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改道


小说:天龙游记  作者:斗酒话妄语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天龙游记 http://www.64sw.com/xiaoshuo/tianlongyouji/read/79/77.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一 ↓
  五天后,曼陀山庄前,唐浩正与义弟还有众人告别。

经过连日的商议,他们决定兵分两路,虽说此时那秦夫人与清儿暂时不再与段氏敌对,但唐浩依旧不放心让这娘儿俩再继续呆在义弟身边,谁知道什么时候她们俩又哪根筋搭错喊着杀尽天下负心人什么的,这个不安定因素可不能让它有爆发的隐患。

所以,唐浩决定继续让四弟还有雪青兄妹两人顺着之前查到的线索前往汴京,他自己则是拿着秦夫人给的信物出发去闽地与陆总镖头见一面打听下有关于神秘太监的事。

过了这么久,要说那太监还留在那里的可能性并不高,但如果此人真是唐浩想的那个人的话,那么他与当地厢军某些官员之间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勾当,即便是为了查清这件事也是非去一趟不可的。

因为定了一个月后与义弟在汴京见面的日期,唐浩便抓紧时间上路了,由于身边没有旁人需要照应,他此刻正全力施展魔莲六绝中的雷神疾进赶路,相对于游龙身法的飘逸灵动,这雷神疾进在速度上可谓是更胜一筹,尤其是唐浩这种内力深厚的高手,用起来与那宝莲大宗简直有天壤之别。

短短七日之后,唐浩已经来到了福州府附近,宋代此处作为东南重地,周边经济和兵屯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只是朝廷制度到了地方上执行起来不可避免的会打折扣,尤其是周围的厢军驻军,军饷待遇以及日常操演都不如彼时在京城汴梁周边驻扎的禁军,甚至有些厢军甲士从未摸过武器上过战场,整个服役期间都在从事修筑和耕作的情况。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日益猖獗的海寇,福州府及周边数府的官员们更是头疼不已,面对来势汹汹又屡剿不绝的海寇,当地的武林人士也不得不组织义军参与护佑沿海庶民的战斗。

然而,颇为反差的是,虽然官军守卫战斗力相对较弱,彼时的闽地却出了不少有名有实的读书人才,当然这也跟整个大宋时期扬文抑武的治国方略有关,毕竟“黄袍加身”这件事他老赵家做得,保不齐别人也做得。

唐浩一身公子哥打扮行走在大道之上,看着南来北往的脚夫客商,一边感叹着游戏设计团队的用心一边计划着下一步的行动,由于有秦夫人给的信物,直接去金丰镖局见陆总镖头自然不会有阻拦,不过他还是决定先花一小段时间四处转转,看看是否能发现一些与慕容家有关的蛛丝马迹。

来到远离城镇的一处地方,唐浩看到远处有一座巨大的营寨,“这里是什么地方?”他纳闷起来,再走近一段之后,眼前的营寨门头上赫然挂着一块牌匾上面赫然刻着“牢城营”三个大字,“哦,宋代的常规操作了。”唐浩马上意识到。

“牢城重地,闲人止步!”正当唐浩想走近查看,守卫城门的军卒高声制止了他,“不好意思,初来乍到迷了路,我这就离开。”情况不明,硬闯这羁押各类充军囚犯的地方并不合适,唐浩朝对方作了个揖便转身离开了。

由于自己闲逛收获有限,唐浩便向路人打听了一下金丰镖局所在,决定先去与陆总镖头会面。

“客官,您是有货物需要押运吗?”门口一个正在整理镖车的年轻镖师问,“小哥你好,我是来拜会陆总镖头的。”唐浩从怀中取出了秦夫人交给他的信物。

“哦?你是秦大师的熟人,请,里面请,”镖师一眼就认出了唐浩手里那多铁制的红梅信物,“没想到还挺方便,”唐浩心想。

“贵客到来,老夫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不久之后陆总镖头从后堂赶来,细看这位总镖头,一头乌黑长发整齐梳在脑后,两鬓处却是各有一道白色长发,一双深邃的眼睛散发着高手的气息,长髯及腹双手作揖笑着面向唐浩。

“陆总镖头,久仰大名,”按照江湖礼节互相拜见之后,两人分宾主坐下,“早就耳闻凤仪山庄庄主实乃妙人,老夫走镖也曾多次经过贵庄,无奈俗物在身未及入庄拜访,不想今日却在寒舍相会。”这位陆总镖头走了一辈子的镖,深知广交朋友的好处,恭维的话信手拈来,身为镖师,武艺高强自然是好的,要是能够做到交友广阔更是会对走镖有莫大的帮助。

