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长河锁浪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anghesuolang/read/83/11.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张志成起床走出屋子,站在院子里,目光投向村子的东边,那里是老者提及的地势较低的空地。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出在那片空地上修建蓄水池的初步设想。
不一会儿,王力和艾克拜江也相继醒来,三人喝了点热茶,吃了块馕,便朝着空地走去。待到了之后,张志成单膝跪在灼热的沙地上,指尖深深插入赭红色的土层。细沙从指缝间簌簌滑落,在正午的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金芒。他反复揉搓着指腹间的土壤颗粒,细密的沙粒混着少量黏土,在掌纹间留下蛛网般的裂痕。西北风卷着沙砾掠过他的后颈,他突然松开手掌——被体温焐热的沙土瞬间被风劫掠一空,只余掌心几点晶莹的盐碱结晶。
这片空地虽然地势较低,初步判断适合修建蓄水池,但土质较为松软,若直接动工,极有可能出现渗漏和塌陷问题,这让他心中不断思索着更加可行且稳固的水利方案。
抵达空地后,张志成从背包里拿出水准仪和尺子,却发现原本应该携带的测量杆不见了踪影。他眉头微微一皱,随即环顾四周,发现空地边缘有一些较为笔直且粗细均匀的树枝,心中便有了主意。
王力先将水准仪放置在一个较为平整的位置,仔细调整水平气泡,确保仪器处于水平状态。他的动作熟练而沉稳,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看得出他对这次测量工作的重视。张志成则拿着一根挑选好的树枝,将一端尽量垂直地插入地面,然后用尺子测量从地面到树枝顶端的高度,以此来替代测量杆的功能,眼睛紧紧盯着尺子的刻度,喊道:“王力,这边高度是 1.5米,你那边呢?”王力回应道:“我这边 1.6米,但看起来这块儿地不太平啊,起伏不小,是不是得多测几个点?”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锻炼,王力对这些基础的测量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一边回答,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着数据。
说罢,他们沿着空地的边缘,每隔三步就测一次,不仅测量深度,还使用水准仪和尺子通过三角原理来间接测量各个点的平面位置和坡度角度。张志成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尺子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他不断地调整着测量的角度和位置,力求数据的准确性。
“志成,这块儿洼地是不是有点复杂?”王力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张志成问道。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
张志成点头道:“嗯,从目前的测量数据来看,渗漏系数超预期两倍,土质的情况确实不太理想,这对蓄水池的基础稳定性挑战很大!我们先把初步数据测完,然后再确定地勘的具体点位。”
艾克拜江看着忙碌的两人,笑着对旁边的村民说:“他们可是来帮我们解决用水问题的,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有他们在,以后咱们就不用为水发愁啦。”村民们听了,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虽然他们不太明白这些复杂的测量工作,但他们相信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
测量完毕后,张志成根据所得数据,在本子上绘制出了初步的蓄水池设计草图。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条线条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他计划利用这片空地修建一个容量较大的蓄水池,初步估算容量需达到 5000立方米,才能满足村子的日常用水和灌溉需求。通过挖掘一定深度的坑洞,预估深度在 3- 3.5米之间,并在底部和四周铺设防渗材料,来确保水池的密封性。他在绘制草图的过程中,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村子里缺水的场景,更加坚定了他要把这个蓄水池建好的决心。
同时,在水池的一侧修建一条引水渠道,渠道的设计流量根据塔里木河的枯水期流量和村子的用水峰值进行计算,在连接总干渠后,就可以将塔里木河的水引入池中,以满足村民们的生活和灌溉需求。他一边绘制,一边向王力和艾克拜江解释着设计的思路和原理,让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整个工程的规划。
“还有后期的维护和清理问题,我想的是在蓄水池的底部设置一个排水阀,方便定期清理池底的淤泥和杂质。另外,引水渠道的边坡要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水流冲刷导致坍塌。”张志成指着草图,与王力讨论着。他的手指在草图上轻轻滑动,眼神中透露出对工程细节的关注和重视。
太过专业的事情,王力不懂。但他沉思片刻,继续说道:“我觉得还可以在蓄水池的周边圈个护栏,就跟牛圈一样,这样牲口不会进来拉尿。”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虽然他的建议可能不够专业,但他是真心希望能为工程出一份力。
张志成听了王力的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你这个想法不错,既能防止牲口进入污染水源,也能保障村民尤其是孩子的安全,避免意外落水事件发生。不过在材料选择上,我们得尽量就地取材,降低成本。”他拍了拍王力的肩膀,眼中满是鼓励和认可。
艾克拜江在一旁听着两人的讨论,虽然对一些专业术语似懂非懂,但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这附近嘛,有很多那种……干干的梭梭!硬得很呢,用来围这个是不是行?”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对工程有所帮助。
“这是个好主意,梭梭柴干燥后坚固耐用,而且取材方便。我们可以把它们捆绑在一起,做成简易的防护栏。但是,还得考虑长期风吹日晒的腐朽问题,后续可能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部分受损的木材。”张志成肯定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草图上简单地标注了一下防护栏的位置和大致样式。
一位中年大叔凑过来,看了看张志成本子上的草图后,对着艾克拜江说了一阵,意思是:“他问,这个搞好了,水能不能流到地里?他种了点东西,没水嘛,每年都长的矮的很!”
