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西边的晚霞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biandewanxia/read/87/173.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重阳节那天,老三小兵和老四小文都带着媳妇和孩子来看二叔。一家人高高兴兴在一起吃饭。孩子们囫囵吞枣吃饱了饭就去带着边牧追兔子去了。
刘雅琪也跟着孩子们拍视频去了。
“小店生意怎么样?”曾卫国问小兵。
二叔的四个儿子中,就小兵长得高,一表人才,头脑灵活。也最有出息,靠自己努力在城里买了房。
“生意难做,”小兵回道,“对面旧城改造,房子都拆了,没什么人了。”
“将来有什么打算吗?”曾卫国问。
“走一步看一步吧。”
“还不如留下帮卫国吧。”二叔说。
“是啊!”曾卫国接着说道,“现在生意不错,人手不够,你和小美留下来帮帮忙。”
小兵看了妻子小美一眼,“养兔子赚钱吗?”
“肯定赚钱啊!”曾卫国答道,“兔子成本已经赚回来了,后面卖出去都是利润。”
“一个月能给我们多少钱?”小美试探地问。
“这个……”曾卫国迟疑了一下,“这么说吧,我呢,有退休金,不需要在这上面赚钱。你们都是一家人,赚了钱摆在桌面上,具体怎么分,你们商量着办。”
“这样不妥,”二叔说,“能有钱赚,都靠卫国,卫国怎么也要拿大头。”
“我会慢慢退出的,”曾卫国说,“以后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分钱的事我也纠结,很难做到公平。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像股份公司那样,分成若干股,然后按股份分红。”
“你就说怎么做吧,大家都听你的。”二叔看了大家一眼,“是吧?”
“我能加入吗?”小文小心翼翼地问。
“都是一家人,能啊!”曾卫国说,“你们服装厂现在生意不好吗?”
“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经常加班加点地干。现在活少,干两天休息两天。因为是按件计酬,工资差远了。”小文说,“如果养兔子有前途,我回来参加。”
“前途肯定是有,”曾卫国说,“兔子的特点是繁殖快,吃草。咱们这里基本不需要什么成本。只要搞好疾病预防,别兔瘟大面积死亡。剩下的就是销路,打开销路。线上线下两条线。缺点也有,和猪肉比起来,兔子肉不是刚需。好在咱们是山上放养的,和笼养的比有优势。线下有限,一定要在线上下功夫,打开知名度。”
“卫国哥说得有道理,”小兵说,“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吧。”
“柱子,你是大厨,你的意见呢?”曾卫国问柱子。
“听您的。”柱子回道。
“我提个方案,大家商量。”曾卫国说道,“总共一百股,按每个家为单位分。二叔、小军、小兵、小文、柱子,每个家庭十股。三叔家有山林在,也要给股份。”
“你自己呢?要有的。”二叔说。
“小明家呢?”二婶说,“虽然小明不在了,小梅和孩子还在。”
“应该有的,”曾卫国说道,“梅子,我。这样一共八十股。”
“你十股太少,”二叔说,“你三十股。”
“我无所谓的。三叔十股会不会有意见?”曾卫国问。
“我的十股给你三叔。”二叔说。
“这不妥。”曾卫国说,“要不给三叔三十股?”
“有了股份,人不来做事也行?”柱子问。
“做事的先拿工资,”曾卫国说,“结余的钱按股份分红。”
“你二十,你三叔二十。”二婶对曾卫国说,“如果你三叔有意见,我们的给他。”
“那先这样。”曾卫国说,“如果有不妥,我得拿出来。”
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后来讨论了每个人的分工、工资。
股份公司的雏形形成了。
小琴打来电话:李老师上午出院,过来接一下吧。
曾卫国坐刘雅琪开的车去医院的路上。
“叫她坐车回来就好了,为什么要开车去接呢?”刘雅琪情绪低落,有点不高兴地嘟囔着,“又不是什么大人物。”
“叫你开个车,怎么那么多废话!”曾卫国不耐烦地说道,“你还把我当主人吗?忘了规矩了吗?”
