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家通万界,李二误入,被我偷袭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jiatongwanjie0lierwuru0beiwotouxi/read/79/38.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朱元璋的想法很朴实,不管怎么看啊,咱们就得要抱团才行。
抱团,这才可以一致对外,我们这些大明不联合起来,试问该怎么发展啊?发展不了的,而那样能行吗?
答案是不行的。
他老朱不允许啊。
而想要发展迅速,就要联合。
想想吧,有李缘这位后世之人,手段通天……
再多来几个其他时期的大明朝,到时候只要大明联合起来一直对抗,还怕什么呢?而且团结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更何况自己是大明的建立者,是祖宗啊。
后世的大明,那些子子孙孙,敢不听我的?
更何况不是还有朱棣这兔崽子吗?
他的后人啊,所以这不是问题。
总之,老朱早就决定好了。
无论如何都要抱团取暖。
须知咱们可是有竞争对手的,而且竞争对手可是很厉害的,那可是大唐啊……大唐,咱们最强劲的对手。
李世民,更是劲敌中的劲敌,你说我这能安心不?那不能安心啊,所以咱们大明就得要抱团才行,你这要是不报团啊,就不能成事。
“行吧,爹这样决定,儿子也没什么意见。”
朱标虽然对朱元璋的决定有些异义,但这时候他是不会反驳自己的父皇的,再加上父皇这样做肯定有深意,所以他的是选择听从安排。
“好,那就这样做吧。”
老朱还是满意的,不愧是咱的好大儿啊,果真是好。
然后,他的视线又落在了朱棣身上,顿时是不满了起来:“老四啊,你那个儿子喊人喊这么久吗?干什么去了?能不能办事?”
朱高熙啊,怎么回事?
知道不知道咱现在很急?
你这喊人了,真就是等同于没喊?
“呃……”
朱棣很慌啊。
他现在真的是小心翼翼,属实是什么话都不敢乱说,所以被朱元璋这么一骂,顿时是缩着脑袋不敢说话了。
“你看看你这样子,真的是什么都不是。”当然,朱元璋一看朱棣这样,那就是又发火了。
没办法,知道了好大儿居然被这样对待,那各种抹黑就不说,关键是子嗣被囚禁,外加绝嗣一事,真的是让朱元璋彻底暴走了。
朱棣呢,他不敢说什么。
现在是说多错多,那就得要老老实实的挨训,反正他是把这笔账记在了另一个自己身上,那个永乐朝的朱棣。
对了,这永乐的年号,我还要不要?
朱棣现在的心情其实很不错,虽然自己是造反了,但老爹还是认可他的,再有就是大哥待他极好,没有说翻脸什么的。
所以啊,朱棣的心情好得不得了,唯一的问题呢……
那就是未来的自己,永乐朝的字,我是恨不得扒了他的皮。
如果不这家伙干的破事,我至于被老爹揍吗?还有啊,我就怕大哥对我失望,都是这王八蛋干的破事,然后就是让我来承担这一切。
虽然都是我啊,但我现在没干啊,这是替未来的我顶嘴啊,所以这必须要对未来的自己重拳出击,不能让对方过得那么逍遥。
“老朱啊,这事呢,其实还是因为建文朝的臣子,虽然有投降的,但大多数还是反对朱棣这个燕逆,所以这来得慢些,那是很正常的事。”
而这时候呢,还是李缘说明了情况。
“那也不该这么慢,这小子做事还是不行。”朱元璋非常的不满意,认为说朱高熙不行。
干事这么拖拉,实在是不怎么样,亏我看他还挺壮实的,觉得说挺不错,但没想到办事还是一般般,真的是不行。
嗯,还是我大孙好。
朱元璋依旧是在抱怨,而李缘就是给朱棣服药。
被朱元璋一顿暴打,朱棣可以说是元气耗损严重。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那是真的往死里抽,别看朱棣现在好像很好,但实际上是硬撑着,要是拖下去就肯定不行。
你这建文时空被选中者,可不能说就这么中道崩阻了。
当然,朱允炆心情很复杂,看着老爹都不管自己,特别是被皇爷爷一说就放弃了带自己离开的想法……
复杂,那是真的复杂。
父王啊,这是不待见我了?
