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过往


小说:木易宫华  作者:宓瑀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木易宫华 http://www.64sw.com/xiaoshuo/muyigonghua/read/86/99.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四 ↓
  “元吉,我……”女人看着他怒气腾腾的脸,想要解释什么但却不知道从何开口。

不知他是何时到门外的,不知刚才的对话他听去了几分。这次李世民真的放开了她,此刻的他背对着李元吉,女人从他的深邃的眸子里看到了一丝看好戏一般的玩味。

那一刻她才明白过来,原来他是知道元吉就跟在他的后面,刚刚的那一番话也是故意为之。元吉抬头一拳就向李世民招呼去,可李世民却早有防备一闪身轻松躲了过去。

两人交手十余招不分伯仲,女人却是在一旁看的心惊。直到两人缠斗成了一团,她才终于把他们分开。

女人想用帕子拭去元吉嘴角渗出的血水,却被他一把攥住了手腕,那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复杂,愤怒、绝望、痛心……

“你就是杨婉钰?你和他生过孩子?”他指向对面的男人。女人竟从他的眼中看到一丝希冀,想来他是希望得到否认的答案的。

“是!”但她不能再骗他,圆一个谎需要无数的谎来掩饰。她总是担心若有一日他知晓了真相会有怎样的结果,如今揭开了她反而松了口气。他眸中仅剩下光熄灭了,抡手起便要打女人,女人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不躲不闪,一滴泪从眼角缓缓滑落。

他从小就在活在李世民的阴影下,如今告诉他,他最爱的女人最初爱上的是他最深恶痛绝的人,而且还曾为那个男人生儿育女,可一切的一切......

过了片刻,预想中疼痛并有落在女人的脸上,女人睁开微微湿润的双眸看到的却是他的猩红泪眼。他的手滞留在半空始终没有落下,她竟在元吉的眼中看到了隐忍,那是他始终不曾学会过的一种情绪。

元吉的手掌紧握成拳转身狠狠砸向身后的墙柱,胸膛剧烈的起伏着试图压抑着内心燃不尽的怒火。

李世民抹去嘴角的血迹,“若不是你当初强迫了她,她现在本应该是我的姬妾。当初戳破她的身份无非就是不想让她嫁给你!你大可以去父皇那里告发我们,不过能证明她是杨婉钰的证据当初都被你的好王妃处理干净了。你若不怕让世人知道如今名动天下的齐王妃曾是我李世民的……”

“够了!”李元吉一脚将炭盆踢翻在地,炭火散落一地啪啪作响,“滚!”他冷冰冰的吼道。

不得不说李世民真狠,他是在报复她当初算计他。想之前市井中流传的齐王为爱不惜忤逆父亲的情节多半应该也是他的杰作。

一来皇族密辛对于市井之人来说有着很大吸引力,若此刻传出什么流言,那在民间必然是一片波澜。二来当初传言李元吉对王妃的爱有多深,那现在对他的羞辱就有多重,除非他不要自己的名声了,不然绝对不会把这个事情闹开。

而她日后在齐王府的日子绝对会不好过,没有李元吉这个皇子为盾,就算她在朝中掀起再大的浪花都无济于事。没有了李元吉的宠爱,就算她助力元吉让太子顺利登上皇位又如何,到底捞不到半点好处,自然她的努力也就毫无意义。

李世民离开后,元吉拧着眉问她,“华蓁是我的孩子吗?”

“是!华蓁是我们的女儿……”她还想解释些什么却被他打断了。

“那为什么李世民说孩子是他的?你告诉我,我们成亲后你和李世民有没有做过苟且之事?”