“不敢。我是替主人委屈。”
“我有什么委屈?”
“你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何苦呢?”
“怎么说?”
“比方说,你在山里面盖的房子,并不是你的,等你死了,还不是你堂弟堂妹的。你花钱费尽心思地养兔子,亏钱是你的,赚钱了是你二叔他们一家子的。你得到什么了?”
“你说这个啊?”曾卫国有点惊讶,“我想要远离尘世的喧嚣,过这种安静与世无争的生活。人总要做点事情的……至于死后,你能带走什么?什么都带不走。有很多的房子,很多的钱有什么用?”
“可以留给你的后代吗!”刘雅琪发现把自己绕进去了,马上分辩道,“我可不是说我自己。我从没有想要你的钱。”
“我知道。”
后来两个人再没有说话。
到了医院。
李老师坐在躺椅上。大包小包都理好了,放在床上。小琴站在床边。
“李老师,”曾卫国叫了一声,“出院手续办好了吗?”
李老师板着脸没有回答。
筱赟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沓出院病历,“可以走了。”
“我们走。”李老师把手伸给小琴。
小琴搀扶李老师向外走。
曾卫国和筱赟拿着大包小包跟在后面。
在电梯口碰到了刘雅琪。
“你把车开到大门口。”曾卫国吩咐道。
大家在医院大门口上了车。
筱赟站在外面没有上车。
“你怎么回事?”曾卫国忍不住问道。
“我不去了。”筱赟回道,“我妈麻烦你多照顾。”
“你说什么?”曾卫国有点懵了,看了李老师一眼,下了车。
他把筱赟拉到一边,“你什么意思?你自己的妈不要了啊?叫我照顾?”
“你知道,”筱赟磕磕巴巴说道,“我妈和我老婆不和,住家里都不愉快,对我妈身体也不好……”
“亏你说得出来!”曾卫国不屑道,“她是你妈!”
曾卫国上了车。想起来什么又下了车。把筱赟拉到一边,“你想过没有?你妈那么大年纪了,又是脑梗,你不放在身边,你放心吗?再说了,山头上面交通不方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送医院都来不及。”
“我妈想去你那里,我也没办法。”
“你写个保证书给我,出了意外别怪我。”
“我写……你拿笔和纸来。”
没有笔和纸,曾卫国想想,“算了。”临上车又想起什么来,问:“林筱雨知道吗?”
“知道了。”
曾卫国上了车,还是心神不宁,“李老师,您为什么要去山头?看病多不方便啊?”
“我能去哪呢?”李老师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是想回自己的家住的。说我的房间孙女住了,孙女不想和我住一起……临老了无家可归了。养儿女有什么用?幸亏我有退休金,要不就住大街了!唉……”
“您可以在城里找个好一点的养老院……”
“你怕我不给钱吗?我有,工资一万二,存款还有二十万。”李老师有点生气了。
“我怕您生急病来不及去医院。”
“死了拉倒,我不怪你。开车走吧。”
“开车。”曾卫国对刘雅琪说。
车开动了。
曾卫国回头看筱赟。
筱赟趴在母亲坐着的车窗外面摆着手,嘴里说着什么。
“没出息!”李老师嘟囔了一句。
曾卫国把李老师背到楼上,小心放到床上。刘雅琪和小琴把大包小包放在蔡老师睡过的床上。蔡老师的儿子已经把蔡老师接回去了,房子里显得空荡荡的。
“小琴,你搬过来陪李老师吧。”曾卫国对帮助李老师整理房间的小琴说,“李老师一个人住我不放心。”
“不用,”李老师说,“我没事。”
“我住哪都一样,”小琴走到李老师面前,“您要是不嫌弃我过来陪着您,也可以给您端个茶倒个水的。”
“就怕给你添麻烦。”
“不麻烦。”小琴笑着说道,“照顾好您是应该的。您中午想吃点什么?”
