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mingzhiyuxiqibianting/read/86/50.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天启四年(1624)八月二十日,靖边堡。
十天过去了,薄钰出差回来后,也参与了天轴的研发,但天轴机构还是没做出来。白师爷也没去敦促,因为白知道这里面结构复杂,零件众多,任何一个关节配合不畅则整体就运转失常。天轴这种机械革命的标志性产物让三个人带一帮工匠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已经完全超纲了,就比如拿大学数学分析的题给初中学霸去做。如今只有等待,等到技术积累到产生质变的那天。
在最近这段日子里,通过几次与老兵莫雷的交谈,吴开先逐渐了解了尚间崖之战的真相。今天,他特地召开全员大会,将军队和军工两个系统的人都请来,让莫雷讲述他亲身经历的尚间崖之战,自己则在旁补充。
在会上,莫雷说道:
“萨尔浒一战,我明军共有四路人马,我所在的是开原铁岭北路军,主将是名将马芳之子,年过六旬的老将马林,马林两子马燃、马熠皆在军中统领家丁②。
按杨镐相公的计划,我开铁北路军一万五千人,是准备在和和女真叶赫部一万兵在三岔口合军后,南下至二道关与杜松总兵部会师的,会期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初二。
但是我军在三岔口外的稗子谷等至三月一日中午,叶赫兵不知何故迟迟不至,马总兵知失期当斩,便命令全军立即拔营,孤军南下。当晚,我军急行军进至王官岭,此处据二道关只有四十里山路,半日可达,故马总兵下令扎营此地,休息一夜,又派夜不收前去和杜松将军联络。
三月二日三更,即有探马来报言杜松将军在萨尔浒铁背山兵败身死!马总兵大惊。天明后,杜总兵残军龚念遂部也投靠过来。龚参将言北虏来势汹汹,已将杜松前军歼灭,其部车营因苏子河水暴涨不得过,故得以幸免。
马林将军于是请开原道监察御史潘宗颜率五千人前往东面三里的斐芬山,与西面四里外扎驻在瀚浑鄂谟的龚念遂部互成犄角,马将军则率本部居中,在尚间崖扎下大营,与东西两部相互声援,并等待叶赫兵来援。
我军万人在尚间崖摆成四方阵,我等辅兵在阵外紧急挖壕,壕外设有拒马,壕内设有三重铳炮兵,我哥就在其中,步兵身后是骑兵,随时准备堵漏和出击。我军有大量火器,阵容整齐进退有方,退可以固守待援,进可以支援潘宗颜龚念遂两部。我们都想,后金兵若先攻击我军准备充分的正面阵地,在我军铳炮齐射之下必然损失惨重,介时斐芬山上友军再居高临下冲杀下来,可能后金兵就要阻滞在此,然后北面的叶赫兵和南路的李如柏部赶到,对建虏实施侧后一击,说不定就能扭转败局。
后金兵来得很快,不待我等挖好第一道壕就到了。他们先攻击的是斐芬山上的友军,攻势猛烈,马将军见潘宗颜部有些抵敌不住,便让其子马燃带一部分家丁与参将李希泌部出营攻其后路,后金兵见状便转身与马燃等混战起来。”
吴开先在旁,示意莫雷稍停顿一下,补充道:“进攻斐芬山上潘宗颜部的应是老奴努尔哈赤亲率的两黄旗直属部队。”
吴开先说完后示意莫雷继续,莫雷说道:“是的,与马燃部交战的正是黄旗军,两部杀得难解难分之时,一股红旗骑兵突然骑马直冲我阵,至阵前后置我军所发铳炮于不顾,一部分人下马用柴草捆扔进壕沟,又挪开拒马,更多的人则持弓箭与我军对射,他们用的都是沉重的破甲箭,中者必死,他们人数约数百人,身披重甲,我哥他们虽猛烈施放铳炮,但只打死了前排一些建虏,再装弹时就被源源不断的后金兵冲进来了,我哥就是填铳时被他们杀倒的......”
