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 http://www.64sw.com/xiaoshuo/siheyuan0shazhunigezhatiantianzouni0/read/97/344.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李父李母一听来客竟是女儿单位的领导和一位部长,态度更加郑重和热情起来。
连忙将身侧的椅子又擦了擦,连声道:
“哎呀,赵馆长,周部长,快请坐,快请上坐!”
周振邦见状,爽朗地一笑,摆手道:
“李老师,张老师,你们太客气了!”
“咱们今天不论公职,只论家谊。”
“按我跟卫国的关系,他就是我亲兄弟,在您二位面前,我们就是小辈儿。”
“您二位直接叫我名字就行!”
赵素心也立刻含笑点头,语气温婉地附和:
“是啊,李老师,张老师。晓芸在单位就跟我的妹子一样,咱们私下里真不用这么见外。”
“您二位要是开口闭口领导、部长的,我们这顿饭吃着都觉着别扭,放不开呀。”
李父却坚持道:
“哎呀,周部长,赵馆长,话不能这么说。”
“这情分是情分,礼数是礼数,咱们各论各的嘛!”
“我们要真直呼其名,那才真是不懂规矩,不像话了,使不得,使不得。”
见老两口态度坚决,周振邦和赵素心对视一眼,知道这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坚持与修养,便也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只是笑容更真诚了几分。
这时,李母对着李晓芸吩咐道:
“晓芸,快给卫国,还有周部长、赵馆长他们倒茶呀!”
“我这就去把菜端上来,咱们马上开饭。”
李晓芸脸上带着羞涩的红晕,轻声应了,手脚麻利地拿起桌上的茶壶,给在座的每个人面前的茶杯都斟满了热茶。
很快,李父李母便将准备好的饭菜一一端上了桌。
老两口将碗筷分发到每个人手中,这才在主位坐下。
李父作为一家之主,举起茶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家里没什么好招待的,就是些家常便饭,各位千万别嫌弃,将就着吃一点。”
周振邦立刻端起茶杯回应:
“张老师,您这话可就太谦虚了!这饭菜看着就香,比我们在食堂吃的强多了!”
“现在大家日子都这么过,能聚在一起热热乎乎吃顿饭,比什么都强!”
赵素心也笑着点头:
“是啊,李老师,张老师,你们真是太客气了。”
“这饭菜一看就用了心,我们今天有口福了。”
气氛融洽,大家便动起了筷子。
席间,李母不断给周振邦、赵素心和何卫国夹菜,热情得让人心头暖洋洋的。
雨水这小丫头也乖巧地自己吃着饭,不时好奇地看看大人们。
吃得差不多了,赵素心放下筷子,神色转为正式而温和,她看向李父李母,开口道:
“李老师,张老师,今天我和老周冒昧登门,想必二位也清楚我们的来意。”
“是为了我这位兄弟,何卫国,向您二老的千金,晓芸姑娘提亲来的。”
她顿了顿,脸上带着媒人特有的欣慰笑容:
“说起来,卫国和晓芸能认识,还是我从中牵的线,所以今天这个媒人,我是当仁不让。”
“卫国这孩子,是跟我家老周一个战壕里滚出来的,是过命的交情。”
“他的人品、能力,那是没得说,绝对端正、可靠!”
“现在在厂里也是重点培养的骨干,前途光明。”
“这些,想必您二位之前接触也有所了解。”
她的目光转向何卫国和李晓芸,语气更加柔和:
“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旁观者都看得清清楚楚,卫国他对晓芸是真心实意,体贴负责。”
“晓芸呢,跟卫国在一起也是满心欢喜,情投意合。”
“我们看在眼里,也真心替他们高兴。”
最后,她郑重地看向李父李母:
“所以今天,我们厚着脸皮登门,就是希望能得到您二老的金口,成全这对好孩子,把他们的亲事定下来。”
“不知道您二位意下如何?”
其实,关于何卫国和李晓芸的婚事,李父李母心里早就认可了。
上次一起吃饭后,他们对这个沉稳干练、眼神清正的年轻人就非常满意。
今天赵素心和周振邦亲自上门,更是给足了面子,也体现了何卫国的诚意。
这些老派的规矩和礼数做到位,让他们心里更加舒坦。
李父与李母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赞同与欣慰。
李父轻轻咳嗽一声,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开口道:
“赵馆长,您这话说得太周到了。”
“卫国这孩子,我们之前见过,也一起吃过饭,印象非常好!”
“是个稳重、踏实、有担当的好青年!”
