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人人都说江南好


小说: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zaidamingchangshengjiushi/read/97/2332.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李宝起身长长一揖:“李宝冒犯天颜,罪不可恕!”

    朱载坖苦笑叹息:“宝爱卿何罪之有?算了,强扭的瓜不甜……是我们唐突了。”

    李氏心中郁愤,可一想到李家有那么多丹书铁券,又不禁颓然。

    都是列祖列宗发放的,不得不认账啊。

    何况,人家只是不想与皇家结亲,又不是犯了通敌卖国的滔天大罪。

    “舅舅,舅舅……”

    少年朱锋的声音远远传来,“我可以进去吗?”

    李宝看向朱载坖。

    朱载坖:“进!”

    俄顷,朱锋走进来,瞅瞅二叔,又瞅瞅舅舅,再瞅瞅一脸郁闷出的二婶,立时就明白一切如自己所料,以舅舅大获全胜落下帷幕。

    还好,没吵起来……朱锋松了口气,试探道:“二叔二婶,正事谈完了吧?”

    李氏没搭理。

    朱载坖微微颔首。

    少年笑着说:“二叔二婶好不容易来一次,爹娘商量着邀你们好好赏玩一番,也好尽一尽地主之谊,二叔二婶可赏脸啊?”

    李氏还是没说话。

    朱载坖兴致也不高,却又不想驳了哥嫂面子,起身道:“宝爱卿且忙。”

    “恭送太上皇,娘娘。”

    李宝知道两口子这会儿心情不好,没跟着一起……

    ~

    两口子随朱锋来到别院,一进来,就见大嫂冷着脸,大哥直搓手,二侄子拉着娘亲袖管,不停摇晃……

    显然,这两口子闹了别扭。

    朱载壡正寻思着再退一步,却见弟弟弟媳进来,顿时熄了再度服软的心思。

    “是载坖,弟媳来了啊。”朱载壡干笑道,“这处宅院刚建好,你嫂子非要体验一下,啊哈哈……我也觉得挺好,你们觉得呢?”

    李氏:“……”

    朱载坖暗暗好笑,故作诧异:“大哥大嫂不是闹不愉快了吧?”

    “哪有,你想多了。”朱载壡连忙否认。

    “就是就是!”稚童心直口快,“二叔,爹娘为了你们和舅舅的事吵起来了,吵的可凶了……”

    干的漂亮……朱锋在心里为幼弟竖了个大拇指,嘴上却道:

    “小铭,你跟二叔二婶说这个做甚?你这样说,二叔二婶心里得多难受啊,快别说了!”

    “本来就是嘛。”稚童弱弱道,“我又没说谎……”

    朱锋瞪眼道:“你再说!”

    “……不说就不说,吼什么啊。”稚童悻悻闭了嘴。

    朱载坖两口子相视一眼,不禁悻悻然。

    朱载壡恶狠狠瞪了儿子一眼,讪然道:“别听小兔崽子瞎说,没有的事儿,我跟你嫂子好着呢,根本就没吵架……是不是啊,小锋。”

    “啊对对对。”朱锋连忙道,“这处宅院原是洪武年间太祖命人建的,也是永青侯府最初的后院、祖爷爷长住的地方,意义非凡……这不刚建好,我娘想尝尝鲜,就过来住了……是不是啊,娘亲?”

    李莺莺白了儿子一眼,点点头道:“二叔弟妹别听小铭瞎说。”

    稚童这个委屈啊,小嘴儿一瘪,就要大哭,却被大哥抢先一步捂住了嘴,朱锋低声道:

    “别哭,回头我把我所有的玩具都给你。”

    稚童眨了眨眼眶泪花,口齿不清道:“真哒?”

    “当然!”

    朱锋顺势收了手。

    稚童果然不哭了,也不觉得委屈了,甚至还有点小开心。

    “爹,娘,你们不是邀请二叔二婶去游玩嘛,二叔二婶都来了,咱们这就出发吧?”朱锋眨着眼睛说。

    朱载壡愣了一下,继而颔首:“对对对,咱们这就走吧,莺莺……?”

    李莺莺自不会在这节骨眼拆台,柔柔一笑:“夫君你定吧。”

    “嗯…。”朱载壡腰杆顿时硬了,可随即又陷入纠结——去哪玩儿呢?

    给你机会也不中用啊……李莺莺暗暗撇嘴,提议道:“要不秦淮河泛舟吧?”

    “这个主意好!”朱载壡本能的附和,随即又觉跌份儿,讪然道,“载坖、弟妹,你们觉得呢?”

    两口子自然没有意见……

    ~

    秦淮河上。

    河水碧绿,杨柳青翠,两岸树荫下,小商小贩摊位密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画舫上,兄弟妯娌相对而坐,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欣赏两岸风情,少年偶尔插科打诨,活跃气氛,稚童则是津津有味地看着他的连环画,还是上次爷爷给他买的……

    悠闲,惬意,温馨,欢乐。

    就连李氏,都暂时忘记了在永青侯府时的不愉快。

    只觉这样的生活才是人生!

