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乾陵惊魂夜 http://www.64sw.com/xiaoshuo/qianlingjinghunye/read/97/300.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孟冲把黑皮账本往老支书怀里一推时,指尖还沾着算盘珠子的木腥气。
山风卷着夕阳的余温钻进堂屋,他盯着手机屏保上张梅的笑脸——那是上个月赶庙会时拍的,她歪着头揪他的衣角,鬓角的红绸子被风吹得飘起来,像团跳动的火苗。
\"叔,我得先走了。\"他喉咙发紧,拇指在通话键上按了三次才拨出去。
手机贴着耳朵,忙音像根细针,一下下扎着耳膜。
老支书正用旱烟杆敲着门框,听见忙音抬头:\"梅丫头今儿没去娘家?\"
\"她说要晒新收的野山椒,晌午还说等我对完账回家熬辣椒油。\"孟冲盯着手机屏幕上的12:17,张梅的未接来电显示还停在早上7:03——那是她出门前报的平安。
他又拨了一遍,这次连忙音都没了,直接跳转到\"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许是去村东头王婶家借筛子了?\"老支书把账本塞进帆布包,烟杆往腰间一别,\"我陪你回去瞅瞅。\"
两人顺着青石板路往村西头走,孟冲的脚步越来越快。
自家院门口那株老杏树的影子正往门楣上爬,他推开门的瞬间,后颈突然泛起凉意——堂屋八仙桌上摆着半盆没剥完的山椒,辣椒籽撒了一桌;厨房的锅还架在灶上,锅里的水早凉透了,水面浮着层白蒙蒙的碱花;张梅常坐的竹椅倒在地上,椅背上搭着她今早穿的蓝布衫,衣兜里露出半截红绸子。
\"梅!
梅!\"孟冲喊得太急,尾音都破了。
他撞开卧室门,枕头还留着压出的凹痕,床头柜上的雪花膏盖子没拧紧,白色膏体在阳光里结了层硬壳。
老支书在院里喊:\"井边的洗衣盆还泡着衣裳!\"
孟冲冲出去,洗衣盆里泡着他昨天换下的蓝布褂,皂角沫早散了,水面漂着片蔫了的野牡丹花瓣——和张梅鬓角常别着的那种一个颜色。
他蹲下来,指尖碰到凉水时猛地缩回,那水凉得刺骨,像刚从冰窖里打上来的。
\"去她娘家!\"老支书拽他胳膊,\"许是临时有急事没说。\"
张梅娘家在村北头,篱笆墙外的向日葵耷拉着脑袋。
孟冲踹开院门的动静惊飞了两只麻雀,张梅的妈正坐在台阶上择菜,见他脸色发白,手里的菜帮子\"啪\"地掉在地上:\"梅丫头没在你家?\"
\"婶子,她今儿根本没过来?\"孟冲的声音在抖。
张梅的弟弟从屋里冲出来,手里还攥着半块馍:\"我早上看见她往'断魂梯'那边去了!
说要采点野牡丹做香囊!\"
\"啥?\"老支书的烟杆\"当啷\"掉在地上。
山风突然大了,卷着院角的干草打着旋儿。
孟冲想起今早出门前,张梅趴在他背上撒娇:\"听说'断魂梯'下头的野牡丹开得旺,我采两枝插在你床头。\"他当时嫌她胡闹,说那梯子年久失修,摔过三个外村的游客,\"要采去村东头的坡上采,别跑那么远!\"
\"她...她肯定是没听劝。\"孟冲的指甲掐进掌心,\"我早上走的时候,她还说...还说等我回来吃油泼面...\"
张梅的妈突然抓住老支书的袖子:\"他叔,前儿夜里我听见后山有怪声,像龙在吼!
咱们村的娃子都不敢去后山割草了!\"
\"胡咧咧!\"老支书嘴上硬,额头却沁出了汗,\"那是山风穿林的动静。\"可他想起上个月刘瘸子家的牛丢了,最后在\"断魂梯\"下头的深沟里找到,牛脖子上全是抓痕;想起前天夜里王二婶起夜,说看见悬崖边有团红影子,飘得比树还高。
\"我去后山找!\"孟冲转身就跑,老支书在后面喊:\"等等!
