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的漩涡


小说:绿茵重构者:从里尔崛起的传奇  作者:起司秒香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绿茵重构者:从里尔崛起的传奇 http://www.64sw.com/xiaoshuo/lvyinchonggouzhe0conglierjueqidechuanqi/read/97/193.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法甲联赛第八轮,巴黎圣日耳曼坐镇王子公园球场,凭借林阳的一传一射和奥斯梅恩的梅开二度,以3比1的比分有惊无险地战胜了来访的劲旅里昂队。比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里昂队顽强的抵抗和一度扳平比分的进球,都让主场球迷惊出了一身冷汗。最终,巴黎依靠更强的整体实力和球星的个人能力拿下了比赛。

    赛后,按照惯例,本场最佳球员林阳与主帅恩里克一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前面的问题大多围绕着比赛本身,恩里克强调了球队在逆境中的回应,表扬了球员们的斗志。轮到林阳提问时,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一位来自《队报》的资深记者,在问了两个关于比赛进球配合的问题后,话锋一转,抛出了那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林,首先恭喜你再次获得最佳球员。我们都知道,你入选了金球奖的最终候选名单,这是巨大的荣誉。但我们注意到,在名单公布后,你的比赛状态似乎有一些波动,包括上一场对阵尼斯的比赛,你的表现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我们想知道,金球奖的评选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你?你是否感受到了额外的压力,从而影响了你在场上的发挥?”

    问题尖锐而直接,新闻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镜头都对准了林阳。

    林阳沉默了片刻,他接过话筒,脸上并没有露出不悦,反而是一种经过思考后的平静。他没有选择官方辞令,而是用一种坦诚的语气回答道:

    “谢谢你的问题。首先,我必须承认,能够入选金球奖候选名单,是每一位球员的梦想,对我而言是巨大的激励,我感到非常荣幸。”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记者,继续说道。

    “但是,关于它是否影响了我的状态……我个人认为,没有。”林阳的语气很肯定。

    “当我踏上训练场,踏上比赛场地,我的脑海里只有足球,只有教练的部署,只有如何与队友一起赢得胜利。金球奖的评选是在场外,是由记者们决定的。我的工作,是在场内,用双脚去说话。我不会,也没有时间,在比赛或训练中去想关于选票的事情。那是对我职业的不尊重,也是对对手的不尊重。”

    林阳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继续说道:“状态的起伏在漫长的赛季中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球员都会遇到,对手的针对性防守、身体疲劳、战术适应……这些都是影响因素。我认为我和球队都在积极调整,努力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就像今天,我们遇到了困难,但最终我们赢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林阳的回答清晰、冷静,既表达了对荣誉的尊重,也强调了职业态度,并将状态波动归因于正常的竞技因素。在当时的新闻厅里,这番回答显得得体而有力。

    然而,林阳低估了媒体和舆论对于“金球奖”这个话题的解读欲望和放大效应。他这番坦诚的“不受影响论”,一旦通过媒体传播出去,立刻在外界引发了远比想象中更大的波澜。

    第二天,各大体育媒体的报道出炉,标题和侧重点却截然不同。

    《巴黎人报》的标题是:《林阳:金球荣耀激励我,但不会影响我专注比赛!》文章盛赞了林阳的职业精神和成熟心态,认为这正是超级巨星应有的风范,并将他的表现作为例子,证明其完全配得上金球奖的认可。

    然而,更多国际媒体和反对者则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读。

    《马卡报》的标题带着一丝嘲讽:《“不受影响”的林阳,为何状态如过山车?》文章写道:“……这位巴黎中场坚称金球奖未给他带来压力,但事实是,他在名单公布后的表现远不如欧冠决赛前稳定。这更像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真正的强者敢于承认压力,并将其转化为动力。‘不受影响’的说法,或许恰恰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米兰体育报》则分析道:“林阳的言论,听起来更像是在试图说服自己。金球奖的巨大关注度不可能不对球员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位首次入选、背负着整个国家期待的球员。他的否认,或许是为了避免让这个话题在更衣室内持续发酵,尤其是在他与姆巴佩之间存在微妙竞争的情况下。”

    在网络世界,争议更是被无限放大。

    支持林阳的球迷认为:

    “阳神说得没错!球员就该专注于赛场!”

