灯白费蜡。到头来还得补齐手术费,是毋庸置疑的。但该事情的笑柄,一代新人传一代,代代相传。
凡事,都有利,有弊。现在,早就没有“三联单”一说了。时代的产物嘛,早就退出来历史舞台。
说一句心里话,之前,特别特别(注意是特别)希望有点发烧这类的小病(发烧估计得38°以上),那时候一星期只有一天公休。年轻嘛,逛逛商场、找找同学,起码的休闲娱乐需求,还是应该满足的吧。
再有,十年工龄以上(含十年)的,才开始有年假(就在丫头儿工作了八年左右,新政策下来了:工作满一年,有一天工龄假)。病假、工龄假两条路都是死胡同——行不通。只有事假这条路可以试试,但需本人申请,处室领导批准,人事处留存——备案。
一想到这些繁文缛节的手续,,请个假,还得“惊动”那么多人,丫头儿就犯了愁。
于是,丫头儿给这位女孩子。寄去了一封信(与不相识的人示弱,不伤自尊)。没有太直白的表述,只是说:天天重复做一件工作,感觉生活很乏味。而真正原因是兄嫂如孙悟空,大闹蟠桃宴,搞得家里鸡犬不宁,没处待没处躲的。
因得顾及大哥的颜面,又不好发作,丫头儿父母假借遛弯,实则是避免生事,躲出去了。丫头儿能去哪儿呢,只得听之任之:门有意关得山响(严格意义来讲,是甩门——撒气呗),进进出出骂骂咧咧(骂大哥,也骂丫头儿父母)......
信是回了,但无关痛痒。只是写:要好好工作,其他就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了。也许邀约面谈会好些,但人家没主动提出,丫头儿也不好上赶着,毕竟是有求于人家嘛。之后,没再联络。
所以,几年过去了,再去烦扰人家,给人家添堵,就显得太不知趣儿了。
一言以蔽之,在万般无奈之时,丫头儿萌生了跟一位长辈同事,坦露心扉的想法。他跟丫头儿工作接触比较多,又以往住在一个胡同。他曾经的家,是丫头儿上班的必经之路。人也很开朗、幽默、风趣、健谈。丫头儿自认为是个不二的人选(其实,也有一位不错的老大姐,估计人家已然知晓那件事了,所以,羞于启口)。
这位长辈同事,是几代的老BJ。别看平时挺能言善辩的,老BJ的俚语出口就是笑点,见面三分笑,点头又哈腰,活脱脱老舍《茶馆》里的店小二。挺指望他能旁观者清,说出丫头儿的症结在所在?开导开导、劝一劝丫头儿别陷入沼泽、泥潭,不能自拔。
算是有病乱投医吧,丫头儿就跟这位同事说了:心里很苦闷,感觉活着没意思(按现在的话讲,应该是有些抑郁了)。他没问,丫头儿也没说:为什么?
谁知,他只是说了句:”你父母若是知道了,一定会很着急的”。
“下车、下车,到总站了”。
“诶,说你呢”
丫头儿被这冷不丁的一嗓子,吓得一激灵。一怔:“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又是三个连排句。仿佛是被从另一个世界,强拉硬拽回来的。
走几分钟的路,就到家了。为了不让大人看出落魄,草草划拉几口饭。回屋假装看书,做做样子,半个小时也不见翻一页,思绪早就飘到九霄云外去了。电报大楼的钟声敲了九下。可以名正言顺的卧槽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来回烙大饼。身体疲惫不堪、乏力、连挠痒痒的气力(好几天寝食难安,痛苦至极,哪有精神头儿啊)都费劲儿,但大脑却格外亢奋,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涨(与血压无关),明明身体需要休息,但大脑不情愿。它似缠紧了的发条嗒嗒嗒,不停地转动:又像离弦的箭,执著地飞奔向前。
怕天亮,怕见同事,似乎人家没有其它事情可干了,整天围着丫头儿的事儿团团转(你以为你是太阳啊)。但又不得不去上班,可是,没有假啊,想要获得一张假条,堪比登天还要难。
首先,医务室管控非常严格,没有发烧等显著不适症状,是休想开出假条的:自诩的疾病(如腹泻),不管你自己说得天花乱坠、血了乎差的血里打仗的(东北方言)——不好使。只要是大夫又无法印证的,开“三联单”,去正规医院就诊;
其次,去正规医院没有认识人,想开出假条,可比登天都难。发烧,有体温计:腹泻,有化验单;更有甚者,去“磨”、“泡”、“缠”,医生似乎有对这些人的偏方——还想不想要三联单了。这里得讲一件事儿,是杜绝这类事儿的最好例证。
先说说,啥叫“三联单”。当时看病,不用花钱,拿着医务室开的“三联单”去医院即可。其中一联(另两联医院留存)标注:单位名称、姓名、费用(检查费、医药费、化验费、手术费等)、金额,医院定期跟单位结算。
有一次,大的纰漏,也可以用天大的笑话来比喻一点不为过。医务室的大夫作例行核对,发现一名女职工,做了个手术。即手术费一栏,有圆珠笔的手写标注——人流。当时,做人流得单位告知街道分管计划生育部门备案。
该同事孩子都挺大的了,没听说其请假做手术(人流抵小产,有半个月的假期)呀?那时候,考勤表在各处室领导那里统一监管,事假、病假累计超过二个月,全年的奖金就泡汤了。即便是你仗着年轻、身体恢复得快,用不得休那么长时间,但半天时间做手术起码得需要的吧。
所以,一核实,露馅了,其借给自己的妹妹用了。真可谓弄巧成拙,瞎子点灯白费蜡。到头来还得补齐手术费,是毋庸置疑的。但该事情的笑柄,一代新人传一代,代代相传。
凡事,都有利,有弊。现在,早就没有“三联单”一说了。时代的产物嘛,早就退出来历史舞台。
说一句心里话,之前,特别特别(注意是特别)希望有点发烧这类的小病(发烧估计得38°以上),那时候一星期只有一天公休。年轻嘛,逛逛商场、找找同学,起码的休闲娱乐需求,还是应该满足的吧。
再有,十年工龄以上(含十年)的,才开始有年假(就在丫头儿工作了八年左右,新政策下来了:工作满一年,有一天工龄假)。病假、工龄假两条路都是死胡同——行不通。只有事假这条路可以试试,但需本人申请,处室领导批准,人事处留存——备案。
一想到这些繁文缛节的手续,,请个假,还得“惊动”那么多人,丫头儿就犯了愁。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假如可以重新活一回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arukeyichongxinhuoyihui/read/86/8.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