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长河锁浪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anghesuolang/read/83/10.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出发的日子是个大晴天,天上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点风,干爽的空气在清早还是很冷。穿过距离河畔最近的胡杨林,戈壁滩上零星开始出现几棵光秃秃的沙枣树,枝干在清冷的空气中显得愈发苍劲,枝桠肆意地伸展着,在这片大地上,没有什么能束缚它们。
远处的地平线,天际与沙地交融成一片模糊的灰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只觉天地间一片混沌,却又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壮阔。
此时,太阳逐渐升高,洒下的光芒变得炽热起来,照在身上有了明显的暖意。张志成脱了外套,把袖子绑在腰间,但汗珠还是从帽子里钻了出来,顺着鬓角流下。
“当心流沙窝!”艾克拜江的羊皮袄在十点钟方向晃动。这位维吾尔向导像株移动的梭梭树,在这片土地上,他熟悉每一处危险与生机。张志成心里清楚,艾克拜江能在这茫茫戈壁滩如鱼得水,是因为他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对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这份熟悉是在无数次与大自然的相处中积累起来的。
擦了擦汗水,望向远方,只见一片地气弥漫,宛如大海的波涛,只是这“海”里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无尽的风沙。这片土地还保留着它最原始、最粗犷的美,只有大自然最真实、最直接的展现。张志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是一种混合着沙土、阳光和孤独的味道,让人既感到苍凉,又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激动。
他们一直沿着一条干涸的河道前行,河床上布满了大大小小被水流冲刷得圆润的石头,两岸的土质干裂,缝隙中生长着不知名的枯草,天空中偶尔有一只孤鹰盘旋而过,投射在地面的影子显得格外醒目。张志成不禁想起之前在书中看到的关于塔里木河变迁的记载,曾经这里也是水草丰茂,河流奔腾,如今却只剩下干涸的河床,这让他对即将开展的水利工程更多了一份使命感。
枯燥的路途一直持续到正午,走在最前的艾克拜江突然停了下来,扭头对张志成说道:“你看那是啥!”
太阳正高又烈,帽檐都有些遮不住了,张志成用手再一挡,眯着眼才看清前面有一大片地方正在反光。
“海市蜃楼?”张志成在乌鲁木齐的时候,听来过南疆的老兵们说过。是一种极为神奇的自然现象,能把很远景观,投到眼前来,但又让人怎么走都走不到。可惜这附近百里内什么都没有,所以形成的海市蜃楼也是如此,没有任何神奇的感觉。
“肯定是!戈壁滩温差大,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很容易出现海市蜃楼!”林悦信誓旦旦地说道。
“你见过?”看她说得这么笃定,张志成不免有些好奇。
“没有……我在杂志上看的。这不是就见了!可惜没带相机,不然拍下来,寄回去给家里人看看,他们肯定也觉得神奇!”林悦摇头说道。
“不!是博斯腾(绿洲)!里面有湖!”艾克拜江的坎土曼戳向地面,刃口在钙化层擦出火星,“听,暗河在唱歌。”他将耳廓贴紧晒得发烫的岩石,常年牧羊练就的敏锐听觉捕捉到了地下水的脉动。
“湖?野湖?”张志成和林悦都没想到,这样干旱的戈壁滩上竟然还会有湖!
“嗯,野湖!”艾克拜江点头说道。
“那水是哪来的?”张志成问道。这里显然不是个雨水充沛的地方,渗透蒸发也巨大,单靠雪山融水那一过性的补充,不足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湖泊。
“下面,有那个……咕嘟咕嘟的,冒上来,就给它满了!”艾克拜江比画着说道。
张志成听懂了,这是有地下水的意思。他蹲身抓起把砂土,指腹摩挲间感受着颗粒的湿度梯度变化。塔里木河的春汛裹挟着昆仑雪水奔涌而来,每秒钟近四千吨的洪流中,有近两成的活水悄然遁入大地。这些暗河像沙漠的毛细血管,在钙化层下编织着隐秘的水网...某种时候,水和人一样,知道怎么样才能保存自己。与其暴露在外,等着被风吹日晒一点点刮干净,不如赶紧往地下钻,由此导致塔河两岸地下水水位要比别处高出不少。张志成想起之前在水利研究中了解到,过高的地下水位会对工程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这让他隐隐有些担忧,开始在心里琢磨应对之策。
对于艾克拜江他们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事。戈壁滩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是绿洲,哪里就能让人活着!但张志成看到地下水竟然能形成这样大的一个湖面,却怎么都轻松不起来……
他仿佛看见浑浊的地下水正从四面八方渗透,像无数贪婪的舌头舔舐着基座。这些暗流既能孕育绿洲,也会成为工程最脆弱的命门。一旦渠道建成,地下水的持续渗透压力可能会导致渠道壁出现裂缝,进而引发渗漏现象,使得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这对于本就水资源匮乏的地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张志成的眉头越皱越紧,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尽快想出应对方案。
艾克拜江瞅着张志成那皱得跟核桃似的眉头,以为他是又累又饿,便嚷道:“哎!阿达西别耷拉个脸!咱赶紧溜达到湖边,那湖里鱼多得很,大的,一米多!咱们钓了嘛烤了吃,歹得很!”