张志成目前不敢打包票,一切的一切还停留在草图阶段,谁都不知道具体实施起来,会遇上什么样的问题。而且这个蓄水池即便要修建,也得在总干渠之后,并且还得先修建引水渠,再有此反推一遍蓄水池的具体数据,看是否合理。他耐心地向大叔解释着工程的大致流程和不确定性,虽然大叔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点了点头,眼中依然充满了期待。
接着,张志成又向村民们询问了关于村子以往用水的一些细节,比如水源枯竭的大致时间、雨水收集的情况以及不同季节的用水高峰等信息。村民们纷纷七嘴八舌地回答,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完善水利工程方案至关重要。张志成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信息,他知道,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可能会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
不多久,林悦也赶了过来,她把头发扎起,多了几分利落!“怎么样,这边进展如何?”
张志成将初步的设计方案和与村民交流的情况大致给林悦讲了一遍,林悦思考片刻后说:“我觉得我们还得考虑到水质净化的问题。虽然塔里木河的水引过来了,但水中可能含有泥沙、杂质甚至微生物,直接用于饮用和灌溉可能会影响村民健康和农作物生长。”
“嗯,你说得对。”张志成表示认可,“我们可以在引水渠道进入蓄水池之前,设计一个沉淀过滤池,利用砂石、木炭等天然材料进行初步过滤,去除较大颗粒的泥沙和部分杂质。入户的水源,就只能靠他们烧开了。这是最简单,也最可靠的办法。”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草图上简单地勾勒出沉淀过滤池的位置和大致形状。
随后,张志成和王力安排其他队员继续对村内和周围的地势地形进行详细勘测,他们俩则陪着林悦,在艾克拜江的带领下,准备去走访一下村民们的健康状况。
林悦深知,准确了解老人的年龄对于评估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但面对老人们模糊的记忆,她也感到有些棘手。当询问一位大爷的年龄时,他比划着告诉艾克拜江说:“我嘛,是杏花刚开的时候出生哈来的。”林悦无奈地笑了笑,只能让艾克拜江根据老人们身体状况的表象来大致划分严重程度。
艾克拜江把他们领到了一位名叫阿依古丽的老奶奶家。院子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土坯房的墙壁斑驳陆离,几缕阳光透过狭小的窗户洒在屋内,映出飞舞的尘埃。阿依古丽奶奶正坐在炕头,眼神有些浑浊,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膝盖。她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头发凌乱地散在肩头,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什么。看到奶奶的那一刻,林悦的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她快步走到奶奶身边,蹲下身子,轻轻地握住奶奶的手。
艾克拜江用维吾尔语轻声询问了几句后,转头对林悦说:“大夫,奶奶说她的腿嘛一直疼!晚航疼得更厉害,睡不了都!就像有虫子在骨头里咬一样!”林悦轻轻握住老奶奶的手,仔细观察老奶奶的关节,发现已经有些肿胀变形,初步判断是极为严重的关节炎。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忧虑,她知道,奶奶的病痛已经折磨了她很久,必须尽快采取措施缓解她的痛苦。
从药箱里拿出一些简单的止痛膏,林悦对艾克拜江说:“你告诉奶奶,这个药每天睡觉前涂在疼的地方,轻轻按摩一会儿,能缓解一些疼痛。”艾克拜江蹲在奶奶身边,用维吾尔语耐心地向奶奶解释着,奶奶虽然不太明白这些药的原理,但看着林悦关切的眼神,还是连连点头,嘴里说着:“热合买提,热合买提(谢谢)。
接着,林悦又为奶奶检查了眼睛和牙齿。奶奶的眼睛因为沙眼有些红肿,眼角还挂着分泌物。林悦用干净的纱布沾着凉白开,轻轻地为奶奶擦拭眼睛,一边擦一边说:“奶奶,以后眼睛不舒服,就用烧开放凉的水冲洗一下,别用手揉。”当林悦为阿依古丽奶奶擦拭眼睛时,老人布满裂痕的食指突然按住她的手背,浑浊的眼球里闪过奇异的光:"亚克西克孜(好姑娘),你的眼睛像艾西曼胡的月亮。"老人颤抖着从褪色的袷袢内袋掏出枚生锈的铜镜,镜背的蔓草纹早被岁月磨平,"这是我当新娘子时,骑着骆驼从和田带来的..."林悦怎么能要老人珍藏了一辈子的嫁妆,便岔开话,又叮嘱道:“以后尽量把水烧开了再喝,让它多沸腾一阵,这样对牙齿好些。”
就在林悦准备为阿依古丽奶奶记录下身体状况时,昨天收到林悦卡子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进了屋子。她的小手紧紧地拉着林悦的衣服,眼神中满是期待,嘴里说了一串林悦听不懂的话,但林悦明白这意思是让自己跟她走。
小女孩带着林悦来到了村子边缘的一间破旧小屋前,屋子的门半掩着,小女孩推开门,林悦看到屋内一位中年男子躺在床上,面容憔悴,脖子异常肿大,几乎占据了半个肩膀的位置,这显然是严重的大脖子病(缺碘症)的症状。男子看到林悦进来,想要起身打招呼,却因身体的不适而显得十分艰难,说话和吞咽都有些困难,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轻微的颤抖。看到男子的状况,林悦的瞳孔骤然收缩。男人肿胀的甲状腺像棵畸形的胡杨瘤,青紫色的血管在薄如蝉翼的皮肤下虬结蜿蜒。她下意识摸向颈间的听诊器,金属触感冰得指尖发颤。诊包里的碘片在晨光中泛着淡紫色的微光,这点剂量对如此严重的甲肿不过是杯水车薪。小女孩粗糙的小手突然攥住她的衣角下摆,布料撕裂的脆响惊醒了凝固的时间。
