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重生明末再造华夏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mingmozaizaohuaxia/read/97/64.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次日入夜后,夏华带着丁宵音、赵炎和一队精壮亲卫不显山不露水地来到了王坤的住处。
“王公公好!打搅您休息了,还望见谅啊!”
“哎哟,夏总兵来了,快请坐。”
“不敢,不敢...”
两人嘴上客套着,王坤压根没看夏华,一双黄鼠狼眼死死地盯着那些亲卫抬进来的几个木箱,他心知肚明里面装的是什么。
在挥手示意亲卫们出去后,夏华亲自挨个挨个地打开了木箱,房间里立刻金光流波溢彩。
王坤一对眼珠子瞪得滚圆,瞳孔紧缩,整张脸被金子反光映照得一片黄灿灿,两个瞳孔差点儿都变成了金钱的形状,嘴角边甚至都要滴出流涎,贪婪嘴脸毕现无遗。
夏华满脸堆笑地道:“王公公从应天府远道而来,马上又要回去,来回颠簸,舟车劳顿,实在太辛苦了,因此,史阁部特地略备薄礼,这儿有一百个金锭,也就是黄金五千两,还有十几件唐宋的古玩、瓷器、字画什么的,敬奉王公公以表我等的一片心意,还望王公公笑纳。”
“哎呀呀…”王坤急不可耐地伸出手抓起几个金元宝爱不释手地把玩着,“史阁部真是太客气了!咱家受之有愧啊,不过,这既是史阁部和夏总兵你们的一番心意,咱家岂敢推辞?只能却之不恭了。夏总兵啊,你可要替咱家好好地谢谢史阁部呀!”
“当然,当然。”夏华笑着连连应道一边对丁宵音示意一下一边心里嘲讽,你一个阉人,都断子绝孙了,还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丁宵音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递上前。
夏华把账册转递给王坤:“王公公,这是扬州盐务赋税的账目,一共是一百八十八万两,请您过目审阅一下。”明朝后期时明政府每年的国库财政收入也就四百几十万两,扬州一地便上交近二百万两,足以让弘光帝满足了。
王坤压根没看账册,他笑呵呵地道:“史阁部、夏总兵办事,咱家还不放心么?这账目肯定绝对没问题,免了,免了。”
妈的,给钱就是好办事啊!夏华感叹着,收回了这本今天刚做出来的、墨迹未干的假账。
“那...”夏华继续低眉顺眼,“王公公回应天府后,还望能在皇上面前为史阁部和我等多多美言几句,王公公您是知道的,史阁部和我等都赤胆忠心、精忠报国,又要在扬州整军固城备战又要策划北伐收复失地,很不容易呀...”
“咱家懂!咱家懂!”王坤忽然一脸的大义凛然,“史阁部和夏总兵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你放心,在皇上面前,咱家知道该说什么,假如有人敢在皇上面前中伤史阁部和夏总兵你们,咱家就算被皇上砍头,也要为你们据理力争、仗义执言!
“那就好,那就好,有王公公这番话,史阁部和我们就彻底地放心了!”夏华连连致谢。
告辞离开出门一段距离后,丁宵音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子送了整整五千两金子给这个死太监,真可惜!”
“有啥可惜的!”夏华十分达观,“这是该花的钱。这种死太监最擅长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不给他好处,他回应天府后就会在皇帝面前胡说八道,到时候,我们都要倒霉,别的不说,他在皇帝面前说我们在扬州聚敛了六七百万两银子,你说吧,皇帝会让我们上交多少?起码六百万两!那我们就只剩几十万两了!
反之,花区区五千两金子喂饱这个死太监,他就会帮我们撒谎欺骗皇帝,‘证明’我们在扬州只聚敛了不到二百万两,皇帝顶多跟我们要一百几十万两,那我们就能剩下五百万两!瞧瞧,这五千两金子花得多值!让我们挽回了四五百万两的损失呢!”
丁宵音知道夏华说得对,但还是不由得叹口气:“这个世道不该是这个样子!”
“所以,我们要改变它!”夏华神清气爽,“现在,终于有足够的钱了,可以干大事了!”
