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整编,一个营八百人!(求鲜花)


小说:抗战:过草地失联后,我带回个师  作者:老三上榜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抗战:过草地失联后,我带回个师 http://www.64sw.com/xiaoshuo/kangzhan0guocaodishilianhou0wodaihuigeshi/read/79/20.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一 ↓
  随着红军大搞改革,推行土地改革,以陈家沟周围辐射的几十个乡村的老百姓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他们有了田地,又有了杂交水稻,干劲十足。

红军的口碑瞬间提升了不少。

无形之中形成“名人效应”,老百姓纷纷把儿子,老公送来参军。

一时之间,171团的兵力大涨。

招收的新兵达到4000多人,加上原本的老兵,一个团的兵力达到近五千人。

团部。

苏言召开第一次团部会议。

此刻,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李云龙,沈泉,张大彪等人十分有成就感。

“团长,我们的征兵速度也太快了……附近乡村的老百姓以讹传讹,现在都冲着咱们红-军的名声来了!”

“可不,咱们团的事迹名扬附近的乡镇……老百姓都十分仰慕我们……”

“部队扩充越来越大了!”

李云龙:“团长,部队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并不是一件好事啊!”

部队扩充太快,第一,无法形成战斗力,战斗素养无法跟上。

一个军事素质过硬的士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经过战场洗礼。

红军经过过草地雪山后留下来的都是精锐,

一个道理。

第二,训练也是一个问题!

第三,发展过快,目标太大,容易引起晋绥军的关注。

这些都需要苏言立即解决。

苏言站起来说道:“为了规范部队,我决定对171团进行整编,下辖5各营,一个营八百人!”

“同时,组建通讯连,特战连,神枪队,投弹手以及大刀队!”

“老李,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副团长,负责全团的训练,这是训练大纲……”说着,苏言给李云龙出训练手册。

训练手册包括基础的体能训练?: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性和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

具体训练方式有跑步、爬山、举重、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旨在提高官兵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根据不同军种和岗位的需求,进行专门技能培训。

例如武器操作、战术运用、通信联络、战场救护等,以提高官兵在实战中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

同时,在模拟实战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模拟战场环境、敌情、地形等因素,提高官兵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减少实战中的风险,同时提高官兵的实战经验和心理素质?。

最关键的是心理训练?:培养官兵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在高压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训练包括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和危机应对等内容?。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战斗文化熏陶,培养官兵勇敢、顽强的战斗意志,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还有协同能力训练?:加强不同部队、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训练,提高整体作战能力。

可以说,训练手册的内容十分全面。

李云龙听完苏言解释的训练大纲,露出惊讶的表情:“团长,这训练大纲太牛了,我建议每个连,每个营都应该配备一本!”

“那当然……”苏言介绍道:“训练大纲的战术,如穿插迂回,三三制,一点两面,四组一队,运动战等战术必须熟记……”

战术是默契,是配合……什么时间点进攻,什么时候火力压制,什么时候发起冲锋,进攻阵型如何等等……

这些都是战士们经常“跑”,才能熟悉,才能配合默契。

特别是三三制战术……它考验的是战士们相互的了解,相互的配合,相互依靠,把三人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强大。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训练少不了。

所以,接下来171团的战士们将会进入魔鬼式训练阶段。

比如,新兵们要知道,穿插和迂回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战术行动,其根本目的都是深入敌后作战,迂回包抄,分割围歼敌人。

这种战术并非苏言所创,早在冷兵器时代就曾被利用,需要171团的战士们发扬光大者。

而所谓的三三制战术,是在进攻时,通常一个步兵班的三个战斗小组各自散开,由班长统一指挥,以免发生混乱。

士兵的间距一般在八步左右,既可以发扬火力,又可以避免一发炮弹带来过多伤亡。

在近战中,三三制战术动作十分有效,三人协同进攻,大大减少了伤亡,弥补了我军士兵当时单兵火力的不足。

运动战是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换取时间移动兵力,以包围敌方,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核心是: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和传统的防御方式相比,运动战更加主动、更加灵活,若是遇到敌军,可以迅速利用地形进行转移,被包围的可能性比传统的阵地战小许多。

此外,有人认为运动战与游击战是相同的,其实不然,游击战是小规模袭扰,而运动战是大规模伏击消耗敌军。

而阵地战是一种在相对固定的战线上进行阵地攻防的战术,它可以细分为多种,例如坚固阵地攻防作战、海岛的阵地攻防作战、城市阵地攻防作战和海岸等等,其最大的优点是作战线相对稳定,各种保障都较为严密。

其作战空间大,立体性、整体性、机动性都得到了增强,其攻防作战转换也更为迅速。

至于,伏击战是接下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无法缺少的一种战术手段。

一般分为待伏与诱伏两种,在运用伏击战时,需事先通过侦察地形和敌方运动规律,确立伏击的地点,设立伏击圈,并预先部署必要兵力,通常能够对敌方形成多面围攻之势,予敌以重大杀伤。

伏击战有着六大基本要求,分别是积极捕捉和创造战机、选好伏击地区、建立有重点的袋形部署、切实隐蔽企图、突然、快速、勇猛地攻击。

用伏击战打击运动的敌人,常常可以用小的代价,换极大的胜利。

这种战术会是171团接下来的主打战术……

而一点两面是针对各级指挥员不善于在主要突击地段集中兵力和不善于包围迂回的缺点而总结出来的一条战术原则。

一点两面即是在进攻时主攻其一点,同时分散兵力再包围敌军两面或多面,以纵长与分散的形式相配合起来。

一点,即是集中火力攻击敌弱点,在攻时需要巨大的突破能力和后劲,以形成纵向发展。

两面,即是从多面包围迂回敌人。一点两面这一战术,有效提升了解放军的作战力量。

至于四组一队是一种专门用于城市战的进攻战术。

其主要作战方式是三个人组成一个组,四个组组成一个班。

这种科学分工的打法促进了军队战斗力量的提升。

这些战术需要171团的战士们熟记,熟练。

李云龙看到这些战术的时候,不由的感到惊叹:“苏言不愧是四国留学生……简直就是战术鬼才啊!”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抗战:过草地失联后,我带回个师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kangzhan0guocaodishilianhou0wodaihuigeshi/read/79/20.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