带手电!
带绳子!\"可他跑得太快,蓝布衫下摆被荆棘勾破了道口子,像道流血的伤疤。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通向\"断魂梯\"的土路上。
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甜香,像张梅常用的牡丹香粉。
他跑着跑着,裤脚突然被什么扯了一下——低头看,是片沾着泥的红绸子,和他今早系在\"断魂梯\"入口大石头上的那根,纹路一模一样。
山脚下的老槐树开始落叶子了,一片金黄的叶子飘下来,停在红绸子上。
孟冲蹲下身去捡,指尖碰到红绸子的瞬间,后背突然窜起一股凉意——那绸子是湿的,带着股说不出的腥气,像...像血。
远处传来老支书的喊声:\"小孟!
等等!\"可孟冲已经站起来,朝着\"断魂梯\"的方向走得更快了。
夕阳把他的影子越拉越短,最后融在逐渐浓重的暮色里。
山风卷着不知哪里传来的呜咽声,混着野牡丹的甜香,漫过了整个山梁。
暮色漫过断魂梯的悬崖时,孟冲的膝盖先着了地。
崖底的野牡丹开得正艳,粉的红的挤成一片,张梅就躺在花海里。
她的蓝布衫被荆棘撕成碎片,鬓角的红绸子散成几缕,半张脸埋在花瓣里——可那枚银簪还别在发间,是去年他去县城卖山货时,在老银匠铺花半个月工钱打的,刻着并蒂莲。
\"梅!
梅!\"他连滚带爬往下冲,鞋跟卡在石缝里,整个人栽进刺丛。
荆棘划破手背的疼不如指尖触到她手腕时的冷——冷得像冬天结了冰的河,冷得他想起今早出门前,她往他怀里塞的热乎油饼。
张梅的弟弟小海跟着滑下来,刚喊了声\"姐\"就捂住嘴。
老支书扶着张梅的娘,老太太腿一软差点栽倒,被老支书死死搀住,喉咙里发出像破风箱似的抽噎:\"我就说...就说后山不太平...\"
孟冲抖着手去掰她攥紧的手指。
掌心里躺着半朵野牡丹,花瓣边缘还凝着暗褐色的血珠。
他突然想起今早临出门,她举着花笑:\"等我把这花晒干,给你缝个香囊,保准比村头王婶的香。\"
山风卷着野牡丹的甜腥气灌进喉咙。
小海突然指着张梅后颈:\"姐...姐脖子上有印子!\"
暗红的指痕像条狰狞的链子,绕着她苍白的脖颈。
孟冲凑近去看,那指印比他的手掌宽两指,指甲盖压出的月牙印里还嵌着泥——不是普通的泥,混着细碎的瓷片,像被人从地底下挖出来的。
\"是...是'鬼手'。\"老支书的旱烟杆掉在地上,滚进野牡丹丛里,\"上个月刘瘸子家的牛,脖子上也是这样的抓痕...\"
张梅的娘突然挣开老支书的手,扑到女儿身上。
她的蓝布围裙擦过张梅的脸,蹭下一块暗黄的东西——是墙皮,混着已经发黑的血。
孟冲盯着那墙皮,后槽牙咬得咯咯响:\"她不是摔下去的。\"
暮色里传来零星的脚步声。
村里的几个青壮年打着手电跑下来,王二婶举着件灰布外套,边跑边抹泪:\"刚在崖边捡到梅丫头的鞋,鞋跟卡着块砖...像是老房子拆下来的...\"
孟冲把张梅抱起来时,有什么东西从她衣兜里掉出来。
是个小布包,还带着体温。
他抖开布包,里面是半把铜钱,泛着青黑的锈色,其中一枚刻着\"乾封泉宝\"——他认得,这是唐代的铜钱,前儿张梅去村东头老坟坡挖野菜,说看见土里露着个铜疙瘩。
\"走。\"老支书抹了把脸,\"先把梅丫头送回去。\"
