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年代:从与童养媳入住四合院开始 http://www.64sw.com/xiaoshuo/niandai0congyutongyangxiruzhusiheyuankaishi/read/79/12.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对于万晨来说,虽然这是平行世界,但历史的相似度应该是没什么变化的。
因为时间线都是大差不差的,只有小部分的人和事件不一样,对历史进程没太大的改变。
首先醒转的是古韵、秦淮茹、陈雪茹、徐慧珍、文丽、古婉茹、古茜。
他们几个与万晨年龄相仿,或者经历的事情少,脑海中比对时间短。
古婉茹苦笑道:“与我记忆中的一样,我相信你们几个也一样吧。”
其余几女纷纷点头,她们比对结果也是一样的,聚在一起小声讨论起来。
“我比对的是战争相关的,没有不同之处。”杨雪转神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万仁德点点头:“的确是这样,如果历史轨迹一样的话,那么。。。”
万晨:“如果一样的话,我们要开始做好储备粮食的准备。”
古韵:“那我们怎么办?需要做些什么吗?现在就开始准备储藏大量粮食吗?”
秦淮茹:“对呀,我们需要储存多少粮食?需要告知亲朋好友吗?”
陈雪茹:“储备粮食还不简单啊,我和不少粮站经理有交集,只要手续正规,要多少有多少。”
万晨:“没必要,我们现在呆的地方是哪?专门用来种粮的地方,只要种子够,多少粮食都能产出来。”
万仁德:“粮食不需要担心,就算没有这空间,我们这传承谷内,有1500亩的上好良田。”
“每年的粮食产出在500吨的样子,我们每年的新粮会全部储存起来。”
“谷内的粮仓,常年保持500吨粮食,每季还会新粮换旧粮,旧粮用来喂牲口,或者拿出去卖掉。”
文丽:“500吨粮食,可供千名成年人吃两年半的,万古两村不足500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孺老人。”
“只要不浪费,吃个3年没有问题,再加上自然灾害就算减产严重,也是有收获的。”
万仁德点点头:“不管接下来是不是历史走向一样,下半年和明年的粮食全部储存起来。”
“到明年年底至少能储存1200多吨粮食,村里种植收获的粮食回去安排集中储藏。”
秦淮茹:“没想到咋们村这么厉害啊,每年储藏这么多粮食。”
万仁德:“这是千年传承下来的,这里是我们万古两村最后的保障之地。”
“有这里在,有人口,那就不怕我们万古两村断了传承,没有这里我们早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杨雪:“我们没有后顾之忧,那我们需要把消息上报吗?组织得知消息会想办法应对。”
“就算不能完美解决自然灾害,那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吧,灾年也不会死那么多人。”
万晨叹口气道:“妈,我知道你的心情,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上报?”
“现在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唱衰?老一辈领导可能相信,也不会计较什么。”
“可现在国内的情况被丰收、超产,弄得有些躁,一旦认为我们危言耸听,那么全家玩完。”
“别忘了后面还有那十年的风暴时期,到时候我们只能举家搬迁,被按上什么名头不好说。”
杨雪听到儿子的话,有些急道:“那我们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眼睁睁的看着?我良心过不去啊。”
古韵上前拉着杨雪的手,安慰道:“妈,你别急,还有时间,我们可以慢慢想办法。”
万仁德:“自然灾害有洪涝、大旱,按照记载中的,洪涝就算疏通多少河道也不管用。”
“大旱可以想办法多打井,可这要多少井才能维持最基本的消耗?”
万晨:“其实,我们可以分几步走,至于能不能起效果只能听天由命,我们尽力啦。”
杨雪:“儿子快说,哪几步?”
万晨:“一是上报,可我们分量不够,上报到首席和首辅那里是最好的,可我们没这个能耐。”
万仁德:“或许有可能,只不过这样做会不会害了他。”
杨雪:“爸,您说的是十四叔?”
