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逆经:骗子住手 http://www.64sw.com/xiaoshuo/nijing0pianzizhushou/read/97/382.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张鸣策击掌,一个侍从端着盘子进来,盘中放着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香囊。
“裴大人,这是绣娘为您精心准备的七色香囊,您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款让我猜,我若猜中,便为胜出,这协议就按照方才我国提出的条款执行;若猜不中,则按贵国提出的条款履行,如何?”
张鸣策话音刚落,四下一片哗然。
胜率为七分之一!
众人皆以为张鸣策失了方寸,这不是对赌,简直是送礼。
张鸣策朝自己部下挥手,制止众人喧哗。
崔一渡在另一边拨弄茶盏,嘴角微扬,说道:“有意思,有意思!”
李维新坐在席间,目光沉静如水,他知道张名策不是那种拿国事开玩笑的人,这么做,必定留有后手。他又转过脸,看到崔一渡一副等着看热闹的模样,心中顿时了然。
大舜其他官员朝崔一渡投去复杂的眼神,似乎对他的反应心有不悦,却又无可奈何。他们觉得,景王殿下应该及时制止张鸣策的荒唐行为,然而未发一言,显然是默许的。
既然景王没意见,他们哪里敢跳出来反对。皆神情紧张,盯着那七色香囊,额头冒冷汗。
中原国的官员则是啧啧称赞:“好局,妙哉!以香囊定国策,不伤一兵一卒而决利害,张大人果真高明!”
裴元昭凝视七色香囊良久,忽而朗笑:“张大人,这些香囊怎么个选法?”
“裴大人,您相中了哪个香囊,就把其颜色写在纸上,倘若我猜中了你写下的颜色,便是我赢。”
“好!”裴元昭提笔落墨,随后将纸条反扣于案上,“张大人,请吧。”
张鸣策走到侍从面前,把香囊逐个拿起来闻了闻,又放回盘中,最后轻点紫色香囊:“下官猜,裴大人选的是紫色。”
众人把目光投向裴元昭,只见他脸色苍白,手微微颤抖,“你能闻出我喜欢的香囊颜色?”
纸条被翻过来,上面赫然写着:紫。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大舜的官员激动不已,低声欢呼。张鸣策从容拱手,神色如常,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裴元昭则是冷汗涔涔,一脸的不可信,他死死盯着张鸣策,声音微颤:“你怎么能猜中?运气就这么好?”
张鸣策笑道:“裴大人,各位使官,这是天意,是上天给了大舜和中原国合作共赢的契机。铁矿协议达成,幽匀三州减税,丝绸茶叶自由贸易,两国互市而无重税。可以说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尤其对中原国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张鸣策说得字字在理,裴元昭担心手下回朝后会以此事参他一本,立马说道:“张大人所言甚是,你我无非是开个玩笑,考验对方的诚意罢了。方才贵国提出的条款,附带其他条件,对我国确实是极为有利的,众使以为如何?”
“确实如此,双赢,双赢!”中原使团纷纷附和,气氛陡然松动。
既然使团成员都这么说,那这个协议就是众人通过了,自己的压力也就小了许多。裴元昭缓缓松了口气,额角的冷汗悄然滑落。
张鸣策对崔一渡说道:“景王殿下,你意如何?”
崔一渡淡淡一笑:“本王不是谈判团的成员,今日来,只是看热闹,长见识。张大人和裴大人在紧张的谈判中玩一点小游戏,让大家轻松轻松,既显诚意又不失风度,实乃外交之典范,本王甚为钦佩。李大人,你认为呢?”