莫雷见吴开先手势停顿住,吴道:“直冲马林大阵的红旗军是建虏正红旗代鳝部,他带的是本部巴牙喇白甲兵数百人,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身强力壮,穿两三重甲,射术一流,又有关东斩马刀用于近战,是八旗军中的顶尖战力。”
白师爷听莫雷讲述时,眼前自动浮现出三级狂战士冲破初级机枪兵方阵的场景,他感觉用《星际争霸》中的虚拟战斗脑补当年的尚间崖之战再合适不过。白又觉得,方阵从迎敌到被破阵,只有一面三层火铳手对敌;没有及时调整,把其它三面的火力都调过来顶住后金兵锋是指挥官的失策;但战场纷乱,马林的命令得不到完全贯彻也有可能。
吴示意莫雷继续,莫雷说道:“马林将军见状,便让其次子马熠带剩余的所有家丁直冲上前,准备与入阵的建虏肉搏,堵上缺口。建虏也不惊慌,也不与我兵短兵相接,只是取重箭急射,他们惯于把弓箭当长矛用,瞄准的基本都是面部,距离很近,家丁即使戴了面甲也挡不住,中箭者立扑。马熠也不幸被射倒,后死于乱军中。”
吴开先又示意莫雷暂停,补充道:“刚才莫雷说的,就是建虏的五步射面战术,建虏经过长期训练和实战,步射极准,近战不喜用刀枪肉搏,就是用连珠重箭急射,射倒敌人。对了,莫雷,你当年的伙伴里披铁甲率高吗?”
莫雷道:“不高,只有亲兵才有明甲和暗甲,我哥等战兵有棉甲,我们辅兵都无甲。整体八成无甲。”
吴开先道:“这就对了。传说中的金兵身披多层甲,抵近狂射破甲箭,遇上甲胄质量差、远程破甲能力不足的对手非常好用。我军为什么要穿重甲拿火铳,就是想从根本上改变劣势。”
吴开先说道这里时,白师爷忽然明白为什么后金兵在浑河打石柱兵、在银背山打郑成功的铁人军都损失惨重的原因了,因为对手身披铁甲可以挡住金兵的五步射面,对手持强弓劲弩可以和金兵对射,对手战斗意志又和金兵相当,故而金兵占不到便宜了。看来金兵的重甲兵五步射面战术只能对付无甲手中无锐利投射兵器的弱兵而已,对付穿重甲拿火铳的护国军会和石柱兵、铁人军一样难对付,如果护国军手中的火铳射程和装填速度进一步提高,金兵引以为傲的优点将变成他们的死结!
吴又请莫雷继续,莫雷道:“我军堵不住缺口,后续的后金主力就不断从缺口涌进来,我先后看到红色、蓝色、镶蓝等颜色的大纛①(dao四声),估计其三旗兵全进杀来了。时至中午,我军寡不敌众,伤亡殆尽,马林将军传令全军进山各自突围,我等辅兵从营后奔入山中,回望时看到马总兵带数骑兵向北走了,其后我等逃到沈阳,后来得知,马燃部、李希泌部、龚念遂部、潘宗颜部相继战死,叶赫部见我军惨败退了回去,北路军就这样败了。马总兵回到开原,两月后城破战死。
萨尔浒战后,人皆言马林懦弱,北路军无能。但马总兵老当益壮,排兵布阵齐整有序,指挥军队进退有方,绝不是庸将,其父子满门忠烈,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怎么也算是尽忠报国,不知世间为何将其说得文弱不堪。我等将士与建虏激战半日,实在抵敌不住方才溃散,非我等之过也,实在是建虏太猛,人多马壮,占据优势,我军火铳不利,不能破甲,打完一轮来不及装填就被建虏冲至面前射杀,此军太过凶悍,令行禁止,生死不顾,实难对付!”
