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西边的晚霞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biandewanxia/read/87/63.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卫国,”妹中午打来电话,“妈手麻,没感觉了。”
“脑子清醒吗?”母亲有高血压、心脏病,曾卫国就怕脑血管意外,“能说话吗?我马上过来!”
曾卫国和柱子要了三只卤兔急急忙忙走向山脚下,刘雅琪已经等在那里了。
“哥!”小梅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
曾卫国回过头来,看见小梅一边扣着花格子衬衫的扣子一边慌慌张张地跑出来。
“你去哪?”小梅喘着气,追上来问。
“英子呢?”
“哦,忘记了,还在房间里。”
“你疯啦!”曾卫国大叫一声,向房子跑去。
喊声惊动了二婶,走出屋子把守放着眼睛上面遮住太阳的光线,问“卫国,出了什么事?”
“我妈病了,我回城里去一下。”
英子以为母亲不要她了,呜呜哭着走到门口,伸出小手要求抱抱。曾卫国抱着英子走到院子里。二婶走了下来,小梅也跟了上来。
“你上点心吧,怎么能丢下孩子不管呢?”曾卫国对着小梅喊道。
“孩子我来带吧,”二婶伸手接过英子。
“我,我一着急……”小梅结结巴巴地解释。
“我妈病了,我去看看,没什么事就回来了。”曾卫国感觉自己有点过分了,心平气和地说。
“我也去,”小梅固执地说,“我不给你添麻烦,我……”
“好吧,”曾卫国无可奈何,从二婶手里抱过英子,“走吧。”
中午的太阳的强烈光线照进车子里来,斑斓的光点落在了英子的胖胖的带着皱褶的脚脖子上,汽车在山中的公路上转着弯向山下行驶。
山峦、树木、路边的郁郁葱葱躲在树丛阴影下的开着紫色小花的锦葵旋转着向后飞逝。风带着清新的花香从开着的车窗缝隙吹进来。曾卫国带着郁闷忧伤的眼神看了一眼小梅,风吹着她的藏不住得意笑容的脸。
英子在曾卫国怀里睡着了。
“窗户要关上吗?”刘雅琪头也不回地问。
“不用。”
曾卫国把小梅母女安排在自己家,叫刘雅琪照顾。自己骑着共享单车去看母亲。
“我送你去吧。”刘雅琪追了出来。
“不用,你看好那两个。”
“是。”刘雅琪后面没说主人。
“谁呀?”开门声惊动了母亲,从房间里传来母亲的声音。
母亲躺在里间房子中间的一张躺椅上试图起来。曾卫国上前一步,“您躺着别动。”
房间里一张大床占据了一半的位置,自从父亲去世,床就一直空着,曾卫国为了陪母亲睡过一个月,老大不知道为什么宁愿睡沙发上也不睡大床。太阳被破旧的淡绿色的窗帘遮挡在外面,房间里显得阴暗潮湿,有一股旧衣服和家具在连绵的阴雨天发出的霉味,夹杂着人体身上的油腻味。
老大坐在沙发上看手机,抬眼看了一下曾卫国,“来啦。”
“手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曾卫国问母亲。
母亲伸出粗糙的满是皱褶的布满褐色老年斑的右手,“你摸摸,冰凉的,麻麻的,一点烫气都没有。”母亲说,“昨天晚上用热水袋捂了一晚上,稍微好点。”
曾卫国握住母亲的右手,感觉凉凉的,“是有点冰。”
“你再摸摸这个。”母亲又伸过来左手。
曾卫国握了一下,烫烫的,很温暖。两只手有明显的差别。
“是新冠后遗症。”老大说了一句。
曾卫国脑子里回忆着医学上能引起麻木的一些疾病:
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颈椎病、糖尿病。
运动损伤,长时间使用手或频繁使用手部进行强烈动作,可能会导致手部神经受损,引起麻木。
缺血,血管病或其他疾病可能导致手部缺血,引起麻木。
压迫神经,长时间坐姿不良、枕头过高等因素可能导致手部神经受到压迫,引起麻木。
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副作用,引起手麻木。
“有没有可能把手长时间压在身体下面,或者衣服袖子太紧?”曾卫国问。
“没有,”母亲扯了一下袖子,“很宽的。”
“有可能是缺血,血循环不畅引起的,”曾卫国说,“银杏叶还在吃吗?”