“不是的三胡,你听我慢慢给你解释好不好,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的!”女人有些慌了,她怕极了他不信冲动之下对孩子做出什么事情来,也怕她们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

“够了,本王不想听你的解释!本王就问你一句,你爱我吗?你告诉我!”他说的有些歇斯底里,双手扣紧了女人的双肩。他拧着眉,脸上两道泪珠滑落。

女人凝望着他一时不知如何作答,那是爱吗?她对李元吉的感情全然不同于当初李世民的悸动和期许,她想更多的像是亲情吧。元吉倏然笑了,像是在笑自己的愚蠢与痴念,他缓缓走出房门,没有再回头,也没有再留下只言片语。

第三日一大早杨珪媚的婢子就跑到了她这里来抱怨,齐王一连几日留在她家主子那里,屋里的桌椅都被他踹翻了,杯盏瓷器被他拂落了一地。

他整日里酗酒一蹶不振,昨夜耍起了酒疯差点没把杨珪媚掐死,逼问杨珪媚自己到底哪里不如他。她们二人也不知齐王究竟在说谁,不过好在那丫头机灵叫来了宇文宝,这才保住了她主子的命。

她再见到他时,男人脸上布满了胡茬,红肿的眼中尽是空洞。她遣走了杨珪媚让她去别院休息,看着他席地而坐背靠屋门,手边倒着五六坛已经空了的酒和一地碎瓷。

“你来做什么?来笑话我吗?”说着他自嘲的笑了起来。

“喝酒伤身,错在我,不要折磨你自己……”女人上前去扶他,却被他甩在了一旁。手不小心被地上的碎片划出一道伤口渗出了血水,他身体一顿下意识欲上前扶她,可心有芥蒂的反应过来后,伸出的手又收了回来。

“把王妃扶回房上药!”他对女人身后的小玲命令道。小玲一进来也是被这情形属实吓傻了,一时之间失了神。

还不等小玲反应过来,女人又吩咐道,“你出去,把院门关上别让任何人进来。”我叫杨婉钰,弘农华阴人,是隋观德王杨雄的孙女,自小很得祖父的喜爱,被他老人家一直养在身边,很小就随他进过军营、走过河西,有幸看过孤烟落日下的大漠和塞北黄河的冬日吹雪……

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有家逢巨变的不得已,有辗转流离的颠簸,有寄人篱下的谨小慎微,有家国破碎的风雨飘摇,还有一颗错付的真心。

女人一一讲给他听,“三胡,这才是我,一个完完整整真实的我……我不否认当初嫁进齐王府是带了几分算计,但我是真心想和你共度一生的。最初我以为你是我此生的劫数,可嫁与你后才觉得,或许你是我的救赎。”

她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掌心感受着他手上常年握兵器生出的茧,一字一句说得很缓,“对不起!这样的我让你难堪了,若你不愿再见我,我愿自请下堂赎罪,只求你善待华蓁和杨家。”

他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一般反手握住了她的皓腕,将她抵在了他与房门之间,“你就想这样一走了之吗?”他的眼中略带愤怒。

“若是你还要我……”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当初本王要了你,你还不远千里跑去寻李世民,如今你凭什么觉得本王会不要你?”他贴着女人的耳侧一字一句像是咬紧了牙。

“我会请旨与大哥一同去!等我想清楚了再回来和你好好算账!在此之前,做好你的齐王妃!若是你再和李世民有所纠缠,我怕会控制不住自己!”吞吐的酒气洒在女人的脸上,女人与他四目相对着,眼中有泪却强忍着不愿落下,那是她在他面前最后的自尊。

李元吉走的那天院子里银杏叶落了一地布成了一条用黄金铺成的大道,他身披银甲腰带佩剑一步一步仿佛是走进画中的人,“三胡,平安回来!”他顿住脚步,女人本以为他不会回头了。

可在他踏出府门的那一刻,他还是回头看向了她,也为了这一眼她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大唐的第一场科考逐渐落下了帷幕,排上了名次的其中有几个是忠于齐王府的人。此次被李渊钦点为状元的本为隋时进士孙伏伽。