李维新起身拱手:“景王殿下所言极是。张大人智谋过人,裴大人胸襟开阔,此事传回朝中,必为美谈。协议条款已明晰,若无异议,便签署文书,昭告天下。”
卫弘睿不在场,曾把私印交予张鸣策暂管,张鸣策便以副使身份代为用印。
轮到裴元昭签名,他深吸一口气,强压心中惊涛,缓缓提起朱笔,在绢帛上落下笔迹。他搁下笔,指尖仍有些发凉,却强作镇定,暗自喘了一口气。
李维新笑道:“协议既成,自当与贵使共饮盟誓酒。今日盟约既定,两国当如金石之固,永息刀兵,商旅相望于道。”
侍从端出美酒,众人含笑举杯,酒液澄澈,映着射进殿内的阳光,宛如流动的琥珀。
张鸣策举杯过眉,朗声道:“敬天地之德,两国之信,千秋之利。”一饮而尽,杯底朝天,毫无迟疑。
裴元昭凝视片刻,亦将杯中酒倾入喉,辛辣过后,觉得余味无比苦涩。
持续了四十五日的商贸谈判,终以大舜大获全胜告终。消息传出,举朝震动,百姓欢呼,铁矿之利将惠及万民,减税之策更是安天下人心。
卫弘睿作为使团的主事,虽然在最后关头没有在场,但领队有方居首功,以此抵消驿馆命案中的失责之罪,朝中论功行赏,张鸣策、周远、李维新等人皆受重赏,赐爵晋职,一时风光无两。
当然,除了张鸣策,没有人知道崔一渡在幕后运筹帷幄,悄然推动着最关键的走向。
下朝后,张鸣策到景王府拜谢崔一渡,向他请教:“殿下为何如此确定裴大人必然选紫色香囊?”
崔一渡轻抿香茗,眸光微敛:“裴元昭在异国他乡滞留多日,必定思念故土风物,我安排了玉春楼的歌伶为他唱家乡小调,他对那伶人颇为动容,于是我连续三日送他去听。那歌伶身着紫裙,头戴紫花,屋内悬挂紫色的门帘窗帘,就连桌布、茶具、物件摆设都是紫色的。
“他早已被紫色环绕,心神沉浸于乡愁之中。香囊颜色,不过是情绪的延伸。人心脆弱起来,便容易被迷恋之物牵引,这是常理。我不过顺势而为,借其情思,诱导他抉择。”
张鸣策听完,恍然大悟,拱手叹服:“殿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乃谋略之极致。”
崔一渡说道:“哪里敢当谋略之道,我所用的,无非是当年训练鹦鹉的伎俩。”
“训练鹦鹉?莫非殿下喜欢养鸟?”张鸣策觉得这个王爷颇有些古怪,不禁好奇发问。
“不过是年轻时不学无术,养鸟打发时光罢了,看它们学舌、认色,用米粮反复诱惑,它便成了习惯。人与鸟,有时并无二致,所求者,无非慰藉二字。”崔一渡没有把自己当算命先生的经历告诉张鸣策,毕竟天机不可轻泄。
张鸣策长叹一声:“景王殿下真是奇人!”
“裴大人,这是绣娘为您精心准备的七色香囊,您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款让我猜,我若猜中,便为胜出,这协议就按照方才我国提出的条款执行;若猜不中,则按贵国提出的条款履行,如何?”
张鸣策话音刚落,四下一片哗然。
胜率为七分之一!
众人皆以为张鸣策失了方寸,这不是对赌,简直是送礼。
张鸣策朝自己部下挥手,制止众人喧哗。
崔一渡在另一边拨弄茶盏,嘴角微扬,说道:“有意思,有意思!”
李维新坐在席间,目光沉静如水,他知道张名策不是那种拿国事开玩笑的人,这么做,必定留有后手。他又转过脸,看到崔一渡一副等着看热闹的模样,心中顿时了然。
大舜其他官员朝崔一渡投去复杂的眼神,似乎对他的反应心有不悦,却又无可奈何。他们觉得,景王殿下应该及时制止张鸣策的荒唐行为,然而未发一言,显然是默许的。
既然景王没意见,他们哪里敢跳出来反对。皆神情紧张,盯着那七色香囊,额头冒冷汗。
中原国的官员则是啧啧称赞:“好局,妙哉!以香囊定国策,不伤一兵一卒而决利害,张大人果真高明!”
裴元昭凝视七色香囊良久,忽而朗笑:“张大人,这些香囊怎么个选法?”
“裴大人,您相中了哪个香囊,就把其颜色写在纸上,倘若我猜中了你写下的颜色,便是我赢。”
“好!”裴元昭提笔落墨,随后将纸条反扣于案上,“张大人,请吧。”
张鸣策走到侍从面前,把香囊逐个拿起来闻了闻,又放回盘中,最后轻点紫色香囊:“下官猜,裴大人选的是紫色。”
众人把目光投向裴元昭,只见他脸色苍白,手微微颤抖,“你能闻出我喜欢的香囊颜色?”
纸条被翻过来,上面赫然写着:紫。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大舜的官员激动不已,低声欢呼。张鸣策从容拱手,神色如常,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裴元昭则是冷汗涔涔,一脸的不可信,他死死盯着张鸣策,声音微颤:“你怎么能猜中?运气就这么好?”