“吃了头晕,没吃了。”
“要不吃丹参滴丸吧,”曾卫国说,“再吃点营养神经的药。我去药店买。”
曾卫国也没等母亲回答,走了出来。
带来的三只卤兔还放在吃饭的桌子上。曾卫国把它们移到冰箱里。
抬眼扫了一下冰箱。
冰箱里有一棵高山白菜,两碗剩菜,几个馒头,割了一半的南瓜。最下面的格子里塞满了苹果、西红柿、丝瓜。
曾卫国不在的时候都是妹在买菜。三两天买一次送过来。
如果冰箱空了,妈也会叫老大到菜市场的某个地方、几号摊位买点某种菜回来。
那些地方都是妈以前买菜的良心老板。价格实惠便宜。老少无欺。
药店就在离母亲家不远的街上,和人民医院大门对面,周围相隔不远的地方开着三家药店。
太阳直射的光照在水泥路面上反射着刺眼的亮光。街上人来人往,到人民医院看病的或者看病人的汽车总是排着长队,一直排到十字路口那边。停着的电动自行车把街道两边人行道都塞满了。
曾卫国一直在可以刷社保卡的仁和药店买药。
“买什么药?”戴着口罩和眼镜的店员问。
“丹参滴丸。”
“以前开过吗?”
“没有。”
“那不行,你先到医院开,吃过以后才能买。”
“你店里不是有医生吗?开一下不是一样吗?”曾卫国知道自己单位的同事每天花一个小时在药店帮忙开药方,一个小时能赚两百块。
“不行,社保要扣我们钱的。”
“那买银杏叶吧。”曾卫国说,“再买一瓶B1,B6,B12,甲钴胺有吗?”
“有。B1,B6,B12每样一瓶吗?”
“嗯。”
女店员在电脑上操作,一个年轻的男店员把药找出来放到电脑旁边的桌子上。
曾卫国用绑在支付宝里面的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对着支付镜头刷了一下,只听滴的一声完成了支付。
电脑打出一张结算清单,上面有药物的名单和价格、历年累计的社保资金余额和当年的社保资金余额。
曾卫国一年有七千块钱的药费可以支付,没有用完的钱都归到历年累计账户。以前历年账户有五万多。自从温尔雅患癌以来,通过家庭互助把历年账户的钱都花光了。现在还余三千多。
曾卫国给妹发了一条微信:给老妈买点丹参滴丸。
母亲的社保卡在妹的手上。
妹回道:知道了。
母亲起来坐到了吃饭的桌子前。
“上次的兔子肉还没有吃完,”母亲见曾卫国回来,说,“又拿这么多?”
“给卫英和卫民每人一个。”曾卫国说,“冰箱里放时间长了水分没了不好吃。”
“比以前好吃。越来越像样了。”
“以前是煮一小时就出锅了。现在泡高汤里六个小时。即可以入味又不发酵又可以锁住水分。”曾卫国把药放到母亲面前,“每样都吃两片,一天三次。怕麻烦的话,一次三片,上午一次,晚上一次。”
“哦。”
转身对老大,“你看着点,提醒妈别忘了。”
“药吃多了没好处。”卫军说,“老娘吃的药太多了。”
“维生素没反应,有好处没坏处。”
“你来一下。”卫军把卫国叫到后面的房间。
房间靠卫生间的墙面放着冰箱和带着三面长镜子的壁橱,对面,靠窗户的地方放着两个大箱子,箱子边上、箱子上面,靠厨房的墙面上的架子上,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纸箱子,米袋子,装着食用油的塑料瓶子,晚辈春节送给老妈的各种水果、营养品和糕点。
老大搬了一个凳子放在只够一个人转身的地方,踩着凳子去拿卫生间上面凹进去的放在箱子上面的脸盆和样式不同的塑料罐子,“房子漏水啦!”
