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mingzhiyuxiqibianting/read/86/61.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天启四年(1624)九月二十二日夜,芦苇渡。
荒野青山本无名,当此地发生了大事方才有名。当夜恶战之地本也无名,“芦苇渡”这名,是白师爷后来根据当地地貌特点,给写进军史的。
当夜见敌军逡巡不离仍有所图,吴开先便建议陈樊把排铳推至尖垒,朝人声密集处轰击。金兵受挫后稍有远离,但人喊马鸣声不断,隐隐间还有增加之势。至五更天亮时,敌骑又冲来突施冷箭,明军也发铳回应,双方又接战起来。
莫雷忽一阵小跑到吴开先面前,索要千里镜观察,吴见其言语急切,忙取出交予。莫雷观察一阵后,指着大阵前方即丁启睿等驻守的方向说金兵将要从那里展开决死突击,他们的牛角号一吹响将旗一冲就是信号。吴开先知其是尚间崖劫后余生的经验,忙问该如何处理。莫雷说把所有铳炮对准齐发,或能将其击退。
白师爷听完说既然建虏突击方向即为莫班长察觉,我军不如来个请君入瓮,预先埋设火药桶轰炸敌人。此时蒋文在轰击间隙偶听到东方传来联络的号炮声,便跑来告知吴开先。吴说想是郑义把援兵请到了,便让发号炮回应。半个时辰后一千五百援兵果至,金蒙兵见明军势大撤走,围困得解。
丁启睿领吴开先及四堡主出迎,原来来者是宣府游击将军刘汉,刘汉道他得上峰将令后便由郑义引路北上,本欲径至珍珠岩,半路听到炮声便赶往这边,正好遇见,己部马匹多被征调至关宁,步兵拖累走不快,但愿没有来迟。丁启睿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刘将军此来正好解我等之困。丁启睿又把麾下五堡主一一与刘汉介绍认识,诸堡主都上前表达谢意。之后,刘汉问丁启睿下一步当如何,丁转问吴开先,吴说出征已有六日,将士们疲惫不已,今夜又恶战一场,将士颇有伤亡,不如打扫完战场就回堡里修养,来日方长,整顿兵马后再来驱贼。此言说出了大家心声,丁表示同意,于是五堡兵分头打扫战场收拾拔营。
白师爷特地打着火把到手榴弹轰击的地方查看,发现附近只有一名敌军死于榴弹爆炸。此人特倒霉,因为榴弹爆开的半个铸铁雷体正好镶嵌在其后脑勺上。白师爷直叹,之前电视剧里李云龙们总抱怨边区造手榴弹不管用,威力不及五米,炸开只成两半,结果自己主持制造的手榴弹也是这样,引信部分还更原始更不方便。白有时真后悔自己学的是没点屁用的文科,要是学了实用的理工科只怕早使靖边堡的军备突飞猛进了。叹息之余,白用铳托将半个雷体敲下来,在地上蹭掉血迹包好,准备回去找薄宋方他们去继续改进。
辅兵拖回来金蒙兵尸首三十七具,马尸二十五匹,说远的都被金蒙兵拖走焚烧了。吴便请四堡主分了战利品,又把首级送给丁启睿过目。
丁启睿点完首级,小声和吴道,刘将军此番出兵,如果空返没有光彩,能不能把前后获得的首级算一份到援兵身上。吴说没有刘将军搭救我等还在苦熬,用首级酬谢也是自然之理,我就全听佥事大人主理。
不多时战场打扫完毕,全军渡河,次日行至靖边堡,刘汉率军回城复命。吴留伤兵在靖边堡治伤,又把马肉送至食堂,设宴犒劳全军,从板升城缴获的军粮就交由丁启睿分给四堡和县尉军,自己一粒不留。众人皆赞。
饱餐一顿后各军回返驻地,吴白蒋送至堡外。
......