也是,十五年啊,怕是大哥还活着。
想到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朱雄英,朱允炆真可以说是无比的嫉妒,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皇太孙啊,而自己?
终究只是个替代品罢了,跟大哥一比就真的没法比。
“允炆啊,你不用担心,当个闲散的王爷,没什么不好,断了念想吧。”朱标还是在劝着自己的儿子,别再有什么想法了。
说实话,你接手的大明,那可是立国不到五十年,但这样都被四弟造成攻,只能说他是真的无能,不适合当皇帝。
“父王,我知道了。”
朱允炆没法说,现如今能活着,还能当王爷,又有什么不好?
朱标见状,安慰着:“你放心吧,待在应天府,好好的当个逍遥王爷,别惹事、别闹事就行,我也会抽时间过来看看你,别担心那么多,也别想那么多。”
而朱允炆可以说什么呢?
父王不支持自己啊,他也不可能说硬来。
皇爷爷出来,直接把自己拉下马,皇位什么的就不要想了,真要敢想也没辙的,朱棣已经打进来,再加上有皇爷爷的支持,甚至于说父王的支持,你就说这样可以怎么办?
没办法,真心没有办法,他朱允炆现在是有了深刻的认知,自己的确是不太行,也没什么本事改变现状了。
“我知道了。”
而此时呢,朱高熙是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皇爷爷,孙儿已经把人喊来,不来的也架着过来,现在是把人喊进来吗?”
“赶紧的。”
朱元璋对此没什么感觉,要你来就得要来,不来也得要架着过来,他是不反对这种做法的,所以朱高熙这做法很让他满意。
就该是这样的,不来是吧?
行,没有问题,那就直接把人全都给抓过来。
当燕藩那些将领们,再加上建文的臣子进来,第一眼看到龙椅上那个男人时,所有人都跪了。
“舅姥爷,你没死啊?”
咱们的大明第一代战神李景隆,那更是来了一句。
“哼,李景隆,你是真的无能,还是说故意送的?你是老四的人吗?”朱元璋看着李景隆这外甥孙,那是相当头疼啊,而且对于李景隆也是真的好奇。
虽然李景隆是无能,指挥能力完全没有,但不代表说带着五十万大军都不能赢,就算五十万大军不是全都为精锐,但这其中起码有十几万可战之兵啊,你这就完全不行了……
说实话啊,他是真的有怀疑,怀疑李景隆早就是老四的人,若是这样情况就不一样了。
“陛下,臣无能。”
李景隆吓得是头磕地,连忙是承认自己无能,要是说自己为朱棣的人,那不就是找死嘛,所以这不可能认的,况且他的确不是。
虽说当年跟朱棣在金陵的时候,关系也算不错,也能玩到一块去,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在金陵,一个站在北平,一年见不到几次面,关系再好也淡了。
况且朱允炆是正统,而且朱棣起兵造反,没人看好他,自己怎么就成了朱棣的人?
那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棣不爱听这话,嘀咕着:“爹,就李景隆啊,不是我吹啊,我一只手都打爆他,要是他真暗中投靠我,那我早就到金陵了,还用打四年吗?”
我苦战四年啊,要真有李景隆做内应,不早就打到应天府了吗?
还需要在河北、山东战场鏖战吗?
四年啊,足足四年时间……
唉,这时间可长了呢!
“闭嘴,咱没问你。”
朱元璋闻言,直接怒视。
朱棣:“……”
行吧,老爹,你牛,你厉害。
“父皇,九江没上过战场,得要多多历练啊,你看要不……”朱标见状,赶紧说了句。
“哼,无能之人,你爹那么英明神武,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玩意?”朱元璋知道朱标的意思,赶紧打断。
因为李景隆该怎么安排?
他也不太清楚,就李景隆在靖难的表现而言,实在是令人怀疑,不管是无能还是说别的,就李景隆这草包的表现,外加明显的左右摇摆就已经是让朱元璋对其十分不满了。
忠诚!