男子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由于长期缺乏碘元素的摄入,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给男子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林悦扭头对张志成和王力说:“这个村子的健康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像这位大叔的大脖子病,已经到了必须手术的地步,可我们目前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去帮助他。我们必须尽快向上级反映,争取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充足的药品物资支援,尤其是要尽快安排手术资源,否则这些患者的病情只会越来越糟。”她的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无奈,她希望张志成和王力能理解她的担忧,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林悦的话让张志成和王力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正当他们准备进一步商讨对策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三人急忙走出屋子,只见一群村民正怒气冲冲地朝他们走来,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胡茬的中年男子,名叫阿米尔。“你们这些外来的骗子,到底想干什么?”阿米尔大声吼道,他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充满了愤怒与不信任,“修这个水利工程,是不是要占我们的地?我可告诉你们,我们祖祖辈辈都靠这片土地生活,谁也别想夺走!”
阿米尔这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着实让张志成等人吃了一惊,毕竟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村落里,能说这么好普通话的人并不多,甚至超过了一直跟他们交流的艾克拜江。
不过此刻他们无暇去思考这些,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阿米尔的反对情绪如此激烈和彻底。
张志成赶忙上前解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诚恳,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阿米尔大哥,您真的误会了。我们修水利工程是为了让大家都能用上水,绝对不会占用大家的土地。我们有详细的规划,只会选择村子东边那块地势较低的空地来修建蓄水池,这一点我们可以对天发誓!”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村子东边的空地,希望阿米尔能相信他的话。
“哼,说得好听!”阿米尔根本听不进去,继续叫嚷道,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等修好了,是不是就要让我们交钱?我们哪有什么钱?到时候你们是不是要把我们的牛羊都牵走?是不是还要抓人?!”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情绪已经完全失控,
身后的村民也跟着起哄,人群中弥漫着一股躁动不安的气息。张志成着急地说道,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大家放心,绝对不会让大家交钱的!我们就是纯粹地帮助大家解决用水困难,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你们问问艾克拜江,他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光明磊落的,绝对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想法!”他的眼神在人群中搜索着艾克拜江的身影,希望他能站出来帮自己说句话。
可阿米尔根本不听他们的解释,情绪愈发激动,眼睛瞪得仿佛要吃人似的。
人群中突然又传出一个尖锐的声音:“还有那个女的,说是给人看病,指不定就是想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好算计我们!她给的药都别吃!肯定有问题!”这声音如同锋利的刀刃直直刺向林悦的心口。林悦听到这话,眼眶一下子红了,她紧咬着下唇,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她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一步,大声说道:“大嫂,我给大家看病是出于医生的职责和良心。我看到大家被病痛折磨,心里很难过,只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让大家身体健康,真的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
