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家通万界,李二误入,被我偷袭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jiatongwanjie0lierwuru0beiwotouxi/read/79/44.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为什么需要宦官?
这不得问你们吗?
大明君臣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信任一说。
虽然有土木堡之变,导致勋贵出现重创,但根子上大明的皇帝就是不信任下面的文臣武将,无论是文武都不一概不信。
到头来不就是只能信宦官吗?
宦官,皇帝家奴,打小就跟在了身边,而比起那些文官,还有不成器的勋贵,试问这些皇帝该信任谁呢?
肯定是自己身边人,这毋庸置疑的呀,更何况文官不可信,勋贵信不过,烂泥扶不上墙,根本就没法用。
如此一来,就宦官最好用了,只因为说要弄死这些宦官就更是简单,一道圣旨便可,你说外戚以及武将能行吗?
君不见外戚杨坚,武将赵匡胤!
老朱呢,就是防着这一点,大明的外戚根本没用,而勋贵经过几代下去,再加上土木堡之变就直接断层了。
这么一来,那还可以用谁?
只有宦官可用了。
基于这种种复杂的原因,李缘对此是简单说明。
“老朱啊,大明朝是极度的不平衡,防宗室、防外戚,那是防到了极致,所以外戚之祸是完全没有,而宗室在经过你跟朱棣的努力下,自然而然就成了废物,至于说勋贵?前几代还行,后面就越来越拉了,就跟你想要子孙富贵一样,这些勋贵的先辈流血又流泪,打出的富贵,难道后辈们不该享受吗?再者,你看李景隆就可以了,顶级勋贵出身啊,但能力如何呢?你也看到了,直接搞垮建文皇帝啊,所以勋贵过几代就直接不行了,能支棱起来并不多,更何况你大明还出现了土木堡之变,导致勋贵在此役里损失惨重,你说这能怎么办?没办法啊。”
为何呢?
大明朝宗室、外戚都被防着,勋贵又直接垮掉了,那么还有谁可以跟朝堂上那些文官对抗?找来找去不就只有宦官吗?
“土木堡之变?”
老朱面色难看啊,喃喃说道。
不用感觉,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而朱标这边,脸色甚是沉重,勋贵的事情呢,还真就是这样,不管多厉害的先辈,传几代下来自然就垮了。
这是无法避免的规律啊,祖辈打下来的富贵,后辈不用努力就有,出身决定了一切,所以这后辈们又怎么会努力、拼命呢?
祖辈都留过血了,后辈们享受就完事了。
更何况他爹不就这样吗?保子孙富贵吗?
你自己都这样养了,难道人家勋贵就不行吗?要是这都不给,那人家玩命换来的富贵,是为了又有什么意义?
朱标缓缓说道:“父皇,先不提这土木堡之变,大明勋贵烂掉这方面,速度是惊人无比的,垮的太快了。”
老朱很急,非常的急,赶忙问道:“先生,土木堡之变,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
那肯定是惨不忍睹了。
对此,李缘也是调整了一下思绪,这才往下说。
“这就涉及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简单的点说就是打了一场败仗,皇帝被俘,精锐尽失,勋贵重臣惨死,其中就包括了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驸马都尉井源、泰宁候陈赢、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都督梁成、王贵、吏部、刑部、工部等左右侍郎,还有都察院的御史邓栗等五十二位勋贵重臣。”
一口气直接说完,李缘便没有再继续,这得要让老朱、朱标缓一缓,否则这要是再继续,怕是会把这二人给气死了。
事实,很残酷,但得要接受。
不管怎么说,给点时间,总能接受过来的,所以这等着就是了。
沉默,还是沉默。
老朱知道这事肯定不是好事,但没想到这破事居然是那么的大,真就是捅破天了,而且这到底是如何做到?
大明的精锐之师覆没,五十多位勋贵重臣惨死,大明天子被俘?
这是在逗我吗?开玩笑的吧?