此时莫雷又停一下,吴开先道:“建虏兵也不讲究什么兵法阵型,猪突能力奇强,悍不畏死,只是一味突击,猛冲猛射,霎时之间就攻破敌军阵型。大家别小看部队的集团冲锋能力,其前锋在强弓硬弩下必死,人皆畏死,能让其不怕死而前赴后继者,可谓当世第一强军,连蒙古铁骑、广西狼兵、日本倭寇、西南土司兵、浙东戚家军等闻名天下的精锐都略逊一筹。杜松将军、马林将军败于这样的对手,并不丢人。”
稍停顿一下,吴开先上前道:“诸位,今天让大家来,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将来面对的敌人究竟有多强?继而想让大家思考,我们将来遇到建虏,该如何生存下来,继而如何打败他们!以我个人分析来看,我军最新的火铳射程一百二十步,正常装填需要半分钟,在战场情况肯定需要更长,建虏从一百二十步外起跑,冲到面前三十步,只需要不到十五秒,这段时间内我们打完一铳正待装填的铳兵是无法还击的。所以,第一轮齐射的时间把握尤为重要。我希望战士面对建虏时能沉住气,把他们放到三十步内再齐射,争取一轮就打翻他们。陈大炮的长炮,得在火铳射程之外开始攻击,打乱敌人队形;莫雷班的短炮,得在火铳齐射之后具备一击之力,消灭冲到对面的敌人。各位军官,得约束住手下,做到放铳齐、填铳快;对于军工部门,则希望能开发制造出更强更远更快的火器;对于我来说,就是根据所在的地形,选择合适的战术,正面对敌,打有准备之仗。未来的战斗会越来越艰难,希望大家认真训练备战,积极思考战场生存之道......”
莫雷在上讲述萨尔浒大战的亲身经历,白师爷在下听得入神。在白穿越前的时代里,由于满清对历史的篡改,已经很难看清历史当初的原貌。按满修《明史》的描述,总感觉杜松、马林和刘綎三部明军都是就地筑城,扎营据守,后金厚积而攻,然后三部明军就莫名其妙地被攻破大营,稀里哗啦地就输了,后金赢得像装甲车撞墙一般容易。听了莫雷的描述,白才知道尚间崖之战中,是后金正红旗巴牙喇兵正巧抓住明军换弹的间隙,以弓弩激射打开缺口破阵的,其后更是跟进了正蓝、镶蓝和正红三旗的大队人马,马林军因此破阵......马林当时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有什么办法能挡住后金的猪突?如果吴开先带着万余护国军被三旗围攻,他能否自保呢?白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直到被一个士兵的提问打断。
“莫班长,请问打你们的建虏共有多少人?”一个叫唐彪的辅兵问道。
“这个,至少有三万人!”莫雷答道。
“那么建虏总数呢?”唐彪问道。
“建虏三旗三万人,八旗就有八万人。”莫雷答。
“都司大人,咱们才一百多人,就要去打八万建虏,这不是以卵击石吗?”唐彪转向吴开先问道。
“如果我告诉你,现在他们还不止八万,有十万人你怎么想?”吴开先道:“萨尔浒大战前后,辽东两届经略,杨镐和熊廷弼,在他们的奏章里都提到建虏步骑兵足有十万之数。从辽东回来的人说,建虏稍事动员,可得骑兵五万,步兵五万。时至今日,恐怕建虏实力更壮大了......唐彪,我就问你,你怕不怕?”
唐彪翻着白眼想了一会说道:“不怕!我们现在有了坚固的防具、无坚不摧的火铳还有火炮、又有都司大人的英明指挥,一定能披荆斩棘,发展壮大,平虏灭寇,所向披靡,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嗯?!唐彪,我记得你报名的时候,你说你自己没念过书啊?”吴开先笑道:“这一套贯口是谁教你的?你说得这么顺溜,就说你自己内心信不信吧?”
底下哄堂大笑,唐彪瞅了一眼白师爷不作声。
“唐彪,你心里其实是怕的?对不对?”吴开先道。
唐彪点点头,吴开先示意他坐下,转向大家道:“别说他怕,也别笑他怂!其实我心里也怕,也怂!以一百对十万,一个人得打一千铳才能毙净。按你们现在的填铳速度,算一铳一个的话,得从早上打到晚上,打一整天才能打完,你们说可怕不可怕?”
底下又笑,吴开先道:“而且,人家也不是木头竿子戳在哪里让你打,建虏有马能跑,你拿铳打他,他也会拿箭射你。这...就不得再多打几天了?”