送别诸军后,吴白蒋三人开战后总结会,蒋文首先道:“此次出兵我军伤二十三人,亡五人,所得不多,甚是遗憾。”
吴开先道:“这仗确实打得不好。以丁大人和他的保镖为例,当他俩从容射击的时候,打得又准,填铳也快;但是对面压力一大,有箭飞来伤人,他们就手足无措了,平时一分钟两发的水平,战时可能还做不到一分钟一发,火药洒了一地,弹丸都装不进去。我看别的士兵和他们类似,只要压力一大,表现就落一大截,很影响战斗力发挥。咱们得想个法子改善这种情况。”
白师爷道:“以前我们都是打弱旅,场面占优,当然能占便宜了;但仗打多了总会遇到强的对手。我觉得晚遇不如早些遇到好,凡事有个准备,等见过的阵仗多了就好了。另外这回除了积累战斗经验,锻炼部队,咱也有实得啊!换回六匹好马,铜器一千二百斤都被带回来了。铜可是我国的战略资源,可以铸火炮的。”
蒋文道:“排铳确实威风,这回灭敌人嚣张气焰多亏了它,要是能再打得远些就更好了。”
白说:“也是,只要有材料,军工部门肯定有办法。”
吴开先道:“其实我感觉打得远不如打得快,如果火铳一扣扳机就能打出一发,那来多少建虏咱也不怕,甚至咱们可以学建虏那样,边打铳边冲,以铳的威力加上弓箭的发射速度,恐怕天下没什么军队可以挡得住。”
白师爷闻言真想说这不是梦话,一战德军的暴风突击队就是这种打法,但目前这技术条件还是不够,再说自己虽然确实玩过后装枪五六半,但只是扣扳机打靶,子弹都是现场的兵给装的,后装枪的什么底火、撞针、复进簧具体是怎么实现的,该用什么材料都不知道,这更无从下手了。白于是道:“这个实话实说,以目前的从铳炮口装弹药方式,实现高速发射还是太难,必须得用后装方式,子弹也得用铜壳整装弹,这个咱现在真实现不了,我估计泰西那边现在也没人能实现。咱们军工部门目前还只能继续发掘远射的潜力,提高火力投送密度只能靠增加人手来弥补。”
吴开先叹口气道:“实话说,我还是喜欢骑兵,能打就打,打不过能跑,主动性全在自己;步兵追追不上,难于扩大战果,跑跑不了,若成孤军就是灭顶之灾。现在以铳兵为主也是屁股决定脑袋,要不是一匹马能买十把铳,咱也选骑兵了。我得让战兵学会骑马,有机会咱也上马作战,就是上马机动也远胜过两条腿。话说回来,其实昨晚我军差点全军覆没。如果敌人全是建虏,军官体系完整,战斗意志坚决,选择多面围攻,单点突破的方式,破我军车阵是迟早的事。天启元年(1621)辽沈之战时,浑河南岸的三千浙兵武器战法与我军类似,但还是被建虏歼灭,其病根就是‘装药慢,敌人多而敢死’,这和尚间崖(1619)的马林遇到的问题一样。咱们士兵凭手里的火铳作战,遇到小股敌人还能从容驱散,要是遇到一大堆敌人冲来,只能击杀前排人,后面的死命冲是没法制止的。既然现在只能打远,没办法打快,我想以后行军宿营,一定要利用地形,减少受敌面数,缩窄正面宽度,把连续性有待提高的火力集中起来才是正道;此外战法也应该做出调整,使用骑兵诱敌,把敌人吸引到铳炮兵的正面打,是最理想的作战方式。”
白师爷道:“其实我觉得火力不足,还是在铳少,试想昨晚如果骑兵组成的预备队人手一杆火铳,哪边出现危机就顶上,就不用端着冷兵器出击了。如果有条件给士兵装备防身短铳一柄,供紧急时施放,也能收到奇效。”
吴开先道:“装备精良确实顶用,一弹换一敌那可太划算了,就是造铳速度还有待提高。”
蒋文道:“吴都司和师爷都说得在理。我个人觉得我军士兵只有一杆铳火力太单薄了,得增加些面杀伤武器,师爷我看你昨晚带头扔手榴弹了,效果如何?”