张志成被艾克拜江的话拉回了神儿,苦笑着点了点头。艾克拜江立马来了劲儿,他四下一瞅,眼睛里透着对这片土地的熟络和机灵。跑到干涸河道边的沙枣树下,那几棵沙枣树的枝干在烈日下显得灰不溜秋的,树皮糙还裂着口子。他仔细挑了挑,最后选中了一根细长溜直的枝干,接着从腰里掏出小刀,麻利地修整起来:“这沙枣树的枝干有劲儿呢!我们嘛都拿它钓鱼呢,还能赶羊!”
不一会儿,一根简易的鱼竿就弄好了。接着,他又蹲在地上,四处搜寻。最后,捡着了一块硬邦邦的骨头,也不知道是哪个部位,就开始一门心思地打磨起来。
林悦好奇地凑过去,脸蛋被晒得红扑扑的,额前的头发乱糟糟地贴在脸上,看着艾克拜江的动作,眼睛里闪着新奇和,不禁夸赞道:“艾克拜江,你这手艺真厉害!这荒郊野外的,居然能弄出来,换我自己肯定饿死在这了。”
艾克拜江抬起头,脸上笑开了花,说道:“从小嘛就得自己找吃的,这——个地方嘛,慢慢就把我教会了!”
鱼竿和鱼钩弄好后,艾克拜江在附近的梭梭子里扒拉了一会儿,很快就翻出几根嫩芽,当作鱼饵挂在鱼钩上。找了一处水深的地方,身子往后一仰,然后使劲把鱼竿甩了出去。棉线搓成的鱼线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落入水中,溅起一圈涟漪。
张志成和林悦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艾克拜江钓鱼。他的眼睛里本来透着一丝愁绪,还在琢磨着地下水位过高对总干渠的影响,此刻也被艾克拜江的专注给吸引了。
过了好一阵子,鱼竿突然轻轻抖了一下,艾克拜江立马警觉起来,他紧紧攥住鱼竿,身子往前一倾,胳膊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随时准备收线。紧接着,鱼竿猛地往下一沉,艾克拜江大喊一声:“哎!上钩啦!看着大呢!”他迅速一提鱼竿,只见一条半米长的鱼被拉出了水面,在鱼钩上拼命挣扎,鱼尾拍打着水面,溅起一片水花。
“哇,好大的鱼!”林悦兴奋地跳了起来,双手在空中舞着,但很快又发觉这样似乎有点不好,赶紧收敛了情绪。
艾克拜江熟练地把鱼拉到岸边,弯下腰,一把抓住鱼鳃,把鱼拎了起来,扔到一旁。
“大吧!”艾克拜江炫耀道。
“大!真大!亚克西!”张志成和林悦都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钓鱼的时候,王力已经用石头围了个简易的炉灶,然后捡来一些干柴,三下五除二就搭成了个整齐的柴堆。点燃了柴堆,火焰呼地一下升了起来,艾克拜江把鱼收拾干净,用树枝穿好,放在火上烤着。不一会儿,烤鱼的香味就飘了出来,混着湖边清新的空气,让人馋得直流口水。
“真香啊!”连王力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说道。
艾克拜江不时地翻动着鱼,还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些盐巴和孜然,均匀地撒在鱼身上,说道:“差不多了!来,开吃!”
林悦接过烤鱼,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鱼肉鲜嫩多汁,味道,带着一种独特的烟火味儿和湖水的清甜,让她夸个不停。
抵达村落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余晖无力地洒在这片土地上,和这片土地上的村落一样疲惫。
暮色之中,他们望见了炊烟。土坯房群落如同大地结出的瘤节,苇席屋顶在晚风中簌簌战栗。
村口,几间破旧的土坯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墙壁上的泥坯已有多处剥落,露出了里面的土块和麦秸。屋顶上覆盖的茅草也稀疏且杂乱,有些地方还压着几块石头,以防被风吹走。有个戴褪色花帽的女孩追着旋风奔跑,脚踝银铃的碎响惊散了觅食的沙鸡。道路两旁,是用树枝和泥巴围成的简易围栏,里面圈着几只羊,旁边是一个破旧的水槽,里面的水浑浊不堪。
"玩羊拐骨的孩子突然静止,沾满沙土的手指悬在半空。警惕打量着外来者,直到发现艾克拜江熟悉的羊皮袄,才让沾着奶渣的嘴角重新扬起弧度。"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林悦面前,手里紧紧握着一个用木头削成的简易人偶,直勾勾地盯着她头发上别着的卡子。林悦注意到了孩子的目光,微笑着蹲下身来,取下卡子,准备递给她,这孩子却又大叫着跑开。林悦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对漂亮的发卡充满向往,她理解小女孩的心思,也觉得这孩子的举动十分可爱。
村子深处,一位老者慢慢地走了过来,艾克拜江迎上去,右手扶胸,行了个礼,两人用维吾尔语说了好一阵。
“这是我们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我刚给他嘛,讲清楚了你们的这个事,他要你们去坐……”