肯定是,肯定是。
“朱祁镇,还明英宗,这什么狗东西?祁?这是老四的孙子,曾孙?好啊,好啊,这狗屁的东西,咱一定要宰了他。”
极致的沉默过后,老朱就开始宣泄,直言非要弄死这朱祁镇。
“废物,真的是废物。”朱标都不得不爆发,老实人发起火来,那是更加吓人了。
大明的好儿郎,那些勋贵重臣,就因为这家伙而被葬送,试问这可以接受吗?关键是皇帝都被俘虏了,这……
莫不是北宋徽钦二帝?
一想到这,朱标就浑身冒汗了。
哦,不对,大明还有两百多年国祚啊,应该不至于的,不至于。
待二人宣泄过后,李缘就接着往下说:“土木堡之变,改变了大明的走向,军队损失惨重、而勋贵彻底支棱不起来,可以说是完全废掉,若是没有这一次失败,大明的勋贵虽然会慢慢烂掉,但不至于说烂的这么彻底,被文官给压得完全抬不起头来。”
“要知道就因为土木堡之变,勋贵一烂,文官起飞,五军都督府沦为了摆设,基本上是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更关键的是在中后期想要搞死一个武将可以说是易如反掌,所以那些武将基本上都会找一个有威望、有权势的文臣做靠山,最典型的就是戚继光跟张居正了,而张居正一倒,戚继光就被弹劾,毫无反抗之力,随便一个言官弹劾,直接就被弄下去,可以说是毫无难度,要知道这可是官至一品的武官啊,要搞你就是那么的容易,就因为你的后台倒下了,就这么简单。”
老朱:“……”
难怪了,难怪了。
咱就知道啊,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就因为这废物的狗东西。
还有啊,这些文官真是欺天了,居然敢如此的嚣张,还当靠山后台,难怪后面大明的军队那么烂了。
“唉,这就是因为没有了制约,文官压制了武官,文武失衡啊,地位超然的文官,难怪可以随便欺负人,还需要靠山才可以在朝中存活……”
朱标感到痛心,文官跋扈,武将地位降低,可以说是猪狗不如,得要靠着文官才可以在朝中立足啊,这可想而知地位有多糟糕了。
而武将被如此压制,试问对外还能支棱起来不?
“先生啊,咱明白了,这个朱祁镇要打死,必须要打死了,看样子崇祯那边的不急,咱要先把他给打死了。”
老朱这边发狠了,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急,不急,先继续崇祯吧,给你们说清楚些。”李缘能做的就是尽量安抚,以免说刺激过度而倒下了。
毕竟情绪是很重要的,可不能说因此而出现问题,这种情况最好别出现,而老朱这边的情绪变化也是非常的快,愤怒得很快,去的也快。
说到底,关键是什么?得要了解崇祯,这亡国之君的事情,得要深入了解,搞清楚了才可以总结其中的弊端,那样才能做改革。
“好的,刚才总结的是万历留下的烂摊子,还有的就是党争不断等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土地兼并以及税收的问题了,江南可是富庶之地啊,但是呢,这里的税收可是收不上来啊,再加上民间大量藏银,所以大明的财政赤字严重,可以说是烂到家,再有的就是内部流寇四起以及外部的满清鞑子,内外交困,顾得了这边,又顾不了那边,再有的就是天灾问题,小冰河期的气候异常,以至于粮食问题严重,外加这个瘟疫横行,多重buff叠加下来,流民是越来越多,为何流寇剿不尽?”