抬着门板往回走时,野牡丹的甜香裹着血腥气,熏得人发晕。
孟冲走在最前头,张梅的头歪在他臂弯里,像小时候他抱病了的妹妹。
路过村东头老槐树下时,王二婶突然拽他袖子:\"小孟,你看——\"
老槐树上新挂了串红绸子,在风里飘得忽快忽慢,和张梅鬓角的红绸子一个纹路。
孟冲的脚步顿了顿,怀里的人更沉了。
下葬是在第三日清晨。
孟冲蹲在新坟前,把张梅晒了一半的野山椒撒在土堆上。
山椒籽硌得他手背生疼,像张梅从前捏他耳朵时的力道。
老支书往坟头压了张黄纸,叹气道:\"梅丫头走得急,头七我让张道长来给她超度。\"
\"张道长?\"蹲在旁边烧纸钱的大婶突然直起腰,手背上还沾着炉灰,\"就是前儿来村里看风水的那个白胡子老道?\"她搓着围裙角,眼神往孟冲家后院飘,\"我正想找他说说...我家那宅子...\"
孟冲这才注意到,大婶的门槛上系着根草绳——按村里规矩,这是家里犯了冲的意思。
老支书敲了敲烟杆:\"你家咋了?\"
\"昨儿夜里听见房梁响,跟有人拿指甲抠木头似的。\"大婶的声音发颤,\"早起发现水缸里漂着朵野牡丹,可我家院里根本没种那花!\"她指着孟冲家后院的墙角,\"你瞧,那墙角尖儿正对着我家大门,老辈人说这是'尖角煞',克人!\"
孟冲顺着她手指看过去。
他家后院的青砖墙年久失修,墙角缺了块砖,露出的棱角正对着大婶家堂屋门。
晨雾里那棱角泛着冷光,像把立着的刀。
\"我找过隔壁村的先生,说要挂八卦镜镇着。\"大婶扯了扯老支书的袖子,\"可我怕那镜子把煞反射回孟冲家,梅丫头才走...\"她眼眶又红了,\"小孟,你说婶子该咋办?\"
孟冲盯着那墙角,喉咙发紧。
张梅的银簪还别在他衣袋里,硌得胸口生疼。
他刚要说话,身后传来个清亮的嗓音:\"不必担忧。\"
张远山穿着青布道袍,手里攥着串檀木念珠。
他绕着两家宅子走了两圈,突然停在墙角前,用念珠敲了敲砖缝:\"这墙根下埋着块断碑,刻的是'袁门'二字。\"他转向大婶,\"尖角煞是实,但这碑镇着阴脉,八卦镜只需斜挂三寸,煞气便顺着山势散了,不会冲撞到孟家。\"
大婶忙从怀里掏出块红布,里面裹着面八卦镜:\"我早备下了!
道长你看这尺寸...\"
张远山接过镜子,指尖抚过镜沿的符咒:\"可。\"他搬来条长凳,踩上去把镜子挂在大婶家门楣上。
镜面映着孟冲家的墙角,却偏了个小角度,像片落在地上的月光。
\"七日后来取镜。\"张远山跳下凳子,又往孟冲手里塞了串桃木珠,\"新坟头的野牡丹莫要拔,那是梅丫头念着你。\"
孟冲捏着木珠,珠子上还留着张远山的体温。
他抬头时,张远山已经往村外走了,道袍下摆扫过青石板,像片飘走的云。
\"这下该好了吧?\"大婶踮脚摸了摸八卦镜,镜子撞在门楣上,发出\"叮\"的轻响。
老支书拍了拍她肩膀:\"张道长在县里都有名,你放心。\"可他望着孟冲家后院的墙角,烟杆在手里转了又转——那砖缝里,不知何时冒出朵野牡丹,红得像要滴出血来。
日头爬上村东头的老槐树时,村口传来汽车的鸣笛声。
李宝从车窗里探出头,问蹲在槐树下剥毛豆的王二婶:\"大娘,小辰庄是不是有户人家刚办了白事?\"
王二婶的毛豆掉了一地。
她盯着李宝身后的越野车,又看了看孟冲家新垒的院墙——墙头上那面八卦镜,正随着风微微晃动。
