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倚剑青峰破阵枪(三)


小说:山河长生  作者:风启清扬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山河长生 http://www.64sw.com/xiaoshuo/shanhechangsheng/read/86/188.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四 ↓
  俞大猷顿了顿道:“诸位兄弟先不要急,我细细想来我等多年来剿倭之难有三。

一难为倭寇凶狠武艺高强,寻常的士卒难以与其正面交锋抗衡,唯有我等亲练精兵方可与之正面匹敌取胜。但我俞家军将士毕竟人数有限,十万浙兵抗倭军,我部却只有三四千之众,难以左右维继。

二难是倭寇之中假倭占其七成有余,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大明本土的流寇、曾经的渔民,背后是黄金会和冷阴流在为他们撑腰。

在非战之时这些倭寇贼兵就能原地化整为零,遁入江湖闹市,只等贼首号令再行聚集作乱屡屡犯境。是以平时我们根本无的放矢,这铁拳打在棉花上自然是无从剿起。

三难是后方之难,诸位兄弟在前线浴血奋战,可有些人却在背后偷偷掣我们的肘,这些人出卖军情庇护倭贼,养寇自重贪污军费,令我们剿倭之困难上加难。”

诸将道:“将军所言三难极是,其实我们如果有机会能与倭寇主力正面一战生死而绝,我军取胜并不是什么难事,我俞家军的弟兄各个能以一当十。

更不要说咱们后面还有十万浙兵抗倭军的弟兄,福建山东几省还有十余万备倭军,咱们无论是人数还是战力都不惧倭寇。只是有人在背后掣肘还难以找寻倭寇主力,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若不然我们请徐渭军师来前线相助,他神机妙算或许能有好办法一举歼灭倭寇。”

俞大猷道:“徐文长现在应该陪着胡都堂一起都在杭州,既然内阁已经下令不许都堂大人参与军务,我们请他的幕僚来只怕会给都堂大人再添麻烦,况且我们只有两个月时间,派人去请军师一来一回又要耽误不少日子。

既然我现在能暂时总揽浙江一应军务,那咱们干脆就一鼓作气打一场硬仗!天家降罪、在我一身,兄弟们只管放手去干便是!”

诸将闻俞大猷此言都血气上涌,俞大猷麾下陈璘、汤克宽、邓城等人皆高声道:“既然现在旨意已下,左右都没有退路,请总兵大人尽管吩咐就是,俞家军上下齐心同仇敌忾,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末将等听凭调遣!”

俞大猷道:“根据消息探报,徐海因与汪直不合,冷阴流之势力又半数掌握在了汪直的手里,是以徐海近段时间便将自己的势力逐渐在从浙江腹地抽离,转移到了舟山诸岛盘踞于斯。

并且他又笼络了日本萨摩藩和肥前藩的武士浪人,想要建立一支独属于自己的武装势力不受汪直所节制。

我今日去前线查探倭寇军情,确实也发现一些徐海所部的倭寇正在集结部队陆续缓缓向北似有动作。

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既然朝廷下令要一举歼灭倭寇主力,那就一定要先把倭寇的主力给吸引出来。

我有一计众将且听,我们可以先派遣出一只数千人的孤军,深入舟山直插徐海的老巢腹地。

但此次奇袭之兵我们要想办法提前露出风去,要让徐海误以为我们是探查到了他的根据地所在,想要出奇兵偷袭他的老巢,但是机密泄露被他提前所知。

如此徐海必然会准备设好重兵主力予以埋伏包围,此只孤军一定会被围困其中。

然后趁敌军主力露出水面之时,我们再派遣全部浙兵大军将倭寇主力在外面实行反包围,如此便可中心开花里外夹击,将徐海的倭寇主力一举吃掉!”

陈璘道:“总兵大人此计策当真高明!十则围之,若倭寇想要包围吃掉这一只数千人的奇兵,那势必要出动上万的主力部队。如此我们确实很有机会能够在短时间内一战定乾坤。

只是这一只孤军的处境实在是万分凶险,若稍有不慎可能还未等到援军就会先被敌人消灭。此战末将陈璘原为先锋去做诱饵吸引倭寇主力!”

这时帐内诸将邓城、汤克宽等人也都纷纷站来出来高声道:“末将也愿为先锋诱饵!请总兵大人许可!”

俞大猷朝众人摆了摆手道:“我深知诸位兄弟的勇猛,但是这一只孤军诱饵必须由我亲自来做!

朝廷既然勒令两个月的期限,那我们就必须放出最大的诱饵才能吸引出最多的倭寇主力一举歼灭。此时唯有我亲自出马才能吸引徐海率倭寇主力现身。”

陈璘道:“这一只孤军深入敌军腹地必然人数不能许多,且被倭寇包围不知需要多久才能等到大军援助,此战势必危险万分,若是万一出了什么事或是大军来的慢了,这一只孤军很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总兵大人身为军中主将,肩负着东南安危抗倭重责,万不可轻出冒险啊!还是让末将等带咱们俞家军的弟兄去当诱饵,您之后再率大军相援反歼倭寇吧!”

陈璘此话也是引起诸位将校军官的一众支持,但俞大猷依然坚定地摇了摇头道:“诸位兄弟,此事我意已决大家不要再议!朝廷的旨意是下给我的,这孤军诱饵必须也只能是我!”

诸将皆道:“若总兵大人执意要亲自带军充当诱饵,那就把我们兄弟全都带上!咱们俞家军自然要生死与共、有难同当。”

俞大猷本还想拒绝,但是诸将却是说什么也不肯,俞大猷想到此孤军深入吸引倭寇主力十分凶险,若是自己身边一应勇猛杀敌的心腹将领都不在,那单凭自己也确实抵挡不住倭寇主力等不到援军的到来。

俞大猷道:“既如此,此一战我亲率俞家军三千弟兄将士前往诱敌,诸将皆与我同去。刘将军,你带剩下的一千弟兄留下不要同行。”

这时诸将中一名年轻的将军站了出来,此人名叫刘显、字惟明,平时少言寡语不显山不露水,但是作战极为勇猛颇有韬略,虽然现在俞大猷麾下,但俞大猷早看出此人有将帅之才,日后必然是军中栋梁。

刘显道:“总兵大人让我留下,可是要我去带领援军吗?”

俞大猷道:“不错,此番作战我带咱们俞家军的主力兄弟们去做诱饵,自然需要有人去带领援军,你的军职级别虽然不够,但是我会留下我的虎符印玺,然后再写一封秘信给你。

待我军出发之后,你带着我的印信和虎符去找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谭纶大人,让他带着浙兵抗倭军的十万主力去接应我们歼灭倭寇!”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山河长生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shanhechangsheng/read/86/188.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