底下又大笑,吴开先道:“话说回来。当初我建军的时候。也为实力悬殊而彻夜未眠过。但转念一想,我大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民众何止一万万,我们畏惧建虏人多势众,建虏同样也畏惧大明人多势众,我军有亿万民众做后盾,潜力就比建虏强,这么想,是不是就好多了?而且,我军不是孤军奋战,大明境内,还有许多支和我们一样想要保家卫国的军队,大家一起努力,就算是蚂蚁啃大象,也迟早要把它啃死了。况且,我们目前不需要和建虏决战,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利用城堡,打击其孤军,打击其粮道,零敲牛皮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建虏虽势大,也拿我等没招。而且,你们手里的铳炮是比建虏先进得多的,建虏的弓箭虽快,也得到三十步内才能破你们的防具,而你们的铳炮,在百步外还对敌人有威胁,和建虏对战,你们是占了至少七十步的便宜的。最后,我和你们说,别看咱们现在人少,但我们的队伍真是会壮大的,我们现在手里有钱,还要新开一个城堡,只要我们能打胜仗,人们就会对我军有信心,有了信心,人力和财源就会源源不断的汇集过来,我们迟早能变成一支令建虏也胆寒的力量!”
吴又说了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然后大会就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
会后,吴和蒋白一起回顾,吴说:“会上我说的大多是给士兵打气的话语,自己都觉得有点心虚,我现在觉得:召开此会是否错了,咱们是否该把会议限制在军官范围内就行了?”
白师爷开导道:“都司明鉴,萨尔浒、辽沈、广宁三次大败,不说天下人人尽知,至少九边将士都有所耳闻。因此无论我们开不开这个会,士兵们都会知道真相。真相是会不胫而走的,用谎言和欺瞒也维护不住信心。士兵事先了解了真相,总比战场上猝不及防了解到要强。咱们还是得求真务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大部分人是无法用语言和道理说服的,他们只信自己感受过的事实。决定士兵去留的,主要是每个月的薪水津贴,而不是多年前发生在辽东的一场战事。我们只要保证军饷发放,就能有效凝聚他们。此次会议对士兵来说,主要能提高他们对后金兵打法的感性认识,能打有准备之仗,而更多的希望,该寄托在军工部门身上。武器就是士兵的底气,现在的铅弹威力,足以击倒一名披挂整齐的后金白甲老兵,如果铳炮打得够快够远,别说老憨带着十万八旗军来,就是铁木真带着他的三十万铁骑过来,我护国军也能把它们打成马蜂窝!”
白对火药武器的坚定信仰,是后世的发展历程奠定的;吴开先选择相信,是李布衣的开导在先,在澳门的从军经历在后;而士兵们的信心,只能用一次次的火铳对骑兵的优胜来逐渐确立。所以白师爷劝吴开先道多说无益,得把工夫花在训练和战斗上,还是用胜利驱走士兵心中的恐惧更有效。
当晚白师爷独处时想,萨尔浒的过程可能扑朔迷离,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明边军精锐付之一炬,面对建虏只有招架之力了,如果拿后世炒股来做对比的话,那就是买定次日就发生了跌停,这时就该立即止损,退出观望,看究竟有什么因素是事先不知道的。而明廷的做法就像是握住筹码死扛,在萨尔浒之后还抓着开原、铁岭、辽沈、广宁不撒手,然后看着建虏一个个吃掉,像极了股民从浅套再到深套最后被套牢的过程。炒股如同军事斗争,胜有胜的打法,败有败的对策,如果只许胜不许败,那除非将领是神仙,如果一味寸土不让,那仅有的能重整旗鼓的力量也会被各个击破,最后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倒塌。全国精锐尽丧,这场辽东悲剧的缔造者,一位就是被大明收养后发展壮大露出浪子野心直至穷凶极恶的建虏,另一位就是少不谙军事文不知兵的明廷高层。只希望这样的悲剧,今后千万不要发生在护国军身上。
于此同时,吴开先也在想:当前用铳一分钟打两发,建虏射箭一分钟至少四发,建虏人多,扛住一波损失就到面前了,这又该怎么取胜呢?我带一万兵去尚间崖能比马林好多少?......
