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梦境日记账 http://www.64sw.com/xiaoshuo/mengjingrijizhang/read/87/5.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梦里自己加入了一个奇怪的公司,这个公司经常用一辆没有棚子的大客车拉着我们去一些奇怪的地方,有一次去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峡谷,峡谷两侧的峭壁有很多古代遗迹嵌在上面像是古代印度的又像是欧洲的,峡谷中间经常有大风吹过来,这风很奇怪并不狂暴能把人吹着悬浮起来。被风吹起来的感觉很好,很畅快,让人兴奋的想唱歌。还有一次到了一条又宽又长的河,但是河道已经干了,两边的居民说水干了是因为有人污染了土地。后面还有几个地方也很特别但是已经想不起来了...不过有一次离开公司大楼的时候,我回头看去,发现大厦周围安装着像发电厂的大变压器一样的东西。
关于这辆改装客车
那是一辆褪色的深蓝色大巴,车头锈迹斑驳的金属牌上刻着模糊的「XX客运」字样。车身广告是剥落的温泉海报,残存的富士山轮廓在雨天渗出淡红色水渍。顶棚被整体拆除,裸露的金属框架上挂着冰棱般的透明晶簇。
车开起来以后,头顶会形成无形的膜——风噪与气流被隔绝在外,却能闻到窗外植被的气味:穿过针叶林时是松脂香,路过盐碱地时是海藻腥。
绿色人造革座椅共40座,但乘客数永不超20人。空位在行驶中逐渐软化,像被无形之物压出凹陷。最后一排的三个蛇皮袋偶尔蠕动,发出类似心跳的闷响。
因为没有车棚,行驶的时候外面景色却如浸水的油画。伸手探出时,指尖会覆上陶瓷釉质般的膜,缩回后碎裂成青灰色粉末。偶尔雾气裂开缝隙,闪过金字塔尖或高压电塔的剪影,下一秒又归于混沌。
方向盘中央嵌着半块商周青铜残片,饕餮纹路在夜间扭结成导航路线
转速表盘显示数值恒为「∞」,油量表刻度过半后开始逆时针回转
司机座椅铺着牡丹印花白布,椅背挂满包浆的桃木符,其中一枚刻着「戊辰年闰四月」(查无此历法)
关于梦里到过的地方
坐标1:风蚀神庙峡谷(编号K17-X)
客车在赭红色岩层裂缝中穿行三小时后,我们看见数百座梯形神庙悬浮于峡谷两侧。那些建筑既非印度教寺庙常见的繁复雕饰,也非欧洲哥特式教堂的尖顶结构,更像是用某种发光陶土捏制的几何体集群。我们走进峡谷,不久感觉有风从地面吹起,风很轻柔却能托起身体,身体像失去了重量,仿佛被亿万片透明的羽毛承托着,轻柔的气流应该是从地脉裂隙渗出的。发丝向上漂浮,衣角翻卷成波浪,整个人悬在离地七八米的空中——没有坠落恐惧,只有脊椎酥麻的快感,甚至还能通过姿势控制方向。有人开始大笑,笑声撞上岩壁溅起青铜编钟的回响;有人张开双臂俯冲,在虚空中划出莫高窟飞天的螺旋轨迹。
我们变成一群挣脱绳索的气球,吼叫声在峡谷间反复折叠。沙哑的、尖锐的、不成调的音符绞成漩涡,岩层深处的古老歌谣被唤醒,与我们的喧哗交织成新的语言。某个瞬间,所有人的声音突然共鸣,整片峭壁开始渗出蜂蜜色的光。
落地后,舌尖还残留着风的味道——像海盐混着羊皮纸。指甲缝里嵌着发光的碎屑,仔细看竟是微缩的楔形文字。而最隐秘的变化藏在喉头:每当夜深人静时,呼吸会不自觉地振动成无词的吟唱,仿佛有片未落地的风,永远悬在胸腔里。