阿米尔古铜色的脖颈青筋暴起,腰间英吉沙小刀的银鞘撞在铜扣上叮当作响。他身后的青年们突然齐刷刷亮出坎土曼,半月形的刃口折射出七道寒光——这是塔克拉玛干最古老的警告。艾克拜江记得去年开春,同样的寒光曾划开过偷羊贼的肚肠。沙枣树的枯枝在热风中簌簌发抖,七道银弧已划破凝固的空气。
电光火石之间,艾克拜江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身体护住张志成和林悦,用维吾尔语大声喊道:“大家不要冲动,他们真的是来帮助我们的!我们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恩人!”艾克拜江的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沙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决,他绝不允许这些村民伤害到真心帮助他们的人。
混乱中,一根棍棒扎扎实实的落在了艾克拜江的手臂上,只听“咔嚓”一声,艾克拜江疼得闷哼一声,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但他紧咬着牙关,依然没有退缩,继续劝解着村民:“各位叔叔伯伯、兄弟姐妹们,我们都是一家人啊,他们是真心为我们好,你们不能这样!”艾克拜江的手臂传来钻心的疼痛,可他的目光坚定,始终没有离开愤怒的村民们,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坚持让大家冷静下来。
张志成看到艾克拜江受伤,心中既感动又愤怒,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大声说道:“你们看看,艾克拜江为了保护我们都受伤了!我们到底做了什么让你们这么不相信我们?我们从来到这个村子,每一天都在为大家的事情忙碌,我们到底图什么?”
王力本来站在侧面,作为上过战场的老兵,他第一时间就规划出了好几种应对预案。但冲突突然爆发,他也只能赶紧冲过来,和张志成一起将艾克拜江护在身后,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危险。王力的眼神冷静而警惕,他的身体微微前倾,随时准备应对村民们的攻击。
双方僵持了许久,直到村里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匆匆赶来。他看到眼前混乱的场景,气得用拐杖用力地敲着地面,大声吼道:“都给我住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像什么样子!”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村落,张志成没想到他这么瘦弱的身体里竟然还能爆发出这么大的能量。老者的脸上满是怒容,他的眼神严厉地扫视着每一个人,仿佛在质问他们的行为。
村民们看到老者来了,渐渐安静了下来,但脸上仍然带着愤怒和警惕。老者缓缓地走到人群中间,看着阿米尔等人,用维吾尔语说道:“阿米尔,你也是有头脑的人,怎么能这么冲动?这些年轻人来到我们村子后,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他们是真心实意想帮我们解决问题的,你们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动手呢?”
阿米尔喘着粗气,胸脯剧烈地起伏着,说道:“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就是担心他们会害了我们。我在阿克苏被人骗得精光,那种日子生不如死……咱们这也再经不起折腾了!我不能看着大家再走上我的老路!”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我清楚你的担心,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就拒绝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谈,把事情弄清楚,而不是这样胡来!”老者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他理解阿米尔的担忧,但也知道不能因为过去的伤痛就拒绝现在的希望。
张志成见情绪有所缓和,立马走上前去,对老者说道:“大爷,谢谢您。我们真的没有恶意,我们只是尽力让村子变得更好!”
老者点了点头,然后对村民们说:“大家都散了吧,这件事情我们要好好商量,不能再这样闹下去了。”村民们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渐渐散去。张志成等人赶紧将艾克拜江带回屋子,林悦小心翼翼地为他处理伤口。艾克拜江却笑着说:“我没事,只要能让大家明白你们的心意,这点伤不算什么。”艾克拜江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勉强,他的手臂疼得厉害,但他还是努力让大家放心。
张志成紧紧地握住艾克拜江的手,说道:“兄弟,阿达西!谢谢你。你放心,我们一定能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也绝不会就这么走掉!”