老大说着,一面把接满水的脸盆递给曾卫国,“小心点,把水倒马桶里。”
天花板上,画着一圈像小时尿床的时候画在床单上的地图一样的水渍印子,两块水泥板的接壤处,还嘀嗒嘀嗒地滴着水,水滴打在接水的容器内,发出叮咚叮咚的像音乐一样的好听的声响。
“和楼上的说过了吗?”曾卫国抬头看着,问。
“说过了。”
楼上住的是已经去世了的离休干部的儿子。
这个破房子,有多少年了?四十年?老爸去世也已经快十五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
曾卫国突然想起来过去的美好甜蜜的时光,他的婚礼是在这个刚盖好的屋子里举行的,那时候楼下还没有人住,借用了楼下的空房子。厨子是人民医院退休的厨师,在卫生学校食堂上班。
和妻子住在母亲现在住的房间里,水泥地面铺着廉价的塑料地毯(现在还在用呢),理想在附近的幼儿园上学,理想想喝装在塑料管子里的劣质橘子汁赖在小店门口不肯走,曾卫国用脚踢理想的屁股。老师从幼儿园的大门跑过来,问“怎么了?怎么了?”
看着理想委屈的哇哇的哭声叫
曾卫国立刻就后悔了。
一大家子坐在厨房里从东北带回来的水曲柳做的桌子前吃饭,母亲忙着炒菜,满满一桌子的菜。因为人多太挤,曾卫国总是缩着肩膀坐到离桌子一尺的地方,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饭把位置让出来。
老大站在妹、妹夫后面夹菜,母亲最后一个坐在曾卫国坐过的地方,一个人吃大家剩下的菜……
“嗨!嗨!”老大在叫,“小心点。”
“哦。”曾卫国叹一口气。
水倒完了。老大又把空地容器排好。叮咚的水滴声改成了嗒嗒声。
中午饭还没有吃。
“妈,想吃什么?”曾卫国问。
“吃面吧,面省事一点。”母亲说。
煤气灶一个灶头坏了,另外一个也不怎么好用。打一下松手就灭了,要打着火按一会,慢慢再松手。
高压锅也漏气,母亲换一个密封圈也还是漏,于是就在里面缠绕一圈布条。
曾卫国做好了面条,在母亲吃饭的时候,在MDD下单买了两百块钱的煤气灶,一百二十块钱的智能压力锅。
这时候林筱雨发来了一条信息:你在哪?
“在妈家。”
林筱雨:难受!
“怎么了?”
林筱雨:想你了!
“我这就来。”曾卫国回道。
“怎么才来?”筱雨瞟了一眼曾卫国,“嘴上说喜欢我,都是假的。”
筱雨斜靠在床上,两只漂亮的白皙的光脚丫子在交叉的脚脖子前无意识的上下动着,一只手里拿着一把小挫刀挫着另一个母指的指甲,穿着淡黄色的睡衣睡裤,头发在脑后面扎成马尾辫,微微泛红晕的脸颊像盛开的樱花,身上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叫人眩晕梨花香。
“天地良心,”曾卫国有点心虚,坐到筱雨的身边,“你的手保养的真好,我来帮你修吧。”
“什么时候学会修指甲啦?”
“这个还用学吗?”曾卫国成功转移了话题,“我剪完指甲都要用——和你这个不一样——那种小合子里自带的挫刀,挫平毛刺和不光滑的地方。那个修指甲的小盒子还是苗商送的,里面有……”
“谁?你说谁送的?”
“疫苗公司推销疫苗的代表,和医院里的医药代表差不多,为了推销疫苗,总会送一些小礼品什么的。”
“有回扣吗?”
“这个,这个是商业秘密。”
筱雨抬手在曾卫国脸上轻轻打了一下,“和我还有秘密!”
“老实说有,不多。”
“你说的不多是多少?一千?一万?”
“一个季度两三千吧。”
“一个月一千?也可以啊!”
“多的上万呢。”
“哦!赶上工资啦!”