“晓芸能跟他在一起,我们做父母的,是一百个放心!”
他看了一眼身边含羞带笑的女儿,继续说道:
“只要他们两个年轻人自己觉得好,愿意在一起把日子过好,我们做父母的,就没有任何反对的道理,只有支持和祝福。”
“再说了,咱们两家离得也近,我们住地安门,他们住南锣鼓巷,相互有个照应,知根知底的,晓芸嫁过去,我们老两口也安心。”
这时,周振邦接过话头,声音洪亮:
“李老师,张老师,你们放心!”
“卫国以后但凡敢对晓芸有半点不好,不用您二老开口,我第一个冲过去收拾他!”
“我这个大哥,给你们打包票!”
李母听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彻底舒展开来,连忙说道:
“哎呀,有周部长和素心同志你们这样担保,我们更是放一百二十个心了!”
“而且卫国这孩子,我们本身也是信得过的。”
“这婚事啊,我们同意了!”
她随即把慈祥的目光投向何卫国,温言道:
“卫国啊,这亲事既然定下了,后面就是挑日子的事儿了。”
“你回去呢,找个明白人,看看黄历,选个宜嫁娶的好日子。”
“到时候咱们两家再坐下来,把这具体的婚期敲定,这门亲事就算成了!”
何卫国一直悬着的心此刻终于稳稳落地,他没想到今天的事情如此顺利。
他立刻站起身,对着李父李母深深鞠了一躬,语气诚恳而坚定:
“叔叔,阿姨,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愿意把晓芸交给我!”
“你们放心,我回去就找人看日子,尽快把这事定下来。”
“我向你们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待晓芸,绝不让她受一点委屈,一定让她过上好日子!”
“以后我也会孝敬您二老的!”
李父欣慰地连连点头,抬手虚扶了一下:
“好孩子,快坐下!你有这份心,我们就很知足,很欣慰了!”
“我们也不图你们多少孝敬,只要你们小两口以后能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的,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比给我们什么都强!”
李母也笑着附和:“是啊,卫国,你李叔叔说得对。你们俩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亲事既定,客厅里的气氛更加轻松热烈。
大家又坐着聊了一会儿家常,说了些厂里、文化馆的趣事,笑声不断。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周振邦和赵素心便起身告辞,何卫国和雨水也跟着一起离开。
连忙将身侧的椅子又擦了擦,连声道:
“哎呀,赵馆长,周部长,快请坐,快请上坐!”
周振邦见状,爽朗地一笑,摆手道:
“李老师,张老师,你们太客气了!”
“咱们今天不论公职,只论家谊。”
“按我跟卫国的关系,他就是我亲兄弟,在您二位面前,我们就是小辈儿。”
“您二位直接叫我名字就行!”
赵素心也立刻含笑点头,语气温婉地附和:
“是啊,李老师,张老师。晓芸在单位就跟我的妹子一样,咱们私下里真不用这么见外。”
“您二位要是开口闭口领导、部长的,我们这顿饭吃着都觉着别扭,放不开呀。”
李父却坚持道:
“哎呀,周部长,赵馆长,话不能这么说。”
“这情分是情分,礼数是礼数,咱们各论各的嘛!”
“我们要真直呼其名,那才真是不懂规矩,不像话了,使不得,使不得。”
见老两口态度坚决,周振邦和赵素心对视一眼,知道这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坚持与修养,便也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只是笑容更真诚了几分。
这时,李母对着李晓芸吩咐道:
“晓芸,快给卫国,还有周部长、赵馆长他们倒茶呀!”
“我这就去把菜端上来,咱们马上开饭。”
李晓芸脸上带着羞涩的红晕,轻声应了,手脚麻利地拿起桌上的茶壶,给在座的每个人面前的茶杯都斟满了热茶。
很快,李父李母便将准备好的饭菜一一端上了桌。
老两口将碗筷分发到每个人手中,这才在主位坐下。
李父作为一家之主,举起茶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家里没什么好招待的,就是些家常便饭,各位千万别嫌弃,将就着吃一点。”
周振邦立刻端起茶杯回应:
“张老师,您这话可就太谦虚了!这饭菜看着就香,比我们在食堂吃的强多了!”
“现在大家日子都这么过,能聚在一起热热乎乎吃顿饭,比什么都强!”
