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临危受命的极限测试


小说: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作者:幼龄大叔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uanyue590kaijuhuodeqiandaoxitong/read/97/147.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赵四的话音落下,车间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和陈高工身上。

    李副部长微微颔首,算是默许了这次即兴的、充满风险的演示。

    “好!那就让我们开开眼。”

    陈高工双手背在身后,站定在距离五轴平台不远不近的位置,其他几位专家也纷纷找好观察角度。

    他们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的审视意味更浓了。

    赵四没有犹豫,转身快步走向控制台。

    王永革、陈继业等人立刻围拢过来,眼神里带着紧张和询问。

    赵四低声道:“按原计划,演示那个带圆弧插补的简单轮廓程序。”

    “永革,检查工件装夹。继业,再确认一遍所有接线和接地。动作要快,但要稳。”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

    赵四则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

    他知道,仅仅重复之前成功的斜线运动,绝不可能让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信服。

    必须展示更复杂的能力。他脑海中那幅工业知识图谱悄然浮现,“自动控制”节点光芒流转,关于圆弧插补算法和精度补偿的细节清晰无比。

    他迅速在脑海中再次复核了那个预先准备好、但还未进行过完整测试的加工程序——一个包含直线和逆时针圆弧的简单凸台轮廓。

    “赵组长,准备就绪。”陈继业检查完毕,低声报告。

    王永革也打了个手势,表示工件已装夹牢固。

    赵四点点头,从旁边一个上了锁的铁柜里取出一卷崭新的打孔纸带。

    这是技术员根据他提供的代码,在纸带穿孔机上小心翼翼制作出来的,上面记录着那个轮廓加工程序。

    他将其熟练地装入纸带阅读机。

    “各位领导,专家,”

    赵四转过身,面向众人,声音清晰而平稳,“接下来我们将演示一个简单的轮廓加工,包含直线和圆弧插补运动。”

    “由于是首次运行该程序,我们将采用较慢的进给速度。”

    他没有过多解释,直接下令:“启动!”

    操作员按下按钮,纸带阅读机发出规律而略显刺耳的咔哒声,纸带缓缓卷入。

    控制柜内,各块板卡上的指示灯开始以更复杂的模式闪烁跳动。

    五轴平台上的主轴电机首先启动,发出低沉的轰鸣。

    接着,X轴和Z轴滑座开始同步移动。起初是直线运动,刀架在铝料上方划出一条直线。

    动作平稳,与之前测试无异。陈高工等人静静看着,未置可否。

    关键的转折点到来。当刀架移动到预定位置,需要从直线运动转为圆弧运动时,控制柜里一块负责圆弧插补运算的板卡指示灯闪烁频率骤然加快。

    机床的运动轨迹开始出现弧度。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Z轴滑座在转向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但清晰可闻的“嘎吱”声,运动轨迹出现了一个微小的、但肉眼可见的顿挫,导致即将成型的圆弧起点处出现了一个不自然的折角!

    虽然设备很快恢复了运动,继续走出圆弧轨迹,但那个瑕疵已经刻在了那里。

    现场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王永革的脸色一下子白了,陈继业扶眼镜的手僵在半空。李副部长的眉头微微皱起。

    刘总工和孙总工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陈高工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看来,这‘新脑子’偶尔也会‘卡壳’。”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每个人心头。

    一次失败的演示,可能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成绩都会被大打折扣。

    赵四的心脏也是猛地一缩,但他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

    知识图谱中关于伺服系统动态响应和机械间隙补偿的信息飞速闪过。

    “不是控制逻辑错误,”他瞬间判断,“是Z轴伺服驱动在方向改变瞬间响应延迟,叠加了丝杠传动机构的反向间隙!”

    问题很棘手,涉及机械和电气的耦合,不是简单修改程序能解决的。

    但现在停下来解释,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赵四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之前签到获得的那份【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示意图】中,提到过一种通过软件预置脉冲来补偿微小机械间隙的方法。

    虽然这是为步进电机设计,但其思想可以借鉴!