当晚,张志成在昏暗的灯光下,对着那张画满草图的纸陷入沉思。白天的冲突让他意识到,赢得村民的信任远比想象中困难。他拿起笔,在蓄水池草图背面写下新的方案:采用当地红柳条编织防塌框架,用骆驼刺混合黏土替代水泥。他一边写,一边在脑海中模拟着施工过程,思考着如何能让这个方案更加完善,既能解决土质松软的问题,又能让村民们直观地看到他们的用心。
月光漫过窗棂,洒在张志成疲惫却坚定的脸上。林悦躺在一旁,却怎么也睡不着。她回想着白天村民们的质疑和信任危机,心中满是忧虑。突然,她听见一阵窸窣,本能地紧张起来。她悄悄起身,透过门缝看到那个大脖子病患者的小女儿,正怯生生地在她门缝塞了一把风干的沙枣。小女孩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羞涩和感激,她把沙枣放下后,便匆匆跑开了。
不一会儿,王力和艾克拜江也相继醒来,三人喝了点热茶,吃了块馕,便朝着空地走去。待到了之后,张志成单膝跪在灼热的沙地上,指尖深深插入赭红色的土层。细沙从指缝间簌簌滑落,在正午的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金芒。他反复揉搓着指腹间的土壤颗粒,细密的沙粒混着少量黏土,在掌纹间留下蛛网般的裂痕。西北风卷着沙砾掠过他的后颈,他突然松开手掌——被体温焐热的沙土瞬间被风劫掠一空,只余掌心几点晶莹的盐碱结晶。
这片空地虽然地势较低,初步判断适合修建蓄水池,但土质较为松软,若直接动工,极有可能出现渗漏和塌陷问题,这让他心中不断思索着更加可行且稳固的水利方案。
抵达空地后,张志成从背包里拿出水准仪和尺子,却发现原本应该携带的测量杆不见了踪影。他眉头微微一皱,随即环顾四周,发现空地边缘有一些较为笔直且粗细均匀的树枝,心中便有了主意。
王力先将水准仪放置在一个较为平整的位置,仔细调整水平气泡,确保仪器处于水平状态。他的动作熟练而沉稳,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看得出他对这次测量工作的重视。张志成则拿着一根挑选好的树枝,将一端尽量垂直地插入地面,然后用尺子测量从地面到树枝顶端的高度,以此来替代测量杆的功能,眼睛紧紧盯着尺子的刻度,喊道:“王力,这边高度是 1.5米,你那边呢?”王力回应道:“我这边 1.6米,但看起来这块儿地不太平啊,起伏不小,是不是得多测几个点?”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锻炼,王力对这些基础的测量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一边回答,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着数据。
说罢,他们沿着空地的边缘,每隔三步就测一次,不仅测量深度,还使用水准仪和尺子通过三角原理来间接测量各个点的平面位置和坡度角度。张志成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尺子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他不断地调整着测量的角度和位置,力求数据的准确性。
“志成,这块儿洼地是不是有点复杂?”王力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张志成问道。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
张志成点头道:“嗯,从目前的测量数据来看,渗漏系数超预期两倍,土质的情况确实不太理想,这对蓄水池的基础稳定性挑战很大!我们先把初步数据测完,然后再确定地勘的具体点位。”
艾克拜江看着忙碌的两人,笑着对旁边的村民说:“他们可是来帮我们解决用水问题的,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有他们在,以后咱们就不用为水发愁啦。”村民们听了,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虽然他们不太明白这些复杂的测量工作,但他们相信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
测量完毕后,张志成根据所得数据,在本子上绘制出了初步的蓄水池设计草图。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条线条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他计划利用这片空地修建一个容量较大的蓄水池,初步估算容量需达到 5000立方米,才能满足村子的日常用水和灌溉需求。通过挖掘一定深度的坑洞,预估深度在 3- 3.5米之间,并在底部和四周铺设防渗材料,来确保水池的密封性。他在绘制草图的过程中,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村子里缺水的场景,更加坚定了他要把这个蓄水池建好的决心。
同时,在水池的一侧修建一条引水渠道,渠道的设计流量根据塔里木河的枯水期流量和村子的用水峰值进行计算,在连接总干渠后,就可以将塔里木河的水引入池中,以满足村民们的生活和灌溉需求。他一边绘制,一边向王力和艾克拜江解释着设计的思路和原理,让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整个工程的规划。
“还有后期的维护和清理问题,我想的是在蓄水池的底部设置一个排水阀,方便定期清理池底的淤泥和杂质。另外,引水渠道的边坡要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水流冲刷导致坍塌。”张志成指着草图,与王力讨论着。他的手指在草图上轻轻滑动,眼神中透露出对工程细节的关注和重视。
太过专业的事情,王力不懂。但他沉思片刻,继续说道:“我觉得还可以在蓄水池的周边圈个护栏,就跟牛圈一样,这样牲口不会进来拉尿。”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虽然他的建议可能不够专业,但他是真心希望能为工程出一份力。
张志成听了王力的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你这个想法不错,既能防止牲口进入污染水源,也能保障村民尤其是孩子的安全,避免意外落水事件发生。不过在材料选择上,我们得尽量就地取材,降低成本。”他拍了拍王力的肩膀,眼中满是鼓励和认可。
艾克拜江在一旁听着两人的讨论,虽然对一些专业术语似懂非懂,但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这附近嘛,有很多那种……干干的梭梭!硬得很呢,用来围这个是不是行?”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对工程有所帮助。
“这是个好主意,梭梭柴干燥后坚固耐用,而且取材方便。我们可以把它们捆绑在一起,做成简易的防护栏。但是,还得考虑长期风吹日晒的腐朽问题,后续可能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部分受损的木材。”张志成肯定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草图上简单地标注了一下防护栏的位置和大致样式。
一位中年大叔凑过来,看了看张志成本子上的草图后,对着艾克拜江说了一阵,意思是:“他问,这个搞好了,水能不能流到地里?他种了点东西,没水嘛,每年都长的矮的很!”