万仁德:“对就算十四万群-字仁智(57岁)四九城守备军副司令,中将军衔。”
“十四和妻子苏敏君,用前朝的职位来说,相当于大内侍卫大统领一般的角色。”
“他们的职位和身份,不适合在村里公布,老一辈知道他们的存在,但不会提及。”
万晨:“没想到我还有这么牛逼的十四爷爷啊,可他是可以,就是怕被牵连,需要好好合计一下。”
杨雪点点头道:“是需要想一个万全之策,办法慢慢想,小晨你继续说办法。”
万晨:“二是我们利用这里大肆种植玉米、红薯、大米等产量高的农作物。”
陈雪茹:“种植没问题,可到时候怎么把粮食交上去呢?我们人手也不够啊。”
万晨:“种植完全没有问题,刚才我稍微浏览了一下其他功能,大家看。”
“这操控里面,有几个功能,时间加速,这是现在可以用的,最高加速5倍。”
“可以区域化的控制时间加速,最小的模块可控制15亩区域。”
“第二个功能是一键翻地、一键播种、一键收获,无需我们花费人力,自动的。”
“第三个功能是行云布雨,这个功能应该是操控空间天气,下雨浇灌用的。”
“第四个功能是光暗调整,我想这是模拟外界的白天黑夜用的,有助于动植物的生长。”
“第五个功能传送,这个功能现在处于冻结状态,无法使用,不知道具体功能如何,需要研究。”
“有这些功能,我们可以短时间产出大量的粮食,外界一年,这里足足五年。”
“那边1号岛,我们现在是可以使用的,可耕种面积6万亩。”
“现在我们使用的种子,玉米每亩一季产量是150斤上下,小麦在300斤上下,水稻在200斤上下。”
“在外界会受到气候、虫灾等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没有,那么按照每亩250斤计算。”
“一季的产量是7500吨,按照时间加速,两年可以种20季,也就是150000吨。”
“相比现在全国差不多6.5亿的人口,这点粮食杯水车薪,可用在刀刃上完全可以。”
“那么问题来了,粮食有了,可我们怎么送给国家呢?凭空拿出来后患无穷。”
“我想到的办法,那就是从外埠捐进来,这个地方最好是香江或者是濠江。”
万仁德:“这可以操作,37年年底,一部分人进来避世,一部分人去参加我党。”
“我和古道云商量,为了保证传承万无一失,让两族的九爷各带20人南下。”
“他们去的地方就是香江,这些年我们暗中有联系,他们在那边开设武馆,两家相互扶持。”
“他们在那里发展得不错,我们万氏这一块已经有40多口子人了。”
万晨:“有这层关系可以,到时候我暗中前往,让九爷安排一艘货轮,就停在隐蔽的大海上。”
“我直接上去把粮食放出去,然后九爷以香江万氏宗族的名义向国内捐粮。”
“不过人力有时穷啊,就算有这么神奇的农牧场,我们也只是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
没办法万晨得到这金手指的时间太短了,要是刚来这个世界就得到这诸天农牧场的话。
这时候,空间内估计已经是粮食堆积如山、不计其数,肉食、水产数不胜数,可菜得到啊。
就算有时间加速,面对几亿人的口粮,那也不是短时间能积累起来的,只能感到遗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因为时间线都是大差不差的,只有小部分的人和事件不一样,对历史进程没太大的改变。
首先醒转的是古韵、秦淮茹、陈雪茹、徐慧珍、文丽、古婉茹、古茜。
他们几个与万晨年龄相仿,或者经历的事情少,脑海中比对时间短。
古婉茹苦笑道:“与我记忆中的一样,我相信你们几个也一样吧。”
其余几女纷纷点头,她们比对结果也是一样的,聚在一起小声讨论起来。
“我比对的是战争相关的,没有不同之处。”杨雪转神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万仁德点点头:“的确是这样,如果历史轨迹一样的话,那么。。。”
万晨:“如果一样的话,我们要开始做好储备粮食的准备。”
古韵:“那我们怎么办?需要做些什么吗?现在就开始准备储藏大量粮食吗?”
秦淮茹:“对呀,我们需要储存多少粮食?需要告知亲朋好友吗?”
陈雪茹:“储备粮食还不简单啊,我和不少粮站经理有交集,只要手续正规,要多少有多少。”
万晨:“没必要,我们现在呆的地方是哪?专门用来种粮的地方,只要种子够,多少粮食都能产出来。”
万仁德:“粮食不需要担心,就算没有这空间,我们这传承谷内,有1500亩的上好良田。”
“每年的粮食产出在500吨的样子,我们每年的新粮会全部储存起来。”
“谷内的粮仓,常年保持500吨粮食,每季还会新粮换旧粮,旧粮用来喂牲口,或者拿出去卖掉。”
文丽:“500吨粮食,可供千名成年人吃两年半的,万古两村不足500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孺老人。”
“只要不浪费,吃个3年没有问题,再加上自然灾害就算减产严重,也是有收获的。”
万仁德点点头:“不管接下来是不是历史走向一样,下半年和明年的粮食全部储存起来。”
“到明年年底至少能储存1200多吨粮食,村里种植收获的粮食回去安排集中储藏。”
秦淮茹:“没想到咋们村这么厉害啊,每年储藏这么多粮食。”
万仁德:“这是千年传承下来的,这里是我们万古两村最后的保障之地。”
“有这里在,有人口,那就不怕我们万古两村断了传承,没有这里我们早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杨雪:“我们没有后顾之忧,那我们需要把消息上报吗?组织得知消息会想办法应对。”
“就算不能完美解决自然灾害,那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吧,灾年也不会死那么多人。”
万晨叹口气道:“妈,我知道你的心情,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上报?”