    “这正说明他心理强大!不被外界噪音干扰!”

    “媒体就是喜欢搞事,人家都说没影响了,还非要按头承认有压力?”

    质疑者和反对球迷则纷纷发表看法:

    “嘴硬罢了!没影响会踢得这么挣扎?看看数据!”

    “明显是心态飘了,拿了欧冠以为稳了,金球奖可不是只看一场决赛。”

    “他这么说,把公开表示渴望金球的姆巴佩、哈兰德置于何地?显得别人不够‘纯粹’?”

    甚至出现了一些阴谋论的论调:

    “他是不是在向评委们传递信号?显示自己宠辱不惊?”

    “巴黎内部肯定有矛盾了,林阳这是在撇清,怕表现不好被甩锅给金球压力。”

    “典型的东方人含蓄?不愿意暴露真实想法?”

    这些猜疑和议论,如同无数个细小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嘈杂的舆论洪流,再次将林阳推上了风口浪尖。他原本旨在平息讨论的坦诚,反而成为了引发更大规模讨论的导火索。

    外界的议论不可避免地传到了球队内部。训练间隙,一些队友看林阳的眼神多了些复杂的东西。登贝莱在分组对抗中,与林阳的配合依旧熟练,但少了些以往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多了一丝公事公办的刻板。

    一次队内会议后,恩里克特意让林阳留了一下。

    “看到那些报道了?”恩里克开门见山。

    林阳点了点头,有些无奈:“我只是说了实话。”

    “我知道。”恩里克拍了拍林阳的肩膀,“但在聚光灯下,每一句话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解读。你说‘没有影响’,有些人会认为你傲慢,有些人会认为你虚伪,甚至你的队友,也可能觉得你是在刻意塑造‘完美先生’的形象,拉开了距离。”

    恩里克看着林阳:“管理舆论,也是顶级球员的必修课。有时候,适当的示弱,或者将话题引向团队,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林阳沉默了。他意识到,问题或许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林阳”这个身份,在金球奖这个敏感时期,所说的任何关于此话题的话,都会被赋予额外的含义。

    接下来的比赛,对于林阳而言,每一场都像是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处刑。他每一次拿球,每一次传球失误,每一次射门偏出,看台上和网络上都可能响起一阵若有若无的嘘声或嘲讽。

    联赛第九轮,客场对阵蒙彼利埃。比赛进行到第60分钟,巴黎久攻不下,比分仍是0比0。一次前场进攻中,林阳在禁区弧顶获得了一次不错的远射机会,他摆腿劲射,皮球却高高飞向了看台。

    瞬间,客场看台响起了刺耳的嘘声和哄笑声。网络上,实时讨论区立刻被“就这水平还想拿金球?”、“原形毕露”等评论刷屏。

    林阳看着飞走的皮球,用力抿了抿嘴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默默地转身回防。但熟悉他的人能看出,他眼神里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了。

    压力,就像一块磨刀石。它可能磨去你的锋芒,也可能将你打磨得更加锋利。

    第78分钟,转机到来。巴黎获得前场右侧任意球。林阳和佩德里再次站在球前。这一次,林阳的目光异常坚定。他助跑,没有选择大力轰门,而是踢出了一记弧度、速度、力量都恰到好处的香蕉球。皮球绕过人墙,在蒙彼利埃门将绝望的目光中,直挂球门死角!

    Goooooal!世界波!林阳!

    进球后的林阳,没有疯狂庆祝,他只是跑到客队球迷看台前,将手指轻轻放在嘴唇上,做出了一个“安静”的手势。眼神冷静,却充满了力量。这个动作,如同一声无声的惊雷,在所有质疑者耳边炸响。

    最终,巴黎1比0小胜蒙彼利埃。

    赛后,面对再次围上来的记者,关于金球奖的问题再次被提及。这一次,林阳的回答简短而有力:

    “我说过,我的注意力在球场。今天,我的进球帮助球队拿到了三分。这就是我的回答。”

    林阳不再试图去解释,去说服。他选择用足球本身,用决定比赛的表现,来回应所有的猜疑与喧嚣。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绿茵重构者:从里尔崛起的传奇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lvyinchonggouzhe0conglierjueqidechuanqi/read/97/193.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