白师爷道:“不瞒二位讲,实战暴露目前的手榴弹有三大问题:一是装药量太小,杀伤力不足,我看得从一斤半增加到两斤;二是铸铁弹体太厚了,爆开只有两片,除非直接击中才能造成伤害,这得把弹体做薄;三是用明火去点引线太麻烦了,夜晚还会暴露目标,我想可以把地雷用的摩擦钢轮放置其中,用于发火,这个做成了,用手一拽就行。刚说的三点都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单价会增加,会后我去找军工部门和莫雷,如果顺利解决,给每个士兵配上两个,他们就更有胆气了。”
蒋文道:“好啊,我们当兵的手里家伙什越多,越是披坚执锐,胆气就越足。”
吴开先喜道:“有白师爷主持不断改进军备,如此甚好,甚好!在昨晚被围困时我就想,就算全军牺牲了,也要救得白师爷逃出去,您老和我们不一样,和宋方薄三位先生也不一样,懂的多看得远,像黑夜里的一盏灯似的,您不能在战场上牺牲掉。以后出战,我会让牛勇负责您的安全,介时请先生以大局为重,到危急时万勿推辞。”
蒋文说:“我想也是,师爷这般人才要不就安居堡中总理,疆场上刀箭无眼,以后还是别去了,咱损失不起。”
白师爷道:“别介,二位心意我领了,但是我总得亲临战场,体验武器效果的。军工部门武器造得不好还可以返工重做,但士兵用了蹩脚武器代价就是生命。薄宋方三位先生都是重任在身,我正好代替他们来亲身检验武器的质量。谁的命都是命,不能随便牺牲掉。如果有万一,你们二位不用劝,我肯定会跑,跑掉后再继续和建虏流寇干。”
白师爷说得轻松,但话里透着一股对战友的义气和对理想的坚持。吴蒋都先后感受到了,白不贪财,不好色,不恋权,一门心思只想平虏灭寇,可谓一个简单而纯粹的人。
白又道:“此回拉回的铜,我想除了再造一门排铳外,另外造一门远程长炮,口径不用大但能打五百步的,如果能用它给建虏指挥官点名击毙,那就事半功倍了;如果装霰弹对冲来的敌人轰击,也能有效阻止敌人的攻势。其实我早想造这么一门炮的,苦于铜料紧缺,这回去板升城的收获之一是我发现宗教场所聚积了不少铜器,以铜钟铜像乐器为主,咱们以后行军打仗每至一地可以去庙宇搜罗,这是条快速积铜的好路子,也不知那些邪教头脑们是怎么搞到这么多铜的。”
吴道:“这个我清楚,佛像都是所谓善男信女捐的铜钱熔铸的,佛像法器有多少斤铜,就用了多少斤制钱。”
白道:“原来如此。原来佛像都是制钱化的,说不定某天也能化回来......”
蒋文道:“路子确实是好路子,只是......”
白师爷道:“只是什么,蒋守备不妨明言.”
蒋文想了想道:“士兵都说擅取法器不详,神仙会怪罪的,有人还说这次被围困就是报应来了......”
吴开先闻言做哭笑不得状,白师爷笑着说道:“和他们讲通道理就行,可以这么和士兵说嘛,咱们借神仙金身和法器是去做铳炮灭虏寇救天下百姓,做的事是救苦救难的善事,满天神佛自有真身,是不会怪罪我们的。”
蒋说这么说不错,能说服人。说毕蒋不自主打了个呵欠。
吴开先说:“这七天来大家都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回屋休息吧。”
蒋白道好,告辞出来。白的脑海里两个世界的知识在冲撞,感觉要做的事情很多,怎么睡得下?但此事天色已晚,召集军工部门开会也不合适,白只好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又躺在床上等待天明。在回忆战斗时,他突然想起:穿越前,军迷在论坛里讨论为什么百人千人级别的战斗明军常能胜利,但万人以上就不行呢?军迷的说法不一,但白经历实战后,对此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那就是:火铳火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但火铳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打猎有余而打仗不足,尤其不适用于万人级别的国战。火铳由于前膛装药的方式所限,终究是火力连续性差,不足以克制大规模敌人!明末明军一直重视火器,从袁崇焕到孙承宗,从洪承畴到孙传庭都是如此,但全都败在骑兵手里。历史上明军总打不赢万人规模以上的会战,很可能就是铳炮早期射速不如弓箭导致的!
白越想越惶恐,火器是李布衣倡导的,吴开先到澳门学的也是火器,自己是后世人,明白历史的发展也是极力主张火器,现在却发现,实战中火器不足以遏制敌人!那将来护国军岂不是注定要为这错误的理念陪葬吗?
惶恐了一会,白最终还是回过味来,就是护国军被虏寇歼灭又如何,历史上已经惨到极限,巍巍中华被凶残戎狄统治近三百年了,还能差到哪去?护国军本着杀一个虏寇够本,杀两个虏寇赚一个的精神,干就完了!哪怕是全军覆没了,护国军将士至少也能用战绩和鲜血,为大明的谢幕增加一抹血色!