“做客?”张志成补充道。
“对对对!做客,他说远道而来的客人,要好好招待呢!”艾克拜江说道。
张志成等人跟着老者向村子里走去,一路上,村民们纷纷从自家土坯房的门口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陌生的面孔,毕竟这样的外乡人到访对于这个偏僻的小村落来说是一件稀罕事。张志成能感受到村民们眼中的好奇与警惕,想要赢得村民们的信任,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老者的家角落里摆放着一张破旧的木床,床腿似乎有些不稳,用几块石头垫着。床上铺着的毯子磨损得厉害,颜色也已分辨不清。屋子中间是一个用土坯砌成的简易炉灶,上面架着一口黑黢黢的铁锅。墙边靠着几把农具,坎土曼的刃口已经钝化,木柄也因长期使用而变得光滑。
老者热情地示意他们坐下,不一会儿,一位老妇人从里屋走出,提着一个铁皮茶壶,给大家每人倒了一碗热茶。随后又在众人面前铺开一张毯子,拿出两个馕,掰成小块,放在上面。
孩子们一路跟来,调皮地透过门缝向屋里张望。之前那个小女孩悄悄地走了进来,躲在门后,眼睛偷偷地看着林悦,手中依然紧紧握着那个简易人偶。林悦看到后,招手让她过来,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慢慢地走到林悦身边。林悦再度把自己的卡子递给小女孩,小女孩抿着嘴,盯着看了许久,然后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轻声说了句“热合买提(谢谢)”。
吃了几口馕,艾克拜江开始为张志成和老者充当翻译。一听张志成他们是兵团来的,老者的眼神中透出感激。
“他说他在这戈壁滩上嘛活了大半辈子了!以前房子烂,一下雨,里面就跟个涝坝(池塘)一样,冬天又冷,把人能冻成个冰疙瘩呢。多亏了兵团的,帮他盖了房……还有那个羊圈!以前烂糟糟的,风一吹都要散架的呢,也给他修得结结实实的!让他的羊娃子(小羊)嘛,也有个安全的窝了!”
张志成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等艾克拜江翻译完,他开口说道:“大爷,我们这次来呢,就是要给塔里木河搞个水利工程。您也知道,咱这地方的水一直不太稳当,大家用水难啊。我们就想着修些水利设施,让大家都能用上干净、稳定的水!以后不管是种地还是过日子,都能方便些。这次来,就是想问问大家伙儿,在用水这方面,有啥具体的难处和想法,毕竟水利工程是给大家用的嘛,得合着大伙的生活实际来弄,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大家嘛。”
艾克拜江把张志成的话用维吾尔语给老者细细讲了一遍,又转头对张志成说:“大爷说,这个水对,特别稀罕!命根子一样得到东西!他种了尕尕一点地,挑水走不动,就想着嘛能多下点儿雨呢!所以这个就种的很不咋地……和戈壁滩上梭梭子一样,稀稀拉拉的。要是能有多些水来浇地,他就能种更多,养牲口也能养多。”
张志成把老者的话都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接着问道:“大爷,那您看水引到啥地方合适呢?村里有没有那种地势低的地方?”
“地势低?是撒东西?”这话艾克拜江都没听懂。
“就是……就是那种,下雨了嘛,会积水的地方,水堆在那的那种地方!”张志成连比划带说。
“哦哦!我知道了!”
艾克拜江翻译过去后,老者没有说话,直接站起身,朝门外走去,张志成等人赶忙跟上。站在门口,他指着村子东边对艾克拜江说了好一阵。
“他说那边有块空地,就低得很,下一点点雨嘛,水都往那边流,跟个水洼子似的。他想有没有撒办法,把水存起来慢慢用呢?就像把水攒在罐子里一样。”
张志成顺着老者指的方向望去,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心里有了些初步的规划:“大爷,您这个想法好得很!我们回去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修个蓄水的,到时候和干渠想办法连起来。您还有啥别的想法没?”
这时,其他村民们也慢慢围了过来。
“还有这条路!太脏了哎……不下雨嘛,走起来,土扬得跟个撒一样,呛得人咳嗽。下雨嘛,全是泥巴,鞋都拔不出来,只能光脚走……”
一位妇女也接着说:“我们洗衣服都要跑老远的河边去,一来一回嘛,一天没有了!”
天色渐暗,老妇人在炉灶前忙碌着。茶也又烧了一壶热的,顺带还有好几个馕。待大家都坐定后,老者突然起身,招呼艾克拜江和他一起出去。不一会儿,两人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鸡肉走了进来,放在众人面前。鸡肉的色泽并不鲜亮,烹饪的手法也略显粗糙。
艾克拜江说:“大爷说你们是远来的客人!大老远来帮我们呢,这只鸡你们吃,明天嘛,再宰个羊!”