    夹杂着水汽的微风穿过窗户,经由冰块降温变得丝丝凉爽,吹在脸上,格外的舒爽。

    朱载坖笑问李氏:“怎么样,没骗你吧?”

    李氏轻轻点头,由衷道:“人人都说江南好,此言不虚啊。”

    “二叔,弟妹喜欢,不妨多住段时间。”李莺莺适时说。

    李氏笑道:“是打算多住一段时间,嫂子不嫌烦就好。”

    “这怎么会呢。”

    少年跟着说:“二叔二婶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侄儿热烈欢迎。”

    李氏瞥了大侄子一眼。

    朱载坖轻轻吟道:“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愁断肠。”

    吟罢,却见哥嫂媳妇都一脸怪异的盯着他看,朱载坖莫名所以,诧然问:

    “可是这首词不应景?”

    三人不答,只是下意识的往窗外瞧了一眼。

    朱载坖循着望去,却见岸边刚好是一家青楼,二楼敞开的窗户,正有穿着清凉的女子挥动水袖……

    难道我的不良嗜好被曝光了?朱载坖心中一紧,心虚的瞧了哥嫂一眼。

    这时,又听大侄子不知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又吟了两句‘重点’——“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嗯,好词好词,应景的应景的……”

    朱载坖面孔涨红,想解释又怕越描越黑,可不解释又好似默认……

    只好道:“江南水乡,恰如女子,古人喜欢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人抒情……”

    李氏暗暗撇嘴:“是的呢。”

    朱载壡两口子:“啊对对对。”

    朱锋笑的不怀好意。

    朱载坖心中一惊——难道不是我的错觉,他们真都知道了?

    “大哥……?”

    “我可啥也没说!”朱载壡正色道,“真的,你少时看春……咳咳,我连父皇都给告诉呢。”

    朱载坖:“……”

    少年嘿嘿道:“子曰:食色……”

    “你闭嘴!!”

    兄弟妯娌齐开口,怒视朱锋,包含威胁。

    少年悻悻闭了嘴。

    稚童放下连环画,问大哥:“啥是食色?”

    “你一小屁孩儿,瞎打听什么?”朱锋没好气道,“看你的连环画去。”

    稚童叉起腰,正要抗议自己都五岁了,忽然瞥见远处的另一艘画舫,小手指着说:

    “是六舅舅和八舅舅。”

    朱载坖正尴尬呢,忙趁机扯开话题,问:“小铭,你六舅和八舅,现在各自都在做什么生意啊?”

    “没做生意。”稚童说,“六舅和八舅只是帮着宝舅舅做生意。”

    朱锋接言道:“李家分家之后,两位舅舅没有去别处投资,而是又把钱投给了宝舅舅,增修的铁路就有他们的投资,还帮着宝舅舅拉了不少投资呢。”

    “这样啊……”朱载坖点点头:可惜了。

    朱载壡说道:“小六小八看似不务正业,其实也做了不少实事,这两年金融产品逐步推广,他们出力甚大。”

    李莺莺蹙了蹙眉,刚想打断丈夫,却是晚了。

    “金融产品?”

    朱载壡不以为意,说道:“就是李家推出的迷你版蒸汽船、蒸汽铁轨车,用以收藏……”

    朱载壡跟竹筒倒豆子似的,将运营方式,与金融逻辑,一股脑全说了。

    李莺莺堵不住丈夫的快嘴,只好无奈作罢。

    “李家如此,就不怕债台高筑吗?”朱载坖沉吟着说,眉头微微皱起。

    李莺莺悄悄向儿子使了个眼色,

    少年会意,接言道:“二叔,宝舅如此,也是没办法啊。”

    “哦?说来听听!”

    朱锋深吸一口气,说道:“李家分家,于国于民固然是件大好事,可对李家长房一脉来说,却是不亚于脱了一层皮,现金流都快抽干了,还要足额纳税,还要维持科技科研的投入,还要再建铁路……压得宝舅舅喘不上气。”

    “接着佛郎机、莫卧儿,又向大明下战书,朝廷为安全起见,又暂停了海上贸易……导致商会成员心生惶恐,大肆兑换银子……为了提振诸多商绅的信心,宝舅舅只好反其道而行之,又是购买银券,又是投资期货……”

    少年无奈道:“宝舅舅早就没钱了,只能借东墙补西墙。”

    朱载坖脸上一热,悻悻道:“李家长房一脉的赤诚,我自然知道,非是不满,只是出于关心。”

    李莺莺适时开口:“其实也还好,李家产业的利润增长,远高于债务增长,如今已趋于健康,并没有系统性风险。”

    顿了顿,“其实这样做,也有另一个好处,诸多商绅都是赚的比花的多,多很多,自永乐朝开海通商至今,流入大明的白银,数以万万计,可自海上贸易增速缓下来之后,市面上流通的钱,也不可避免的趋于平缓,尤其近些年,更是缓慢减少……”

    李莺莺正色道:“要是大富赚的钱都存在地窖里,大明经济必然受挫,工商业必然会随之萎缩……”

    ~

    感谢:衍星醒的大神打赏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zaidamingchangshengjiushi/read/97/2332.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