张鸣策笑道:“裴大人,各位使官,这是天意,是上天给了大舜和中原国合作共赢的契机。铁矿协议达成,幽匀三州减税,丝绸茶叶自由贸易,两国互市而无重税。可以说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尤其对中原国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张鸣策说得字字在理,裴元昭担心手下回朝后会以此事参他一本,立马说道:“张大人所言甚是,你我无非是开个玩笑,考验对方的诚意罢了。方才贵国提出的条款,附带其他条件,对我国确实是极为有利的,众使以为如何?”
“确实如此,双赢,双赢!”中原使团纷纷附和,气氛陡然松动。
既然使团成员都这么说,那这个协议就是众人通过了,自己的压力也就小了许多。裴元昭缓缓松了口气,额角的冷汗悄然滑落。
张鸣策对崔一渡说道:“景王殿下,你意如何?”
崔一渡淡淡一笑:“本王不是谈判团的成员,今日来,只是看热闹,长见识。张大人和裴大人在紧张的谈判中玩一点小游戏,让大家轻松轻松,既显诚意又不失风度,实乃外交之典范,本王甚为钦佩。李大人,你认为呢?”
李维新起身拱手:“景王殿下所言极是。张大人智谋过人,裴大人胸襟开阔,此事传回朝中,必为美谈。协议条款已明晰,若无异议,便签署文书,昭告天下。”
卫弘睿不在场,曾把私印交予张鸣策暂管,张鸣策便以副使身份代为用印。
轮到裴元昭签名,他深吸一口气,强压心中惊涛,缓缓提起朱笔,在绢帛上落下笔迹。他搁下笔,指尖仍有些发凉,却强作镇定,暗自喘了一口气。
李维新笑道:“协议既成,自当与贵使共饮盟誓酒。今日盟约既定,两国当如金石之固,永息刀兵,商旅相望于道。”
侍从端出美酒,众人含笑举杯,酒液澄澈,映着射进殿内的阳光,宛如流动的琥珀。
张鸣策举杯过眉,朗声道:“敬天地之德,两国之信,千秋之利。”一饮而尽,杯底朝天,毫无迟疑。
裴元昭凝视片刻,亦将杯中酒倾入喉,辛辣过后,觉得余味无比苦涩。
持续了四十五日的商贸谈判,终以大舜大获全胜告终。消息传出,举朝震动,百姓欢呼,铁矿之利将惠及万民,减税之策更是安天下人心。
卫弘睿作为使团的主事,虽然在最后关头没有在场,但领队有方居首功,以此抵消驿馆命案中的失责之罪,朝中论功行赏,张鸣策、周远、李维新等人皆受重赏,赐爵晋职,一时风光无两。
当然,除了张鸣策,没有人知道崔一渡在幕后运筹帷幄,悄然推动着最关键的走向。
下朝后,张鸣策到景王府拜谢崔一渡,向他请教:“殿下为何如此确定裴大人必然选紫色香囊?”
崔一渡轻抿香茗,眸光微敛:“裴元昭在异国他乡滞留多日,必定思念故土风物,我安排了玉春楼的歌伶为他唱家乡小调,他对那伶人颇为动容,于是我连续三日送他去听。那歌伶身着紫裙,头戴紫花,屋内悬挂紫色的门帘窗帘,就连桌布、茶具、物件摆设都是紫色的。
“他早已被紫色环绕,心神沉浸于乡愁之中。香囊颜色,不过是情绪的延伸。人心脆弱起来,便容易被迷恋之物牵引,这是常理。我不过顺势而为,借其情思,诱导他抉择。”
张鸣策听完,恍然大悟,拱手叹服:“殿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乃谋略之极致。”
崔一渡说道:“哪里敢当谋略之道,我所用的,无非是当年训练鹦鹉的伎俩。”
“训练鹦鹉?莫非殿下喜欢养鸟?”张鸣策觉得这个王爷颇有些古怪,不禁好奇发问。
“不过是年轻时不学无术,养鸟打发时光罢了,看它们学舌、认色,用米粮反复诱惑,它便成了习惯。人与鸟,有时并无二致,所求者,无非慰藉二字。”崔一渡没有把自己当算命先生的经历告诉张鸣策,毕竟天机不可轻泄。
张鸣策长叹一声:“景王殿下真是奇人!”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逆经:骗子住手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nijing0pianzizhushou/read/97/382.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