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87)


小说:西边的晚霞  作者:陆加叁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西边的晚霞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biandewanxia/read/87/79.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五 ↓
  曾卫国从省城回来就直接去看母亲了。带了两盒省城有名的特产点心。妹妹卫英也在。刚给母亲送菜过来。

“这次时间长。”母亲坐在饭桌子边上靠墙的位置上,“好像有一个月吧?”

“刚好一个月。”曾卫国回道。可以想象母亲每天都在想:今天是第几天。

“外公腿没事了吧?”

“拄拐杖能走了。好完怎么也要三个月。”

“你回来了,木木谁接送呢?”卫英问。

“外婆。”曾卫国说,“外公在家做饭。”

“外婆真是有福气。”卫英说,“和我家婆婆一样一样的。现在爷爷不能做饭了,连吃饭都成问题。人老了真是可怜。”

“可以找保姆啊!”曾卫国说,“找到全职保姆,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

“本来说好了过年后叫保姆。不知道怎么就不叫了。叫两个儿子挨,一个人一个星期,买菜做饭。没办法啊!老公从来不做饭的人也学炒菜做饭了。”

“你做媳妇的要多过去陪陪,尽尽孝心。”曾卫国说,“养儿防老就是这个意思吗。”

“人老了都成累赘了!”母亲插了一句。“楼上的老伴走了,和儿子两隔壁,还要自己烧。老了加一双筷子一口碗,能吃多少?”

卫英突然想起来,“哦对了。下星期挨着我们做饭了。刚好要去泰国旅游。能不能安排到你那山头的房子住一星期。”

“可以的。没问题。”曾卫国说,“国内还不够游吗?跑到国外去?”

“女儿出的钱。”卫英说道,“妈,您也去住几天。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我才不去呢!”母亲说,“我哪都不去。”

第二天早上。曾卫国去了山头老家。

兔子又死了十五只。村主任带着镇上的兽医找了上来。

村子里的兔子成群地死亡,村主任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看像2号兔瘟。”兽医看上去年纪不大,很肯定地说,“别的病解释不了。你们这里又没打过预防针。”

“我看也是。”曾卫国忧心忡忡地说,“以前想到过,没想到的是还真的来了。”

“那该怎么办呢?”村长问。

“还能有什么办法?扑杀、深埋。”兽医说,“搞养殖不能有侥幸的心理,预防针一定要打的。”

“我看顺其自然吧。”曾卫国说,“澳大利亚用病毒杀兔子,虽然暂时杀死了大部分兔子,总有活下来的。”

“你说得有一点道理。”兽医说,“你们看着办吧。没我什么事了?”

曾卫国叫柱子把刚死掉的兔子剥皮煮熟冰冻起来,留下来给边牧做口粮。

夜色温柔地笼罩着山坡上孤零零的房子。月亮高高地挂在对面的山顶上。从对面树林里传出林鸱、仓鸮鬼哭狼嚎似的叫声,房子后面的竹林里鬼鸮、斑头鸺鹠就用凄惨的哀号回应。

曾卫国把刘雅琪吊在天花板的铁环上。

早上。卫英突然打电话过来,“你快过来一下。老妈不对劲。”

曾卫国看了一眼还睡着的刘雅琪,轻手轻脚走到走廊上,问:“出了什么事?”

“嘴歪了,说话也含糊不清。我量了一下血压,正常。会不会中风啊?”

“有没有头晕头疼?手脚能动不?”

“没有。手脚能动。”

“我马上过来。”

刘雅琪睡眼惺忪地坐起来,蓬乱的头发遮住了半个脸。她甩了一下头,看了一眼曾卫国,“谁来的电话?出了什么事?”

“我妈生病了,我要回去看看。”

“我开车送你吧。”

“不用。我叫车吧。”

“这么早不好叫。”

刘雅琪麻利地起来,穿上衣服,梳了梳头,“走吧。”

曾卫国默默地看着她,心里想:多好的女人,任你打任你玩,还特别体贴人。林筱雨有一半这样就好了。

“我妈煤气中毒昏迷整整一年,我都守在身边照顾。可惜还是走了。”刘雅琪开着车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我妈生了我们八个女儿,一个儿子。辛苦了一辈子。有时候真的很后悔,没有留在她身边好好伺候照顾她老人家。”

“不是有其他姐妹吗?”

“你没听过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吗?姐妹多没什么用。我在外面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拼命地赚钱,给母亲钱,给我二姐钱,叫她替我尽尽孝心。”

“你做得已经很好了。不要太自责。”

车到了母亲家楼下。

刘雅琪停好车,恳求道:“让我留下来替主人照顾老人家吧?”

“不用!你回去吧。”曾卫国砰的一下关上车门,向刘雅琪挥挥手。

“早上接到妈三个电话。又听不到妈的声音。”卫英见过曾卫国说,“我就急忙赶过来了。会不会是中风啊?”

母亲躺在内室的躺椅上,想起来使不上劲。曾卫国上前一手托着母亲的背,一手拉着母亲的胳膊,问:“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

“没有。”母亲含糊不清地说。

以前母亲说话,因为牙齿脱落说话漏风,也是这样。好像比以前严重了。

嘴歪不是很明显。

“有头痛吗?”