张志成目前不敢打包票,一切的一切还停留在草图阶段,谁都不知道具体实施起来,会遇上什么样的问题。而且这个蓄水池即便要修建,也得在总干渠之后,并且还得先修建引水渠,再有此反推一遍蓄水池的具体数据,看是否合理。他耐心地向大叔解释着工程的大致流程和不确定性,虽然大叔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点了点头,眼中依然充满了期待。
接着,张志成又向村民们询问了关于村子以往用水的一些细节,比如水源枯竭的大致时间、雨水收集的情况以及不同季节的用水高峰等信息。村民们纷纷七嘴八舌地回答,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完善水利工程方案至关重要。张志成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信息,他知道,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可能会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
不多久,林悦也赶了过来,她把头发扎起,多了几分利落!“怎么样,这边进展如何?”
张志成将初步的设计方案和与村民交流的情况大致给林悦讲了一遍,林悦思考片刻后说:“我觉得我们还得考虑到水质净化的问题。虽然塔里木河的水引过来了,但水中可能含有泥沙、杂质甚至微生物,直接用于饮用和灌溉可能会影响村民健康和农作物生长。”
“嗯,你说得对。”张志成表示认可,“我们可以在引水渠道进入蓄水池之前,设计一个沉淀过滤池,利用砂石、木炭等天然材料进行初步过滤,去除较大颗粒的泥沙和部分杂质。入户的水源,就只能靠他们烧开了。这是最简单,也最可靠的办法。”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草图上简单地勾勒出沉淀过滤池的位置和大致形状。
随后,张志成和王力安排其他队员继续对村内和周围的地势地形进行详细勘测,他们俩则陪着林悦,在艾克拜江的带领下,准备去走访一下村民们的健康状况。
林悦深知,准确了解老人的年龄对于评估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但面对老人们模糊的记忆,她也感到有些棘手。当询问一位大爷的年龄时,他比划着告诉艾克拜江说:“我嘛,是杏花刚开的时候出生哈来的。”林悦无奈地笑了笑,只能让艾克拜江根据老人们身体状况的表象来大致划分严重程度。
艾克拜江把他们领到了一位名叫阿依古丽的老奶奶家。院子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土坯房的墙壁斑驳陆离,几缕阳光透过狭小的窗户洒在屋内,映出飞舞的尘埃。阿依古丽奶奶正坐在炕头,眼神有些浑浊,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膝盖。她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头发凌乱地散在肩头,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什么。看到奶奶的那一刻,林悦的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她快步走到奶奶身边,蹲下身子,轻轻地握住奶奶的手。
艾克拜江用维吾尔语轻声询问了几句后,转头对林悦说:“大夫,奶奶说她的腿嘛一直疼!晚航疼得更厉害,睡不了都!就像有虫子在骨头里咬一样!”林悦轻轻握住老奶奶的手,仔细观察老奶奶的关节,发现已经有些肿胀变形,初步判断是极为严重的关节炎。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忧虑,她知道,奶奶的病痛已经折磨了她很久,必须尽快采取措施缓解她的痛苦。
从药箱里拿出一些简单的止痛膏,林悦对艾克拜江说:“你告诉奶奶,这个药每天睡觉前涂在疼的地方,轻轻按摩一会儿,能缓解一些疼痛。”艾克拜江蹲在奶奶身边,用维吾尔语耐心地向奶奶解释着,奶奶虽然不太明白这些药的原理,但看着林悦关切的眼神,还是连连点头,嘴里说着:“热合买提,热合买提(谢谢)。
接着,林悦又为奶奶检查了眼睛和牙齿。奶奶的眼睛因为沙眼有些红肿,眼角还挂着分泌物。林悦用干净的纱布沾着凉白开,轻轻地为奶奶擦拭眼睛,一边擦一边说:“奶奶,以后眼睛不舒服,就用烧开放凉的水冲洗一下,别用手揉。”当林悦为阿依古丽奶奶擦拭眼睛时,老人布满裂痕的食指突然按住她的手背,浑浊的眼球里闪过奇异的光:"亚克西克孜(好姑娘),你的眼睛像艾西曼胡的月亮。"老人颤抖着从褪色的袷袢内袋掏出枚生锈的铜镜,镜背的蔓草纹早被岁月磨平,"这是我当新娘子时,骑着骆驼从和田带来的..."林悦怎么能要老人珍藏了一辈子的嫁妆,便岔开话,又叮嘱道:“以后尽量把水烧开了再喝,让它多沸腾一阵,这样对牙齿好些。”
就在林悦准备为阿依古丽奶奶记录下身体状况时,昨天收到林悦卡子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进了屋子。她的小手紧紧地拉着林悦的衣服,眼神中满是期待,嘴里说了一串林悦听不懂的话,但林悦明白这意思是让自己跟她走。
小女孩带着林悦来到了村子边缘的一间破旧小屋前,屋子的门半掩着,小女孩推开门,林悦看到屋内一位中年男子躺在床上,面容憔悴,脖子异常肿大,几乎占据了半个肩膀的位置,这显然是严重的大脖子病(缺碘症)的症状。男子看到林悦进来,想要起身打招呼,却因身体的不适而显得十分艰难,说话和吞咽都有些困难,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轻微的颤抖。看到男子的状况,林悦的瞳孔骤然收缩。男人肿胀的甲状腺像棵畸形的胡杨瘤,青紫色的血管在薄如蝉翼的皮肤下虬结蜿蜒。她下意识摸向颈间的听诊器,金属触感冰得指尖发颤。诊包里的碘片在晨光中泛着淡紫色的微光,这点剂量对如此严重的甲肿不过是杯水车薪。小女孩粗糙的小手突然攥住她的衣角下摆,布料撕裂的脆响惊醒了凝固的时间。
