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作家何雨柱!


小说:四合院:重生50,上交亿万吨粮  作者:南城四合院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四合院:重生50,上交亿万吨粮 http://www.64sw.com/xiaoshuo/siheyuan0chongsheng500shangjiaoyiwandunliang/read/79/17.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一 ↓
  指出我们的报纸应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全党共同参与来办好,而不能仅靠少数人闭门造车;第三页记录了持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以及现任职务;底部盖有发证机关——“帝都日报编辑部”的公章,颁发日期是1954年4月19日。证件最后一页即封底列明了通讯员的主要职责:

1、定期给报社写信,真实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诉求和实际工作情况,充当党报的眼睛和耳朵,成为民众的代言人。

2、积极参与组织读者阅读报纸,并负责收集反馈群众对于报纸的意见和需求。

3、要时常撰写稿件,并确保稿件内容的真实性。

离开帝都日报社的时候,何雨柱心情格外激动,拥有了这个证件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能更方便地处理了,使用相机也不必担心会引来他人闲言碎语,拍摄照片时也不会有人误以为他是特务了。此外,外出办事出示这张通讯员证的效果远胜过厂里的工作证。

回到家中,何雨柱又拿出了两斤五花肉,炖了一锅香喷喷的红烧肉,然后让雨水去邀请聋老太太和一大爷夫妇一起来家里吃饭,并且告诉他们,自己拿到了通讯员证,得让大家都知道一下。

不久,雨水扶着聋老太太到了,紧接着一大爷和他的老伴也来到了何家。

何雨柱从柜子里取出一瓶牛栏山二锅头,给聋老太太倒了一小杯,又给一大爷夫妇俩各自斟满,自己也没忘了倒上一杯。

易中海见状笑问道:“今儿个有什么喜事啊?又是喝酒又是吃肉的。”

何雨柱满脸笑容地回答:“我写的一篇文章被《北京日报》录用啦,心里挺开心的。”

聋老太太一听说道:“哦,原来是我孙子写的文章上报了?哈哈,真不错啊,我孙子如今可是文化人啦。”

易中海惊讶地看着何雨柱:“哎呀,没想到啊柱子,你这技校没白念啊,还学出名堂来了。”

何雨水更是惊奇不已:“哥,这是真的假的啊?报纸呢?让我瞧瞧。”

“还没发表呢,估计明天或者后天才会上报。今天我是直接把稿子送到了帝都日报社,喏,这就是我的通讯员证。”何雨柱边说边掏出证件展示给大家看。

何雨水一把夺过证件惊呼:“啊,是报社的工作证啊?哥,你是要去报社工作了吗?”

“哪有的事儿,这个报社通讯员其实是个兼职,主要是认可了我的文章水准,让我常给报社投稿,如果需要外出采访的话就出示这个证件。对了,还有这台相机,也是报社借用给我的,老太太,等到天气好了,我给您拍些照片。”

说着,何雨柱从口袋里掏出了他新买的一台莱卡M3照相机。

“啊,让我看看!”何雨水兴奋地叫了一声,迫不及待地想要抢过相机来看。

“傻闺女小心别摔了。”聋老太太高兴地笑着说,“我一个老太婆拍什么照片呀,别浪费钱。”

何雨柱望着老太太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高兴的模样回应道:“给您拍照怎么能算浪费呢?等天气好一点,我开车带您去天安门前多拍几张。到时候一大爷和一大妈也一起去。”

易中海笑着说:“那就这么定了,到时周日我们一起去,拍摄费用我包了,得多拍几张大尺寸的照片。”

一大妈也十分欢喜:“我还从没拍过照片呢,这次沾了柱子的光,可以开开眼见识一下拍照是怎么回事。”

在一旁摆弄相机的雨水听见周日要去拍照,赶忙插话说:“哥,带上我,我也要去!哥,你可别忘了过两天去取新衣服,我要穿上新衣服拍照。”

何雨柱摸了摸妹妹的脑袋,说道:“只要你用心学习,我就带你一起去。”

随后,何雨柱转而对一大妈说:“一大妈,您帮我照看一下雨水,让她放学回家后就专心看书、写作业,别成天在外边疯玩。”

一大妈满脸笑容地回答:“雨水放学以后不是帮着老太太做事就是在家里看书,还真没有怎么出去玩呢。”

聋老太太也乐呵呵地附和:“读书好啊,读好书能改变命运。”

一大爷忙接话道:“老太太,现在不流行说改换门庭了。”

何雨柱接过话茬:“是读书改变命运。”

聋老太太笑眯眯地说:“都一样啊,都一样。现在的新社会多好啊,在过去的老年月,我们这些寻常老百姓要是想供养一个读书人上学,得靠全村全族齐心协力帮忙。但现在的新社会,每户人家都能供得起自家孩子念书。”

何雨柱轻轻拍拍妹妹的小脑袋瓜,对她嘱咐道:“听到了吗?一定要好好读书。”

最近几天,何雨柱上班闲暇时就会拿起一本书翻阅,给大家留下刻苦学习的印象。他还特意拿着那份登载着他文章的报纸,看似漫不经心地展示给大家看。

这份报纸,他一口气买了十几份,并非出于炫耀,主要目的是想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这种改变需要从细节做起,这样一来,将来无论创作小说出版书籍,或是花销大方改善生活,大家便不会觉得奇怪。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作家,收入可相当可观呢。

林主任听到消息后找到了何雨柱:“柱子,听说你的文章上报啦?拿来让我瞧瞧。”

何雨柱从挂在身上的挎包里掏出一份报纸回应道:“我只是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交给职业学校的老师帮我批改,老师看完觉得还可以,就帮我投给了报社。”

林主任读过何雨柱的文章后称赞道:“写得真不错啊,柱子,都是咱们厂里的人物和事情呢。我把这份报纸拿走,向领导汇报一下,这也算是咱们部门的一项成绩,对你今后的晋升加薪都会有帮助。”

当天,工厂的宣传栏里就贴出了刊登有何雨柱文章的报纸,厂广播站也播送了这篇文章。

这一举动顿时在整个工厂引起了轰动,何雨柱就此成了厂里的名人。还有一部分年轻女工找各种理由来看看这位自学成才的作家。

厂宣传科也来找何雨柱,希望把他调到宣传科工作。因为他们科室已经一年没有一篇文章能在报纸上发表,结果被食堂抢了个先。

林大中当然不愿意放人,因为何雨柱如今在食堂挑大梁,想找一个能让领导满意的厨师接替他并非易事。

在原剧情中,何雨柱虽然只是中档饭店主厨的水平,却已傲气十足,他认为无人能够替代自己,即便是顶撞了领导也不畏惧,最后还是得请他回去继续担任主厨。

实际上,在原剧情中何雨柱虽有八级厨师水平,但并不算太高。厂矿企业食堂的一般厨师评级顶多达到六级,而大酒店宾馆的厨师则能被评为五、四、三级,甚至在一些普通城市,二级厨师也是寥寥无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四合院:重生50,上交亿万吨粮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siheyuan0chongsheng500shangjiaoyiwandunliang/read/79/17.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