    硬线数控无法实时修改程序,但可以通过优化控制板卡上产生脉冲的时序逻辑来模拟这种补偿效果!

    “请稍等!”

    赵四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打破了僵局,

    “系统识别到轨迹偏差,正在进行自适应补偿校准。我们需要一分钟。”

    这话半真半假。

    系统确实“识别”了偏差(通过他的眼睛和大脑),但“自适应补偿”则需要他手动干预。

    他没时间详细解释,只能行险一搏。

    不等专家们反应,赵四迅速转身,打开控制柜,在陈继业惊愕的目光中,指向Z轴控制板上一块可调电阻和一个小型拨码开关。

    “继业,听我指挥!调整R17阻值,增加百分之五。将S1拨码开关第三位拨到ON!”

    陈继业虽然不明所以,但对赵四的无条件信任让他立刻执行。

    他小心翼翼地用螺丝刀微调了那个米粒大小的可调电阻,然后改变了拨码开关的状态。

    “赵组长,调整完毕!”

    “重新装填纸带!从圆弧段起始点之前两个程序段开始执行!”

    赵四下令。他要重演刚才出问题的环节。

    操作员额角见汗,但手脚利落地倒带、重新装夹、定位。

    第二次演示开始。纸带阅读机再次咔哒作响,机床重复之前的运动。又到了那个关键的转向点!

    这一次,Z轴滑座的运动异常平滑,那个令人揪心的“嘎吱”声和顿挫感消失了!

    刀架划出的圆弧轨迹流畅自然,与直线段完美衔接,形成了一个光滑的轮廓!

    演示继续,直到整个简单轮廓走完,机床各轴准确回到起点,主轴停转。

    整个过程中,再未出现任何异常。

    车间里一片寂静,只剩下设备散热风扇的声音。

    所有人都盯着铝料上方那个由刀架划出的、看不见但存在于每个人想象中的轮廓轨迹。

    赵四转过身,面向专家团,语气依旧平静:“演示完毕。”

    “系统自适应补偿机制已生效,当前运行状态稳定。”

    陈高工没有立刻说话,他走到机床旁,仔细看了看那块铝料,又俯身观察了Z轴的丝杠和导轨,然后直起身,目光锐利地看向赵四。

    “你刚才所谓的‘自适应补偿’,是修改了控制参数吧?”

    “反应很快,思路也对。但这恰恰说明,你们的系统离真正的稳定可靠,还有距离。”

    “机械间隙、伺服响应,这些基础问题不解决,光靠控制系统打补丁,是走不远的。”

    他的话一针见血,但语气已不像最初那样充满质疑,反而带着一丝前辈对后辈的敲打和提醒。

    赵四坦然承认:“陈工批评得对。机械精度是数控的基础,我们一定抓紧解决反向间隙等问题。”

    “今天的演示也暴露出我们在复杂轨迹控制下的薄弱环节,感谢各位专家帮我们指明了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刘总工这时开口了,语气缓和了不少:“不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圆弧插补,并且现场快速定位并尝试解决问题,这套系统的潜力和你们团队的反应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核心的控制逻辑,看来是可靠的。”

    孙总工也点了点头:“至少证明这条路子没走错。比我们预想的要好。”

    李副部长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他拍了拍赵四的肩膀:“小赵,干得不错!陈工他们是高标准严要求,话虽重,但都是金玉良言。”

    “你们要认真总结,尤其是陈工指出的机械基础问题,必须尽快攻克!”

    专家团又询问了一些技术细节,特别是关于控制系统的扩展性和未来升级潜力,赵四都依据知识图谱和现有规划,给予了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

    半小时后,专家团在李副部长的陪同下离开。

    车间里压抑的气氛终于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兴奋和更加昂扬的斗志。

    “四哥!你刚才太神了!你怎么知道调那个电阻和开关?”王永革激动地捶了赵四一下。

    赵四笑了笑,没有解释签到的秘密,只是说:“原理图看得多了,总有点心得。”

    “赶紧的,趁热打铁,把陈工指出的Z轴反向间隙问题彻底解决!”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uanyue590kaijuhuodeqiandaoxitong/read/97/147.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