“很简单,真的是活不下去,所以李自成可以失败很多次,大明却只能失败一次,人家失败了可以重来,而大明失败了就没了,再加上崇祯自己不行啊,李自成是越来越猛,流民纷纷加入,跟着闯王打天下,一如元末的时候,所以你说这大明亡国真就是有着诸多原因的,不过这其中崇祯的问题真的很大,他的一些操作是令到本就是很抽象的大明彻底走向了毁灭。”
明末那时候,就是比烂的,所以谁不那么烂就能赢,而满清显然是满足了这一点,但李自成跟明朝就不行了。
老朱、朱标继续沉默,但这感悟是颇深了。
说实话啊,在李缘看来就明末那情况真就是谁来都难啊,没有外力的帮助,真的不能信,因为真的是太烂了。
天灾人祸,再加上皇帝抽象、能力糟糕,还有的就是朝中的官员一个比一个自私,在他们的眼里不就是改朝换代吗?
老朱家的江山,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其中固然是有大明官绅的自私自利导致的,但更多的大明历代皇帝的各种抽象作为,导致君臣之间彻底对立。
对立,意味着根本就无法互相信任。
单从崇祯皇帝的表现来看,实在是烂到家了,在位十七年的时间里,内阁的阁臣换了五十人之多,而内阁的首辅的更换更是到了惊人的二十人,十七年间能换了二十个首辅,你就说厉害不厉害吧,而且不只是如此,还有六部的尚书啊,也是高达几十人啊!
其中呢,兵部尚书十四人,刑部尚书是十七人,礼部尚书是十三人,而工部尚书是十一人,再有的就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合计十二人,而这些尚书要么是被撤换的,要么是被下狱问罪或是革职拿办,反正几乎是没有谁能得以善终。
中央都这样了,地方上就更离谱了,单单是总督就杀了七个,还有巡抚是杀了十一个,这加起来的高阶武官是高达十八人啊,还有那些品阶较低的武官,更是不计其数,统计都统计不过来。
连高阶武官都高达十八人,那些品阶低的就可想而知了。
中枢的重臣更换查办频繁,地方大员多被诛杀。
就这样的局面下,谁还愿意给你卖命?
离谱的是,死的大多数是忠臣。
反而是左良玉这样的军阀活得好好的,越是嚣张跋扈的,反而是没让崇祯给弄死或是害死,忠心的,能做事的,反而是被崇祯弄死或是间接害死。
左良玉这种人,反而是成为了地方军阀,对你崇祯爱答不理,只能说你崇祯不亡都没天理。
说白了,一切的源头就是因为你崇祯啊,是你自己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发生。
但凡崇祯没有这么抽象,或者说能有点担当,跑到南京去都不至于亡国。
只要能支撑过艰难期,后面或许真就是进入了南宋模式。
毕竟大清入关后,八旗子弟也是迅速堕落。
后面打天下,多是依仗汉八旗,也就是绿营。
要知道这些所谓的绿营兵,大多数都是明军转化来的,所以那时候只要崇祯南下,能坚持并渡过那段困难的时期,到时候隔江而治都不是不可能的事,但要说反扑?
那就很难了,只能说相信后人,看看后人里有没有厉害的猛人了,那样就可以再兴大明,就算可能性很小,起码是有可能性。
你这一上吊,那就真的是没了,彻底的没了。
朱元璋面色凝重,缓缓地说道:“要这么说,咱要是过去亮相,怕是什么作用都没有了?”
比起建文朝而言,要是去这崇祯朝啊,没有军队在,真就是干啥都不行。
他现在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事比较的艰难。
“那是自然,都两百年了,谁还会在意呢?你是朱元璋又怎么样?人家不见得认识你,真要出去大街上喊一声,我是朱元璋,人家也只会当你是傻子,顺便是报官领赏。”
崇祯时期,就算你朱元璋来了,就明朝那帮官员啊,肯定把你给弄死。
若是孤身一人,肯定是这样的,没有军队在,就算你是朱元璋又如何?
你说了,人家不见得相信,就算是证实了,人家也可以弄死你。
不可能说任由你为所欲为的,那绝对不可能。
这种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爹啊,你可别冒险。”
朱标是提前打预防针了。
他很清楚自家老爹的为人,一旦上头就很难拦得住,所以这事冒险不得啊,就算是要教育子孙后代也不能这样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这不得问你们吗?
