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7章 林家决定定居县城


小说:妾本惊才  作者:花之桃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妾本惊才 http://www.64sw.com/xiaoshuo/qiebenjingcai/read/97/37.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屿白呢?”他哑声问。

    “哥昨晚学到了后半夜,应该还没醒。”

    林母还没说话,林小花就揉着惺忪的睡眼从炕上爬起来,看到父亲醒来,小脸上立刻绽开笑容,

    “爹!您可算醒了!我去给您端肉粥,是宋姐姐派人送来的,可香了!”

    林小花说着利索地爬下炕,去了堂屋。

    不一会儿,她就端着一碗一直温在灶上的肉粥回来了。

    “爹,您快趁热吃!”

    林小花小心地将碗递到父亲手中,眼睛亮晶晶的,

    “宋姐姐送来的米和肉可多了,够咱们吃好些天呢!“

    林大山捧着那碗温热的肉粥,看着碗里熬得烂烂的米粒和细碎的肉糜,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这个沉默寡言的汉子,喉头剧烈地滚动了几下,眼眶不受控制地红了。

    他从山坡上滚下来的一刹那,脑子里想了很多。

    耳边是呼啸的风声,身体撞击着碎石和土块,剧痛无处不在。

    那一刻,他怕极了,不是怕死,是怕自己死了,留下常年卧病在床的媳妇和年幼的小花无人依靠,更怕自己不死,拖着这残破的身子,成为儿子锦绣前程的拖累,将那一点点好不容易盼来的光亮彻底压垮。

    可现在,他捧着这碗温热的肉粥,看着小女儿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妻子眉眼间的喜意,那积压在心头几乎要将他碾碎的绝望和恐惧,竟被这碗粥的热气一点点驱散了。

    他低下头,借着喝粥的动作,用力眨掉眼底的湿意。

    温热的、带着肉香的粥滑过喉咙,暖意从胃里慢慢扩散到四肢百骸。

    “他爹,“林母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孟大夫说了,你这腿好生将养,能好。“

    林大山握着碗的手紧了紧,重重地“嗯“了一声。

    能好,就好。

    只要他能好起来,哪怕不能像以前一样做重活,总能想办法挣点银钱,不能再把所有担子都压在儿子一个人身上。

    “爹,您慢慢吃,我再去熬一些粥!宋姐姐差人送来好多大米,面粉还有鸡、鱼、肉……我熬完粥,在给您和娘亲炖半只鸡,补补身子!“

    林小花说着转身就迈着轻快的步子又去了堂屋。

    林小花虽然只有十岁,但是林母自从三年前生了病,洗衣做饭等活计就落在了当时只有七岁的林小花身上。

    经过这些年的磨炼,林小花已经将家中的活计做的有模有样了……

    林大山看着女儿的背影,听着她在堂屋里窸窸窣窣忙碌的声音,心里那股暖流涌动得更厉害了。

    鸡、鱼、肉……这些往日里过年都未必能见得全的好东西,如今竟堆满了他的家。他下意识地又摸了摸身上柔软的新被子,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这时,林屿白也醒了,他过来见林大山正在炕上吃粥,虽然因为失血过多面上仍旧苍白,但是精神头看起来还算不错,放下心来。

    他走到炕沿边坐下,看着林大山认真道:“爹,我打算日后咱们家就在风县定居,不回村里了!”

    “啊?那哪成?在这里哪里都得花钱,咱们总不能总靠宋姑娘接济!”

    林大山连忙摆手表示不赞同。

    他觉得回家还有几亩薄田,吃喝上总是够的。

    但是要是住在风县,房子得租,粮食得买,媳妇的药也不能停,这一笔笔的花销从何而来?

    林屿白神色不变,目光沉稳地看着父亲:

    “爹,您听我说完。不回村里,并非要一直依赖宋姑娘接济。

    恰恰相反,正是为了早日自立,不再拖累任何人。”

    他顿了顿,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爹,您回村也不能再去打猎了,伤筋动骨一百天,就算一百天以后,你的腿脚也不如之前了!

    打猎是个很危险的营生,儿子不想您再出现任何意外!

    而光靠着家中的几亩薄田,养不活咱们一家人!”

    林屿白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在林大山的心上。

    “风县虽花销大,但机会也多。”

    他继续道,眼神沉稳,“我已打听过,县里的书铺常年招收抄书人,按页计酬,虽不算丰厚,但胜在稳定。

    我白日读书,夜里除了帮宋姑娘等人补习,还有时间抄写,足以应付日常嚼用。

    待爹您好些了,即便腿脚不便,也可在附近寻些轻省活计,或是做些竹编手艺,总比在村里看天吃饭、甚至冒险入山要强。”

    “可你晚上还要帮宋姑娘补习,人家已经预支了银子给咱家应急,你可不能懈怠了人家的功课。”林大山眉头紧锁,依旧忧心忡忡。

    “我每日为宋姑娘她们讲学,并非整日都需陪侍在侧。

    她们也需要时间自行消化理解。

    这些零散时间,加上夜里,足够我抄写书页。

    书铺掌柜说了,只要字迹工整清晰,每抄完一本,便有固定的酬劳。

    足以补贴家用。”

    他见父亲神色松动,又补充道:

    “孟大夫这处老宅,租金低廉,我已预付了一个月。

    宋姑娘预支的十两束脩,是专为爹娘看病抓药准备的,有孟大夫照看,定能见效。

    她送来的米面粮油,省着些吃,支撑三四个月不成问题。

    再加上我每月抄书也能赚些银钱,应付日常开销绰绰有余。

    留在风县,咱们不仅能活下去,还能活得比在村里更安稳。”

    林大山听着儿子条理分明的话,看着他虽然稚嫩却已显坚毅的侧脸,心中的巨石仿佛被一点点撬动。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何尝不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在山里讨生活?

    如今儿子走的是一条他完全陌生的路,一条看起来更稳妥、更有希望的路。

    他沉默了片刻,碗里的粥已经温凉,但他却觉得那股暖意愈发扎实。

    他抬起头,看向一直安静听着眼中带着希望的妻子,又看了看在堂屋门口探着小脑袋、一脸期盼的女儿,最后目光落回儿子身上。

    “好。”

    林大山终于重重地点了下头,声音虽还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决心,

    “就按你说的办。咱们……就在风县落脚!”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妾本惊才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qiebenjingcai/read/97/37.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