男子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由于长期缺乏碘元素的摄入,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给男子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林悦扭头对张志成和王力说:“这个村子的健康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像这位大叔的大脖子病,已经到了必须手术的地步,可我们目前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去帮助他。我们必须尽快向上级反映,争取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充足的药品物资支援,尤其是要尽快安排手术资源,否则这些患者的病情只会越来越糟。”她的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无奈,她希望张志成和王力能理解她的担忧,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林悦的话让张志成和王力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正当他们准备进一步商讨对策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三人急忙走出屋子,只见一群村民正怒气冲冲地朝他们走来,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胡茬的中年男子,名叫阿米尔。“你们这些外来的骗子,到底想干什么?”阿米尔大声吼道,他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充满了愤怒与不信任,“修这个水利工程,是不是要占我们的地?我可告诉你们,我们祖祖辈辈都靠这片土地生活,谁也别想夺走!”
阿米尔这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着实让张志成等人吃了一惊,毕竟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村落里,能说这么好普通话的人并不多,甚至超过了一直跟他们交流的艾克拜江。
不过此刻他们无暇去思考这些,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阿米尔的反对情绪如此激烈和彻底。
张志成赶忙上前解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诚恳,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阿米尔大哥,您真的误会了。我们修水利工程是为了让大家都能用上水,绝对不会占用大家的土地。我们有详细的规划,只会选择村子东边那块地势较低的空地来修建蓄水池,这一点我们可以对天发誓!”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村子东边的空地,希望阿米尔能相信他的话。
“哼,说得好听!”阿米尔根本听不进去,继续叫嚷道,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等修好了,是不是就要让我们交钱?我们哪有什么钱?到时候你们是不是要把我们的牛羊都牵走?是不是还要抓人?!”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情绪已经完全失控,
身后的村民也跟着起哄,人群中弥漫着一股躁动不安的气息。张志成着急地说道,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大家放心,绝对不会让大家交钱的!我们就是纯粹地帮助大家解决用水困难,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你们问问艾克拜江,他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光明磊落的,绝对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想法!”他的眼神在人群中搜索着艾克拜江的身影,希望他能站出来帮自己说句话。
可阿米尔根本不听他们的解释,情绪愈发激动,眼睛瞪得仿佛要吃人似的。
人群中突然又传出一个尖锐的声音:“还有那个女的,说是给人看病,指不定就是想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好算计我们!她给的药都别吃!肯定有问题!”这声音如同锋利的刀刃直直刺向林悦的心口。林悦听到这话,眼眶一下子红了,她紧咬着下唇,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她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一步,大声说道:“大嫂,我给大家看病是出于医生的职责和良心。我看到大家被病痛折磨,心里很难过,只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让大家身体健康,真的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
阿米尔古铜色的脖颈青筋暴起,腰间英吉沙小刀的银鞘撞在铜扣上叮当作响。他身后的青年们突然齐刷刷亮出坎土曼,半月形的刃口折射出七道寒光——这是塔克拉玛干最古老的警告。艾克拜江记得去年开春,同样的寒光曾划开过偷羊贼的肚肠。沙枣树的枯枝在热风中簌簌发抖,七道银弧已划破凝固的空气。
电光火石之间,艾克拜江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身体护住张志成和林悦,用维吾尔语大声喊道:“大家不要冲动,他们真的是来帮助我们的!我们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恩人!”艾克拜江的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沙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决,他绝不允许这些村民伤害到真心帮助他们的人。
混乱中,一根棍棒扎扎实实的落在了艾克拜江的手臂上,只听“咔嚓”一声,艾克拜江疼得闷哼一声,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但他紧咬着牙关,依然没有退缩,继续劝解着村民:“各位叔叔伯伯、兄弟姐妹们,我们都是一家人啊,他们是真心为我们好,你们不能这样!”艾克拜江的手臂传来钻心的疼痛,可他的目光坚定,始终没有离开愤怒的村民们,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坚持让大家冷静下来。
张志成看到艾克拜江受伤,心中既感动又愤怒,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大声说道:“你们看看,艾克拜江为了保护我们都受伤了!我们到底做了什么让你们这么不相信我们?我们从来到这个村子,每一天都在为大家的事情忙碌,我们到底图什么?”