张志成赶忙站起身来:“大爷,这可不行!这鸡您留着自己吃,心意我们领了,中午刚吃了艾克拜江钓的鱼,肚子还饱的呢,吃点馕喝点茶就足够了!”兵团的纪律要求不能随意接受老乡的馈赠,他深知这份情谊的珍贵,更不能辜负。
艾克拜江帮忙翻译,但老者却执意不肯,双方僵持不下。张志成见拗不过,便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塞到老者手里,认真地说:“大爷,这样,鸡我们吃,但钱一定要收,我们也有纪律呢,要是白吃,回去我们都得受处分!来这里就是为了给大家解决用水问题,都是我们应该做,没有热合买提(谢谢)!”
老者情绪激动,手微微颤抖着,坚决不肯收钱:“大爷说你们是来帮我们的,是最那个……高的,厉害的客人,我们嘛没有让客人给钱的道理!你们要是这么干,那他就要僧气了!”
经过一番拉扯,张志成还是和艾克拜江一起说服了老者,把钱留下。
林悦啃了个鸡爪子,问艾克拜江:“之前不是说村里老人身体都不太好吗?具体有几位?都是些什么问题?”
艾克拜江挠挠头,有些无奈地说:“这个……我也说不好,还得问问大爷呢!”
老者想了一会儿,让艾克拜江告诉林悦:“大爷说他也不知道别人咋啦,但他嘛,就经常觉得头胀得厉害,里面像有个轱辘在转。腿也疼,特别是变天的时候……眼睛嘛,看东西也不清楚,晚上的时候,外面啥样,眼睛里啥样!”
“大爷这是什么毛病?”张志成问道。
林悦放下手中的鸡爪子,认真思索了片刻,说道:“没有检查,不敢肯定。但估计是高血压、关节炎,和夜盲症。”
她微微皱起眉头,眼中满是担忧,接着解释道:“这边土坯房简陋,保暖性差,冬天屋里肯定冷,一个火炉根本不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寒冷刺激关节,很容易就会得上关节炎。另外你看这里的饮食,种类匮乏,基本没有新鲜蔬菜和水果,缺乏维生素,就会导致夜盲症发作。还有这里的水含盐碱量高,长期饮用,就是高血压的病因之一。”
张志成听着林悦的分析,心中一阵揪痛,煤油灯在土墙上投下巨人般的阴影,将老人佝偻的身形拉得支离破碎。张志成摩挲着粗陶碗沿的裂口:“我们回去后,一定要向上级反映这里的情况,争取尽快为村里配备一些基本的药物和物资,至少先解决村民们常见疾病的治疗问题。”
“这次你带的药,能治吗?”张志成问道。
林悦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失落:“我药箱里都是一些消炎药和消毒剂。对于高血压、夜盲症、关节炎这样的慢性病没有任何用处。尤其是前两样,必须要长期服药,配合饮食结构的彻底改变才能将其控制住。”
艾克拜江在一旁听着,虽然有些地方他不是完全明白,但大致清楚两人是在为村民的健康问题想办法。他想起村里那些被病痛折磨的老人,心里满是焦急,不禁说道:“那可咋办呢?大家都被这些病痛折磨得太苦了。”
一直坐在旁边默默听着的王力开口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在村里培养一些卫生员?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这样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也能先做些简单的处理,不至于耽误病情。”
但这次张志成和林悦同时摇头。张志成苦笑着解释道:“目前连沟通都还需要翻译,艾克拜江的普通话水平,也不足以能把林悦教的知识完全传递过去。而且这些医疗知识专业性强,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的。”
“还是得从长计议,明天让艾克拜江先把身体不舒服的村民集中到一起,说给我听听情况,做了记录之后,等咱们回去再想办法!”林悦说道。
入夜,队伍里只有林悦一个女同志,老者的老伴便让林悦留下来,和自己睡里屋,还拿出了家里最好的铺盖。又怕林悦冷,专门把炉子烧烫,让林悦睡靠着炉子的一边。林悦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心里却惦记着村民们的健康状况,久久难以入眠。
艾克拜江的屋子里,张志成、王力和艾克拜江并排躺在地上的毯子上,身上盖着有些破旧却还算暖和的棉被。月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银色的光带。
张志成翻了个身,脑海中依旧是白天看到的那个野湖,想着如何解决地下水位过高对总干渠的影响,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资源下改善村子的用水条件。他深知,这次的任务艰巨,但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不能退缩。
王力已经进入了梦乡,发出轻微的呼噜声。艾克拜江却突然轻声说道:“哎!阿达西,你们真的能修完之后,给村里引来水吗?”