“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李老师说道,“不用麻烦另做。反正我也吃不了多少。”
“您想吃什么就说一声,”曾卫国说道,“不麻烦的。”
小文老婆素芳进来了,趴在曾卫国耳边小声说,“爸叫你去一下。”
二叔家楼下的方桌边,坐着几个老头子。
带头的二大爷见曾卫国进来,就站起来说道,“你来得正好,你来给评评理。”
“您坐,”曾卫国把老人让到长条凳子上,“有话慢慢说。”
“你们家养兔子,害得我们地都种不成,赔偿损失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二大爷气哼哼地说道。
几个老头子符合着说道,“就是就是。”
“地本来就荒着的……”
“因为你们养兔子才荒的!”二叔还没有说完就被一个老头子打断了。
曾卫国示意二叔别说了。
“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事都好说话。”曾卫国问老头子们,“你们有什么需要,说说看。”
“以前答应的补偿,看你们养兔子损失大,我们也没要。”二大爷说道,“现在你们赚了,以前答应的补偿是不是要给补上?”
“应该的,应该的。”曾卫国说,“二大爷,您看多少合适?”
“就按二千一年。”
“二千不够!”一个老头子嚷嚷道,“老王头今年红薯卖到二块,一年怎么也得给五千。”
“去年冬笋卖到一百二,五千不多。”另外一个老头子附和道。
“你们是不是想钱想疯了?”二婶插嘴说道,“养兔子也没赚到钱,卫国投的二十万还没回本呢,哪有那么多钱给你们?”
“谁知道你们赚了多少?”
“哪是你们的事,我们不管。”
“你们要补偿也要合情合理,哪有上来就狮子大开口的?”刘雅琪插嘴说道。
这时候,小军三兄弟以及几个老头子的家人都围了进来,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地本来就荒着的,哪有什么补偿?”
“你家兔子凭什么到我家地里?”
“大家听我说,”曾卫国大声说道,“听我说!我们赚了钱,给个五千、一万的没毛病。但是,养兔子也是有风险的,有时候也是赔钱的。赔了钱拿出五千、一万的就有困难。为了公平起见,有钱大家一起赚,风险也一起承担。我们把兔子放养在你们家的林地里,兔子繁殖起来卖的钱一家一半。你们没什么损失,稳赚不赔。”
“这样好!这样好!”
“等兔子繁殖起来猴年马月?”
“兔子繁殖很快的!”
“兔子要是得瘟疫死了呢?”
“死了你家也没损失!”
“乌鸦嘴,少说两句!”
“兔子满山跑,谁知道谁谁家的?”
“你把你家的地圈起来不就行了?”
“扎篱笆不要花钱?”
“你们家要是偷偷把兔子卖了谁知道?”
“做人要诚实!”
“应该订个合同,立个规矩。”
“大家听我说,”曾卫国打破嗡嗡作响吵闹声,“大家要是同意,我写一份合同,明天下午到老年活动室签字。”
“同意!”
“我同意”
……
“有反对的吗?”
大家都没有反对。
“好,就这样定了!”
临走的时候,曾卫国叫柱子给每个老人家带一个卤好的兔子。
第二天下午。
村老年活动室聚满了人。曾卫国把打印好的合同散发给大家。
有五户和曾卫国签了合同。有几户说拿回家看看,考虑考虑。
晚上吃饭的时候,家里人讨论起来了。
“这样太便宜他们了,”小兵说道,“什么都不需要做,躺着把钱赚了。”
“他们赚,我们也赚啊!”曾卫国信心满满地说,“又不花多少成本。”
“就怕兔瘟。”柱子担心道。
“所以,安全起见,在繁殖区,还是要给兔子打疫苗。”
“也不好打。”小军说。
“多隔几道篱笆。”曾卫国说道,“把咱们的林地都做繁殖区,只杀多余的公兔。”
“他们要是把兔子偷偷卖了,咱们也不知道。”小美担心道。
“这个我想过,在村口设立一个检查站……”
“这样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晚上睡觉的时候,刘雅琪担心道,“我觉得你想得太简单了。”
“我是在想,把整个村子里的林地都签下来,大家都赚钱,咱们也赚钱。”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刘雅琪嘲笑道,“他们很赚钱,你和我,赚不赚钱,难说。”
刘雅琪也跟着孩子们拍视频去了。
“小店生意怎么样?”曾卫国问小兵。
二叔的四个儿子中,就小兵长得高,一表人才,头脑灵活。也最有出息,靠自己努力在城里买了房。
“生意难做,”小兵回道,“对面旧城改造,房子都拆了,没什么人了。”
“将来有什么打算吗?”曾卫国问。
“走一步看一步吧。”
“还不如留下帮卫国吧。”二叔说。
“是啊!”曾卫国接着说道,“现在生意不错,人手不够,你和小美留下来帮帮忙。”
小兵看了妻子小美一眼,“养兔子赚钱吗?”