这李景隆何来忠诚?
明明是建文一朝的臣子,其表现却像是燕藩的细作,妥妥的内奸作为,这样不就是说明他要两边押宝吗?
谁赢就靠谁,这种做法,朱元璋能喜欢吗?
那肯定不喜欢,若不是这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他肯定是要砍人的,所以能放过对方还是因为自己的好外甥李文忠。
“太,太子殿下?”
李景隆这才注意到了朱标,又是一副活见鬼的模样,但考虑到自己都见到朱元璋了,那么再见到朱标似乎也很合理了。
不过,太祖显灵,懿文太子也显灵,这显然是有问题了。
“九江啊,你得要好好努力了,今后的大明不一样了,你可不要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没有任何作为,那可是不行的。”
朱标意味深长地说道,对李景隆还是比较看好,希望他能有所改变,别一颓不振了。
“太子殿下,臣明白。”就朱标说的这番话话,李景隆不是很明白,但他知道得要听。
太祖的话要听,太子的话更要听。
而朱元璋是懒得说他了。
李景隆啊,废物。
就跟朱允炆一样。
真就是看着还可以,实则就是草包啊,而我大明要是这样了,还有什么指望呢?他朱元璋肯定不希望是大明是这样的,要知道人家大唐可是名将辈出啊,能人无数啊……
唉,建文朝指望谁?
好像没谁可以指望了。
就老四手底下那些人,看着还可以的,但实则根本就不行,朱元璋一看就知道了,只是说没人可用,才让这些人出了头。
能力啊,还是有限,真心不怎么样。
淮西勋贵,比这些人强多了。
只可惜啊……
胡惟庸一案,损失了不少人。
不过,咱也不见得说就怕了。
大唐人才辈出,我大明也不差。
朱元璋不想管这些事,就李景隆这小王八蛋,如果不是看在李文忠的面子,非要砍了不成。
要知道李文忠劝谏一事,可是都把老朱给触怒,有了杀的心思,还是马皇后给劝了回来,所以李景隆这小王八蛋如此表现,实在是让朱元璋很不爽。
首鼠两端的家伙,都玩这一套了是吧?
不够忠诚,那就是问题。
你是建文臣子。
那就该忠心。
三心二意,左右摇摆,怎么的?
要两头下注,谁赢就倒向谁是吧?
你爹是忠心耿耿,为劝咱都不怕死,你这王八蛋呢?贪生怕死,还敢两头押宝,找死。
朱元璋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李景隆菜固然是没错,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这小子不是绝对忠于朱允炆,玩的是两头下注的套路。
“建文朝的事,朕已经知道了,特意过来就是为此解决问题。”
单刀直入!
就说这奉天靖难的事。
“太祖皇帝,燕贼谋逆,人神共愤,理应处置。”有了朱元璋的开头,虽然群臣很震惊,但方孝孺是二话不说,直接就指着朱棣痛骂起来。
燕王谋反,这得要处理。
“太祖、懿文太子显灵,那就是要扫清朝堂上的奸邪,你们这些奸佞休想蒙蔽太祖。”燕王一方的人肯定不认,当即是纷纷怒斥了起来。
会不会说话?
哪来的谋逆,这不是谋逆。
燕王这边的人肯定不会认,而建文的臣子,肯定是要咬死这事,尤其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就坚持着说燕王谋逆一说。
就是谋逆,那不可能有假的,也不可能说改变的,这事还能怎么变?
说起来,这事就不可能变,变不了的,实打实的造反啊!
而对朱元璋来说,这些人都太吵了。
朕可不需要你们来决定。
“都闭嘴,听朕说。”
“朱允炆即日起退皇帝位,朱棣登基称帝,他是朕传位于他,不是谋逆夺位。”
随着朱元璋的宣布,朱棣上位的合法性,那可以说是有了,天下人不可能再借此指责,由太祖高皇帝宣告,这还有假?
没人敢质疑啊,朱元璋就在这,还能有假吗?
再者,连太子都出来了,那可是懿文太子啊!