“和你老公比起来还不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我不太注重这个。疫苗分一类和二类,一类是国家采购的,免费给儿童打,二类是收费的,本着知情、志愿的原则。我一般都是发一张告知书,教家长自己选。有的防疫医生基本就是给你一张付款单,叫你去付钱。一般的家长都不太计较。碰到计较的钻牛角尖的也有,就问,疫苗是免费的,为什么要付钱?医生说,免费的打完了,没了。家长投诉到卫生局,这事还全区通报批评了。”
筱雨捂住嘴吃吃笑了起来,“是太过分了。不会是你吧?”
“天地良心。”曾卫国举了一下手,像是要发毒誓的样子,“季度结算的时候——我们是一个季度一算的——我基本都是最少的。我真的不会主动推销,我只尽到告知的义务。你知道没告知也要被投诉的。南城就有一个小孩子拉肚子治不好,跑到上海看专家门诊,诊断是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专家说了一句,现在有口服疫苗预防,为什么不给孩子预防?家长气的,找防疫医生算账:为什么有疫苗不给我孩子打?治病花了上万的钱也要医院报销。你说好笑不好笑?”
“秋季腹泻怎么会花上万?”
“有可能啊!我家理想就拉了一个月。没有特效药,就对症治疗,口服补液盐。自限性疾病,时间到了自己就好了。碰到过度治疗的,这检查那化验的,十万也不稀奇。”
“你也太夸张了。”
“我碰到一个奇葩的家长,疫苗提前接种了,这种事不仔细经常发生……”
“提前接种是什么意思?”
“就是——比如,麻疹是八个月开始接种,你七个月就接种了,就提前接种了。这个肯定是无害的,绝对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这个家长可好笑了,吵啊!闹啊!想杀了我呢!带孩子到大医院住院观察,每天抽血化验监测。住了七天的院,院长还带着礼品去看望慰问,花了五千多向我们医院报销!”
“是你错了吗!没啥好说的。你们打针不三查七对吗?”
“有时候忙,就没注意了。”
筱雨又吃吃笑了起来,“办事马虎。粗心大意。做医生护士的大忌!”
“嗨!扯远了。你说想我,哪想了?”
“去你的——”
“脑子清醒吗?”母亲有高血压、心脏病,曾卫国就怕脑血管意外,“能说话吗?我马上过来!”
曾卫国和柱子要了三只卤兔急急忙忙走向山脚下,刘雅琪已经等在那里了。
“哥!”小梅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
曾卫国回过头来,看见小梅一边扣着花格子衬衫的扣子一边慌慌张张地跑出来。
“你去哪?”小梅喘着气,追上来问。
“英子呢?”
“哦,忘记了,还在房间里。”
“你疯啦!”曾卫国大叫一声,向房子跑去。
喊声惊动了二婶,走出屋子把守放着眼睛上面遮住太阳的光线,问“卫国,出了什么事?”
“我妈病了,我回城里去一下。”
英子以为母亲不要她了,呜呜哭着走到门口,伸出小手要求抱抱。曾卫国抱着英子走到院子里。二婶走了下来,小梅也跟了上来。
“你上点心吧,怎么能丢下孩子不管呢?”曾卫国对着小梅喊道。
“孩子我来带吧,”二婶伸手接过英子。
“我,我一着急……”小梅结结巴巴地解释。
“我妈病了,我去看看,没什么事就回来了。”曾卫国感觉自己有点过分了,心平气和地说。
“我也去,”小梅固执地说,“我不给你添麻烦,我……”
“好吧,”曾卫国无可奈何,从二婶手里抱过英子,“走吧。”
中午的太阳的强烈光线照进车子里来,斑斓的光点落在了英子的胖胖的带着皱褶的脚脖子上,汽车在山中的公路上转着弯向山下行驶。