“肯定赚钱啊!”曾卫国答道,“兔子成本已经赚回来了,后面卖出去都是利润。”
“一个月能给我们多少钱?”小美试探地问。
“这个……”曾卫国迟疑了一下,“这么说吧,我呢,有退休金,不需要在这上面赚钱。你们都是一家人,赚了钱摆在桌面上,具体怎么分,你们商量着办。”
“这样不妥,”二叔说,“能有钱赚,都靠卫国,卫国怎么也要拿大头。”
“我会慢慢退出的,”曾卫国说,“以后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分钱的事我也纠结,很难做到公平。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像股份公司那样,分成若干股,然后按股份分红。”
“你就说怎么做吧,大家都听你的。”二叔看了大家一眼,“是吧?”
“我能加入吗?”小文小心翼翼地问。
“都是一家人,能啊!”曾卫国说,“你们服装厂现在生意不好吗?”
“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经常加班加点地干。现在活少,干两天休息两天。因为是按件计酬,工资差远了。”小文说,“如果养兔子有前途,我回来参加。”
“前途肯定是有,”曾卫国说,“兔子的特点是繁殖快,吃草。咱们这里基本不需要什么成本。只要搞好疾病预防,别兔瘟大面积死亡。剩下的就是销路,打开销路。线上线下两条线。缺点也有,和猪肉比起来,兔子肉不是刚需。好在咱们是山上放养的,和笼养的比有优势。线下有限,一定要在线上下功夫,打开知名度。”
“卫国哥说得有道理,”小兵说,“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吧。”
“柱子,你是大厨,你的意见呢?”曾卫国问柱子。
“听您的。”柱子回道。
“我提个方案,大家商量。”曾卫国说道,“总共一百股,按每个家为单位分。二叔、小军、小兵、小文、柱子,每个家庭十股。三叔家有山林在,也要给股份。”
“你自己呢?要有的。”二叔说。
“小明家呢?”二婶说,“虽然小明不在了,小梅和孩子还在。”
“应该有的,”曾卫国说道,“梅子,我。这样一共八十股。”
“你十股太少,”二叔说,“你三十股。”
“我无所谓的。三叔十股会不会有意见?”曾卫国问。
“我的十股给你三叔。”二叔说。
“这不妥。”曾卫国说,“要不给三叔三十股?”
“有了股份,人不来做事也行?”柱子问。
“做事的先拿工资,”曾卫国说,“结余的钱按股份分红。”
“你二十,你三叔二十。”二婶对曾卫国说,“如果你三叔有意见,我们的给他。”
“那先这样。”曾卫国说,“如果有不妥,我得拿出来。”
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后来讨论了每个人的分工、工资。
股份公司的雏形形成了。
小琴打来电话:李老师上午出院,过来接一下吧。
曾卫国坐刘雅琪开的车去医院的路上。
“叫她坐车回来就好了,为什么要开车去接呢?”刘雅琪情绪低落,有点不高兴地嘟囔着,“又不是什么大人物。”
“叫你开个车,怎么那么多废话!”曾卫国不耐烦地说道,“你还把我当主人吗?忘了规矩了吗?”
“不敢。我是替主人委屈。”
“我有什么委屈?”
“你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何苦呢?”
“怎么说?”