翌日上午,位于州府衙门东的督师幕府,大堂上,核心高层们齐聚一堂召开着正式会议,现场的参会者仅十余人,都属于决策层。
因为手里一下子有了大量的钱粮,底气足了,所以史可法的气色比以前好了很多,带着众人逐一商定各项重大事务决定。
首先就是全面重建扬州卫,原扬州卫已有名无实、腐朽糜烂、不堪再用,必须推倒重来,全卫满编近九千人。
史德威的督标营、夏华的扬州镇团练、扬州卫,如此,史可法麾下就有三支嫡系部队了,督标营和扬州镇团练为一线主力部队,扬州卫所军为二线助力部队,督标营原有一千多兵力,严重不满额,明军一个营应有三千兵力左右,“加强营”可达到五千兵力左右,督标营完全可建为五千人的加强营;
对夏华的团练,史可法允许“扩增至一万人”,实际上,夏华的团练现已有一万多人了,史可法既允许“扩增至一万人”,夏华就可以“实际扩增至一万五千人”,反正史可法又不可能跑过去一个一个地数。
督标营五千人、镇团练一万五千人、卫所军一万人,合计三万人。
按照督师幕府现在的财力物力,一下子弄出十万大军是轻而易举的,但扩军练兵这种事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不能一蹴而就,而且,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十万大军不如一万精兵。
在名义上,史可法能调动的军队除了他的督标营、夏华的镇团练、扬州的卫所军,还有江北四镇的十几万人,他做事向来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所以,现手头已宽裕阔绰、财大气粗的他打算给江北四镇的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拨发军饷钱粮。
“阁部,您在开玩笑!”夏华一脸的生无可恋。
史可法郑重认真地道:“他们都是朝廷的兵马,又受我督师幕府节制,给他们拨发军饷钱粮是应该的,军士们若没有足额的粮饷,岂有干劲杀敌报国?”
夏华语气干巴巴地道:“阁部,请恕我直言,他们四个压根不缺钱,因为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地盘,大肆截取侵吞当地本该上交给朝廷的赋税,又处处私设关卡收关税,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您还怕他们没钱?”
史可法道:“但我在巡视四镇兵马时,发现仅滁和镇的还算军容整齐,徐泗镇、凤阳镇、淮安镇的军士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由此可见,他们在钱粮财物上确实困难。”
“那是因为高杰、刘良佐、刘泽清把他们对当地百姓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来的钱粮财物都用于享乐挥霍了!”夏华毫不客气地当面道破,“所以阁部您给他们拨发再多的军饷钱粮也只会落入他们的私囊,根本不会被他们用于发放给军士们,这等于把银子打水漂!四镇里,只有滁和镇的黄总兵官有资格获得您拨发军饷钱粮!”
史可法无言以对。
史德威立刻给夏华帮腔:“阁部,明心说得极是啊!我们手里的钱粮可都是扬州父老的民脂民膏,岂能糟蹋浪费?”
史可法叹口气:“如果我们只给滁和镇拨发,不给另外三镇拨发,另外三镇会作何感想?他们必会认为朝廷和督师幕府厚此薄彼、做事不公,继而心怀怨怼,如此,岂不是动摇人心?”
夏华语气硬邦邦地道:“那三滩烂泥本来就靠不住,爱咋咋地!”
史可法苦笑摇头:“他们都有定策大功,深受皇上依仗,又跟马首辅关系亲密,这万一闹到朝廷上...另外,督师幕府是需要他们的,必须加以拉拢。”
你就可劲地哄着、惯着他们吧!夏华在心里吐槽。
“阁部,”史德威继续跟夏华一个鼻孔出气,“依我之见,这军饷钱粮嘛,该拨放还是要拨放的,但不要给太多,细水长流地分批给,一个月给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拴住他们。”
史可法想了想,点了点头。
议完这个话题,众人商议下一个。任民育道:“扬州府下辖三州七县,夏总兵提议要把全府各州县人丁包括扬州府境内的外地难民或尽皆迁入府城,或安排迁去江南,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啊,耗费的钱粮恐要以百万计!”