“我们既然来了,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把水引来!那个野湖……反正总能找到办法解决的!”张志成的语气坚定,充满了决心。
艾克拜江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道:“我嘛,就在这片戈壁滩上长大的,刚才又给他们说了那么多,不想让他们心里落空呢……”
张志成侧过身子,在昏暗的月光下,看着艾克拜江的眼睛,认真地说:“放心吧,明天我们仔细勘察一下村子周边的地形,也再和老乡们深入聊聊他们的需求,回去之后就制定方案。我向你保证,我们一定会让这里的人们用上稳定的水。”
艾克拜江听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远处的地平线,天际与沙地交融成一片模糊的灰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只觉天地间一片混沌,却又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壮阔。
此时,太阳逐渐升高,洒下的光芒变得炽热起来,照在身上有了明显的暖意。张志成脱了外套,把袖子绑在腰间,但汗珠还是从帽子里钻了出来,顺着鬓角流下。
“当心流沙窝!”艾克拜江的羊皮袄在十点钟方向晃动。这位维吾尔向导像株移动的梭梭树,在这片土地上,他熟悉每一处危险与生机。张志成心里清楚,艾克拜江能在这茫茫戈壁滩如鱼得水,是因为他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对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这份熟悉是在无数次与大自然的相处中积累起来的。
擦了擦汗水,望向远方,只见一片地气弥漫,宛如大海的波涛,只是这“海”里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无尽的风沙。这片土地还保留着它最原始、最粗犷的美,只有大自然最真实、最直接的展现。张志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是一种混合着沙土、阳光和孤独的味道,让人既感到苍凉,又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激动。
他们一直沿着一条干涸的河道前行,河床上布满了大大小小被水流冲刷得圆润的石头,两岸的土质干裂,缝隙中生长着不知名的枯草,天空中偶尔有一只孤鹰盘旋而过,投射在地面的影子显得格外醒目。张志成不禁想起之前在书中看到的关于塔里木河变迁的记载,曾经这里也是水草丰茂,河流奔腾,如今却只剩下干涸的河床,这让他对即将开展的水利工程更多了一份使命感。
枯燥的路途一直持续到正午,走在最前的艾克拜江突然停了下来,扭头对张志成说道:“你看那是啥!”
太阳正高又烈,帽檐都有些遮不住了,张志成用手再一挡,眯着眼才看清前面有一大片地方正在反光。
“海市蜃楼?”张志成在乌鲁木齐的时候,听来过南疆的老兵们说过。是一种极为神奇的自然现象,能把很远景观,投到眼前来,但又让人怎么走都走不到。可惜这附近百里内什么都没有,所以形成的海市蜃楼也是如此,没有任何神奇的感觉。
“肯定是!戈壁滩温差大,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很容易出现海市蜃楼!”林悦信誓旦旦地说道。
“你见过?”看她说得这么笃定,张志成不免有些好奇。
“没有……我在杂志上看的。这不是就见了!可惜没带相机,不然拍下来,寄回去给家里人看看,他们肯定也觉得神奇!”林悦摇头说道。
“不!是博斯腾(绿洲)!里面有湖!”艾克拜江的坎土曼戳向地面,刃口在钙化层擦出火星,“听,暗河在唱歌。”他将耳廓贴紧晒得发烫的岩石,常年牧羊练就的敏锐听觉捕捉到了地下水的脉动。
“湖?野湖?”张志成和林悦都没想到,这样干旱的戈壁滩上竟然还会有湖!
“嗯,野湖!”艾克拜江点头说道。
“那水是哪来的?”张志成问道。这里显然不是个雨水充沛的地方,渗透蒸发也巨大,单靠雪山融水那一过性的补充,不足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湖泊。
“下面,有那个……咕嘟咕嘟的,冒上来,就给它满了!”艾克拜江比画着说道。
张志成听懂了,这是有地下水的意思。他蹲身抓起把砂土,指腹摩挲间感受着颗粒的湿度梯度变化。塔里木河的春汛裹挟着昆仑雪水奔涌而来,每秒钟近四千吨的洪流中,有近两成的活水悄然遁入大地。这些暗河像沙漠的毛细血管,在钙化层下编织着隐秘的水网...某种时候,水和人一样,知道怎么样才能保存自己。与其暴露在外,等着被风吹日晒一点点刮干净,不如赶紧往地下钻,由此导致塔河两岸地下水水位要比别处高出不少。张志成想起之前在水利研究中了解到,过高的地下水位会对工程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这让他隐隐有些担忧,开始在心里琢磨应对之策。
对于艾克拜江他们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事。戈壁滩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是绿洲,哪里就能让人活着!但张志成看到地下水竟然能形成这样大的一个湖面,却怎么都轻松不起来……
他仿佛看见浑浊的地下水正从四面八方渗透,像无数贪婪的舌头舔舐着基座。这些暗流既能孕育绿洲,也会成为工程最脆弱的命门。一旦渠道建成,地下水的持续渗透压力可能会导致渠道壁出现裂缝,进而引发渗漏现象,使得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这对于本就水资源匮乏的地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张志成的眉头越皱越紧,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尽快想出应对方案。
艾克拜江瞅着张志成那皱得跟核桃似的眉头,以为他是又累又饿,便嚷道:“哎!阿达西别耷拉个脸!咱赶紧溜达到湖边,那湖里鱼多得很,大的,一米多!咱们钓了嘛烤了吃,歹得很!”