大明君臣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信任一说。
虽然有土木堡之变,导致勋贵出现重创,但根子上大明的皇帝就是不信任下面的文臣武将,无论是文武都不一概不信。
到头来不就是只能信宦官吗?
宦官,皇帝家奴,打小就跟在了身边,而比起那些文官,还有不成器的勋贵,试问这些皇帝该信任谁呢?
肯定是自己身边人,这毋庸置疑的呀,更何况文官不可信,勋贵信不过,烂泥扶不上墙,根本就没法用。
如此一来,就宦官最好用了,只因为说要弄死这些宦官就更是简单,一道圣旨便可,你说外戚以及武将能行吗?
君不见外戚杨坚,武将赵匡胤!
老朱呢,就是防着这一点,大明的外戚根本没用,而勋贵经过几代下去,再加上土木堡之变就直接断层了。
这么一来,那还可以用谁?
只有宦官可用了。
基于这种种复杂的原因,李缘对此是简单说明。
“老朱啊,大明朝是极度的不平衡,防宗室、防外戚,那是防到了极致,所以外戚之祸是完全没有,而宗室在经过你跟朱棣的努力下,自然而然就成了废物,至于说勋贵?前几代还行,后面就越来越拉了,就跟你想要子孙富贵一样,这些勋贵的先辈流血又流泪,打出的富贵,难道后辈们不该享受吗?再者,你看李景隆就可以了,顶级勋贵出身啊,但能力如何呢?你也看到了,直接搞垮建文皇帝啊,所以勋贵过几代就直接不行了,能支棱起来并不多,更何况你大明还出现了土木堡之变,导致勋贵在此役里损失惨重,你说这能怎么办?没办法啊。”
为何呢?
大明朝宗室、外戚都被防着,勋贵又直接垮掉了,那么还有谁可以跟朝堂上那些文官对抗?找来找去不就只有宦官吗?
“土木堡之变?”
老朱面色难看啊,喃喃说道。
不用感觉,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而朱标这边,脸色甚是沉重,勋贵的事情呢,还真就是这样,不管多厉害的先辈,传几代下来自然就垮了。
这是无法避免的规律啊,祖辈打下来的富贵,后辈不用努力就有,出身决定了一切,所以这后辈们又怎么会努力、拼命呢?
祖辈都留过血了,后辈们享受就完事了。
更何况他爹不就这样吗?保子孙富贵吗?
你自己都这样养了,难道人家勋贵就不行吗?要是这都不给,那人家玩命换来的富贵,是为了又有什么意义?
朱标缓缓说道:“父皇,先不提这土木堡之变,大明勋贵烂掉这方面,速度是惊人无比的,垮的太快了。”
老朱很急,非常的急,赶忙问道:“先生,土木堡之变,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
那肯定是惨不忍睹了。
对此,李缘也是调整了一下思绪,这才往下说。
“这就涉及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简单的点说就是打了一场败仗,皇帝被俘,精锐尽失,勋贵重臣惨死,其中就包括了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驸马都尉井源、泰宁候陈赢、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都督梁成、王贵、吏部、刑部、工部等左右侍郎,还有都察院的御史邓栗等五十二位勋贵重臣。”
一口气直接说完,李缘便没有再继续,这得要让老朱、朱标缓一缓,否则这要是再继续,怕是会把这二人给气死了。
事实,很残酷,但得要接受。
不管怎么说,给点时间,总能接受过来的,所以这等着就是了。
沉默,还是沉默。
老朱知道这事肯定不是好事,但没想到这破事居然是那么的大,真就是捅破天了,而且这到底是如何做到?
大明的精锐之师覆没,五十多位勋贵重臣惨死,大明天子被俘?
这是在逗我吗?开玩笑的吧?