荒野青山本无名,当此地发生了大事方才有名。当夜恶战之地本也无名,“芦苇渡”这名,是白师爷后来根据当地地貌特点,给写进军史的。
当夜见敌军逡巡不离仍有所图,吴开先便建议陈樊把排铳推至尖垒,朝人声密集处轰击。金兵受挫后稍有远离,但人喊马鸣声不断,隐隐间还有增加之势。至五更天亮时,敌骑又冲来突施冷箭,明军也发铳回应,双方又接战起来。
莫雷忽一阵小跑到吴开先面前,索要千里镜观察,吴见其言语急切,忙取出交予。莫雷观察一阵后,指着大阵前方即丁启睿等驻守的方向说金兵将要从那里展开决死突击,他们的牛角号一吹响将旗一冲就是信号。吴开先知其是尚间崖劫后余生的经验,忙问该如何处理。莫雷说把所有铳炮对准齐发,或能将其击退。
白师爷听完说既然建虏突击方向即为莫班长察觉,我军不如来个请君入瓮,预先埋设火药桶轰炸敌人。此时蒋文在轰击间隙偶听到东方传来联络的号炮声,便跑来告知吴开先。吴说想是郑义把援兵请到了,便让发号炮回应。半个时辰后一千五百援兵果至,金蒙兵见明军势大撤走,围困得解。
丁启睿领吴开先及四堡主出迎,原来来者是宣府游击将军刘汉,刘汉道他得上峰将令后便由郑义引路北上,本欲径至珍珠岩,半路听到炮声便赶往这边,正好遇见,己部马匹多被征调至关宁,步兵拖累走不快,但愿没有来迟。丁启睿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刘将军此来正好解我等之困。丁启睿又把麾下五堡主一一与刘汉介绍认识,诸堡主都上前表达谢意。之后,刘汉问丁启睿下一步当如何,丁转问吴开先,吴说出征已有六日,将士们疲惫不已,今夜又恶战一场,将士颇有伤亡,不如打扫完战场就回堡里修养,来日方长,整顿兵马后再来驱贼。此言说出了大家心声,丁表示同意,于是五堡兵分头打扫战场收拾拔营。
白师爷特地打着火把到手榴弹轰击的地方查看,发现附近只有一名敌军死于榴弹爆炸。此人特倒霉,因为榴弹爆开的半个铸铁雷体正好镶嵌在其后脑勺上。白师爷直叹,之前电视剧里李云龙们总抱怨边区造手榴弹不管用,威力不及五米,炸开只成两半,结果自己主持制造的手榴弹也是这样,引信部分还更原始更不方便。白有时真后悔自己学的是没点屁用的文科,要是学了实用的理工科只怕早使靖边堡的军备突飞猛进了。叹息之余,白用铳托将半个雷体敲下来,在地上蹭掉血迹包好,准备回去找薄宋方他们去继续改进。
辅兵拖回来金蒙兵尸首三十七具,马尸二十五匹,说远的都被金蒙兵拖走焚烧了。吴便请四堡主分了战利品,又把首级送给丁启睿过目。
丁启睿点完首级,小声和吴道,刘将军此番出兵,如果空返没有光彩,能不能把前后获得的首级算一份到援兵身上。吴说没有刘将军搭救我等还在苦熬,用首级酬谢也是自然之理,我就全听佥事大人主理。
不多时战场打扫完毕,全军渡河,次日行至靖边堡,刘汉率军回城复命。吴留伤兵在靖边堡治伤,又把马肉送至食堂,设宴犒劳全军,从板升城缴获的军粮就交由丁启睿分给四堡和县尉军,自己一粒不留。众人皆赞。
饱餐一顿后各军回返驻地,吴白蒋送至堡外。
......