夏华态度坚定地道:“此事势在必行,耗费再大也要付诸行动,否则,鞑虏一到,城外人口将会生灵涂炭,迁光城外人口,也能让鞑虏在兵临城下后无法就地征集人力、物力使用。”
任民育有点难以接受:“夏总兵,真要这样?现在就做?秋收春耕农事岂不都荒废了?”
夏华沉声道:“真要这样!现在就做!田地里的庄稼可由留守人口收割,春耕直接废止,明年,鞑虏大军就要杀来了,我们还种什么田?种好庄稼给鞑虏收割食用么?从今天冬开始,全扬州的农事一概停止,所需粮食尽从外地收购,多花点钱也无所谓。”
任民育看向史可法:“阁部,你看...”
史可法看向夏华:“明心,真的有必要这么做么?”他也隐隐地觉得夏华有点“过”了。
夏华是知道历史的,所以他有强烈的危机感,心头火急火燎,但史可法等人包括南京的弘光帝都完全没有这么严重的危机感,他们基本上认为“鞑虏是不会打到南方来的”“流寇鞑虏都会被挡在江淮外”,对夏华的远见,他们或多或少认为这是杞人忧天甚至是庸人自扰。
夏华神色严峻:“阁部,我们真的有必要这么做!明年春夏,鞑虏大军就会势如破竹地杀进江淮、杀到扬州,我...我敢用我的项上人头担保我的这句话!”
尽管夏华都用自己的脑袋做担保了,史可法心里还是半信半疑,只是,夏华已展现出的超群出众的能力、卓越的见识以及已做出的诸多重大贡献让他不信也要信,“好,”史可法缓缓地点了一下头,“明心啊,我相信你,就依你所言吧,不过,这是大事,而且据你所言,我们还有半年,可徐徐行之,务必稳妥、周全,切不可操之过急以至于劳民伤财和糜烂地方。”
他看向任民育:“厚生,这件事就交给你多多费心了。”任民育字厚生。
任民育肃然道:“阁部放心,下官一定办好、办妥。”
“王公公好!打搅您休息了,还望见谅啊!”
“哎哟,夏总兵来了,快请坐。”
“不敢,不敢...”
两人嘴上客套着,王坤压根没看夏华,一双黄鼠狼眼死死地盯着那些亲卫抬进来的几个木箱,他心知肚明里面装的是什么。
在挥手示意亲卫们出去后,夏华亲自挨个挨个地打开了木箱,房间里立刻金光流波溢彩。
王坤一对眼珠子瞪得滚圆,瞳孔紧缩,整张脸被金子反光映照得一片黄灿灿,两个瞳孔差点儿都变成了金钱的形状,嘴角边甚至都要滴出流涎,贪婪嘴脸毕现无遗。
夏华满脸堆笑地道:“王公公从应天府远道而来,马上又要回去,来回颠簸,舟车劳顿,实在太辛苦了,因此,史阁部特地略备薄礼,这儿有一百个金锭,也就是黄金五千两,还有十几件唐宋的古玩、瓷器、字画什么的,敬奉王公公以表我等的一片心意,还望王公公笑纳。”
“哎呀呀…”王坤急不可耐地伸出手抓起几个金元宝爱不释手地把玩着,“史阁部真是太客气了!咱家受之有愧啊,不过,这既是史阁部和夏总兵你们的一番心意,咱家岂敢推辞?只能却之不恭了。夏总兵啊,你可要替咱家好好地谢谢史阁部呀!”
“当然,当然。”夏华笑着连连应道一边对丁宵音示意一下一边心里嘲讽,你一个阉人,都断子绝孙了,还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丁宵音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递上前。
夏华把账册转递给王坤:“王公公,这是扬州盐务赋税的账目,一共是一百八十八万两,请您过目审阅一下。”明朝后期时明政府每年的国库财政收入也就四百几十万两,扬州一地便上交近二百万两,足以让弘光帝满足了。
王坤压根没看账册,他笑呵呵地道:“史阁部、夏总兵办事,咱家还不放心么?这账目肯定绝对没问题,免了,免了。”
妈的,给钱就是好办事啊!夏华感叹着,收回了这本今天刚做出来的、墨迹未干的假账。
“那...”夏华继续低眉顺眼,“王公公回应天府后,还望能在皇上面前为史阁部和我等多多美言几句,王公公您是知道的,史阁部和我等都赤胆忠心、精忠报国,又要在扬州整军固城备战又要策划北伐收复失地,很不容易呀...”