肯定是,肯定是。
“朱祁镇,还明英宗,这什么狗东西?祁?这是老四的孙子,曾孙?好啊,好啊,这狗屁的东西,咱一定要宰了他。”
极致的沉默过后,老朱就开始宣泄,直言非要弄死这朱祁镇。
“废物,真的是废物。”朱标都不得不爆发,老实人发起火来,那是更加吓人了。
大明的好儿郎,那些勋贵重臣,就因为这家伙而被葬送,试问这可以接受吗?关键是皇帝都被俘虏了,这……
莫不是北宋徽钦二帝?
一想到这,朱标就浑身冒汗了。
哦,不对,大明还有两百多年国祚啊,应该不至于的,不至于。
待二人宣泄过后,李缘就接着往下说:“土木堡之变,改变了大明的走向,军队损失惨重、而勋贵彻底支棱不起来,可以说是完全废掉,若是没有这一次失败,大明的勋贵虽然会慢慢烂掉,但不至于说烂的这么彻底,被文官给压得完全抬不起头来。”
“要知道就因为土木堡之变,勋贵一烂,文官起飞,五军都督府沦为了摆设,基本上是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更关键的是在中后期想要搞死一个武将可以说是易如反掌,所以那些武将基本上都会找一个有威望、有权势的文臣做靠山,最典型的就是戚继光跟张居正了,而张居正一倒,戚继光就被弹劾,毫无反抗之力,随便一个言官弹劾,直接就被弄下去,可以说是毫无难度,要知道这可是官至一品的武官啊,要搞你就是那么的容易,就因为你的后台倒下了,就这么简单。”
老朱:“……”
难怪了,难怪了。
咱就知道啊,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就因为这废物的狗东西。
还有啊,这些文官真是欺天了,居然敢如此的嚣张,还当靠山后台,难怪后面大明的军队那么烂了。
“唉,这就是因为没有了制约,文官压制了武官,文武失衡啊,地位超然的文官,难怪可以随便欺负人,还需要靠山才可以在朝中存活……”
朱标感到痛心,文官跋扈,武将地位降低,可以说是猪狗不如,得要靠着文官才可以在朝中立足啊,这可想而知地位有多糟糕了。
而武将被如此压制,试问对外还能支棱起来不?
“先生啊,咱明白了,这个朱祁镇要打死,必须要打死了,看样子崇祯那边的不急,咱要先把他给打死了。”
老朱这边发狠了,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急,不急,先继续崇祯吧,给你们说清楚些。”李缘能做的就是尽量安抚,以免说刺激过度而倒下了。
毕竟情绪是很重要的,可不能说因此而出现问题,这种情况最好别出现,而老朱这边的情绪变化也是非常的快,愤怒得很快,去的也快。
说到底,关键是什么?得要了解崇祯,这亡国之君的事情,得要深入了解,搞清楚了才可以总结其中的弊端,那样才能做改革。
“好的,刚才总结的是万历留下的烂摊子,还有的就是党争不断等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土地兼并以及税收的问题了,江南可是富庶之地啊,但是呢,这里的税收可是收不上来啊,再加上民间大量藏银,所以大明的财政赤字严重,可以说是烂到家,再有的就是内部流寇四起以及外部的满清鞑子,内外交困,顾得了这边,又顾不了那边,再有的就是天灾问题,小冰河期的气候异常,以至于粮食问题严重,外加这个瘟疫横行,多重buff叠加下来,流民是越来越多,为何流寇剿不尽?”
“很简单,真的是活不下去,所以李自成可以失败很多次,大明却只能失败一次,人家失败了可以重来,而大明失败了就没了,再加上崇祯自己不行啊,李自成是越来越猛,流民纷纷加入,跟着闯王打天下,一如元末的时候,所以你说这大明亡国真就是有着诸多原因的,不过这其中崇祯的问题真的很大,他的一些操作是令到本就是很抽象的大明彻底走向了毁灭。”
明末那时候,就是比烂的,所以谁不那么烂就能赢,而满清显然是满足了这一点,但李自成跟明朝就不行了。
老朱、朱标继续沉默,但这感悟是颇深了。
说实话啊,在李缘看来就明末那情况真就是谁来都难啊,没有外力的帮助,真的不能信,因为真的是太烂了。
天灾人祸,再加上皇帝抽象、能力糟糕,还有的就是朝中的官员一个比一个自私,在他们的眼里不就是改朝换代吗?