“没。”

曾卫国又叫母亲握紧自己的手。两只手的肌力也正常。又叫母亲鼓起嘴巴吹气,也能完成。

“不像中风啊!”曾卫国对妹说,“症状不明显。”

“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看着母亲肥胖的身体,曾卫国迟疑了一下,“要不先在手机上挂个号。我过去开一个核磁共振检查单。约好检查时间直接带妈过去检查。”

“也好。”

曾卫国在手机上挂了一个神经内科的普通号,十点就约到了。

一个很年轻的女主治医生,态度很和蔼。“不是你自己?”

“是我母亲。因为走路不方便,想先开一个核磁共振。”

曾卫国说了一下症状。

“也有可能是面神经炎。”女医生开着检查单柔和地说,“出了结果最好叫医生看一下。时间约在明天中午一点。”

“能不能安排早一点?”

“这个是那边统一安排的,我们决定不了。”

在医生办公室付款:548.00。其中公务员补助486.00。个人支付54.00。自费费用8.00。现金金额62.00。

母亲历年结余用完了。曾卫国用支付宝付了现金62.00元。

中午吃饭的时候。母亲右手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吃到嘴里的饭会掉下来——中风无疑!

曾卫国把卫英和卫军叫过来,送母亲去人民医院急诊。

急诊室。

一个年轻的女医生做了一下简单的检查,开了CT检查单。

结果轻度脑梗。

母亲被安排在急诊观察室,上了心电监护,抽血化验,挂上了盐水。

过了一个钟头。医生开出了住院单。一张门诊费付款单。

门诊检查、治疗、观察费用共计一千五百多元。

医院隔着一条街,走几分钟的路就到。但是母亲走路困难。

“我去医院借轮椅。”曾卫国对卫民说。

“卫军的店里有轮椅,我去拿。”卫民说。

一年以前,卫民花三千块钱买了一个电动轮椅车,扶手上有一个遥控杆可以控制轮椅车方向快慢。卫民带母亲在晚上出去练习了几次。可是母亲一次也没有用过。一直放在卫军的店里。

“不用。”卫英说,“汽车就停在楼下。坐汽车去好了。”

曾卫国和卫民想架着母亲下楼。

“不用。”母亲固执地说,“我自己能走。”

曾卫国守在母亲旁边,看着母亲吃力地缓慢地移动脚步,一只手抓住栏杆,另一只手抓住曾卫国的手,费劲地下了楼。

卫英的老公开着车,绕了一圈开到医院的急诊室大门口。

曾卫国借了一个轮椅,把母亲推到急诊室的分诊台。

分诊台后面坐着三个年轻的护士。问了一下情况。然后叫来了一个年轻的女医生。

女医生问了一下发病经过,做了简单的检查,“跟我来。”

曾卫国推着母亲跟着医生进了急诊观察室。

“搬到床上。”急诊观察室里的护士指着一张床说道。

旁边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主动上来帮忙,把母亲从轮椅上搬到床上。

护士在母亲身上採了五管血。

女医生拿着一张检查单过来,“先去做一个CT脑扫描。”

一个穿蓝色制服上了年纪的男护工接过检查单说,“跟我来。”

一直守在母亲旁边的女人熟练地按下床下轮子上的锁,推着床跟在男护工的后面。

曾卫国、卫民、扶着床栏杆一齐向前推着。

在往CT平台上移的时候,母亲肥胖的身躯显得很重。那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指挥着连拉带台把母亲从床上平移到CT诊断平台上。

“阿姨可能要住院,”在CT室外等待的时候,女人对卫民说,“要找护理吗?我在这里做了十年多的护理。”

“护理费是怎么算的?”卫民问。

“两百五一天。我只要两百二。”

“我们家兄弟姐妹三四个,不需要护理。”曾卫国上前插嘴说道。

“没关系。”女人说道,“如果需要可以找我。”

“你留个电话吧。”卫民说,“有需要找你。”

卫民在手机上记下了女人的电话号码。

从CT室回来的路上,女人也帮着推床。

“你忙你的吧。”曾卫国有点不好意思,“我们可以的。”

“没关系的。”女人说道。

回到急诊观察室。

护士给母亲上了心电监护、吸氧。挂上了盐水。那女人不肯离开,忙前忙后张罗着。

“三号床家属过来一下。”女医生坐在对面的电脑前喊。

“叫你们过去呐。”女人指了墙上的床号,“这张是三号”

电脑前。母亲的脑CT扫描图已经出来了。医生指着一小块有一元硬币大小的灰色区域,“这里,病变区域。脑梗了。好在及时,范围不大。不是很严重。需要住院治疗。”

医生把两张单子递给曾卫国,“这张是急诊交费单。这张是住院单。”

急诊费打了长长的一张清单:773.27元。其中公务员补助603.24。历年支付170.03。自理费用10.35。

卫民把母亲加到家庭互助名单上。历年支付在卫民的历年结余中支付了。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西边的晚霞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biandewanxia/read/87/79.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