而朱允炆呢,完全没有反对意思。
咱们还怎么冲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抱团,这才可以一致对外,我们这些大明不联合起来,试问该怎么发展啊?发展不了的,而那样能行吗?
答案是不行的。
他老朱不允许啊。
而想要发展迅速,就要联合。
想想吧,有李缘这位后世之人,手段通天……
再多来几个其他时期的大明朝,到时候只要大明联合起来一直对抗,还怕什么呢?而且团结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更何况自己是大明的建立者,是祖宗啊。
后世的大明,那些子子孙孙,敢不听我的?
更何况不是还有朱棣这兔崽子吗?
他的后人啊,所以这不是问题。
总之,老朱早就决定好了。
无论如何都要抱团取暖。
须知咱们可是有竞争对手的,而且竞争对手可是很厉害的,那可是大唐啊……大唐,咱们最强劲的对手。
李世民,更是劲敌中的劲敌,你说我这能安心不?那不能安心啊,所以咱们大明就得要抱团才行,你这要是不报团啊,就不能成事。
“行吧,爹这样决定,儿子也没什么意见。”
朱标虽然对朱元璋的决定有些异义,但这时候他是不会反驳自己的父皇的,再加上父皇这样做肯定有深意,所以他的是选择听从安排。
“好,那就这样做吧。”
老朱还是满意的,不愧是咱的好大儿啊,果真是好。
然后,他的视线又落在了朱棣身上,顿时是不满了起来:“老四啊,你那个儿子喊人喊这么久吗?干什么去了?能不能办事?”
朱高熙啊,怎么回事?
知道不知道咱现在很急?
你这喊人了,真就是等同于没喊?
“呃……”
朱棣很慌啊。
他现在真的是小心翼翼,属实是什么话都不敢乱说,所以被朱元璋这么一骂,顿时是缩着脑袋不敢说话了。
“你看看你这样子,真的是什么都不是。”当然,朱元璋一看朱棣这样,那就是又发火了。
没办法,知道了好大儿居然被这样对待,那各种抹黑就不说,关键是子嗣被囚禁,外加绝嗣一事,真的是让朱元璋彻底暴走了。
朱棣呢,他不敢说什么。
现在是说多错多,那就得要老老实实的挨训,反正他是把这笔账记在了另一个自己身上,那个永乐朝的朱棣。
对了,这永乐的年号,我还要不要?
朱棣现在的心情其实很不错,虽然自己是造反了,但老爹还是认可他的,再有就是大哥待他极好,没有说翻脸什么的。
所以啊,朱棣的心情好得不得了,唯一的问题呢……
那就是未来的自己,永乐朝的字,我是恨不得扒了他的皮。
如果不这家伙干的破事,我至于被老爹揍吗?还有啊,我就怕大哥对我失望,都是这王八蛋干的破事,然后就是让我来承担这一切。
虽然都是我啊,但我现在没干啊,这是替未来的我顶嘴啊,所以这必须要对未来的自己重拳出击,不能让对方过得那么逍遥。
“老朱啊,这事呢,其实还是因为建文朝的臣子,虽然有投降的,但大多数还是反对朱棣这个燕逆,所以这来得慢些,那是很正常的事。”
而这时候呢,还是李缘说明了情况。
“那也不该这么慢,这小子做事还是不行。”朱元璋非常的不满意,认为说朱高熙不行。
干事这么拖拉,实在是不怎么样,亏我看他还挺壮实的,觉得说挺不错,但没想到办事还是一般般,真的是不行。
嗯,还是我大孙好。
朱元璋依旧是在抱怨,而李缘就是给朱棣服药。
被朱元璋一顿暴打,朱棣可以说是元气耗损严重。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那是真的往死里抽,别看朱棣现在好像很好,但实际上是硬撑着,要是拖下去就肯定不行。
你这建文时空被选中者,可不能说就这么中道崩阻了。
当然,朱允炆心情很复杂,看着老爹都不管自己,特别是被皇爷爷一说就放弃了带自己离开的想法……
复杂,那是真的复杂。
父王啊,这是不待见我了?