张志成被艾克拜江的话拉回了神儿,苦笑着点了点头。艾克拜江立马来了劲儿,他四下一瞅,眼睛里透着对这片土地的熟络和机灵。跑到干涸河道边的沙枣树下,那几棵沙枣树的枝干在烈日下显得灰不溜秋的,树皮糙还裂着口子。他仔细挑了挑,最后选中了一根细长溜直的枝干,接着从腰里掏出小刀,麻利地修整起来:“这沙枣树的枝干有劲儿呢!我们嘛都拿它钓鱼呢,还能赶羊!”
不一会儿,一根简易的鱼竿就弄好了。接着,他又蹲在地上,四处搜寻。最后,捡着了一块硬邦邦的骨头,也不知道是哪个部位,就开始一门心思地打磨起来。
林悦好奇地凑过去,脸蛋被晒得红扑扑的,额前的头发乱糟糟地贴在脸上,看着艾克拜江的动作,眼睛里闪着新奇和,不禁夸赞道:“艾克拜江,你这手艺真厉害!这荒郊野外的,居然能弄出来,换我自己肯定饿死在这了。”
艾克拜江抬起头,脸上笑开了花,说道:“从小嘛就得自己找吃的,这——个地方嘛,慢慢就把我教会了!”
鱼竿和鱼钩弄好后,艾克拜江在附近的梭梭子里扒拉了一会儿,很快就翻出几根嫩芽,当作鱼饵挂在鱼钩上。找了一处水深的地方,身子往后一仰,然后使劲把鱼竿甩了出去。棉线搓成的鱼线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落入水中,溅起一圈涟漪。
张志成和林悦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艾克拜江钓鱼。他的眼睛里本来透着一丝愁绪,还在琢磨着地下水位过高对总干渠的影响,此刻也被艾克拜江的专注给吸引了。
过了好一阵子,鱼竿突然轻轻抖了一下,艾克拜江立马警觉起来,他紧紧攥住鱼竿,身子往前一倾,胳膊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随时准备收线。紧接着,鱼竿猛地往下一沉,艾克拜江大喊一声:“哎!上钩啦!看着大呢!”他迅速一提鱼竿,只见一条半米长的鱼被拉出了水面,在鱼钩上拼命挣扎,鱼尾拍打着水面,溅起一片水花。
“哇,好大的鱼!”林悦兴奋地跳了起来,双手在空中舞着,但很快又发觉这样似乎有点不好,赶紧收敛了情绪。
艾克拜江熟练地把鱼拉到岸边,弯下腰,一把抓住鱼鳃,把鱼拎了起来,扔到一旁。
“大吧!”艾克拜江炫耀道。
“大!真大!亚克西!”张志成和林悦都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钓鱼的时候,王力已经用石头围了个简易的炉灶,然后捡来一些干柴,三下五除二就搭成了个整齐的柴堆。点燃了柴堆,火焰呼地一下升了起来,艾克拜江把鱼收拾干净,用树枝穿好,放在火上烤着。不一会儿,烤鱼的香味就飘了出来,混着湖边清新的空气,让人馋得直流口水。
“真香啊!”连王力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说道。
艾克拜江不时地翻动着鱼,还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些盐巴和孜然,均匀地撒在鱼身上,说道:“差不多了!来,开吃!”
林悦接过烤鱼,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鱼肉鲜嫩多汁,味道,带着一种独特的烟火味儿和湖水的清甜,让她夸个不停。
抵达村落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余晖无力地洒在这片土地上,和这片土地上的村落一样疲惫。
暮色之中,他们望见了炊烟。土坯房群落如同大地结出的瘤节,苇席屋顶在晚风中簌簌战栗。
村口,几间破旧的土坯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墙壁上的泥坯已有多处剥落,露出了里面的土块和麦秸。屋顶上覆盖的茅草也稀疏且杂乱,有些地方还压着几块石头,以防被风吹走。有个戴褪色花帽的女孩追着旋风奔跑,脚踝银铃的碎响惊散了觅食的沙鸡。道路两旁,是用树枝和泥巴围成的简易围栏,里面圈着几只羊,旁边是一个破旧的水槽,里面的水浑浊不堪。
"玩羊拐骨的孩子突然静止,沾满沙土的手指悬在半空。警惕打量着外来者,直到发现艾克拜江熟悉的羊皮袄,才让沾着奶渣的嘴角重新扬起弧度。"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林悦面前,手里紧紧握着一个用木头削成的简易人偶,直勾勾地盯着她头发上别着的卡子。林悦注意到了孩子的目光,微笑着蹲下身来,取下卡子,准备递给她,这孩子却又大叫着跑开。林悦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对漂亮的发卡充满向往,她理解小女孩的心思,也觉得这孩子的举动十分可爱。
村子深处,一位老者慢慢地走了过来,艾克拜江迎上去,右手扶胸,行了个礼,两人用维吾尔语说了好一阵。
“这是我们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我刚给他嘛,讲清楚了你们的这个事,他要你们去坐……”