坐标2:枯河纪事(编号R09-Θ)
干涸河床呈现出诡异的孔雀蓝色,裂缝中不断渗出散发苦杏仁味的晶体。穿亚麻长袍的老者指着对岸某块黑色礁石:「三十年前有群穿银制服的人,在礁石下方埋了七个刻满眼睛的铁罐。」他所说的污染源,实则是公司1968年遗失的「生态情绪收容装置」——那些罐子会吸收土地的记忆与情感,当储存量超过临界值,方圆百里的水脉就会因「记忆过载」而集体蒸发。
我们在河底挖出半块残缺的陶板,上面用苏美尔楔形文字与二进制代码交替记载着:「所有河流都是同一条河流的切片」。随行的水质净化师突然痛哭流涕,他的眼泪落入土壤的瞬间,三株透明蕨类植物破土而出——这可能是该流域三百年来首次诞生新物种。
坐标3:
倒悬钟乳石林(编号C22-Ψ)
某次穿越溶洞时,客车突然开始垂直向上行驶。数以万计的钟乳石如冰棱倒挂,尖端不断滴落银白色液态光。财务部同事用手账本接住一滴,纸页立刻浮现出他尚未经历的未来财务报表。此地时间流速与认知深度成反比,盯着石笋纹理超过十秒的人,会被困在「此刻」与「永恒」的夹缝中——直到后勤部送来特制墨镜,镜片用钟乳石粉末与员工梦境残片熔铸而成。
坐标4:
镜面盐湖(编号S05-Ω)
白昼时分这里是普通盐碱地,但当月光以53度角照射时,整个湖床会变成能映照平行世界的镜面。销售部新人在镜中看见自己变成一棵散发Wi-Fi信号的胡杨树,而技术总监的倒影则是台正在朗诵《庄子》的蒸汽朋克风格打字机。公司严格规定不得触碰镜面,据说某个违规者曾把手指伸进「镜中湖」,结果现实中的整条胳膊都变成了不断坍缩的克莱因瓶结构。
坐标5:变压器矩阵之谜
某天的暴雨中,我终于看清总部大厦外围排列的108台巨型变压器。这些装置表面看是普通电力设施,但其陶瓷绝缘体上蚀刻着拜占庭天使纹章与量子隧穿公式。当闪电劈中顶端的钨丝网时,整个建筑群会短暂切换成类似吴哥窟巴扬寺的形态——那些所谓的变压器,实则是将现实维度与神话拓扑学缝合的「叙事耦合器」。
关于这辆改装客车
那是一辆褪色的深蓝色大巴,车头锈迹斑驳的金属牌上刻着模糊的「XX客运」字样。车身广告是剥落的温泉海报,残存的富士山轮廓在雨天渗出淡红色水渍。顶棚被整体拆除,裸露的金属框架上挂着冰棱般的透明晶簇。
车开起来以后,头顶会形成无形的膜——风噪与气流被隔绝在外,却能闻到窗外植被的气味:穿过针叶林时是松脂香,路过盐碱地时是海藻腥。
绿色人造革座椅共40座,但乘客数永不超20人。空位在行驶中逐渐软化,像被无形之物压出凹陷。最后一排的三个蛇皮袋偶尔蠕动,发出类似心跳的闷响。
因为没有车棚,行驶的时候外面景色却如浸水的油画。伸手探出时,指尖会覆上陶瓷釉质般的膜,缩回后碎裂成青灰色粉末。偶尔雾气裂开缝隙,闪过金字塔尖或高压电塔的剪影,下一秒又归于混沌。
方向盘中央嵌着半块商周青铜残片,饕餮纹路在夜间扭结成导航路线
转速表盘显示数值恒为「∞」,油量表刻度过半后开始逆时针回转
司机座椅铺着牡丹印花白布,椅背挂满包浆的桃木符,其中一枚刻着「戊辰年闰四月」(查无此历法)
关于梦里到过的地方
坐标1:风蚀神庙峡谷(编号K17-X)