“现在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唱衰?老一辈领导可能相信,也不会计较什么。”
“可现在国内的情况被丰收、超产,弄得有些躁,一旦认为我们危言耸听,那么全家玩完。”
“别忘了后面还有那十年的风暴时期,到时候我们只能举家搬迁,被按上什么名头不好说。”
杨雪听到儿子的话,有些急道:“那我们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眼睁睁的看着?我良心过不去啊。”
古韵上前拉着杨雪的手,安慰道:“妈,你别急,还有时间,我们可以慢慢想办法。”
万仁德:“自然灾害有洪涝、大旱,按照记载中的,洪涝就算疏通多少河道也不管用。”
“大旱可以想办法多打井,可这要多少井才能维持最基本的消耗?”
万晨:“其实,我们可以分几步走,至于能不能起效果只能听天由命,我们尽力啦。”
杨雪:“儿子快说,哪几步?”
万晨:“一是上报,可我们分量不够,上报到首席和首辅那里是最好的,可我们没这个能耐。”
万仁德:“或许有可能,只不过这样做会不会害了他。”
杨雪:“爸,您说的是十四叔?”
万仁德:“对就算十四万群-字仁智(57岁)四九城守备军副司令,中将军衔。”
“十四和妻子苏敏君,用前朝的职位来说,相当于大内侍卫大统领一般的角色。”
“他们的职位和身份,不适合在村里公布,老一辈知道他们的存在,但不会提及。”
万晨:“没想到我还有这么牛逼的十四爷爷啊,可他是可以,就是怕被牵连,需要好好合计一下。”
杨雪点点头道:“是需要想一个万全之策,办法慢慢想,小晨你继续说办法。”
万晨:“二是我们利用这里大肆种植玉米、红薯、大米等产量高的农作物。”
陈雪茹:“种植没问题,可到时候怎么把粮食交上去呢?我们人手也不够啊。”
万晨:“种植完全没有问题,刚才我稍微浏览了一下其他功能,大家看。”
“这操控里面,有几个功能,时间加速,这是现在可以用的,最高加速5倍。”
“可以区域化的控制时间加速,最小的模块可控制15亩区域。”
“第二个功能是一键翻地、一键播种、一键收获,无需我们花费人力,自动的。”
“第三个功能是行云布雨,这个功能应该是操控空间天气,下雨浇灌用的。”
“第四个功能是光暗调整,我想这是模拟外界的白天黑夜用的,有助于动植物的生长。”
“第五个功能传送,这个功能现在处于冻结状态,无法使用,不知道具体功能如何,需要研究。”
“有这些功能,我们可以短时间产出大量的粮食,外界一年,这里足足五年。”
“那边1号岛,我们现在是可以使用的,可耕种面积6万亩。”
“现在我们使用的种子,玉米每亩一季产量是150斤上下,小麦在300斤上下,水稻在200斤上下。”
“在外界会受到气候、虫灾等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没有,那么按照每亩250斤计算。”
“一季的产量是7500吨,按照时间加速,两年可以种20季,也就是150000吨。”
“相比现在全国差不多6.5亿的人口,这点粮食杯水车薪,可用在刀刃上完全可以。”
“那么问题来了,粮食有了,可我们怎么送给国家呢?凭空拿出来后患无穷。”
“我想到的办法,那就是从外埠捐进来,这个地方最好是香江或者是濠江。”
万仁德:“这可以操作,37年年底,一部分人进来避世,一部分人去参加我党。”
“我和古道云商量,为了保证传承万无一失,让两族的九爷各带20人南下。”
“他们去的地方就是香江,这些年我们暗中有联系,他们在那边开设武馆,两家相互扶持。”
“他们在那里发展得不错,我们万氏这一块已经有40多口子人了。”
万晨:“有这层关系可以,到时候我暗中前往,让九爷安排一艘货轮,就停在隐蔽的大海上。”
“我直接上去把粮食放出去,然后九爷以香江万氏宗族的名义向国内捐粮。”
“不过人力有时穷啊,就算有这么神奇的农牧场,我们也只是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
没办法万晨得到这金手指的时间太短了,要是刚来这个世界就得到这诸天农牧场的话。
这时候,空间内估计已经是粮食堆积如山、不计其数,肉食、水产数不胜数,可菜得到啊。
就算有时间加速,面对几亿人的口粮,那也不是短时间能积累起来的,只能感到遗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年代:从与童养媳入住四合院开始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niandai0congyutongyangxiruzhusiheyuankaishi/read/79/12.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