送别诸军后,吴白蒋三人开战后总结会,蒋文首先道:“此次出兵我军伤二十三人,亡五人,所得不多,甚是遗憾。”
吴开先道:“这仗确实打得不好。以丁大人和他的保镖为例,当他俩从容射击的时候,打得又准,填铳也快;但是对面压力一大,有箭飞来伤人,他们就手足无措了,平时一分钟两发的水平,战时可能还做不到一分钟一发,火药洒了一地,弹丸都装不进去。我看别的士兵和他们类似,只要压力一大,表现就落一大截,很影响战斗力发挥。咱们得想个法子改善这种情况。”
白师爷道:“以前我们都是打弱旅,场面占优,当然能占便宜了;但仗打多了总会遇到强的对手。我觉得晚遇不如早些遇到好,凡事有个准备,等见过的阵仗多了就好了。另外这回除了积累战斗经验,锻炼部队,咱也有实得啊!换回六匹好马,铜器一千二百斤都被带回来了。铜可是我国的战略资源,可以铸火炮的。”
蒋文道:“排铳确实威风,这回灭敌人嚣张气焰多亏了它,要是能再打得远些就更好了。”
白说:“也是,只要有材料,军工部门肯定有办法。”
吴开先道:“其实我感觉打得远不如打得快,如果火铳一扣扳机就能打出一发,那来多少建虏咱也不怕,甚至咱们可以学建虏那样,边打铳边冲,以铳的威力加上弓箭的发射速度,恐怕天下没什么军队可以挡得住。”
白师爷闻言真想说这不是梦话,一战德军的暴风突击队就是这种打法,但目前这技术条件还是不够,再说自己虽然确实玩过后装枪五六半,但只是扣扳机打靶,子弹都是现场的兵给装的,后装枪的什么底火、撞针、复进簧具体是怎么实现的,该用什么材料都不知道,这更无从下手了。白于是道:“这个实话实说,以目前的从铳炮口装弹药方式,实现高速发射还是太难,必须得用后装方式,子弹也得用铜壳整装弹,这个咱现在真实现不了,我估计泰西那边现在也没人能实现。咱们军工部门目前还只能继续发掘远射的潜力,提高火力投送密度只能靠增加人手来弥补。”
吴开先叹口气道:“实话说,我还是喜欢骑兵,能打就打,打不过能跑,主动性全在自己;步兵追追不上,难于扩大战果,跑跑不了,若成孤军就是灭顶之灾。现在以铳兵为主也是屁股决定脑袋,要不是一匹马能买十把铳,咱也选骑兵了。我得让战兵学会骑马,有机会咱也上马作战,就是上马机动也远胜过两条腿。话说回来,其实昨晚我军差点全军覆没。如果敌人全是建虏,军官体系完整,战斗意志坚决,选择多面围攻,单点突破的方式,破我军车阵是迟早的事。天启元年(1621)辽沈之战时,浑河南岸的三千浙兵武器战法与我军类似,但还是被建虏歼灭,其病根就是‘装药慢,敌人多而敢死’,这和尚间崖(1619)的马林遇到的问题一样。咱们士兵凭手里的火铳作战,遇到小股敌人还能从容驱散,要是遇到一大堆敌人冲来,只能击杀前排人,后面的死命冲是没法制止的。既然现在只能打远,没办法打快,我想以后行军宿营,一定要利用地形,减少受敌面数,缩窄正面宽度,把连续性有待提高的火力集中起来才是正道;此外战法也应该做出调整,使用骑兵诱敌,把敌人吸引到铳炮兵的正面打,是最理想的作战方式。”
白师爷道:“其实我觉得火力不足,还是在铳少,试想昨晚如果骑兵组成的预备队人手一杆火铳,哪边出现危机就顶上,就不用端着冷兵器出击了。如果有条件给士兵装备防身短铳一柄,供紧急时施放,也能收到奇效。”
吴开先道:“装备精良确实顶用,一弹换一敌那可太划算了,就是造铳速度还有待提高。”
蒋文道:“吴都司和师爷都说得在理。我个人觉得我军士兵只有一杆铳火力太单薄了,得增加些面杀伤武器,师爷我看你昨晚带头扔手榴弹了,效果如何?”