山峦、树木、路边的郁郁葱葱躲在树丛阴影下的开着紫色小花的锦葵旋转着向后飞逝。风带着清新的花香从开着的车窗缝隙吹进来。曾卫国带着郁闷忧伤的眼神看了一眼小梅,风吹着她的藏不住得意笑容的脸。
英子在曾卫国怀里睡着了。
“窗户要关上吗?”刘雅琪头也不回地问。
“不用。”
曾卫国把小梅母女安排在自己家,叫刘雅琪照顾。自己骑着共享单车去看母亲。
“我送你去吧。”刘雅琪追了出来。
“不用,你看好那两个。”
“是。”刘雅琪后面没说主人。
“谁呀?”开门声惊动了母亲,从房间里传来母亲的声音。
母亲躺在里间房子中间的一张躺椅上试图起来。曾卫国上前一步,“您躺着别动。”
房间里一张大床占据了一半的位置,自从父亲去世,床就一直空着,曾卫国为了陪母亲睡过一个月,老大不知道为什么宁愿睡沙发上也不睡大床。太阳被破旧的淡绿色的窗帘遮挡在外面,房间里显得阴暗潮湿,有一股旧衣服和家具在连绵的阴雨天发出的霉味,夹杂着人体身上的油腻味。
老大坐在沙发上看手机,抬眼看了一下曾卫国,“来啦。”
“手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曾卫国问母亲。
母亲伸出粗糙的满是皱褶的布满褐色老年斑的右手,“你摸摸,冰凉的,麻麻的,一点烫气都没有。”母亲说,“昨天晚上用热水袋捂了一晚上,稍微好点。”
曾卫国握住母亲的右手,感觉凉凉的,“是有点冰。”
“你再摸摸这个。”母亲又伸过来左手。
曾卫国握了一下,烫烫的,很温暖。两只手有明显的差别。
“是新冠后遗症。”老大说了一句。
曾卫国脑子里回忆着医学上能引起麻木的一些疾病:
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颈椎病、糖尿病。
运动损伤,长时间使用手或频繁使用手部进行强烈动作,可能会导致手部神经受损,引起麻木。
缺血,血管病或其他疾病可能导致手部缺血,引起麻木。
压迫神经,长时间坐姿不良、枕头过高等因素可能导致手部神经受到压迫,引起麻木。
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副作用,引起手麻木。
“有没有可能把手长时间压在身体下面,或者衣服袖子太紧?”曾卫国问。
“没有,”母亲扯了一下袖子,“很宽的。”
“有可能是缺血,血循环不畅引起的,”曾卫国说,“银杏叶还在吃吗?”
“吃了头晕,没吃了。”
“要不吃丹参滴丸吧,”曾卫国说,“再吃点营养神经的药。我去药店买。”
曾卫国也没等母亲回答,走了出来。
带来的三只卤兔还放在吃饭的桌子上。曾卫国把它们移到冰箱里。
抬眼扫了一下冰箱。
冰箱里有一棵高山白菜,两碗剩菜,几个馒头,割了一半的南瓜。最下面的格子里塞满了苹果、西红柿、丝瓜。
曾卫国不在的时候都是妹在买菜。三两天买一次送过来。
如果冰箱空了,妈也会叫老大到菜市场的某个地方、几号摊位买点某种菜回来。
那些地方都是妈以前买菜的良心老板。价格实惠便宜。老少无欺。
药店就在离母亲家不远的街上,和人民医院大门对面,周围相隔不远的地方开着三家药店。
太阳直射的光照在水泥路面上反射着刺眼的亮光。街上人来人往,到人民医院看病的或者看病人的汽车总是排着长队,一直排到十字路口那边。停着的电动自行车把街道两边人行道都塞满了。
曾卫国一直在可以刷社保卡的仁和药店买药。
“买什么药?”戴着口罩和眼镜的店员问。
“丹参滴丸。”
“以前开过吗?”
“没有。”
“那不行,你先到医院开,吃过以后才能买。”
“你店里不是有医生吗?开一下不是一样吗?”曾卫国知道自己单位的同事每天花一个小时在药店帮忙开药方,一个小时能赚两百块。
“不行,社保要扣我们钱的。”
“那买银杏叶吧。”曾卫国说,“再买一瓶B1,B6,B12,甲钴胺有吗?”
“有。B1,B6,B12每样一瓶吗?”