“做客?”张志成补充道。
“对对对!做客,他说远道而来的客人,要好好招待呢!”艾克拜江说道。
张志成等人跟着老者向村子里走去,一路上,村民们纷纷从自家土坯房的门口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陌生的面孔,毕竟这样的外乡人到访对于这个偏僻的小村落来说是一件稀罕事。张志成能感受到村民们眼中的好奇与警惕,想要赢得村民们的信任,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老者的家角落里摆放着一张破旧的木床,床腿似乎有些不稳,用几块石头垫着。床上铺着的毯子磨损得厉害,颜色也已分辨不清。屋子中间是一个用土坯砌成的简易炉灶,上面架着一口黑黢黢的铁锅。墙边靠着几把农具,坎土曼的刃口已经钝化,木柄也因长期使用而变得光滑。
老者热情地示意他们坐下,不一会儿,一位老妇人从里屋走出,提着一个铁皮茶壶,给大家每人倒了一碗热茶。随后又在众人面前铺开一张毯子,拿出两个馕,掰成小块,放在上面。
孩子们一路跟来,调皮地透过门缝向屋里张望。之前那个小女孩悄悄地走了进来,躲在门后,眼睛偷偷地看着林悦,手中依然紧紧握着那个简易人偶。林悦看到后,招手让她过来,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慢慢地走到林悦身边。林悦再度把自己的卡子递给小女孩,小女孩抿着嘴,盯着看了许久,然后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轻声说了句“热合买提(谢谢)”。
吃了几口馕,艾克拜江开始为张志成和老者充当翻译。一听张志成他们是兵团来的,老者的眼神中透出感激。
“他说他在这戈壁滩上嘛活了大半辈子了!以前房子烂,一下雨,里面就跟个涝坝(池塘)一样,冬天又冷,把人能冻成个冰疙瘩呢。多亏了兵团的,帮他盖了房……还有那个羊圈!以前烂糟糟的,风一吹都要散架的呢,也给他修得结结实实的!让他的羊娃子(小羊)嘛,也有个安全的窝了!”
张志成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等艾克拜江翻译完,他开口说道:“大爷,我们这次来呢,就是要给塔里木河搞个水利工程。您也知道,咱这地方的水一直不太稳当,大家用水难啊。我们就想着修些水利设施,让大家都能用上干净、稳定的水!以后不管是种地还是过日子,都能方便些。这次来,就是想问问大家伙儿,在用水这方面,有啥具体的难处和想法,毕竟水利工程是给大家用的嘛,得合着大伙的生活实际来弄,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大家嘛。”
艾克拜江把张志成的话用维吾尔语给老者细细讲了一遍,又转头对张志成说:“大爷说,这个水对,特别稀罕!命根子一样得到东西!他种了尕尕一点地,挑水走不动,就想着嘛能多下点儿雨呢!所以这个就种的很不咋地……和戈壁滩上梭梭子一样,稀稀拉拉的。要是能有多些水来浇地,他就能种更多,养牲口也能养多。”
张志成把老者的话都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接着问道:“大爷,那您看水引到啥地方合适呢?村里有没有那种地势低的地方?”
“地势低?是撒东西?”这话艾克拜江都没听懂。
“就是……就是那种,下雨了嘛,会积水的地方,水堆在那的那种地方!”张志成连比划带说。
“哦哦!我知道了!”
艾克拜江翻译过去后,老者没有说话,直接站起身,朝门外走去,张志成等人赶忙跟上。站在门口,他指着村子东边对艾克拜江说了好一阵。
“他说那边有块空地,就低得很,下一点点雨嘛,水都往那边流,跟个水洼子似的。他想有没有撒办法,把水存起来慢慢用呢?就像把水攒在罐子里一样。”
张志成顺着老者指的方向望去,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心里有了些初步的规划:“大爷,您这个想法好得很!我们回去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修个蓄水的,到时候和干渠想办法连起来。您还有啥别的想法没?”
这时,其他村民们也慢慢围了过来。
“还有这条路!太脏了哎……不下雨嘛,走起来,土扬得跟个撒一样,呛得人咳嗽。下雨嘛,全是泥巴,鞋都拔不出来,只能光脚走……”
一位妇女也接着说:“我们洗衣服都要跑老远的河边去,一来一回嘛,一天没有了!”
天色渐暗,老妇人在炉灶前忙碌着。茶也又烧了一壶热的,顺带还有好几个馕。待大家都坐定后,老者突然起身,招呼艾克拜江和他一起出去。不一会儿,两人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鸡肉走了进来,放在众人面前。鸡肉的色泽并不鲜亮,烹饪的手法也略显粗糙。
艾克拜江说:“大爷说你们是远来的客人!大老远来帮我们呢,这只鸡你们吃,明天嘛,再宰个羊!”