“比方说,你在山里面盖的房子,并不是你的,等你死了,还不是你堂弟堂妹的。你花钱费尽心思地养兔子,亏钱是你的,赚钱了是你二叔他们一家子的。你得到什么了?”
“你说这个啊?”曾卫国有点惊讶,“我想要远离尘世的喧嚣,过这种安静与世无争的生活。人总要做点事情的……至于死后,你能带走什么?什么都带不走。有很多的房子,很多的钱有什么用?”
“可以留给你的后代吗!”刘雅琪发现把自己绕进去了,马上分辩道,“我可不是说我自己。我从没有想要你的钱。”
“我知道。”
后来两个人再没有说话。
到了医院。
李老师坐在躺椅上。大包小包都理好了,放在床上。小琴站在床边。
“李老师,”曾卫国叫了一声,“出院手续办好了吗?”
李老师板着脸没有回答。
筱赟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沓出院病历,“可以走了。”
“我们走。”李老师把手伸给小琴。
小琴搀扶李老师向外走。
曾卫国和筱赟拿着大包小包跟在后面。
在电梯口碰到了刘雅琪。
“你把车开到大门口。”曾卫国吩咐道。
大家在医院大门口上了车。
筱赟站在外面没有上车。
“你怎么回事?”曾卫国忍不住问道。
“我不去了。”筱赟回道,“我妈麻烦你多照顾。”
“你说什么?”曾卫国有点懵了,看了李老师一眼,下了车。
他把筱赟拉到一边,“你什么意思?你自己的妈不要了啊?叫我照顾?”
“你知道,”筱赟磕磕巴巴说道,“我妈和我老婆不和,住家里都不愉快,对我妈身体也不好……”
“亏你说得出来!”曾卫国不屑道,“她是你妈!”
曾卫国上了车。想起来什么又下了车。把筱赟拉到一边,“你想过没有?你妈那么大年纪了,又是脑梗,你不放在身边,你放心吗?再说了,山头上面交通不方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送医院都来不及。”
“我妈想去你那里,我也没办法。”
“你写个保证书给我,出了意外别怪我。”
“我写……你拿笔和纸来。”
没有笔和纸,曾卫国想想,“算了。”临上车又想起什么来,问:“林筱雨知道吗?”
“知道了。”
曾卫国上了车,还是心神不宁,“李老师,您为什么要去山头?看病多不方便啊?”
“我能去哪呢?”李老师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是想回自己的家住的。说我的房间孙女住了,孙女不想和我住一起……临老了无家可归了。养儿女有什么用?幸亏我有退休金,要不就住大街了!唉……”
“您可以在城里找个好一点的养老院……”
“你怕我不给钱吗?我有,工资一万二,存款还有二十万。”李老师有点生气了。
“我怕您生急病来不及去医院。”
“死了拉倒,我不怪你。开车走吧。”
“开车。”曾卫国对刘雅琪说。
车开动了。
曾卫国回头看筱赟。
筱赟趴在母亲坐着的车窗外面摆着手,嘴里说着什么。
“没出息!”李老师嘟囔了一句。
曾卫国把李老师背到楼上,小心放到床上。刘雅琪和小琴把大包小包放在蔡老师睡过的床上。蔡老师的儿子已经把蔡老师接回去了,房子里显得空荡荡的。
“小琴,你搬过来陪李老师吧。”曾卫国对帮助李老师整理房间的小琴说,“李老师一个人住我不放心。”
“不用,”李老师说,“我没事。”
“我住哪都一样,”小琴走到李老师面前,“您要是不嫌弃我过来陪着您,也可以给您端个茶倒个水的。”
“就怕给你添麻烦。”
“不麻烦。”小琴笑着说道,“照顾好您是应该的。您中午想吃点什么?”
