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两袖清风


小说: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作者:天青色呀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0suishenjunhuoku0zhujiushengtangdiguo/read/97/114.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嗡!”

    前排的刀盾手将巨大的塔盾猛地砸在地上。

    盾牌边缘的铁刺深深嵌入泥土,瞬间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之墙。

    “长枪!”

    无数雪亮的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猛然刺出,组成了一片死亡的丛林。

    一个跑得最快的突厥骑兵,连人带马。

    被十几根长枪同时贯穿,凄厉的惨叫声戛然而止。

    这一幕,让后面所有溃兵的脚步都为之一顿。

    前进,是枪林。

    后退,是铁蹄。

    他们被夹在了中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放箭!”

    李铁柱再次下令。

    后排的弓箭手弯弓搭箭,密集的箭雨越过前排的盾墙,覆盖了那片混乱的人群。

    箭矢入肉的声音连成一片,伴随着成片的惨叫和哀嚎。

    突厥士兵像被割倒的麦子一样,成片成片地倒下。

    “降了!我降了!”

    “别杀我!饶命!”

    李铁柱面无表情,眼神古井无波,看了一眼身边的传令兵。

    “告诉吴军师,我们这里用不着俘虏。”

    理性的决策,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在这种规模的夜袭战中,收拢俘虏会严重拖慢推进速度。

    消耗宝贵的兵力去看管,甚至可能引发哗变。

    最有效率的办法,就是全部杀光。

    “陌刀队,上前。”

    命令下达。

    盾墙向两侧分开,露出了后面一群手持巨大长柄陌刀的壮汉。

    下一秒,血光冲天,没有惨叫,只有利刃切开身体的沉闷声响。

    李铁柱缓缓举起手中的战斧,向前一指。

    “前进。”

    ……

    霍邑城头,吴元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

    夜风吹动着他的衣袍,让他看起来有些单薄。

    但他身边没有任何人敢靠近。

    所有人都感受得到,这位平日里总是笑眯眯的军师,此刻散发出的气息,比这寒冷的夜风,更加刺骨。

    “传令。”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令王烈火与李岩合兵一处后,不必急于扩大战果,固守王帐区域,将阿史那·贺鲁的头颅高高挂起,彻底击溃敌军士气。”

    “二,令李铁柱步兵营,继续保持压力,但放开西侧包围圈,将溃兵向黑水河方向驱赶。他们跑得越快,阵型就越乱,等他们跑到河边,体力耗尽,就是我们收网的时候。”

    “三,令城内预备队出动,携带所有火油、引火之物,跟在李铁柱身后,开始打扫战场。”

    吴元顿了顿,“告诉他们,所有的帐篷、粮草、尸体……全部烧掉,我要让这场大火,烧上三天三夜。”

    传令兵听得头皮发麻,不敢多问,连忙领命而去。

    一名副将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步,低声问道。

    “军师,粮草辎重都烧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吴元转过头,静静地看着他,副将瞬间遍体生寒,冷汗涔涔而下。

    “可惜?”

    “一场大捷,斩首数万,击杀敌酋,固然是大功一件,但你想过没有,这样的功劳,报上去,会引来什么?”

    副将愣住了,显然没想过这个问题。

    “会引来功高震主的猜忌,他们会说我们虚报战功,会说我们拥兵自重。”

    “但是!”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要呢?我们拼死血战,付出巨大伤亡,烧掉了所有战利品,只为给朝廷换来一场安宁,我们两袖清风,你说那些人会怎么看我们?”

    作为军师,吴元要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更大的图谋!

    “高!实在是高!”

    副将由衷地赞叹,看向吴元的眼神充满敬畏。

    …………

    很快,霍邑之战的捷报,以一种近乎狂野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北疆。

    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

    黑烟形成的巨大柱子,在几十里外都清晰可见。

    鹰扬大将军李岩。

    这个名字,一夜之间,成了悬在所有北境异族头顶的巨剑。

    阵斩突厥主帅阿史那·贺鲁,而后送阿史那·豹回去,这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毕竟只有阿史那·豹回去,这场战争才算完美的结束,从侧面来讲,也是从而印证了。

    胜者书写历史。

    在传遍天下的战报里,就是鹰扬大将军李岩,阵斩敌酋,威震北疆。

    长安,太极宫。

    李渊坐在龙椅上,手里捏着那份来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战报。

    “好!好一个鹰扬大将军!”

    他连说两个好字,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听不出是喜是怒。

    殿下的文武百官纷纷跪倒,恭贺陛下得此良将,大唐国威远扬。

    “传朕旨意!”

    李渊的声音陡然拔高,“鹰扬大将军李岩,忠勇无双,扬我国威,特晋爵为雁门郡公,食邑三千户!另,赐黄金万两,锦缎千匹,以彰其功!”

    封赏不可谓不重,郡公之位,对于一个新近崛起的将领,已是破格之赏。

    百官再次拜服,赞颂陛下圣明。

    然而,当夜深人静,李渊独自在甘露殿批阅奏折时,他将那份战报又一次铺开。

    一个心腹老太监悄无声息地走进来,为他换上热茶。

    “都烧了!!”

    “缴获牛羊马匹无数,粮草辎重堆积如山,然为防瘟疫,已尽数焚之。”

    “他什么都不要。”

    李渊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寒意,“钱财,牛羊,他都不要,那他要什么?”

    一个不爱财的将军,比一个贪财的将军,要可怕得多。

    因为你不知道用什么来满足他,更不知道用什么来控制他。

    “传令给并州总管府,让他们密切关注雁门郡的兵力动向,任何超过百人的调动,即刻上报。”

    “喏。”

    老太监躬身退下,仿佛从未出现过。

    李渊靠在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气。

    这头新生的鹰,羽翼渐丰,已经让他这个皇帝,感到了不安。

    ……

    与皇宫里的猜忌不同,身在前线的李世民这边却是热烈得多。

    李世民同样拿着一份战报的抄本,但他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与欣赏。

    “烧得好!烧得妙啊!”

    他一拍大腿,对着座下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笑道。

    “这个吴元,当真是个鬼才!一把火,烧掉了所有战利品,也烧掉了所有让父皇猜忌的把柄。只留下赫赫战功和两袖清风,这手腕,高明!”

    房玄龄捻着胡须,点了点头,“一将之功,往往败于功高震主,这李岩的军师,深谙此道。他这是在向陛下,也是在向我们,表明他的姿态。”

    “不。”

    李世民摇了摇头,锐利的目光扫过地图上霍邑的位置。

    “这样的人,关在笼子里是会死的,只有让他去搏击长空,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

    他看向房玄龄,“玄龄,你说,如果我们给他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呢?”

    房玄龄眼中精光一闪,“殿下的意思是……?”

    “派人去,不,我们等他的人来。”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wo0suishenjunhuoku0zhujiushengtangdiguo/read/97/114.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