“咱家懂!咱家懂!”王坤忽然一脸的大义凛然,“史阁部和夏总兵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你放心,在皇上面前,咱家知道该说什么,假如有人敢在皇上面前中伤史阁部和夏总兵你们,咱家就算被皇上砍头,也要为你们据理力争、仗义执言!
“那就好,那就好,有王公公这番话,史阁部和我们就彻底地放心了!”夏华连连致谢。
告辞离开出门一段距离后,丁宵音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子送了整整五千两金子给这个死太监,真可惜!”
“有啥可惜的!”夏华十分达观,“这是该花的钱。这种死太监最擅长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不给他好处,他回应天府后就会在皇帝面前胡说八道,到时候,我们都要倒霉,别的不说,他在皇帝面前说我们在扬州聚敛了六七百万两银子,你说吧,皇帝会让我们上交多少?起码六百万两!那我们就只剩几十万两了!
反之,花区区五千两金子喂饱这个死太监,他就会帮我们撒谎欺骗皇帝,‘证明’我们在扬州只聚敛了不到二百万两,皇帝顶多跟我们要一百几十万两,那我们就能剩下五百万两!瞧瞧,这五千两金子花得多值!让我们挽回了四五百万两的损失呢!”
丁宵音知道夏华说得对,但还是不由得叹口气:“这个世道不该是这个样子!”
“所以,我们要改变它!”夏华神清气爽,“现在,终于有足够的钱了,可以干大事了!”
翌日上午,位于州府衙门东的督师幕府,大堂上,核心高层们齐聚一堂召开着正式会议,现场的参会者仅十余人,都属于决策层。
因为手里一下子有了大量的钱粮,底气足了,所以史可法的气色比以前好了很多,带着众人逐一商定各项重大事务决定。
首先就是全面重建扬州卫,原扬州卫已有名无实、腐朽糜烂、不堪再用,必须推倒重来,全卫满编近九千人。
史德威的督标营、夏华的扬州镇团练、扬州卫,如此,史可法麾下就有三支嫡系部队了,督标营和扬州镇团练为一线主力部队,扬州卫所军为二线助力部队,督标营原有一千多兵力,严重不满额,明军一个营应有三千兵力左右,“加强营”可达到五千兵力左右,督标营完全可建为五千人的加强营;
对夏华的团练,史可法允许“扩增至一万人”,实际上,夏华的团练现已有一万多人了,史可法既允许“扩增至一万人”,夏华就可以“实际扩增至一万五千人”,反正史可法又不可能跑过去一个一个地数。
督标营五千人、镇团练一万五千人、卫所军一万人,合计三万人。
按照督师幕府现在的财力物力,一下子弄出十万大军是轻而易举的,但扩军练兵这种事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不能一蹴而就,而且,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十万大军不如一万精兵。
在名义上,史可法能调动的军队除了他的督标营、夏华的镇团练、扬州的卫所军,还有江北四镇的十几万人,他做事向来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所以,现手头已宽裕阔绰、财大气粗的他打算给江北四镇的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拨发军饷钱粮。
“阁部,您在开玩笑!”夏华一脸的生无可恋。
史可法郑重认真地道:“他们都是朝廷的兵马,又受我督师幕府节制,给他们拨发军饷钱粮是应该的,军士们若没有足额的粮饷,岂有干劲杀敌报国?”
夏华语气干巴巴地道:“阁部,请恕我直言,他们四个压根不缺钱,因为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地盘,大肆截取侵吞当地本该上交给朝廷的赋税,又处处私设关卡收关税,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您还怕他们没钱?”