十天过去了,薄钰出差回来后,也参与了天轴的研发,但天轴机构还是没做出来。白师爷也没去敦促,因为白知道这里面结构复杂,零件众多,任何一个关节配合不畅则整体就运转失常。天轴这种机械革命的标志性产物让三个人带一帮工匠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已经完全超纲了,就比如拿大学数学分析的题给初中学霸去做。如今只有等待,等到技术积累到产生质变的那天。
在最近这段日子里,通过几次与老兵莫雷的交谈,吴开先逐渐了解了尚间崖之战的真相。今天,他特地召开全员大会,将军队和军工两个系统的人都请来,让莫雷讲述他亲身经历的尚间崖之战,自己则在旁补充。
在会上,莫雷说道:
“萨尔浒一战,我明军共有四路人马,我所在的是开原铁岭北路军,主将是名将马芳之子,年过六旬的老将马林,马林两子马燃、马熠皆在军中统领家丁②。
按杨镐相公的计划,我开铁北路军一万五千人,是准备在和和女真叶赫部一万兵在三岔口合军后,南下至二道关与杜松总兵部会师的,会期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初二。
但是我军在三岔口外的稗子谷等至三月一日中午,叶赫兵不知何故迟迟不至,马总兵知失期当斩,便命令全军立即拔营,孤军南下。当晚,我军急行军进至王官岭,此处据二道关只有四十里山路,半日可达,故马总兵下令扎营此地,休息一夜,又派夜不收前去和杜松将军联络。
三月二日三更,即有探马来报言杜松将军在萨尔浒铁背山兵败身死!马总兵大惊。天明后,杜总兵残军龚念遂部也投靠过来。龚参将言北虏来势汹汹,已将杜松前军歼灭,其部车营因苏子河水暴涨不得过,故得以幸免。
马林将军于是请开原道监察御史潘宗颜率五千人前往东面三里的斐芬山,与西面四里外扎驻在瀚浑鄂谟的龚念遂部互成犄角,马将军则率本部居中,在尚间崖扎下大营,与东西两部相互声援,并等待叶赫兵来援。
我军万人在尚间崖摆成四方阵,我等辅兵在阵外紧急挖壕,壕外设有拒马,壕内设有三重铳炮兵,我哥就在其中,步兵身后是骑兵,随时准备堵漏和出击。我军有大量火器,阵容整齐进退有方,退可以固守待援,进可以支援潘宗颜龚念遂两部。我们都想,后金兵若先攻击我军准备充分的正面阵地,在我军铳炮齐射之下必然损失惨重,介时斐芬山上友军再居高临下冲杀下来,可能后金兵就要阻滞在此,然后北面的叶赫兵和南路的李如柏部赶到,对建虏实施侧后一击,说不定就能扭转败局。
后金兵来得很快,不待我等挖好第一道壕就到了。他们先攻击的是斐芬山上的友军,攻势猛烈,马将军见潘宗颜部有些抵敌不住,便让其子马燃带一部分家丁与参将李希泌部出营攻其后路,后金兵见状便转身与马燃等混战起来。”
吴开先在旁,示意莫雷稍停顿一下,补充道:“进攻斐芬山上潘宗颜部的应是老奴努尔哈赤亲率的两黄旗直属部队。”
吴开先说完后示意莫雷继续,莫雷说道:“是的,与马燃部交战的正是黄旗军,两部杀得难解难分之时,一股红旗骑兵突然骑马直冲我阵,至阵前后置我军所发铳炮于不顾,一部分人下马用柴草捆扔进壕沟,又挪开拒马,更多的人则持弓箭与我军对射,他们用的都是沉重的破甲箭,中者必死,他们人数约数百人,身披重甲,我哥他们虽猛烈施放铳炮,但只打死了前排一些建虏,再装弹时就被源源不断的后金兵冲进来了,我哥就是填铳时被他们杀倒的......”