“今日得见总镖头,也是在下平生幸事,”唐浩对这些情人事故也是手拿把掐,“不知庄主光临寒舍所为何事?”闲话说完,自然就可以直入主题了。

唐浩也不客气,便把从秦夫人那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陆总镖头,“原来如此,老夫感谢庄主肯为此地百姓出一份力!”听到帮手来了,陆总镖头当然是无任欢迎。

“事不宜迟,请总镖头为在下解惑,”寒暄已闭,两人的谈话就进入了正题。

经过陆总镖头的解释,唐浩得知沿海地区的海寇匪患其实已经持续了十数年之久,这些海寇大多数时间盘踞在孤悬海外的岛礁之上,一旦物资不足便会四处袭扰周边海民,更有甚者见官军围剿不力干脆就大举搬迁至陆地之上修筑营寨安顿下来,成了为祸一方的残忍贼匪。

近几年因为这匪患过甚,就连官军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身为本地武林龙头的陆总镖头便发出邀请号召各路好手组成义军协同治理日益严峻的匪患。

但人力终究有限,那海寇团伙机动性强而且行事狡诈,通常是这里刚解决了小股盗匪的骚扰那边马上就传来乡里被劫掠的消息,搅得官军和义军都是顾此失彼不胜其扰。

所以,虽然陆总镖头这个义举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不能说毫无建树却也只是起到了点微乎其微的帮助,因此不少原本加入义军的武林人士陆陆续续又退了出去,目前相比那些海寇来说,反而是义军更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而且,日前我门下弟子偶然撞见了件颇为值得玩味的事,”陆总镖头看着唐浩,“哦?总镖头请讲,”唐浩心里暗想是否会跟那老太监或者慕容家有关。

“我们义军与官军向来有各种交情,在合力抵御海寇之后更是每月定时要去官军营中汇报情况,”陆总镖头捋了捋胡须,“那日我派出去的人在回来的路上,凑巧看到了官军中竟然有人暗地里与海寇有所勾结,”说到这,唐浩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唏嘘地摇了摇头。

“养寇自重?”唐浩道出了真相,“很有可能,朝廷每年都会着福州府衙拨出钱粮用作剿寇之用,只是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被那些贪赃枉法的畜生给贪墨了。”陆总镖头气愤不已。

“那请问总镖头,秦夫人提到的老太监又是怎么回事?”海寇的事一时半会儿说不完,唐浩又想到了另一件疑似与慕容家有关的事。

“这是…”陆总镖头话到嘴边,突然被外面传来的声音打断,“少镖头回来了!”家里的仆人来通传,说是陆家公子陆非玄回来了,“让他来这里见过庄主先生,”陆总镖头吩咐道。

“庄主少待,关于那老太监一事,还是由小儿来说明更为准确。”

“那就叨扰少镖头了!”唐浩起身作揖,这些江湖礼节在现在的他身上是信手拈来。

福州陆家,自从大宋开国以来便是此地的名门望族,陆家人世代经商习武,到了现任家主陆长虹陆总镖头手上更是在人望上面达到了顶峰,所以他的一声号召便引得闽地武林人士纷纷响应。

而身为陆家独子的陆非玄,年纪不过三十来岁却已隐隐有青出于蓝的架势,在他二十岁时便已将家传剑法《飞瀑连环剑》融会贯通,更是在及冠礼时得其父所赐陆家代代相传的一对宝剑追星、赶月,一时名声大噪。

“孩儿参见父亲,”正说着,陆非玄来了,唐浩抬眼一瞧,这位少镖头一身青衣,背背两柄宝剑英气逼人。

“玄儿,来见过梧凤庄主,”陆总镖头为两人介绍,“哦?天下闻名的梧凤庄主?”唐浩的名头誉满江湖,同为武林人士的陆非玄自然是早已听过他的各种传闻。

“你好,少镖头,”唐浩起身作揖,“庄主大驾光临,在下来迟,勿怪,勿怪。”陆非玄赶忙回礼。

“玄儿,闲话少叙,庄主受秦夫人所托,特来为剿灭海寇出一份力,”陆总镖头向儿子说明唐浩的来意,“你日前说手下镖师看到有个老太监秘密会见了厢军内的某人,为父与庄主刚才正聊及此事,你既然来了就详细为庄主说明一下吧。”