史可法道:“但我在巡视四镇兵马时,发现仅滁和镇的还算军容整齐,徐泗镇、凤阳镇、淮安镇的军士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由此可见,他们在钱粮财物上确实困难。”
“那是因为高杰、刘良佐、刘泽清把他们对当地百姓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来的钱粮财物都用于享乐挥霍了!”夏华毫不客气地当面道破,“所以阁部您给他们拨发再多的军饷钱粮也只会落入他们的私囊,根本不会被他们用于发放给军士们,这等于把银子打水漂!四镇里,只有滁和镇的黄总兵官有资格获得您拨发军饷钱粮!”
史可法无言以对。
史德威立刻给夏华帮腔:“阁部,明心说得极是啊!我们手里的钱粮可都是扬州父老的民脂民膏,岂能糟蹋浪费?”
史可法叹口气:“如果我们只给滁和镇拨发,不给另外三镇拨发,另外三镇会作何感想?他们必会认为朝廷和督师幕府厚此薄彼、做事不公,继而心怀怨怼,如此,岂不是动摇人心?”
夏华语气硬邦邦地道:“那三滩烂泥本来就靠不住,爱咋咋地!”
史可法苦笑摇头:“他们都有定策大功,深受皇上依仗,又跟马首辅关系亲密,这万一闹到朝廷上...另外,督师幕府是需要他们的,必须加以拉拢。”
你就可劲地哄着、惯着他们吧!夏华在心里吐槽。
“阁部,”史德威继续跟夏华一个鼻孔出气,“依我之见,这军饷钱粮嘛,该拨放还是要拨放的,但不要给太多,细水长流地分批给,一个月给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拴住他们。”
史可法想了想,点了点头。
议完这个话题,众人商议下一个。任民育道:“扬州府下辖三州七县,夏总兵提议要把全府各州县人丁包括扬州府境内的外地难民或尽皆迁入府城,或安排迁去江南,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啊,耗费的钱粮恐要以百万计!”
夏华态度坚定地道:“此事势在必行,耗费再大也要付诸行动,否则,鞑虏一到,城外人口将会生灵涂炭,迁光城外人口,也能让鞑虏在兵临城下后无法就地征集人力、物力使用。”
任民育有点难以接受:“夏总兵,真要这样?现在就做?秋收春耕农事岂不都荒废了?”
夏华沉声道:“真要这样!现在就做!田地里的庄稼可由留守人口收割,春耕直接废止,明年,鞑虏大军就要杀来了,我们还种什么田?种好庄稼给鞑虏收割食用么?从今天冬开始,全扬州的农事一概停止,所需粮食尽从外地收购,多花点钱也无所谓。”
任民育看向史可法:“阁部,你看...”
史可法看向夏华:“明心,真的有必要这么做么?”他也隐隐地觉得夏华有点“过”了。
夏华是知道历史的,所以他有强烈的危机感,心头火急火燎,但史可法等人包括南京的弘光帝都完全没有这么严重的危机感,他们基本上认为“鞑虏是不会打到南方来的”“流寇鞑虏都会被挡在江淮外”,对夏华的远见,他们或多或少认为这是杞人忧天甚至是庸人自扰。
夏华神色严峻:“阁部,我们真的有必要这么做!明年春夏,鞑虏大军就会势如破竹地杀进江淮、杀到扬州,我...我敢用我的项上人头担保我的这句话!”
尽管夏华都用自己的脑袋做担保了,史可法心里还是半信半疑,只是,夏华已展现出的超群出众的能力、卓越的见识以及已做出的诸多重大贡献让他不信也要信,“好,”史可法缓缓地点了一下头,“明心啊,我相信你,就依你所言吧,不过,这是大事,而且据你所言,我们还有半年,可徐徐行之,务必稳妥、周全,切不可操之过急以至于劳民伤财和糜烂地方。”
他看向任民育:“厚生,这件事就交给你多多费心了。”任民育字厚生。
任民育肃然道:“阁部放心,下官一定办好、办妥。”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重生明末再造华夏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mingmozaizaohuaxia/read/97/64.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