莫雷见吴开先手势停顿住,吴道:“直冲马林大阵的红旗军是建虏正红旗代鳝部,他带的是本部巴牙喇白甲兵数百人,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身强力壮,穿两三重甲,射术一流,又有关东斩马刀用于近战,是八旗军中的顶尖战力。”
白师爷听莫雷讲述时,眼前自动浮现出三级狂战士冲破初级机枪兵方阵的场景,他感觉用《星际争霸》中的虚拟战斗脑补当年的尚间崖之战再合适不过。白又觉得,方阵从迎敌到被破阵,只有一面三层火铳手对敌;没有及时调整,把其它三面的火力都调过来顶住后金兵锋是指挥官的失策;但战场纷乱,马林的命令得不到完全贯彻也有可能。
吴示意莫雷继续,莫雷说道:“马林将军见状,便让其次子马熠带剩余的所有家丁直冲上前,准备与入阵的建虏肉搏,堵上缺口。建虏也不惊慌,也不与我兵短兵相接,只是取重箭急射,他们惯于把弓箭当长矛用,瞄准的基本都是面部,距离很近,家丁即使戴了面甲也挡不住,中箭者立扑。马熠也不幸被射倒,后死于乱军中。”
吴开先又示意莫雷暂停,补充道:“刚才莫雷说的,就是建虏的五步射面战术,建虏经过长期训练和实战,步射极准,近战不喜用刀枪肉搏,就是用连珠重箭急射,射倒敌人。对了,莫雷,你当年的伙伴里披铁甲率高吗?”
莫雷道:“不高,只有亲兵才有明甲和暗甲,我哥等战兵有棉甲,我们辅兵都无甲。整体八成无甲。”
吴开先道:“这就对了。传说中的金兵身披多层甲,抵近狂射破甲箭,遇上甲胄质量差、远程破甲能力不足的对手非常好用。我军为什么要穿重甲拿火铳,就是想从根本上改变劣势。”
吴开先说道这里时,白师爷忽然明白为什么后金兵在浑河打石柱兵、在银背山打郑成功的铁人军都损失惨重的原因了,因为对手身披铁甲可以挡住金兵的五步射面,对手持强弓劲弩可以和金兵对射,对手战斗意志又和金兵相当,故而金兵占不到便宜了。看来金兵的重甲兵五步射面战术只能对付无甲手中无锐利投射兵器的弱兵而已,对付穿重甲拿火铳的护国军会和石柱兵、铁人军一样难对付,如果护国军手中的火铳射程和装填速度进一步提高,金兵引以为傲的优点将变成他们的死结!
吴又请莫雷继续,莫雷道:“我军堵不住缺口,后续的后金主力就不断从缺口涌进来,我先后看到红色、蓝色、镶蓝等颜色的大纛①(dao四声),估计其三旗兵全进杀来了。时至中午,我军寡不敌众,伤亡殆尽,马林将军传令全军进山各自突围,我等辅兵从营后奔入山中,回望时看到马总兵带数骑兵向北走了,其后我等逃到沈阳,后来得知,马燃部、李希泌部、龚念遂部、潘宗颜部相继战死,叶赫部见我军惨败退了回去,北路军就这样败了。马总兵回到开原,两月后城破战死。
萨尔浒战后,人皆言马林懦弱,北路军无能。但马总兵老当益壮,排兵布阵齐整有序,指挥军队进退有方,绝不是庸将,其父子满门忠烈,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怎么也算是尽忠报国,不知世间为何将其说得文弱不堪。我等将士与建虏激战半日,实在抵敌不住方才溃散,非我等之过也,实在是建虏太猛,人多马壮,占据优势,我军火铳不利,不能破甲,打完一轮来不及装填就被建虏冲至面前射杀,此军太过凶悍,令行禁止,生死不顾,实难对付!”