赵素心也笑着点头:
“是啊,李老师,张老师,你们真是太客气了。”
“这饭菜一看就用了心,我们今天有口福了。”
气氛融洽,大家便动起了筷子。
席间,李母不断给周振邦、赵素心和何卫国夹菜,热情得让人心头暖洋洋的。
雨水这小丫头也乖巧地自己吃着饭,不时好奇地看看大人们。
吃得差不多了,赵素心放下筷子,神色转为正式而温和,她看向李父李母,开口道:
“李老师,张老师,今天我和老周冒昧登门,想必二位也清楚我们的来意。”
“是为了我这位兄弟,何卫国,向您二老的千金,晓芸姑娘提亲来的。”
她顿了顿,脸上带着媒人特有的欣慰笑容:
“说起来,卫国和晓芸能认识,还是我从中牵的线,所以今天这个媒人,我是当仁不让。”
“卫国这孩子,是跟我家老周一个战壕里滚出来的,是过命的交情。”
“他的人品、能力,那是没得说,绝对端正、可靠!”
“现在在厂里也是重点培养的骨干,前途光明。”
“这些,想必您二位之前接触也有所了解。”
她的目光转向何卫国和李晓芸,语气更加柔和:
“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旁观者都看得清清楚楚,卫国他对晓芸是真心实意,体贴负责。”
“晓芸呢,跟卫国在一起也是满心欢喜,情投意合。”
“我们看在眼里,也真心替他们高兴。”
最后,她郑重地看向李父李母:
“所以今天,我们厚着脸皮登门,就是希望能得到您二老的金口,成全这对好孩子,把他们的亲事定下来。”
“不知道您二位意下如何?”
其实,关于何卫国和李晓芸的婚事,李父李母心里早就认可了。
上次一起吃饭后,他们对这个沉稳干练、眼神清正的年轻人就非常满意。
今天赵素心和周振邦亲自上门,更是给足了面子,也体现了何卫国的诚意。
这些老派的规矩和礼数做到位,让他们心里更加舒坦。
李父与李母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赞同与欣慰。
李父轻轻咳嗽一声,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开口道:
“赵馆长,您这话说得太周到了。”
“卫国这孩子,我们之前见过,也一起吃过饭,印象非常好!”
“是个稳重、踏实、有担当的好青年!”
“晓芸能跟他在一起,我们做父母的,是一百个放心!”
他看了一眼身边含羞带笑的女儿,继续说道:
“只要他们两个年轻人自己觉得好,愿意在一起把日子过好,我们做父母的,就没有任何反对的道理,只有支持和祝福。”
“再说了,咱们两家离得也近,我们住地安门,他们住南锣鼓巷,相互有个照应,知根知底的,晓芸嫁过去,我们老两口也安心。”
这时,周振邦接过话头,声音洪亮:
“李老师,张老师,你们放心!”
“卫国以后但凡敢对晓芸有半点不好,不用您二老开口,我第一个冲过去收拾他!”
“我这个大哥,给你们打包票!”
李母听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彻底舒展开来,连忙说道:
“哎呀,有周部长和素心同志你们这样担保,我们更是放一百二十个心了!”
“而且卫国这孩子,我们本身也是信得过的。”
“这婚事啊,我们同意了!”
她随即把慈祥的目光投向何卫国,温言道:
“卫国啊,这亲事既然定下了,后面就是挑日子的事儿了。”
“你回去呢,找个明白人,看看黄历,选个宜嫁娶的好日子。”
“到时候咱们两家再坐下来,把这具体的婚期敲定,这门亲事就算成了!”
何卫国一直悬着的心此刻终于稳稳落地,他没想到今天的事情如此顺利。
他立刻站起身,对着李父李母深深鞠了一躬,语气诚恳而坚定:
“叔叔,阿姨,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愿意把晓芸交给我!”
“你们放心,我回去就找人看日子,尽快把这事定下来。”
“我向你们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待晓芸,绝不让她受一点委屈,一定让她过上好日子!”
“以后我也会孝敬您二老的!”
李父欣慰地连连点头,抬手虚扶了一下:
“好孩子,快坐下!你有这份心,我们就很知足,很欣慰了!”
“我们也不图你们多少孝敬,只要你们小两口以后能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的,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比给我们什么都强!”
李母也笑着附和:“是啊,卫国,你李叔叔说得对。你们俩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亲事既定,客厅里的气氛更加轻松热烈。
大家又坐着聊了一会儿家常,说了些厂里、文化馆的趣事,笑声不断。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周振邦和赵素心便起身告辞,何卫国和雨水也跟着一起离开。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siheyuan0shazhunigezhatiantianzouni0/read/97/344.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