客车在赭红色岩层裂缝中穿行三小时后,我们看见数百座梯形神庙悬浮于峡谷两侧。那些建筑既非印度教寺庙常见的繁复雕饰,也非欧洲哥特式教堂的尖顶结构,更像是用某种发光陶土捏制的几何体集群。我们走进峡谷,不久感觉有风从地面吹起,风很轻柔却能托起身体,身体像失去了重量,仿佛被亿万片透明的羽毛承托着,轻柔的气流应该是从地脉裂隙渗出的。发丝向上漂浮,衣角翻卷成波浪,整个人悬在离地七八米的空中——没有坠落恐惧,只有脊椎酥麻的快感,甚至还能通过姿势控制方向。有人开始大笑,笑声撞上岩壁溅起青铜编钟的回响;有人张开双臂俯冲,在虚空中划出莫高窟飞天的螺旋轨迹。
我们变成一群挣脱绳索的气球,吼叫声在峡谷间反复折叠。沙哑的、尖锐的、不成调的音符绞成漩涡,岩层深处的古老歌谣被唤醒,与我们的喧哗交织成新的语言。某个瞬间,所有人的声音突然共鸣,整片峭壁开始渗出蜂蜜色的光。
落地后,舌尖还残留着风的味道——像海盐混着羊皮纸。指甲缝里嵌着发光的碎屑,仔细看竟是微缩的楔形文字。而最隐秘的变化藏在喉头:每当夜深人静时,呼吸会不自觉地振动成无词的吟唱,仿佛有片未落地的风,永远悬在胸腔里。
坐标2:枯河纪事(编号R09-Θ)
干涸河床呈现出诡异的孔雀蓝色,裂缝中不断渗出散发苦杏仁味的晶体。穿亚麻长袍的老者指着对岸某块黑色礁石:「三十年前有群穿银制服的人,在礁石下方埋了七个刻满眼睛的铁罐。」他所说的污染源,实则是公司1968年遗失的「生态情绪收容装置」——那些罐子会吸收土地的记忆与情感,当储存量超过临界值,方圆百里的水脉就会因「记忆过载」而集体蒸发。
我们在河底挖出半块残缺的陶板,上面用苏美尔楔形文字与二进制代码交替记载着:「所有河流都是同一条河流的切片」。随行的水质净化师突然痛哭流涕,他的眼泪落入土壤的瞬间,三株透明蕨类植物破土而出——这可能是该流域三百年来首次诞生新物种。
坐标3:
倒悬钟乳石林(编号C22-Ψ)
某次穿越溶洞时,客车突然开始垂直向上行驶。数以万计的钟乳石如冰棱倒挂,尖端不断滴落银白色液态光。财务部同事用手账本接住一滴,纸页立刻浮现出他尚未经历的未来财务报表。此地时间流速与认知深度成反比,盯着石笋纹理超过十秒的人,会被困在「此刻」与「永恒」的夹缝中——直到后勤部送来特制墨镜,镜片用钟乳石粉末与员工梦境残片熔铸而成。
坐标4:
镜面盐湖(编号S05-Ω)
白昼时分这里是普通盐碱地,但当月光以53度角照射时,整个湖床会变成能映照平行世界的镜面。销售部新人在镜中看见自己变成一棵散发Wi-Fi信号的胡杨树,而技术总监的倒影则是台正在朗诵《庄子》的蒸汽朋克风格打字机。公司严格规定不得触碰镜面,据说某个违规者曾把手指伸进「镜中湖」,结果现实中的整条胳膊都变成了不断坍缩的克莱因瓶结构。
坐标5:变压器矩阵之谜
某天的暴雨中,我终于看清总部大厦外围排列的108台巨型变压器。这些装置表面看是普通电力设施,但其陶瓷绝缘体上蚀刻着拜占庭天使纹章与量子隧穿公式。当闪电劈中顶端的钨丝网时,整个建筑群会短暂切换成类似吴哥窟巴扬寺的形态——那些所谓的变压器,实则是将现实维度与神话拓扑学缝合的「叙事耦合器」。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梦境日记账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mengjingrijizhang/read/87/5.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