王力本来站在侧面,作为上过战场的老兵,他第一时间就规划出了好几种应对预案。但冲突突然爆发,他也只能赶紧冲过来,和张志成一起将艾克拜江护在身后,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危险。王力的眼神冷静而警惕,他的身体微微前倾,随时准备应对村民们的攻击。
双方僵持了许久,直到村里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匆匆赶来。他看到眼前混乱的场景,气得用拐杖用力地敲着地面,大声吼道:“都给我住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像什么样子!”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村落,张志成没想到他这么瘦弱的身体里竟然还能爆发出这么大的能量。老者的脸上满是怒容,他的眼神严厉地扫视着每一个人,仿佛在质问他们的行为。
村民们看到老者来了,渐渐安静了下来,但脸上仍然带着愤怒和警惕。老者缓缓地走到人群中间,看着阿米尔等人,用维吾尔语说道:“阿米尔,你也是有头脑的人,怎么能这么冲动?这些年轻人来到我们村子后,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他们是真心实意想帮我们解决问题的,你们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动手呢?”
阿米尔喘着粗气,胸脯剧烈地起伏着,说道:“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就是担心他们会害了我们。我在阿克苏被人骗得精光,那种日子生不如死……咱们这也再经不起折腾了!我不能看着大家再走上我的老路!”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我清楚你的担心,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就拒绝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谈,把事情弄清楚,而不是这样胡来!”老者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他理解阿米尔的担忧,但也知道不能因为过去的伤痛就拒绝现在的希望。
张志成见情绪有所缓和,立马走上前去,对老者说道:“大爷,谢谢您。我们真的没有恶意,我们只是尽力让村子变得更好!”
老者点了点头,然后对村民们说:“大家都散了吧,这件事情我们要好好商量,不能再这样闹下去了。”村民们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渐渐散去。张志成等人赶紧将艾克拜江带回屋子,林悦小心翼翼地为他处理伤口。艾克拜江却笑着说:“我没事,只要能让大家明白你们的心意,这点伤不算什么。”艾克拜江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勉强,他的手臂疼得厉害,但他还是努力让大家放心。
张志成紧紧地握住艾克拜江的手,说道:“兄弟,阿达西!谢谢你。你放心,我们一定能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也绝不会就这么走掉!”
当晚,张志成在昏暗的灯光下,对着那张画满草图的纸陷入沉思。白天的冲突让他意识到,赢得村民的信任远比想象中困难。他拿起笔,在蓄水池草图背面写下新的方案:采用当地红柳条编织防塌框架,用骆驼刺混合黏土替代水泥。他一边写,一边在脑海中模拟着施工过程,思考着如何能让这个方案更加完善,既能解决土质松软的问题,又能让村民们直观地看到他们的用心。
月光漫过窗棂,洒在张志成疲惫却坚定的脸上。林悦躺在一旁,却怎么也睡不着。她回想着白天村民们的质疑和信任危机,心中满是忧虑。突然,她听见一阵窸窣,本能地紧张起来。她悄悄起身,透过门缝看到那个大脖子病患者的小女儿,正怯生生地在她门缝塞了一把风干的沙枣。小女孩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羞涩和感激,她把沙枣放下后,便匆匆跑开了。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长河锁浪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anghesuolang/read/83/11.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