山风卷着夕阳的余温钻进堂屋,他盯着手机屏保上张梅的笑脸——那是上个月赶庙会时拍的,她歪着头揪他的衣角,鬓角的红绸子被风吹得飘起来,像团跳动的火苗。
\"叔,我得先走了。\"他喉咙发紧,拇指在通话键上按了三次才拨出去。
手机贴着耳朵,忙音像根细针,一下下扎着耳膜。
老支书正用旱烟杆敲着门框,听见忙音抬头:\"梅丫头今儿没去娘家?\"
\"她说要晒新收的野山椒,晌午还说等我对完账回家熬辣椒油。\"孟冲盯着手机屏幕上的12:17,张梅的未接来电显示还停在早上7:03——那是她出门前报的平安。
他又拨了一遍,这次连忙音都没了,直接跳转到\"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许是去村东头王婶家借筛子了?\"老支书把账本塞进帆布包,烟杆往腰间一别,\"我陪你回去瞅瞅。\"
两人顺着青石板路往村西头走,孟冲的脚步越来越快。
自家院门口那株老杏树的影子正往门楣上爬,他推开门的瞬间,后颈突然泛起凉意——堂屋八仙桌上摆着半盆没剥完的山椒,辣椒籽撒了一桌;厨房的锅还架在灶上,锅里的水早凉透了,水面浮着层白蒙蒙的碱花;张梅常坐的竹椅倒在地上,椅背上搭着她今早穿的蓝布衫,衣兜里露出半截红绸子。
\"梅!
梅!\"孟冲喊得太急,尾音都破了。
他撞开卧室门,枕头还留着压出的凹痕,床头柜上的雪花膏盖子没拧紧,白色膏体在阳光里结了层硬壳。
老支书在院里喊:\"井边的洗衣盆还泡着衣裳!\"
孟冲冲出去,洗衣盆里泡着他昨天换下的蓝布褂,皂角沫早散了,水面漂着片蔫了的野牡丹花瓣——和张梅鬓角常别着的那种一个颜色。
他蹲下来,指尖碰到凉水时猛地缩回,那水凉得刺骨,像刚从冰窖里打上来的。
\"去她娘家!\"老支书拽他胳膊,\"许是临时有急事没说。\"
张梅娘家在村北头,篱笆墙外的向日葵耷拉着脑袋。
孟冲踹开院门的动静惊飞了两只麻雀,张梅的妈正坐在台阶上择菜,见他脸色发白,手里的菜帮子\"啪\"地掉在地上:\"梅丫头没在你家?\"
\"婶子,她今儿根本没过来?\"孟冲的声音在抖。
张梅的弟弟从屋里冲出来,手里还攥着半块馍:\"我早上看见她往'断魂梯'那边去了!
说要采点野牡丹做香囊!\"
\"啥?\"老支书的烟杆\"当啷\"掉在地上。
山风突然大了,卷着院角的干草打着旋儿。
孟冲想起今早出门前,张梅趴在他背上撒娇:\"听说'断魂梯'下头的野牡丹开得旺,我采两枝插在你床头。\"他当时嫌她胡闹,说那梯子年久失修,摔过三个外村的游客,\"要采去村东头的坡上采,别跑那么远!\"
\"她...她肯定是没听劝。\"孟冲的指甲掐进掌心,\"我早上走的时候,她还说...还说等我回来吃油泼面...\"
张梅的妈突然抓住老支书的袖子:\"他叔,前儿夜里我听见后山有怪声,像龙在吼!
咱们村的娃子都不敢去后山割草了!\"
\"胡咧咧!\"老支书嘴上硬,额头却沁出了汗,\"那是山风穿林的动静。\"可他想起上个月刘瘸子家的牛丢了,最后在\"断魂梯\"下头的深沟里找到,牛脖子上全是抓痕;想起前天夜里王二婶起夜,说看见悬崖边有团红影子,飘得比树还高。
\"我去后山找!\"孟冲转身就跑,老支书在后面喊:\"等等!
带手电!