“嗯。”
女店员在电脑上操作,一个年轻的男店员把药找出来放到电脑旁边的桌子上。
曾卫国用绑在支付宝里面的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对着支付镜头刷了一下,只听滴的一声完成了支付。
电脑打出一张结算清单,上面有药物的名单和价格、历年累计的社保资金余额和当年的社保资金余额。
曾卫国一年有七千块钱的药费可以支付,没有用完的钱都归到历年累计账户。以前历年账户有五万多。自从温尔雅患癌以来,通过家庭互助把历年账户的钱都花光了。现在还余三千多。
曾卫国给妹发了一条微信:给老妈买点丹参滴丸。
母亲的社保卡在妹的手上。
妹回道:知道了。
母亲起来坐到了吃饭的桌子前。
“上次的兔子肉还没有吃完,”母亲见曾卫国回来,说,“又拿这么多?”
“给卫英和卫民每人一个。”曾卫国说,“冰箱里放时间长了水分没了不好吃。”
“比以前好吃。越来越像样了。”
“以前是煮一小时就出锅了。现在泡高汤里六个小时。即可以入味又不发酵又可以锁住水分。”曾卫国把药放到母亲面前,“每样都吃两片,一天三次。怕麻烦的话,一次三片,上午一次,晚上一次。”
“哦。”
转身对老大,“你看着点,提醒妈别忘了。”
“药吃多了没好处。”卫军说,“老娘吃的药太多了。”
“维生素没反应,有好处没坏处。”
“你来一下。”卫军把卫国叫到后面的房间。
房间靠卫生间的墙面放着冰箱和带着三面长镜子的壁橱,对面,靠窗户的地方放着两个大箱子,箱子边上、箱子上面,靠厨房的墙面上的架子上,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纸箱子,米袋子,装着食用油的塑料瓶子,晚辈春节送给老妈的各种水果、营养品和糕点。
老大搬了一个凳子放在只够一个人转身的地方,踩着凳子去拿卫生间上面凹进去的放在箱子上面的脸盆和样式不同的塑料罐子,“房子漏水啦!”
老大说着,一面把接满水的脸盆递给曾卫国,“小心点,把水倒马桶里。”
天花板上,画着一圈像小时尿床的时候画在床单上的地图一样的水渍印子,两块水泥板的接壤处,还嘀嗒嘀嗒地滴着水,水滴打在接水的容器内,发出叮咚叮咚的像音乐一样的好听的声响。
“和楼上的说过了吗?”曾卫国抬头看着,问。
“说过了。”
楼上住的是已经去世了的离休干部的儿子。
这个破房子,有多少年了?四十年?老爸去世也已经快十五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
曾卫国突然想起来过去的美好甜蜜的时光,他的婚礼是在这个刚盖好的屋子里举行的,那时候楼下还没有人住,借用了楼下的空房子。厨子是人民医院退休的厨师,在卫生学校食堂上班。
和妻子住在母亲现在住的房间里,水泥地面铺着廉价的塑料地毯(现在还在用呢),理想在附近的幼儿园上学,理想想喝装在塑料管子里的劣质橘子汁赖在小店门口不肯走,曾卫国用脚踢理想的屁股。老师从幼儿园的大门跑过来,问“怎么了?怎么了?”
看着理想委屈的哇哇的哭声叫
曾卫国立刻就后悔了。
一大家子坐在厨房里从东北带回来的水曲柳做的桌子前吃饭,母亲忙着炒菜,满满一桌子的菜。因为人多太挤,曾卫国总是缩着肩膀坐到离桌子一尺的地方,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饭把位置让出来。
老大站在妹、妹夫后面夹菜,母亲最后一个坐在曾卫国坐过的地方,一个人吃大家剩下的菜……
“嗨!嗨!”老大在叫,“小心点。”
“哦。”曾卫国叹一口气。
水倒完了。老大又把空地容器排好。叮咚的水滴声改成了嗒嗒声。
中午饭还没有吃。
“妈,想吃什么?”曾卫国问。
“吃面吧,面省事一点。”母亲说。
煤气灶一个灶头坏了,另外一个也不怎么好用。打一下松手就灭了,要打着火按一会,慢慢再松手。
高压锅也漏气,母亲换一个密封圈也还是漏,于是就在里面缠绕一圈布条。
曾卫国做好了面条,在母亲吃饭的时候,在MDD下单买了两百块钱的煤气灶,一百二十块钱的智能压力锅。
这时候林筱雨发来了一条信息:你在哪?