“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李老师说道,“不用麻烦另做。反正我也吃不了多少。”
“您想吃什么就说一声,”曾卫国说道,“不麻烦的。”
小文老婆素芳进来了,趴在曾卫国耳边小声说,“爸叫你去一下。”
二叔家楼下的方桌边,坐着几个老头子。
带头的二大爷见曾卫国进来,就站起来说道,“你来得正好,你来给评评理。”
“您坐,”曾卫国把老人让到长条凳子上,“有话慢慢说。”
“你们家养兔子,害得我们地都种不成,赔偿损失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二大爷气哼哼地说道。
几个老头子符合着说道,“就是就是。”
“地本来就荒着的……”
“因为你们养兔子才荒的!”二叔还没有说完就被一个老头子打断了。
曾卫国示意二叔别说了。
“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事都好说话。”曾卫国问老头子们,“你们有什么需要,说说看。”
“以前答应的补偿,看你们养兔子损失大,我们也没要。”二大爷说道,“现在你们赚了,以前答应的补偿是不是要给补上?”
“应该的,应该的。”曾卫国说,“二大爷,您看多少合适?”
“就按二千一年。”
“二千不够!”一个老头子嚷嚷道,“老王头今年红薯卖到二块,一年怎么也得给五千。”
“去年冬笋卖到一百二,五千不多。”另外一个老头子附和道。
“你们是不是想钱想疯了?”二婶插嘴说道,“养兔子也没赚到钱,卫国投的二十万还没回本呢,哪有那么多钱给你们?”
“谁知道你们赚了多少?”
“哪是你们的事,我们不管。”
“你们要补偿也要合情合理,哪有上来就狮子大开口的?”刘雅琪插嘴说道。
这时候,小军三兄弟以及几个老头子的家人都围了进来,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地本来就荒着的,哪有什么补偿?”
“你家兔子凭什么到我家地里?”
“大家听我说,”曾卫国大声说道,“听我说!我们赚了钱,给个五千、一万的没毛病。但是,养兔子也是有风险的,有时候也是赔钱的。赔了钱拿出五千、一万的就有困难。为了公平起见,有钱大家一起赚,风险也一起承担。我们把兔子放养在你们家的林地里,兔子繁殖起来卖的钱一家一半。你们没什么损失,稳赚不赔。”
“这样好!这样好!”
“等兔子繁殖起来猴年马月?”
“兔子繁殖很快的!”
“兔子要是得瘟疫死了呢?”
“死了你家也没损失!”
“乌鸦嘴,少说两句!”
“兔子满山跑,谁知道谁谁家的?”
“你把你家的地圈起来不就行了?”
“扎篱笆不要花钱?”
“你们家要是偷偷把兔子卖了谁知道?”
“做人要诚实!”
“应该订个合同,立个规矩。”
“大家听我说,”曾卫国打破嗡嗡作响吵闹声,“大家要是同意,我写一份合同,明天下午到老年活动室签字。”
“同意!”
“我同意”
……
“有反对的吗?”
大家都没有反对。
“好,就这样定了!”
临走的时候,曾卫国叫柱子给每个老人家带一个卤好的兔子。
第二天下午。
村老年活动室聚满了人。曾卫国把打印好的合同散发给大家。
有五户和曾卫国签了合同。有几户说拿回家看看,考虑考虑。
晚上吃饭的时候,家里人讨论起来了。
“这样太便宜他们了,”小兵说道,“什么都不需要做,躺着把钱赚了。”
“他们赚,我们也赚啊!”曾卫国信心满满地说,“又不花多少成本。”
“就怕兔瘟。”柱子担心道。
“所以,安全起见,在繁殖区,还是要给兔子打疫苗。”
“也不好打。”小军说。
“多隔几道篱笆。”曾卫国说道,“把咱们的林地都做繁殖区,只杀多余的公兔。”
“他们要是把兔子偷偷卖了,咱们也不知道。”小美担心道。
“这个我想过,在村口设立一个检查站……”
“这样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晚上睡觉的时候,刘雅琪担心道,“我觉得你想得太简单了。”
“我是在想,把整个村子里的林地都签下来,大家都赚钱,咱们也赚钱。”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刘雅琪嘲笑道,“他们很赚钱,你和我,赚不赚钱,难说。”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西边的晚霞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xibiandewanxia/read/87/173.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