他向皇帝进谏三言,天子有争臣,虽无道不失天下。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性相近,习相远。简单来说就是劝告皇帝要虚心纳谏、不要贪图享乐并亲贤远佞,大隋的灭亡也不外乎帝王没有做到这三点。

李渊听了这话大为感慨,封了他为从五品治书侍御史。女人听闻此也是大为感慨,不过这感慨之处却不尽相同。杨李两家哪个都不是出身草莽,这些大道理其实都懂,只是这世上畏于直言上位者为绝大多数,而这世间能谏者众多,善谋者少之又少,炀帝也并非不纳谏之人,只不过心中都有一把自己的尺子罢了。

安百姓、固皇权、平外患,哪个皇帝不想成为一代明君,但总是难以圆满,有所舍才能有所得,不过是天时地利、平衡好坏罢了。

齐王妃带着华蓁进宫去拜见万贵妃,万贵妃很喜欢这孩子。但她发现万贵妃看着孩子的眼神中有欣喜也有哀伤,应是想起了李智云和宽儿。

“本宫年轻的时候还有个孩子……”婉钰听得一震,在李家多年她倒是从未听闻此事,难不成是出生不久后就夭折了吗?还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既然她肯提及想必也是放下了,“娘娘可愿给妾讲讲她?”我试探性的问道。她本以为是个极为平常的故事,但一切却远远超出了预料。

当年万氏生下李智云后患上了癔症,常常神智不清,那年中秋她竟一人跑出了李府,李家众人苦寻良久都没有找到她。直到两年后的一个春日里他们在健康城外的一家驿站相遇了,那时的她怀了四个月的身孕,孩子的父亲是个茶商常年往返于南北,这两年她就一直跟在他的身边。

万氏说她本以为自己会一辈子爱着李渊、怨着李渊,可直到那个人的出现。是那个人带她走出了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带她走出了怨恨,她爱上了他。

可一切的结局不难想象,李渊最终带回了她,还夺走了她的孩子,她甚至不知道那个孩子是男是女,是不是还活着。这也是那么多年来她无法和李渊和解原因之一。

而万氏愿与李渊冰释前嫌的原因也在于这个孩子,李智云死后她一度觉得生无可恋几次自杀,李渊终于告诉了她孩子的下落,她的孩子没死还好好的活着,所以为了这个孩子她也要好好活着。

“陛下把孩子交还给了孩子的父亲吗?”齐王妃猜测着问道。

万贵妃笑中带着几分讽刺,眼底却泛了泪光,“以你对他的了解,你觉得他会留着孩子父亲的命吗?”

“那是一条人命……”她虽这么说着,但心中早已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对李家这样的世家贵族而言,一条无足轻重的人命又算什么?”万贵妃缓缓闭上了双眼不想让眼泪落下。

“那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她心中冒出了无数个猜测。

“他很好!”仅仅三个字听起来却是沉甸甸的。

她明白万贵妃是不愿意继续在说下去了,如今对自己说了那么多已然是例外,在这尔虞我诈的深宫中永远不知道对方何时就会成为敌人,因此就算是再好的关系也会有所保留,特别是这个孩子就是她的软肋。

齐王妃带着华蓁在武德殿住下,奶娘换成了信得过的人,白日里由小玲与她一同看着。而她请命继续到史馆协助众人修六史,皇帝没有多加阻拦。

六史之中隋史无遗是个烫手山芋,书卷要数最为丰富但却最不好写,特别是这后半段如何落笔要拿捏的极有分寸。大家都是明白这番道理,因此最初众人还暗自推脱了一番,最终这个难题落在了封德彝和颜师古身上。

而她这次回来的用意并不在史,而在卿。颜师古深谙汉史可以为吾师,封德彝身兼天策府司马一职与齐王妃是旧相识,从他的经历也不难看出并不是什么贞良死节之臣,若是方法恰当也不无可能为她所用,这就等于在李世民身边埋了一段引线。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木易宫华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muyigonghua/read/86/99.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