也是,十五年啊,怕是大哥还活着。
想到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朱雄英,朱允炆真可以说是无比的嫉妒,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皇太孙啊,而自己?
终究只是个替代品罢了,跟大哥一比就真的没法比。
“允炆啊,你不用担心,当个闲散的王爷,没什么不好,断了念想吧。”朱标还是在劝着自己的儿子,别再有什么想法了。
说实话,你接手的大明,那可是立国不到五十年,但这样都被四弟造成攻,只能说他是真的无能,不适合当皇帝。
“父王,我知道了。”
朱允炆没法说,现如今能活着,还能当王爷,又有什么不好?
朱标见状,安慰着:“你放心吧,待在应天府,好好的当个逍遥王爷,别惹事、别闹事就行,我也会抽时间过来看看你,别担心那么多,也别想那么多。”
而朱允炆可以说什么呢?
父王不支持自己啊,他也不可能说硬来。
皇爷爷出来,直接把自己拉下马,皇位什么的就不要想了,真要敢想也没辙的,朱棣已经打进来,再加上有皇爷爷的支持,甚至于说父王的支持,你就说这样可以怎么办?
没办法,真心没有办法,他朱允炆现在是有了深刻的认知,自己的确是不太行,也没什么本事改变现状了。
“我知道了。”
而此时呢,朱高熙是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皇爷爷,孙儿已经把人喊来,不来的也架着过来,现在是把人喊进来吗?”
“赶紧的。”
朱元璋对此没什么感觉,要你来就得要来,不来也得要架着过来,他是不反对这种做法的,所以朱高熙这做法很让他满意。
就该是这样的,不来是吧?
行,没有问题,那就直接把人全都给抓过来。
当燕藩那些将领们,再加上建文的臣子进来,第一眼看到龙椅上那个男人时,所有人都跪了。
“舅姥爷,你没死啊?”
咱们的大明第一代战神李景隆,那更是来了一句。
“哼,李景隆,你是真的无能,还是说故意送的?你是老四的人吗?”朱元璋看着李景隆这外甥孙,那是相当头疼啊,而且对于李景隆也是真的好奇。
虽然李景隆是无能,指挥能力完全没有,但不代表说带着五十万大军都不能赢,就算五十万大军不是全都为精锐,但这其中起码有十几万可战之兵啊,你这就完全不行了……
说实话啊,他是真的有怀疑,怀疑李景隆早就是老四的人,若是这样情况就不一样了。
“陛下,臣无能。”
李景隆吓得是头磕地,连忙是承认自己无能,要是说自己为朱棣的人,那不就是找死嘛,所以这不可能认的,况且他的确不是。
虽说当年跟朱棣在金陵的时候,关系也算不错,也能玩到一块去,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在金陵,一个站在北平,一年见不到几次面,关系再好也淡了。
况且朱允炆是正统,而且朱棣起兵造反,没人看好他,自己怎么就成了朱棣的人?
那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棣不爱听这话,嘀咕着:“爹,就李景隆啊,不是我吹啊,我一只手都打爆他,要是他真暗中投靠我,那我早就到金陵了,还用打四年吗?”
我苦战四年啊,要真有李景隆做内应,不早就打到应天府了吗?
还需要在河北、山东战场鏖战吗?
四年啊,足足四年时间……
唉,这时间可长了呢!
“闭嘴,咱没问你。”
朱元璋闻言,直接怒视。
朱棣:“……”
行吧,老爹,你牛,你厉害。
“父皇,九江没上过战场,得要多多历练啊,你看要不……”朱标见状,赶紧说了句。
“哼,无能之人,你爹那么英明神武,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玩意?”朱元璋知道朱标的意思,赶紧打断。
因为李景隆该怎么安排?
他也不太清楚,就李景隆在靖难的表现而言,实在是令人怀疑,不管是无能还是说别的,就李景隆这草包的表现,外加明显的左右摇摆就已经是让朱元璋对其十分不满了。
忠诚!
这李景隆何来忠诚?
明明是建文一朝的臣子,其表现却像是燕藩的细作,妥妥的内奸作为,这样不就是说明他要两边押宝吗?
