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四合院:中专毕业生,舅舅易中海 http://www.64sw.com/xiaoshuo/siheyuan0zhongzhuanbiyesheng0jiujiuyizhonghai/read/79/11.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因为红星澡堂距离四合院并不远。
身上仍残留着澡堂的暖意。
易中海买的衣服材料很实在。
所以整个旅程中李建国都没感到寒冷。
他们回到了易中海的家中。
一大妈已经在堂屋给李建国摆设了一张临时的小床。
内屋还烧着暖炕。
因此堂屋的气温也不算低,勉强睡觉肯定没问题。
“建国,你回来了。”
一大妈见到李建国进门,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这大外甥,一大妈怎么看都喜欢得不得了。
“今天你就在这儿先对付一晚。”
“明天舅妈找人收拾下隔壁的空房间,以后你就住那里了。”
李建国有点好奇。
“隔壁那个空房子是谁的呢?”
一大妈的笑容稍微收敛了一些。
“那是舅舅多年前预备下的,本打算将来孩子们成家立业的时候用……”
说着,一大妈脸上显露出一丝哀伤。
李建国当然理解原因,赶忙表态。
“舅妈,您放心,以后我会把您和舅舅当作亲生父母对待。”
一听这话,一大妈的眼眶瞬间泛红。
“好好好,真是个好孩子,舅舅舅妈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这时,里屋的易中海听到李建国的话,眼睛也有些湿润。
关于养老的事情。
在此之前一直是他和一大妈的一厢情愿。
但听了李建国的话后。
他知道他和老伴今后有人可以依靠养老了。
果然没有选错。
这孩子确实是个好人。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妹妹。
深深地叹了口气。
要是妹妹不那么倔强。
也许这些年他的大外甥就不必受那么多苦。
拒绝了他的救济。
最终受苦的还是孩子啊!
次日清晨,易中海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便拎着一大包东西出门去了。
直到接近中午才回家。
一大妈将昨晚剩下的饭菜加热。
大家一起吃饱后,易中海便带着李建国去轧钢厂报到。
“舅舅已经和厂里的领导打过招呼了。”
“人事部门会把你安排到采购科,那儿的工作比较轻松。”
易中海抽着廉价香烟,边走边向李建国交待。
“到了采购科以后,你要努力工作,不能像你柱哥那样。”
“不能贪图公家一分钱的利益。”
易中海皱紧眉头。
他把李建国分配到采购科。
觉得有利有弊。
在外人看来,采购科是个美差事。
常和粮站公社的人打交道,能捞到不少好处。
但他担心李建国会走歪路。
一不小心就会走上投机取巧的道路。
“在采购科那里,你要经常和粮站的领导、公社的领导打交道。”
“你的酒量不错,舅舅觉得你在那里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李建国认真聆听易中海的叮嘱,时不时回应一句。
“你放心舅舅,我会听你的,在那里我会规规矩矩的。”
尽管他口头上这么说。
但心里却想着该占的便宜还是得占。
毕竟大家都在占便宜。
他如果不占,岂不是成了傻子?
而且他看过很多电视剧。
了解到在这个时代。
大家普遍都会占用一些公家的小利益。
如果你不去占,反而会被认为不合群。
但这其中的一些窍门,只有真正入职之后才能摸清楚。
很快,两人来到了轧钢厂的大门口,门口的保安将他们拦下。
李建国瞥了一眼两侧站岗的民兵。
哇塞,他们每个人背上都扛着一支长枪!
易中海从胸前的口袋掏出一包大前门香烟。
递给保安一根,解释道:
“这是我外甥,刚刚从中专毕业分配到轧钢厂工作,我现在带他去人事处报到。”
接着,易中海朝李建国眨眨眼示意。
李建国立刻拿出介绍信,恭敬地递给了保安。
保安冲着易中海挤眉弄眼,惊讶地说:
“易师傅,您这何时冒出个这么大的外甥啊,还竟是中专毕业生?”
易中海呵呵笑着回答:
“他之前一直在农村,这次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城里来了。”
保安认真检查了介绍信。
确认无误后便放行了他们。
进了大门后,易中海把刚拆开的新一包大前门递给了李建国,嘱咐道:
“以后如果保卫再拦你,你就给他们每人散三根烟。”
“别的话不多说,门口这些保卫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啊。”
“否则他们要是跟你过不去,你就连工厂的大门都迈不进去。”
李建国点头答应,并默默记住了这句话。
现在社会,人情世故似乎变得越来越淡漠。
他意识到有些事情还是要多向这位舅舅学习。
尽管体内拥有原主人的记忆。
他对这个时代并不陌生。
但原主人的生活经历仅限于学校和农村。
对于工厂中的种种潜规则确实不太了解。
看来以后自己得多听、多看、多学。
尽早融入这个轧钢厂的大集体之中。
带着这样的觉悟。
李建国规规矩矩地跟在易中海身后。
仔细观察他的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的交流方式。
来到人事处后。
李建国也学会了一些门道。
一进门就先给大家发一圈大前门香烟。
然后安静地站在易中海身后。
看着他为自己办理入职手续。
其实李建国的档案早已送到了轧钢厂。
但由于需要在家照顾重病的父母。
所以他迟迟未能前来报到。
今天早上,易中海出门时已经把所有关系疏通一遍。
所以此刻办理入职手续一路畅通无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身上仍残留着澡堂的暖意。
易中海买的衣服材料很实在。
所以整个旅程中李建国都没感到寒冷。
他们回到了易中海的家中。
一大妈已经在堂屋给李建国摆设了一张临时的小床。
内屋还烧着暖炕。
因此堂屋的气温也不算低,勉强睡觉肯定没问题。
“建国,你回来了。”
一大妈见到李建国进门,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这大外甥,一大妈怎么看都喜欢得不得了。
“今天你就在这儿先对付一晚。”
“明天舅妈找人收拾下隔壁的空房间,以后你就住那里了。”
李建国有点好奇。
“隔壁那个空房子是谁的呢?”