带绳子!\"可他跑得太快,蓝布衫下摆被荆棘勾破了道口子,像道流血的伤疤。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通向\"断魂梯\"的土路上。
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甜香,像张梅常用的牡丹香粉。
他跑着跑着,裤脚突然被什么扯了一下——低头看,是片沾着泥的红绸子,和他今早系在\"断魂梯\"入口大石头上的那根,纹路一模一样。
山脚下的老槐树开始落叶子了,一片金黄的叶子飘下来,停在红绸子上。
孟冲蹲下身去捡,指尖碰到红绸子的瞬间,后背突然窜起一股凉意——那绸子是湿的,带着股说不出的腥气,像...像血。
远处传来老支书的喊声:\"小孟!
等等!\"可孟冲已经站起来,朝着\"断魂梯\"的方向走得更快了。
夕阳把他的影子越拉越短,最后融在逐渐浓重的暮色里。
山风卷着不知哪里传来的呜咽声,混着野牡丹的甜香,漫过了整个山梁。
暮色漫过断魂梯的悬崖时,孟冲的膝盖先着了地。
崖底的野牡丹开得正艳,粉的红的挤成一片,张梅就躺在花海里。
她的蓝布衫被荆棘撕成碎片,鬓角的红绸子散成几缕,半张脸埋在花瓣里——可那枚银簪还别在发间,是去年他去县城卖山货时,在老银匠铺花半个月工钱打的,刻着并蒂莲。
\"梅!
梅!\"他连滚带爬往下冲,鞋跟卡在石缝里,整个人栽进刺丛。
荆棘划破手背的疼不如指尖触到她手腕时的冷——冷得像冬天结了冰的河,冷得他想起今早出门前,她往他怀里塞的热乎油饼。
张梅的弟弟小海跟着滑下来,刚喊了声\"姐\"就捂住嘴。
老支书扶着张梅的娘,老太太腿一软差点栽倒,被老支书死死搀住,喉咙里发出像破风箱似的抽噎:\"我就说...就说后山不太平...\"
孟冲抖着手去掰她攥紧的手指。
掌心里躺着半朵野牡丹,花瓣边缘还凝着暗褐色的血珠。
他突然想起今早临出门,她举着花笑:\"等我把这花晒干,给你缝个香囊,保准比村头王婶的香。\"
山风卷着野牡丹的甜腥气灌进喉咙。
小海突然指着张梅后颈:\"姐...姐脖子上有印子!\"
暗红的指痕像条狰狞的链子,绕着她苍白的脖颈。
孟冲凑近去看,那指印比他的手掌宽两指,指甲盖压出的月牙印里还嵌着泥——不是普通的泥,混着细碎的瓷片,像被人从地底下挖出来的。
\"是...是'鬼手'。\"老支书的旱烟杆掉在地上,滚进野牡丹丛里,\"上个月刘瘸子家的牛,脖子上也是这样的抓痕...\"
张梅的娘突然挣开老支书的手,扑到女儿身上。
她的蓝布围裙擦过张梅的脸,蹭下一块暗黄的东西——是墙皮,混着已经发黑的血。
孟冲盯着那墙皮,后槽牙咬得咯咯响:\"她不是摔下去的。\"
暮色里传来零星的脚步声。
村里的几个青壮年打着手电跑下来,王二婶举着件灰布外套,边跑边抹泪:\"刚在崖边捡到梅丫头的鞋,鞋跟卡着块砖...像是老房子拆下来的...\"
孟冲把张梅抱起来时,有什么东西从她衣兜里掉出来。
是个小布包,还带着体温。
他抖开布包,里面是半把铜钱,泛着青黑的锈色,其中一枚刻着\"乾封泉宝\"——他认得,这是唐代的铜钱,前儿张梅去村东头老坟坡挖野菜,说看见土里露着个铜疙瘩。
\"走。\"老支书抹了把脸,\"先把梅丫头送回去。\"
抬着门板往回走时,野牡丹的甜香裹着血腥气,熏得人发晕。
孟冲走在最前头,张梅的头歪在他臂弯里,像小时候他抱病了的妹妹。
路过村东头老槐树下时,王二婶突然拽他袖子:\"小孟,你看——\"
