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除夕夜


小说:四合院:重生50,上交亿万吨粮  作者:南城四合院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四合院:重生50,上交亿万吨粮 http://www.64sw.com/xiaoshuo/siheyuan0chongsheng500shangjiaoyiwandunliang/read/79/9.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一 ↓
  这段时间,轧钢厂一直在扩建,并合并了好几个民营企业,因此来红星轧钢厂指导工作、参观考察以及提供援助的人都络绎不绝,小食堂的接待餐也是应接不暇。

不仅是杨厂长,厂里其他负责接待对接单位的领导们,在品尝过何雨柱精心烹制的接待酒席之后,都对他的烹饪技艺赞不绝口。再加上何雨柱如今待人接物比起以前更加圆滑,逢人便讲些顺耳的好话,因而赢得了厂里几乎每一位领导的认可。

年前是结婚的旺季,何雨柱的名声也开始传开了。只要黄道吉日,就有邀请他掌勺办酒席的。他掌勺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原本五块、十块都有,具体价格要看酒席的桌数,但现在不论多少桌,最低起步价都是十块。

何雨柱忙得晕头转向,每天要么是被请去做婚宴掌勺,要么就是在厂里做接待餐,收入丰厚,一次至少也能赚十块钱,而且还能收到一些礼品类的肉类蔬菜什么的,有时甚至能得到一些特供烟酒和稀有的食材。

由于经常做饭宴,何雨柱的厨艺也明显提升了不少,在系统的技能面板上可以看到,各个厨师技能的经验值都增长了十几个到几十个百分点。

有几个酒店老板也找上门来,提出高薪聘请他去当主厨,月薪开到了上百元。然而何雨柱全都谢绝了,他可是有系统傍身的人,哪里会瞧得上那些蝇头小利呢。

如今他有了挑选的权利,只有那些能帮助他拓宽人脉的工作机会,他才会答应帮忙掌勺。要是全都答应下来,他还真应付不来。

家里堆满了鸡肉鸭肉鱼肉等各种肉类食品,生活水平比起以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早晨,何雨柱都会将一天三顿饭都准备好,到了中午和晚上就由何雨水负责拿到聋老太太那里加热后再吃。何雨柱晚上还要去夜校露个面,因为还有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他在那里完成。

聋老太太和何雨水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两人的面色和其他各方面的状态也都比过去好了许多。何雨水如今脸蛋变得圆润饱满,皮肤白里透红,个子也噌噌往上窜。

只是学习成绩还在中游徘徊,这让何雨柱开始考虑是否应该给何雨水找个家庭教师。他自己虽然可以帮忙辅导学习,但首先原身也就读到小学三年级就没再上学了,尽管报名参加了职业学校正在就读,但这短短几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让他一下就通晓所有知识;其次,他确实也没有足够的时间。

眨眼间到了腊月二十九,红星轧钢厂正式放假了。由于1950年没有腊月三十,所以这个腊月二十九就算是除夕之夜了。何雨柱也终于有了空闲时间,他的妹妹何雨水早已放了寒假,两人连早饭都没吃,一直睡到接近中午才起床。

中午的时候,他们简单地做了些饭菜填饱肚子,何雨柱拿出了专门为何雨水购买的新衣服让她换上,而他自己则开始贴春联,这些春联是他用一小块猪肉酬谢阎埠贵帮忙书写的。

为了答谢易婶帮忙照顾聋老太太,何雨柱原本打算请易中海夫妇来家里吃饭。易中海提议不如让老太太和两家一起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于是午饭过后易婶便早早过来帮忙。

这段时间何雨柱在外面给人操办婚宴,不仅赚了些钱,还带回了不少鸡肉、鱼肉、猪肉、羊肉以及蛋类等食材。何雨柱列出了一份菜单,计划将年夜饭弄得丰富一些,易婶和小女孩都过来帮忙打下手,易中海也来搭把手。

到了傍晚六点多,满满当当的四碟八碗菜肴摆上了餐桌,小女孩已经早早把聋老太太请了过来。何雨柱拿出一串一千响的鞭炮走到门外点燃,然后迅速返回屋内并关上门,此刻外面已是各家各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接着,何雨柱又取出一瓶陈年赖茅酒,易中海一见到便直流口水,因为现如今已经没有赖茅酒了,国家已将成义酒坊、荣和酒坊和恒兴酒厂合并,统一称为茅台酒,所以现存的赖茅酒都是陈年老酒,喝一瓶少一瓶。