“在妈家。”
林筱雨:难受!
“怎么了?”
林筱雨:想你了!
“我这就来。”曾卫国回道。
“怎么才来?”筱雨瞟了一眼曾卫国,“嘴上说喜欢我,都是假的。”
筱雨斜靠在床上,两只漂亮的白皙的光脚丫子在交叉的脚脖子前无意识的上下动着,一只手里拿着一把小挫刀挫着另一个母指的指甲,穿着淡黄色的睡衣睡裤,头发在脑后面扎成马尾辫,微微泛红晕的脸颊像盛开的樱花,身上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叫人眩晕梨花香。
“天地良心,”曾卫国有点心虚,坐到筱雨的身边,“你的手保养的真好,我来帮你修吧。”
“什么时候学会修指甲啦?”
“这个还用学吗?”曾卫国成功转移了话题,“我剪完指甲都要用——和你这个不一样——那种小合子里自带的挫刀,挫平毛刺和不光滑的地方。那个修指甲的小盒子还是苗商送的,里面有……”
“谁?你说谁送的?”
“疫苗公司推销疫苗的代表,和医院里的医药代表差不多,为了推销疫苗,总会送一些小礼品什么的。”
“有回扣吗?”
“这个,这个是商业秘密。”
筱雨抬手在曾卫国脸上轻轻打了一下,“和我还有秘密!”
“老实说有,不多。”
“你说的不多是多少?一千?一万?”
“一个季度两三千吧。”
“一个月一千?也可以啊!”
“多的上万呢。”
“哦!赶上工资啦!”
“和你老公比起来还不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我不太注重这个。疫苗分一类和二类,一类是国家采购的,免费给儿童打,二类是收费的,本着知情、志愿的原则。我一般都是发一张告知书,教家长自己选。有的防疫医生基本就是给你一张付款单,叫你去付钱。一般的家长都不太计较。碰到计较的钻牛角尖的也有,就问,疫苗是免费的,为什么要付钱?医生说,免费的打完了,没了。家长投诉到卫生局,这事还全区通报批评了。”
筱雨捂住嘴吃吃笑了起来,“是太过分了。不会是你吧?”
“天地良心。”曾卫国举了一下手,像是要发毒誓的样子,“季度结算的时候——我们是一个季度一算的——我基本都是最少的。我真的不会主动推销,我只尽到告知的义务。你知道没告知也要被投诉的。南城就有一个小孩子拉肚子治不好,跑到上海看专家门诊,诊断是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专家说了一句,现在有口服疫苗预防,为什么不给孩子预防?家长气的,找防疫医生算账:为什么有疫苗不给我孩子打?治病花了上万的钱也要医院报销。你说好笑不好笑?”
“秋季腹泻怎么会花上万?”
“有可能啊!我家理想就拉了一个月。没有特效药,就对症治疗,口服补液盐。自限性疾病,时间到了自己就好了。碰到过度治疗的,这检查那化验的,十万也不稀奇。”
“你也太夸张了。”
“我碰到一个奇葩的家长,疫苗提前接种了,这种事不仔细经常发生……”
“提前接种是什么意思?”
“就是——比如,麻疹是八个月开始接种,你七个月就接种了,就提前接种了。这个肯定是无害的,绝对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这个家长可好笑了,吵啊!闹啊!想杀了我呢!带孩子到大医院住院观察,每天抽血化验监测。住了七天的院,院长还带着礼品去看望慰问,花了五千多向我们医院报销!”
“是你错了吗!没啥好说的。你们打针不三查七对吗?”
“有时候忙,就没注意了。”
筱雨又吃吃笑了起来,“办事马虎。粗心大意。做医生护士的大忌!”
“嗨!扯远了。你说想我,哪想了?”
“去你的——”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西边的晚霞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biandewanxia/read/87/63.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