此时莫雷又停一下,吴开先道:“建虏兵也不讲究什么兵法阵型,猪突能力奇强,悍不畏死,只是一味突击,猛冲猛射,霎时之间就攻破敌军阵型。大家别小看部队的集团冲锋能力,其前锋在强弓硬弩下必死,人皆畏死,能让其不怕死而前赴后继者,可谓当世第一强军,连蒙古铁骑、广西狼兵、日本倭寇、西南土司兵、浙东戚家军等闻名天下的精锐都略逊一筹。杜松将军、马林将军败于这样的对手,并不丢人。”
稍停顿一下,吴开先上前道:“诸位,今天让大家来,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将来面对的敌人究竟有多强?继而想让大家思考,我们将来遇到建虏,该如何生存下来,继而如何打败他们!以我个人分析来看,我军最新的火铳射程一百二十步,正常装填需要半分钟,在战场情况肯定需要更长,建虏从一百二十步外起跑,冲到面前三十步,只需要不到十五秒,这段时间内我们打完一铳正待装填的铳兵是无法还击的。所以,第一轮齐射的时间把握尤为重要。我希望战士面对建虏时能沉住气,把他们放到三十步内再齐射,争取一轮就打翻他们。陈大炮的长炮,得在火铳射程之外开始攻击,打乱敌人队形;莫雷班的短炮,得在火铳齐射之后具备一击之力,消灭冲到对面的敌人。各位军官,得约束住手下,做到放铳齐、填铳快;对于军工部门,则希望能开发制造出更强更远更快的火器;对于我来说,就是根据所在的地形,选择合适的战术,正面对敌,打有准备之仗。未来的战斗会越来越艰难,希望大家认真训练备战,积极思考战场生存之道......”
莫雷在上讲述萨尔浒大战的亲身经历,白师爷在下听得入神。在白穿越前的时代里,由于满清对历史的篡改,已经很难看清历史当初的原貌。按满修《明史》的描述,总感觉杜松、马林和刘綎三部明军都是就地筑城,扎营据守,后金厚积而攻,然后三部明军就莫名其妙地被攻破大营,稀里哗啦地就输了,后金赢得像装甲车撞墙一般容易。听了莫雷的描述,白才知道尚间崖之战中,是后金正红旗巴牙喇兵正巧抓住明军换弹的间隙,以弓弩激射打开缺口破阵的,其后更是跟进了正蓝、镶蓝和正红三旗的大队人马,马林军因此破阵......马林当时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有什么办法能挡住后金的猪突?如果吴开先带着万余护国军被三旗围攻,他能否自保呢?白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直到被一个士兵的提问打断。
“莫班长,请问打你们的建虏共有多少人?”一个叫唐彪的辅兵问道。
“这个,至少有三万人!”莫雷答道。
“那么建虏总数呢?”唐彪问道。
“建虏三旗三万人,八旗就有八万人。”莫雷答。
“都司大人,咱们才一百多人,就要去打八万建虏,这不是以卵击石吗?”唐彪转向吴开先问道。
“如果我告诉你,现在他们还不止八万,有十万人你怎么想?”吴开先道:“萨尔浒大战前后,辽东两届经略,杨镐和熊廷弼,在他们的奏章里都提到建虏步骑兵足有十万之数。从辽东回来的人说,建虏稍事动员,可得骑兵五万,步兵五万。时至今日,恐怕建虏实力更壮大了......唐彪,我就问你,你怕不怕?”
唐彪翻着白眼想了一会说道:“不怕!我们现在有了坚固的防具、无坚不摧的火铳还有火炮、又有都司大人的英明指挥,一定能披荆斩棘,发展壮大,平虏灭寇,所向披靡,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嗯?!唐彪,我记得你报名的时候,你说你自己没念过书啊?”吴开先笑道:“这一套贯口是谁教你的?你说得这么顺溜,就说你自己内心信不信吧?”
底下哄堂大笑,唐彪瞅了一眼白师爷不作声。
“唐彪,你心里其实是怕的?对不对?”吴开先道。
唐彪点点头,吴开先示意他坐下,转向大家道:“别说他怕,也别笑他怂!其实我心里也怕,也怂!以一百对十万,一个人得打一千铳才能毙净。按你们现在的填铳速度,算一铳一个的话,得从早上打到晚上,打一整天才能打完,你们说可怕不可怕?”
底下又笑,吴开先道:“而且,人家也不是木头竿子戳在哪里让你打,建虏有马能跑,你拿铳打他,他也会拿箭射你。这...就不得再多打几天了?”