易婶和何雨水将酒杯和碗筷端上来,餐桌上除了一条红烧鲤鱼、四个四喜丸子、一个红焖肘子、一道葱爆羊肉、一份芥末墩儿、一份三不粘等帝都传统的美食之外,还有东坡肉、宫保鸡丁等八道热菜及四道凉菜。在这个年代,即便是见识广博的聋老太太看到这么丰富的餐桌菜肴也不禁瞠目结舌。

易中海扶着聋老太太坐在上座,何雨柱为大家斟满了酒杯,聋老太太和易婶也各自倒了一小杯,小女孩则为聋老太太准备了一瓶北冰洋汽水。

聋老太太责备何雨柱:“柱子你这个败家子,日子没法过了是不是?搞这么多菜,得学会过日子,攒点钱好娶媳妇,这么挥霍可不是个事儿。”

何雨水立刻跳起来为哥哥辩护:“老太太,我哥做的这些菜其实没花多少钱,都是他在外面给人掌勺的时候人家赠送的。这一个月我哥一直在外面忙,我都没有吃过他亲手做的晚餐。”

何雨柱训斥妹妹:“好好和老太太说话,你怎么能这样冲动呢。”

随后他又转向聋老太太解释道:“老太太,过年之前帮人料理婚宴比较多,别人赠送的一些食材攒了不少,大过年我们就奢侈一次吧。”

易中海笑眯眯地说:“柱子现在的厨艺已经很精湛了,名声在外,整天帮人掌勺,这些食物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老太太您尽管放心吃吧。”

说完,易中海夹起一块肘子喂给聋老太太,待她品尝了第一口之后,大家才开始纷纷拿起筷子享用菜肴。

易中海夹了几口菜吃下去,然后对何雨柱说:“柱子啊,你现在工作稳定了,生活条件也好起来了,你也该开始考虑找个对象成家的事了。”

何雨柱嚼完嘴里的菜,拿起酒杯回应道:“我还没到二十岁呢,找对象这事不用急。”

接着,他对易中海表示祝贺:“对了,差点忘了恭喜易叔您晋升为一大爷,我敬您一杯!”

如今四合院差不多都住满了人,不过住在里面的轧钢厂职工倒不多,仅占三分之一的比例。以前要是邻里之间闹点纠纷啥的,去找红星轧钢厂的领导就能解决。可现在不一样了,去年年底,在街道办事处的组织下,从这四合院里挑选出了三位负责人,也算是居委会的初期形态。

前院的阎埠贵成了三大爷,中院由易中海担任一大爷,后院则是刘海中作为二大爷。

易中海这位一大爷,在轧钢厂是一名钳工高手,后来被评为最高级别的八级钳工,深得厂领导的赏识,在四合院里也有很高的威望。他表面上公正无私、乐善好施,但实际上城府颇深,做事用心机,是个深思熟虑的人物。所以在处理四合院的琐碎事务时,他总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样一来,虽然四合院内部可能存在不少矛盾,但对外却展现出一片和谐景象。

因为易大妈的身体状况,没有子女,所以她特别重视何雨柱,处处为他撑腰,还希望他未来能照顾自己老两口。

当然,那时候易中海刚刚四十出头,或许还没有想到要找人养老这个问题。他目前所做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树立一个好的口碑。

二大爷刘海中同样是轧钢厂的一名工人,是个高级钳工,内心极度渴望能够当上领导,是个典型的官迷。遗憾的是,他文化程度不高,连小组长的位置都没混上。这次被选为二大爷让他兴奋不已,在四合院里格外活跃,终于过了一把当官的瘾。

他家里有三个儿子,秉持着传统的观念,他对大儿子宠爱有加,百般呵护;而对二儿子和三儿子,则视为累赘,时常打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旗号,实际上把他们当作出气筒,不是打就是骂,对待这几个孩子的差别比古代嫡庶之间的待遇还要明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四合院:重生50,上交亿万吨粮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siheyuan0chongsheng500shangjiaoyiwandunliang/read/79/9.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