张志成赶忙站起身来:“大爷,这可不行!这鸡您留着自己吃,心意我们领了,中午刚吃了艾克拜江钓的鱼,肚子还饱的呢,吃点馕喝点茶就足够了!”兵团的纪律要求不能随意接受老乡的馈赠,他深知这份情谊的珍贵,更不能辜负。
艾克拜江帮忙翻译,但老者却执意不肯,双方僵持不下。张志成见拗不过,便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塞到老者手里,认真地说:“大爷,这样,鸡我们吃,但钱一定要收,我们也有纪律呢,要是白吃,回去我们都得受处分!来这里就是为了给大家解决用水问题,都是我们应该做,没有热合买提(谢谢)!”
老者情绪激动,手微微颤抖着,坚决不肯收钱:“大爷说你们是来帮我们的,是最那个……高的,厉害的客人,我们嘛没有让客人给钱的道理!你们要是这么干,那他就要僧气了!”
经过一番拉扯,张志成还是和艾克拜江一起说服了老者,把钱留下。
林悦啃了个鸡爪子,问艾克拜江:“之前不是说村里老人身体都不太好吗?具体有几位?都是些什么问题?”
艾克拜江挠挠头,有些无奈地说:“这个……我也说不好,还得问问大爷呢!”
老者想了一会儿,让艾克拜江告诉林悦:“大爷说他也不知道别人咋啦,但他嘛,就经常觉得头胀得厉害,里面像有个轱辘在转。腿也疼,特别是变天的时候……眼睛嘛,看东西也不清楚,晚上的时候,外面啥样,眼睛里啥样!”
“大爷这是什么毛病?”张志成问道。
林悦放下手中的鸡爪子,认真思索了片刻,说道:“没有检查,不敢肯定。但估计是高血压、关节炎,和夜盲症。”
她微微皱起眉头,眼中满是担忧,接着解释道:“这边土坯房简陋,保暖性差,冬天屋里肯定冷,一个火炉根本不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寒冷刺激关节,很容易就会得上关节炎。另外你看这里的饮食,种类匮乏,基本没有新鲜蔬菜和水果,缺乏维生素,就会导致夜盲症发作。还有这里的水含盐碱量高,长期饮用,就是高血压的病因之一。”
张志成听着林悦的分析,心中一阵揪痛,煤油灯在土墙上投下巨人般的阴影,将老人佝偻的身形拉得支离破碎。张志成摩挲着粗陶碗沿的裂口:“我们回去后,一定要向上级反映这里的情况,争取尽快为村里配备一些基本的药物和物资,至少先解决村民们常见疾病的治疗问题。”
“这次你带的药,能治吗?”张志成问道。
林悦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失落:“我药箱里都是一些消炎药和消毒剂。对于高血压、夜盲症、关节炎这样的慢性病没有任何用处。尤其是前两样,必须要长期服药,配合饮食结构的彻底改变才能将其控制住。”
艾克拜江在一旁听着,虽然有些地方他不是完全明白,但大致清楚两人是在为村民的健康问题想办法。他想起村里那些被病痛折磨的老人,心里满是焦急,不禁说道:“那可咋办呢?大家都被这些病痛折磨得太苦了。”
一直坐在旁边默默听着的王力开口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在村里培养一些卫生员?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这样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也能先做些简单的处理,不至于耽误病情。”
但这次张志成和林悦同时摇头。张志成苦笑着解释道:“目前连沟通都还需要翻译,艾克拜江的普通话水平,也不足以能把林悦教的知识完全传递过去。而且这些医疗知识专业性强,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的。”
“还是得从长计议,明天让艾克拜江先把身体不舒服的村民集中到一起,说给我听听情况,做了记录之后,等咱们回去再想办法!”林悦说道。
入夜,队伍里只有林悦一个女同志,老者的老伴便让林悦留下来,和自己睡里屋,还拿出了家里最好的铺盖。又怕林悦冷,专门把炉子烧烫,让林悦睡靠着炉子的一边。林悦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心里却惦记着村民们的健康状况,久久难以入眠。
艾克拜江的屋子里,张志成、王力和艾克拜江并排躺在地上的毯子上,身上盖着有些破旧却还算暖和的棉被。月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银色的光带。
张志成翻了个身,脑海中依旧是白天看到的那个野湖,想着如何解决地下水位过高对总干渠的影响,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资源下改善村子的用水条件。他深知,这次的任务艰巨,但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不能退缩。
王力已经进入了梦乡,发出轻微的呼噜声。艾克拜江却突然轻声说道:“哎!阿达西,你们真的能修完之后,给村里引来水吗?”
“我们既然来了,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把水引来!那个野湖……反正总能找到办法解决的!”张志成的语气坚定,充满了决心。
艾克拜江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道:“我嘛,就在这片戈壁滩上长大的,刚才又给他们说了那么多,不想让他们心里落空呢……”
张志成侧过身子,在昏暗的月光下,看着艾克拜江的眼睛,认真地说:“放心吧,明天我们仔细勘察一下村子周边的地形,也再和老乡们深入聊聊他们的需求,回去之后就制定方案。我向你保证,我们一定会让这里的人们用上稳定的水。”
艾克拜江听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长河锁浪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anghesuolang/read/83/10.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