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不请自来的考官


小说: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作者:幼龄大叔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uanyue590kaijuhuodeqiandaoxitong/read/97/146.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首次联调成功的喜悦尚未消散,车间众人便已围聚在那台终于“苏醒”的五轴平台周围,展开更为深入的参数优化和稳定性测试。

    赵四拿着笔记本,记录着不同进给速度下各轴的实际运动轨迹与理论轨迹的微小偏差,思考着下一步如何微调控制板卡上的参数来进一步逼近理想精度。

    就在这时,车间大门被猛地推开,通讯员小李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慌张。

    “赵……赵组长!部……部里领导来了!”

    “李副部长,还有……还有好几位没见过面的老专家,已经到办公楼下了,说是要……要看看咱们901工程的进展!”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车间里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王永革手里的扳手差点掉在地上,陈继业扶了扶眼镜,眼神里透出紧张。

    大家都清楚,这绝不是一次计划内的、准备充分的正式验收。

    这种不打招呼的突然到访,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审视。

    赵四合上笔记本,脸上看不出太多波澜,但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知道了。”他声音沉稳,“永革,继业,让大家各就各位,设备保持当前状态,不要进行任何非常规操作。”

    “我出去迎接。”

    他整理了一下沾着些许油污的工装,快步走出车间。

    刚走到办公楼前,就看到李副部长陪着三四位神情严肃、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的陌生人走了过来。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身材清瘦的老者,目光尤其锐利,赵四认得他,是部里资格很老、以技术严谨和要求苛刻著称的陈复礼高工。

    以前在讨论“盘古计划”方向时,曾对赵四一些“超前”的想法提出过质疑。

    “李部长,各位领导,专家,欢迎莅临指导。”

    赵四上前几步,不卑不亢地打招呼。

    李副部长脸上带着惯常的微笑,但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和提醒:“小赵啊,没打扰到你们的正常工作吧?”

    “这几位都是部里特意请来的专家,陈工你认识,这位是航空工业部的刘总工,这位是兵器工业部的孙总工。”

    “他们听说你们研究的五轴平台有了新突破,都很感兴趣,非要过来亲眼看看。”

    “怎么样?方便给我们简单演示一下吗?”

    话虽然客气,但意思却很明确,这不是商量,而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赵四心念电转,瞬间明白了这次“非正式验收”的分量。

    这几位专家,尤其是陈高工,代表着国内顶尖应用领域对这项技术的审视。

    他们的评价,很可能会直接影响“盘古计划”后续能获得的资源和支持力度。

    “当然方便,各位领导专家请随我来。”

    赵四侧身引路,语气平静,“我们刚刚完成控制系统的初步联调,还在调试优化阶段,正好请各位专家把把关。”

    一行人走进车间。

    原本还在低声讨论的工人们立刻安静下来,纷纷站直了身体,目光聚焦在这几位突然到来的“考官”身上。

    车间里只剩下设备散热风扇的低鸣。

    陈高工一进来,目光就如探照灯般扫过整个工作区域,最后定格在那台加装了新控制柜的五轴平台和旁边工作台上散落的图纸、工具上。

    他没有急着去看设备,反而先走到工作台前,拿起几张画着电路框图和控制逻辑的草稿,仔细看了起来。

    “赵组长,”

    陈高工头也不抬,声音不大却带着压迫感,

    “听说你们搞了个不用继电器逻辑的‘新脑子’?就靠这些晶体管搭的积木?”

    他抖了抖手中的图纸,“原理图看着是那么回事,但是纸上谈兵终觉浅。”

    “这玩意儿,真能比得过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

    “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尤其是长期运行的可靠性,你们整个项目组验证了多少?”

    他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个个直指要害,毫不留情面。

    旁边的刘总工和孙总工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中也流露出同样的疑虑。

    他们所在的领域,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要求极高,容不得半点花架子。

    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王永革等人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赵四。

    赵四迎着陈高工审视的目光,脸上没有丝毫怯意。

    他走到控制柜前,指着里面已经安装好的几块核心板卡,语气沉稳地开始回答:

    “陈工问得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这套硬线数控系统,确实还处在验证初期。”

    “但它的优势在于控制逻辑的精准和可重复性。”

    他拿起旁边准备好的一块备用的指令译码板,递给陈高工:

    “您看,这是我们的指令译码模块。”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线路复杂,调整困难,一个延时继电器特性变化就可能影响整个时序。”

    “而我们这个,指令通过纸带输入,由这些逻辑电路进行译码,过程完全数字化,不受器件个体老化差异的显著影响。”

    他又指向正在运行的设备:“至于稳定性和抗干扰,我们采取了严格的措施。”

    “”有信号线采用双层屏蔽,动力线与控制线分开走线,接地经过反复优化。”

    “刚才我们正在进行连续运行测试,目前已经稳定工作超过四小时,未出现任何误动作。”

    陈高工接过电路板,摩挲着上面略显粗糙但排列整齐的元件和走线,又看了看正在平稳运行的机床,紧绷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丝,但质疑并未完全消除。

    “听起来头头是道。不过,最简单的直线运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数控系统的精髓在于复杂运动的精确控制。你们现在,能做到什么程度?”

    赵四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他目光扫过李副部长和几位专家,最终落在陈高工脸上。

    “陈工,各位领导,光说不练假把式。”

    “如果各位允许,我们现在就可以进行一次现场演示。”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uanyue590kaijuhuodeqiandaoxitong/read/97/146.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