底下又大笑,吴开先道:“话说回来。当初我建军的时候。也为实力悬殊而彻夜未眠过。但转念一想,我大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民众何止一万万,我们畏惧建虏人多势众,建虏同样也畏惧大明人多势众,我军有亿万民众做后盾,潜力就比建虏强,这么想,是不是就好多了?而且,我军不是孤军奋战,大明境内,还有许多支和我们一样想要保家卫国的军队,大家一起努力,就算是蚂蚁啃大象,也迟早要把它啃死了。况且,我们目前不需要和建虏决战,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利用城堡,打击其孤军,打击其粮道,零敲牛皮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建虏虽势大,也拿我等没招。而且,你们手里的铳炮是比建虏先进得多的,建虏的弓箭虽快,也得到三十步内才能破你们的防具,而你们的铳炮,在百步外还对敌人有威胁,和建虏对战,你们是占了至少七十步的便宜的。最后,我和你们说,别看咱们现在人少,但我们的队伍真是会壮大的,我们现在手里有钱,还要新开一个城堡,只要我们能打胜仗,人们就会对我军有信心,有了信心,人力和财源就会源源不断的汇集过来,我们迟早能变成一支令建虏也胆寒的力量!”
吴又说了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然后大会就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
会后,吴和蒋白一起回顾,吴说:“会上我说的大多是给士兵打气的话语,自己都觉得有点心虚,我现在觉得:召开此会是否错了,咱们是否该把会议限制在军官范围内就行了?”
白师爷开导道:“都司明鉴,萨尔浒、辽沈、广宁三次大败,不说天下人人尽知,至少九边将士都有所耳闻。因此无论我们开不开这个会,士兵们都会知道真相。真相是会不胫而走的,用谎言和欺瞒也维护不住信心。士兵事先了解了真相,总比战场上猝不及防了解到要强。咱们还是得求真务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大部分人是无法用语言和道理说服的,他们只信自己感受过的事实。决定士兵去留的,主要是每个月的薪水津贴,而不是多年前发生在辽东的一场战事。我们只要保证军饷发放,就能有效凝聚他们。此次会议对士兵来说,主要能提高他们对后金兵打法的感性认识,能打有准备之仗,而更多的希望,该寄托在军工部门身上。武器就是士兵的底气,现在的铅弹威力,足以击倒一名披挂整齐的后金白甲老兵,如果铳炮打得够快够远,别说老憨带着十万八旗军来,就是铁木真带着他的三十万铁骑过来,我护国军也能把它们打成马蜂窝!”
白对火药武器的坚定信仰,是后世的发展历程奠定的;吴开先选择相信,是李布衣的开导在先,在澳门的从军经历在后;而士兵们的信心,只能用一次次的火铳对骑兵的优胜来逐渐确立。所以白师爷劝吴开先道多说无益,得把工夫花在训练和战斗上,还是用胜利驱走士兵心中的恐惧更有效。
当晚白师爷独处时想,萨尔浒的过程可能扑朔迷离,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明边军精锐付之一炬,面对建虏只有招架之力了,如果拿后世炒股来做对比的话,那就是买定次日就发生了跌停,这时就该立即止损,退出观望,看究竟有什么因素是事先不知道的。而明廷的做法就像是握住筹码死扛,在萨尔浒之后还抓着开原、铁岭、辽沈、广宁不撒手,然后看着建虏一个个吃掉,像极了股民从浅套再到深套最后被套牢的过程。炒股如同军事斗争,胜有胜的打法,败有败的对策,如果只许胜不许败,那除非将领是神仙,如果一味寸土不让,那仅有的能重整旗鼓的力量也会被各个击破,最后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倒塌。全国精锐尽丧,这场辽东悲剧的缔造者,一位就是被大明收养后发展壮大露出浪子野心直至穷凶极恶的建虏,另一位就是少不谙军事文不知兵的明廷高层。只希望这样的悲剧,今后千万不要发生在护国军身上。
于此同时,吴开先也在想:当前用铳一分钟打两发,建虏射箭一分钟至少四发,建虏人多,扛住一波损失就到面前了,这又该怎么取胜呢?我带一万兵去尚间崖能比马林好多少?......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ngmingzhiyuxiqibianting/read/86/50.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