谁赢就靠谁,这种做法,朱元璋能喜欢吗?
那肯定不喜欢,若不是这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他肯定是要砍人的,所以能放过对方还是因为自己的好外甥李文忠。
“太,太子殿下?”
李景隆这才注意到了朱标,又是一副活见鬼的模样,但考虑到自己都见到朱元璋了,那么再见到朱标似乎也很合理了。
不过,太祖显灵,懿文太子也显灵,这显然是有问题了。
“九江啊,你得要好好努力了,今后的大明不一样了,你可不要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没有任何作为,那可是不行的。”
朱标意味深长地说道,对李景隆还是比较看好,希望他能有所改变,别一颓不振了。
“太子殿下,臣明白。”就朱标说的这番话话,李景隆不是很明白,但他知道得要听。
太祖的话要听,太子的话更要听。
而朱元璋是懒得说他了。
李景隆啊,废物。
就跟朱允炆一样。
真就是看着还可以,实则就是草包啊,而我大明要是这样了,还有什么指望呢?他朱元璋肯定不希望是大明是这样的,要知道人家大唐可是名将辈出啊,能人无数啊……
唉,建文朝指望谁?
好像没谁可以指望了。
就老四手底下那些人,看着还可以的,但实则根本就不行,朱元璋一看就知道了,只是说没人可用,才让这些人出了头。
能力啊,还是有限,真心不怎么样。
淮西勋贵,比这些人强多了。
只可惜啊……
胡惟庸一案,损失了不少人。
不过,咱也不见得说就怕了。
大唐人才辈出,我大明也不差。
朱元璋不想管这些事,就李景隆这小王八蛋,如果不是看在李文忠的面子,非要砍了不成。
要知道李文忠劝谏一事,可是都把老朱给触怒,有了杀的心思,还是马皇后给劝了回来,所以李景隆这小王八蛋如此表现,实在是让朱元璋很不爽。
首鼠两端的家伙,都玩这一套了是吧?
不够忠诚,那就是问题。
你是建文臣子。
那就该忠心。
三心二意,左右摇摆,怎么的?
要两头下注,谁赢就倒向谁是吧?
你爹是忠心耿耿,为劝咱都不怕死,你这王八蛋呢?贪生怕死,还敢两头押宝,找死。
朱元璋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李景隆菜固然是没错,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这小子不是绝对忠于朱允炆,玩的是两头下注的套路。
“建文朝的事,朕已经知道了,特意过来就是为此解决问题。”
单刀直入!
就说这奉天靖难的事。
“太祖皇帝,燕贼谋逆,人神共愤,理应处置。”有了朱元璋的开头,虽然群臣很震惊,但方孝孺是二话不说,直接就指着朱棣痛骂起来。
燕王谋反,这得要处理。
“太祖、懿文太子显灵,那就是要扫清朝堂上的奸邪,你们这些奸佞休想蒙蔽太祖。”燕王一方的人肯定不认,当即是纷纷怒斥了起来。
会不会说话?
哪来的谋逆,这不是谋逆。
燕王这边的人肯定不会认,而建文的臣子,肯定是要咬死这事,尤其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就坚持着说燕王谋逆一说。
就是谋逆,那不可能有假的,也不可能说改变的,这事还能怎么变?
说起来,这事就不可能变,变不了的,实打实的造反啊!
而对朱元璋来说,这些人都太吵了。
朕可不需要你们来决定。
“都闭嘴,听朕说。”
“朱允炆即日起退皇帝位,朱棣登基称帝,他是朕传位于他,不是谋逆夺位。”
随着朱元璋的宣布,朱棣上位的合法性,那可以说是有了,天下人不可能再借此指责,由太祖高皇帝宣告,这还有假?
没人敢质疑啊,朱元璋就在这,还能有假吗?
再者,连太子都出来了,那可是懿文太子啊!
而朱允炆呢,完全没有反对意思。
咱们还怎么冲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家通万界,李二误入,被我偷袭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jiatongwanjie0lierwuru0beiwotouxi/read/79/38.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