一大妈的笑容稍微收敛了一些。
“那是舅舅多年前预备下的,本打算将来孩子们成家立业的时候用……”
说着,一大妈脸上显露出一丝哀伤。
李建国当然理解原因,赶忙表态。
“舅妈,您放心,以后我会把您和舅舅当作亲生父母对待。”
一听这话,一大妈的眼眶瞬间泛红。
“好好好,真是个好孩子,舅舅舅妈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这时,里屋的易中海听到李建国的话,眼睛也有些湿润。
关于养老的事情。
在此之前一直是他和一大妈的一厢情愿。
但听了李建国的话后。
他知道他和老伴今后有人可以依靠养老了。
果然没有选错。
这孩子确实是个好人。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妹妹。
深深地叹了口气。
要是妹妹不那么倔强。
也许这些年他的大外甥就不必受那么多苦。
拒绝了他的救济。
最终受苦的还是孩子啊!
次日清晨,易中海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便拎着一大包东西出门去了。
直到接近中午才回家。
一大妈将昨晚剩下的饭菜加热。
大家一起吃饱后,易中海便带着李建国去轧钢厂报到。
“舅舅已经和厂里的领导打过招呼了。”
“人事部门会把你安排到采购科,那儿的工作比较轻松。”
易中海抽着廉价香烟,边走边向李建国交待。
“到了采购科以后,你要努力工作,不能像你柱哥那样。”
“不能贪图公家一分钱的利益。”
易中海皱紧眉头。
他把李建国分配到采购科。
觉得有利有弊。
在外人看来,采购科是个美差事。
常和粮站公社的人打交道,能捞到不少好处。
但他担心李建国会走歪路。
一不小心就会走上投机取巧的道路。
“在采购科那里,你要经常和粮站的领导、公社的领导打交道。”
“你的酒量不错,舅舅觉得你在那里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李建国认真聆听易中海的叮嘱,时不时回应一句。
“你放心舅舅,我会听你的,在那里我会规规矩矩的。”
尽管他口头上这么说。
但心里却想着该占的便宜还是得占。
毕竟大家都在占便宜。
他如果不占,岂不是成了傻子?
而且他看过很多电视剧。
了解到在这个时代。
大家普遍都会占用一些公家的小利益。
如果你不去占,反而会被认为不合群。
但这其中的一些窍门,只有真正入职之后才能摸清楚。
很快,两人来到了轧钢厂的大门口,门口的保安将他们拦下。
李建国瞥了一眼两侧站岗的民兵。
哇塞,他们每个人背上都扛着一支长枪!
易中海从胸前的口袋掏出一包大前门香烟。
递给保安一根,解释道:
“这是我外甥,刚刚从中专毕业分配到轧钢厂工作,我现在带他去人事处报到。”
接着,易中海朝李建国眨眨眼示意。
李建国立刻拿出介绍信,恭敬地递给了保安。
保安冲着易中海挤眉弄眼,惊讶地说:
“易师傅,您这何时冒出个这么大的外甥啊,还竟是中专毕业生?”
易中海呵呵笑着回答:
“他之前一直在农村,这次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城里来了。”
保安认真检查了介绍信。
确认无误后便放行了他们。
进了大门后,易中海把刚拆开的新一包大前门递给了李建国,嘱咐道:
“以后如果保卫再拦你,你就给他们每人散三根烟。”
“别的话不多说,门口这些保卫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啊。”
“否则他们要是跟你过不去,你就连工厂的大门都迈不进去。”
李建国点头答应,并默默记住了这句话。
现在社会,人情世故似乎变得越来越淡漠。
他意识到有些事情还是要多向这位舅舅学习。
尽管体内拥有原主人的记忆。
他对这个时代并不陌生。
但原主人的生活经历仅限于学校和农村。
对于工厂中的种种潜规则确实不太了解。
看来以后自己得多听、多看、多学。
尽早融入这个轧钢厂的大集体之中。
带着这样的觉悟。
李建国规规矩矩地跟在易中海身后。
仔细观察他的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的交流方式。
来到人事处后。
李建国也学会了一些门道。
一进门就先给大家发一圈大前门香烟。
然后安静地站在易中海身后。
看着他为自己办理入职手续。
其实李建国的档案早已送到了轧钢厂。
但由于需要在家照顾重病的父母。
所以他迟迟未能前来报到。
今天早上,易中海出门时已经把所有关系疏通一遍。
所以此刻办理入职手续一路畅通无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四合院:中专毕业生,舅舅易中海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siheyuan0zhongzhuanbiyesheng0jiujiuyizhonghai/read/79/11.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