老槐树上新挂了串红绸子,在风里飘得忽快忽慢,和张梅鬓角的红绸子一个纹路。
孟冲的脚步顿了顿,怀里的人更沉了。
下葬是在第三日清晨。
孟冲蹲在新坟前,把张梅晒了一半的野山椒撒在土堆上。
山椒籽硌得他手背生疼,像张梅从前捏他耳朵时的力道。
老支书往坟头压了张黄纸,叹气道:\"梅丫头走得急,头七我让张道长来给她超度。\"
\"张道长?\"蹲在旁边烧纸钱的大婶突然直起腰,手背上还沾着炉灰,\"就是前儿来村里看风水的那个白胡子老道?\"她搓着围裙角,眼神往孟冲家后院飘,\"我正想找他说说...我家那宅子...\"
孟冲这才注意到,大婶的门槛上系着根草绳——按村里规矩,这是家里犯了冲的意思。
老支书敲了敲烟杆:\"你家咋了?\"
\"昨儿夜里听见房梁响,跟有人拿指甲抠木头似的。\"大婶的声音发颤,\"早起发现水缸里漂着朵野牡丹,可我家院里根本没种那花!\"她指着孟冲家后院的墙角,\"你瞧,那墙角尖儿正对着我家大门,老辈人说这是'尖角煞',克人!\"
孟冲顺着她手指看过去。
他家后院的青砖墙年久失修,墙角缺了块砖,露出的棱角正对着大婶家堂屋门。
晨雾里那棱角泛着冷光,像把立着的刀。
\"我找过隔壁村的先生,说要挂八卦镜镇着。\"大婶扯了扯老支书的袖子,\"可我怕那镜子把煞反射回孟冲家,梅丫头才走...\"她眼眶又红了,\"小孟,你说婶子该咋办?\"
孟冲盯着那墙角,喉咙发紧。
张梅的银簪还别在他衣袋里,硌得胸口生疼。
他刚要说话,身后传来个清亮的嗓音:\"不必担忧。\"
张远山穿着青布道袍,手里攥着串檀木念珠。
他绕着两家宅子走了两圈,突然停在墙角前,用念珠敲了敲砖缝:\"这墙根下埋着块断碑,刻的是'袁门'二字。\"他转向大婶,\"尖角煞是实,但这碑镇着阴脉,八卦镜只需斜挂三寸,煞气便顺着山势散了,不会冲撞到孟家。\"
大婶忙从怀里掏出块红布,里面裹着面八卦镜:\"我早备下了!
道长你看这尺寸...\"
张远山接过镜子,指尖抚过镜沿的符咒:\"可。\"他搬来条长凳,踩上去把镜子挂在大婶家门楣上。
镜面映着孟冲家的墙角,却偏了个小角度,像片落在地上的月光。
\"七日后来取镜。\"张远山跳下凳子,又往孟冲手里塞了串桃木珠,\"新坟头的野牡丹莫要拔,那是梅丫头念着你。\"
孟冲捏着木珠,珠子上还留着张远山的体温。
他抬头时,张远山已经往村外走了,道袍下摆扫过青石板,像片飘走的云。
\"这下该好了吧?\"大婶踮脚摸了摸八卦镜,镜子撞在门楣上,发出\"叮\"的轻响。
老支书拍了拍她肩膀:\"张道长在县里都有名,你放心。\"可他望着孟冲家后院的墙角,烟杆在手里转了又转——那砖缝里,不知何时冒出朵野牡丹,红得像要滴出血来。
日头爬上村东头的老槐树时,村口传来汽车的鸣笛声。
李宝从车窗里探出头,问蹲在槐树下剥毛豆的王二婶:\"大娘,小辰庄是不是有户人家刚办了白事?\"
王二婶的毛豆掉了一地。
她盯着李宝身后的越野车,又看了看孟冲家新垒的院墙——墙头上那面八卦镜,正随着风微微晃动。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乾陵惊魂夜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qianlingjinghunye/read/97/300.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