老朱家的江山,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其中固然是有大明官绅的自私自利导致的,但更多的大明历代皇帝的各种抽象作为,导致君臣之间彻底对立。
对立,意味着根本就无法互相信任。
单从崇祯皇帝的表现来看,实在是烂到家了,在位十七年的时间里,内阁的阁臣换了五十人之多,而内阁的首辅的更换更是到了惊人的二十人,十七年间能换了二十个首辅,你就说厉害不厉害吧,而且不只是如此,还有六部的尚书啊,也是高达几十人啊!
其中呢,兵部尚书十四人,刑部尚书是十七人,礼部尚书是十三人,而工部尚书是十一人,再有的就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合计十二人,而这些尚书要么是被撤换的,要么是被下狱问罪或是革职拿办,反正几乎是没有谁能得以善终。
中央都这样了,地方上就更离谱了,单单是总督就杀了七个,还有巡抚是杀了十一个,这加起来的高阶武官是高达十八人啊,还有那些品阶较低的武官,更是不计其数,统计都统计不过来。
连高阶武官都高达十八人,那些品阶低的就可想而知了。
中枢的重臣更换查办频繁,地方大员多被诛杀。
就这样的局面下,谁还愿意给你卖命?
离谱的是,死的大多数是忠臣。
反而是左良玉这样的军阀活得好好的,越是嚣张跋扈的,反而是没让崇祯给弄死或是害死,忠心的,能做事的,反而是被崇祯弄死或是间接害死。
左良玉这种人,反而是成为了地方军阀,对你崇祯爱答不理,只能说你崇祯不亡都没天理。
说白了,一切的源头就是因为你崇祯啊,是你自己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发生。
但凡崇祯没有这么抽象,或者说能有点担当,跑到南京去都不至于亡国。
只要能支撑过艰难期,后面或许真就是进入了南宋模式。
毕竟大清入关后,八旗子弟也是迅速堕落。
后面打天下,多是依仗汉八旗,也就是绿营。
要知道这些所谓的绿营兵,大多数都是明军转化来的,所以那时候只要崇祯南下,能坚持并渡过那段困难的时期,到时候隔江而治都不是不可能的事,但要说反扑?
那就很难了,只能说相信后人,看看后人里有没有厉害的猛人了,那样就可以再兴大明,就算可能性很小,起码是有可能性。
你这一上吊,那就真的是没了,彻底的没了。
朱元璋面色凝重,缓缓地说道:“要这么说,咱要是过去亮相,怕是什么作用都没有了?”
比起建文朝而言,要是去这崇祯朝啊,没有军队在,真就是干啥都不行。
他现在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事比较的艰难。
“那是自然,都两百年了,谁还会在意呢?你是朱元璋又怎么样?人家不见得认识你,真要出去大街上喊一声,我是朱元璋,人家也只会当你是傻子,顺便是报官领赏。”
崇祯时期,就算你朱元璋来了,就明朝那帮官员啊,肯定把你给弄死。
若是孤身一人,肯定是这样的,没有军队在,就算你是朱元璋又如何?
你说了,人家不见得相信,就算是证实了,人家也可以弄死你。
不可能说任由你为所欲为的,那绝对不可能。
这种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爹啊,你可别冒险。”
朱标是提前打预防针了。
他很清楚自家老爹的为人,一旦上头就很难拦得住,所以这事冒险不得啊,就算是要教育子孙后代也不能这样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家通万界,李二误入,被我偷袭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jiatongwanjie0lierwuru0beiwotouxi/read/79/44.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