白师爷道:“不瞒二位讲,实战暴露目前的手榴弹有三大问题:一是装药量太小,杀伤力不足,我看得从一斤半增加到两斤;二是铸铁弹体太厚了,爆开只有两片,除非直接击中才能造成伤害,这得把弹体做薄;三是用明火去点引线太麻烦了,夜晚还会暴露目标,我想可以把地雷用的摩擦钢轮放置其中,用于发火,这个做成了,用手一拽就行。刚说的三点都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单价会增加,会后我去找军工部门和莫雷,如果顺利解决,给每个士兵配上两个,他们就更有胆气了。”
蒋文道:“好啊,我们当兵的手里家伙什越多,越是披坚执锐,胆气就越足。”
吴开先喜道:“有白师爷主持不断改进军备,如此甚好,甚好!在昨晚被围困时我就想,就算全军牺牲了,也要救得白师爷逃出去,您老和我们不一样,和宋方薄三位先生也不一样,懂的多看得远,像黑夜里的一盏灯似的,您不能在战场上牺牲掉。以后出战,我会让牛勇负责您的安全,介时请先生以大局为重,到危急时万勿推辞。”
蒋文说:“我想也是,师爷这般人才要不就安居堡中总理,疆场上刀箭无眼,以后还是别去了,咱损失不起。”
白师爷道:“别介,二位心意我领了,但是我总得亲临战场,体验武器效果的。军工部门武器造得不好还可以返工重做,但士兵用了蹩脚武器代价就是生命。薄宋方三位先生都是重任在身,我正好代替他们来亲身检验武器的质量。谁的命都是命,不能随便牺牲掉。如果有万一,你们二位不用劝,我肯定会跑,跑掉后再继续和建虏流寇干。”
白师爷说得轻松,但话里透着一股对战友的义气和对理想的坚持。吴蒋都先后感受到了,白不贪财,不好色,不恋权,一门心思只想平虏灭寇,可谓一个简单而纯粹的人。
白又道:“此回拉回的铜,我想除了再造一门排铳外,另外造一门远程长炮,口径不用大但能打五百步的,如果能用它给建虏指挥官点名击毙,那就事半功倍了;如果装霰弹对冲来的敌人轰击,也能有效阻止敌人的攻势。其实我早想造这么一门炮的,苦于铜料紧缺,这回去板升城的收获之一是我发现宗教场所聚积了不少铜器,以铜钟铜像乐器为主,咱们以后行军打仗每至一地可以去庙宇搜罗,这是条快速积铜的好路子,也不知那些邪教头脑们是怎么搞到这么多铜的。”
吴道:“这个我清楚,佛像都是所谓善男信女捐的铜钱熔铸的,佛像法器有多少斤铜,就用了多少斤制钱。”
白道:“原来如此。原来佛像都是制钱化的,说不定某天也能化回来......”
蒋文道:“路子确实是好路子,只是......”
白师爷道:“只是什么,蒋守备不妨明言.”
蒋文想了想道:“士兵都说擅取法器不详,神仙会怪罪的,有人还说这次被围困就是报应来了......”
吴开先闻言做哭笑不得状,白师爷笑着说道:“和他们讲通道理就行,可以这么和士兵说嘛,咱们借神仙金身和法器是去做铳炮灭虏寇救天下百姓,做的事是救苦救难的善事,满天神佛自有真身,是不会怪罪我们的。”
蒋说这么说不错,能说服人。说毕蒋不自主打了个呵欠。
吴开先说:“这七天来大家都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回屋休息吧。”
蒋白道好,告辞出来。白的脑海里两个世界的知识在冲撞,感觉要做的事情很多,怎么睡得下?但此事天色已晚,召集军工部门开会也不合适,白只好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又躺在床上等待天明。在回忆战斗时,他突然想起:穿越前,军迷在论坛里讨论为什么百人千人级别的战斗明军常能胜利,但万人以上就不行呢?军迷的说法不一,但白经历实战后,对此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那就是:火铳火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但火铳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打猎有余而打仗不足,尤其不适用于万人级别的国战。火铳由于前膛装药的方式所限,终究是火力连续性差,不足以克制大规模敌人!明末明军一直重视火器,从袁崇焕到孙承宗,从洪承畴到孙传庭都是如此,但全都败在骑兵手里。历史上明军总打不赢万人规模以上的会战,很可能就是铳炮早期射速不如弓箭导致的!
白越想越惶恐,火器是李布衣倡导的,吴开先到澳门学的也是火器,自己是后世人,明白历史的发展也是极力主张火器,现在却发现,实战中火器不足以遏制敌人!那将来护国军岂不是注定要为这错误的理念陪葬吗?
惶恐了一会,白最终还是回过味来,就是护国军被虏寇歼灭又如何,历史上已经惨到极限,巍巍中华被凶残戎狄统治近三百年了,还能差到哪去?护国军本着杀一个虏寇够本,杀两个虏寇赚一个的精神,干就完了!哪怕是全军覆没了,护国军将士至少也能用战绩和鲜血,为大明的谢幕增加一抹血色!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mingzhiyuxiqibianting/read/86/61.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