“原来如此,陆某代福州府百姓先行谢过庄主这大义之举,”听闻唐浩是来帮忙的,陆非玄欣喜不已,“少镖头言重了,能为百姓解忧也是在下的幸事。”唐浩回礼道。

“至于那老太监,是我手下镖师偶然撞见的,只是觉得有些古怪所以跟我提过。”陆非玄回忆起来。

那日在此地牢城营中,得陆非玄指派去那里送东西给管营大人的镖师看到一个一身白衣的老太监与几个牢城内的军官谈话。

“那位镖师就觉得奇怪,若是汴京那位官家派来的内官不可能做这些鬼鬼祟祟的事情,”陆非玄分析着,“所以他回来向我禀报此事的时候我便留了个心眼。”

“可否让我见见那位镖师?”唐浩想要通过镖师的描述来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唉,不巧,此人五日前掩护百姓的时候重伤不治,已经不在人世了。”陆非玄叹了口气。

“此地匪患竟如此严重?”唐浩还真没想到事态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庄主有所不知,也不知道是上天庇佑还是天降惩罚,这几年风调雨顺百姓家里的田地收成都比过往要好上许多,可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海寇更加猖狂,侵扰乡里的频率越来越多,反而让百姓们都遭了罪。”陆总镖头道出了心中的无奈。

“现如今,虽然我爹号召了一批武林人士组成义军协助官军护卫百姓,可那些海寇实在太过狡猾,我们的抵御反倒成了事倍功半。”陆非玄当然对眼下的情况一清二楚。

“不知道两位可知那最大的海寇匪窝在哪里?”唐浩认为斩草除根才是上策,“庄主这是何意?”陆家父子面露疑色,“剿匪剿匪,自然是要把那些海寇全都剿了才能还百姓一个清静啦。”唐浩笑道。

“庄主不可鲁莽,且不说那匪穴盘根错节易守难攻,官军几次三番清剿都无功而返,更为棘手的是那里还高手云集非一般武人可比的啊。”陆总镖头劝阻。

虽说这两父子在本地武林人士中的确尚属高手,但天下之大人外有人,以他们目前的武学境界即便知道梧凤的名头也很难理解唐浩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哦?愿闻其详?”唐浩也不忙着解释,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多了解下对手并不是坏事。

“剿匪的事再急也不在这一刻,老夫聊备薄酒,庄主请先入席,咱们边吃边聊吧。”陆总镖头早已吩咐家里仆人准备了接风宴。

“多谢总镖头的款待,”席间唐浩举杯向主人家敬酒,“一席薄酒不成敬意,请。”陆总镖头为人正直豪爽也不摆前辈的派头。

“不知总镖头可否告知在下有关匪穴的情况?”酒过三巡之后,唐浩又把话题引到了关于剿匪的事情上。

“我来说吧,”少镖头陆非玄率先接过话头,“这些海寇里最大的一个匪首名为通直,是个倭人,六年前带着一批手下来到此地,在收编了不少散乱的海寇之后渐渐成了势,也怪我们当初没看出此人手段高明,不然也不会造成如今这样的局面。”

“现如今,他们盘踞在距内陆不远处的礁石岛上,少说也有三四百人的规模,”陆总镖头叹着气,“这么多人要吃要喝,便时不时侵犯周边村庄,我们义军与之交手多次,可这群人根本就不恋战,一接战不做多余抵抗就跑,官军乘船去礁石岛剿匪,又被他们利用地利优势击退,只可惜老夫本事有限,无法为本地百姓除恶。”说罢,陆总镖头一掌拍在了桌子上。

“这官军战力如此不堪?”唐浩对朝廷军队的事并不了解,“此处多是厢军,有战斗力的都被派驻守卫要地,剩下的那些不是农户就是工户,连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都屈指可数。”陆非玄摇了摇头。

“得嘞,明白了,说是协助官军抗击海寇,真正有战力的仅仅是你们义军啊,”唐浩一针见血,“擒贼擒王,明日我就去把那个什么通直给办了。”

“庄主一人?”陆总镖头诧异道,“对,我一人就够了,您父子二人领导义军守卫百姓要紧,明日只需帮我指个方向安排一艘小船便可。”唐浩轻松地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天龙游记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tianlongyouji/read/79/77.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