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前酒气清


小说:剑来:三四之争  作者:研笔蘸墨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剑来:三四之争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anlai0sansizhizheng/read/97/6.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中土神洲。

    在那中岳之地,穗山之巅。

    老秀才一个人闲得无聊,便随意逛荡到这边来,穗山上那位金甲神人端坐在山巅石碑上,瞥了眼上山神道上那个佝偻老人。

    才到山腰处的老秀才朝着山巅那边挥了挥手,那位浩然天下名正言顺的第一尊山水神灵,更是人间第一位凝练出神灵金身的中岳正神,只得以心声与这位新任圣人打招呼。

    “文圣,打秋风可以就在山门那边,自然有人负责接引待客。”

    老秀才掏了掏耳朵,不以为然,好似没听到这宛如逐客令的言语,自顾自慢悠悠拾步登山而上。

    那位金甲神人脸上终于显露出无奈神色,对于这位其实年龄极小学问却极大的老秀才,名声如何,他心知肚明,知道躲不了,这位司职浩然天下几乎半数山水气运流转的神人终于从那座巍峨石碑上起身,身形转瞬消散在原地。

    正在山道处伸手拨弄一株荑草的老秀才忽然转头,有些疑惑神色,抬眼看向突兀现身的穗山大神,咦了一声。

    金甲神人翻了个白眼,不过还是遵循文庙礼制,与老秀才诚心抱拳道:“文圣来我这穗山,所为何事?”

    老秀才刻意眯眼打量对方,小心询问:“你的穗山?”

    穗山大神肉眼可见地深吸一口气,不过还是压下心中火气,耐心道:“至圣先师钦点结庐道场,可不就是我的?”

    老秀才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哦,来头挺大。”

    那个身材魁梧的金甲神人干脆不再搭话。

    老秀才抬手指了指山巅那边,“别这么小气嘛,文庙脚下,我还没逛遍呢,虽说早年来过穗山这边,但也仅是在山门那处主殿看看,哦,还走了趟储君山头,却从没登过主峰这边,不如老哥今儿给带带路,让秀才我也沾沾仙气?”

    穗山大神吃不准这位文圣来意,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正犹豫间,老秀才已经自顾自往山头走去。

    穗山大神只得默默跟在其身后。

    老秀才一路走得不急不缓,偶尔见到山外难得一见的仙草奇珍,都要停下来仔细揣摩打量一番,啧啧称奇。

    那位跟在身后的穗山大神却是半点不轻松,他是知道这位文圣脾性的,早年那位西岳同僚不就遭过他的毒手?

    索性一直盯着老秀才,不让他有可乘之机,好在老秀才也识趣,多摸多看不假,倒是没在主家眼皮子底下做那顺手牵羊的勾当。

    临近山巅,金甲神人终于有些不耐烦,对着老秀才重重拱手,询问道:“文圣今天来,不会真是为了随便逛逛这么简单吧?”

    老秀才慢悠悠转过身子,搓了搓一双干枯手掌,嘿嘿笑道:“看老哥你就是性情中人,老弟我也就不扭扭捏捏了,这次来,是想跟老哥借样东西。”

    金甲神人神色如常,淡然道:“何物?”

    老秀才嘿嘿干笑两声,又搓了搓手,这才悻悻然道:“想跟老哥借一下你中岳大印一用。”

    金甲神人听闻此话,收手站直,紧紧盯着身材矮小的老秀才,眼神里都快冒出火星子了。

    老秀才神色有些尴尬,但还是连忙解释道:“不带走不带走,就是用来给我一篇游帖上捺印一下就行,不敢太过为难老哥。”

    金甲神人眯起眼,沉声如雷,对着老秀才说道:“想要中岳大印,劳烦文圣先去与至圣先圣说一声,若是至圣先师点头,文圣再带上先师圣物过来,带不带走,文圣说了算,否则,免谈。”

    老秀才嘶了一声,使劲仰着头,盯着金甲神人,嘶了一声,骂道:“你怎么油盐不进呢?这么点小事有必要劳烦老头子?你当老头子很闲?”

    金甲神人摆了摆手,“那我管不着,文圣尽可去拿手谕,礼圣的也行,要是文圣再如此死缠烂打,我就送客了。”

    老秀才轻轻跺了跺脚,瞪了瞪眼,“你试试看?”

    金甲神人看了文庙那边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轻轻抬手,伸出两指,指向老秀才,“那便请文圣下山。”

    老秀才往后退了两步,伸出一只手抓住那块篆刻古怪远古文字的中岳石碑。

    不等金甲神人“送客出门”,小夫子的心声忽然响起。

    金甲神人犹豫片刻,对着文庙方向微微躬身辑礼,声如洪钟,缓缓开口,

    “谨遵法旨。”

    老秀才面色一喜,轻轻拍了拍身旁石碑,“老头子还是最疼我。”

    随后穗山大神伸出宽大手掌,一尊古朴印玺蓦然出现在其掌心。

    之后金甲神人再不看老秀才一眼,轻轻将印玺抛向老秀才,独自走回石碑旁盘腿而坐,也不管文圣要干嘛,只管闭目养神。

    老秀才接过印玺,从袖中掏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游贴画卷,找了个平整处,将画卷摊开,对着印玺哈了哈气,朝游贴画卷重重盖下。

    盖了一下的老秀才尤然觉得不够,就又在画卷四角都各自盖了一下,这才心满意足将画卷收起,而后将那尊印玺抛还给金甲神人。

    那尊神人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是伸出一只手,稳稳接住印玺后将印玺收起。

    金甲神人再不管老秀才,老秀才只得自己在山顶这边随意走动,到处打量。

    都说此山是浩然天下第一岳,更是浩然天下最高处。

    相传万年之前,浩然天下初定之时,至圣先师与门下弟子便是游经此山后才最终将文庙选址定下。

    那时的至圣先师与门下弟子谈经讲学,甚至都不是在文庙,而是更多选在穗山之巅。

    由此可见此山在浩然天下“山”中的重量。

    穗山大神不再搭理老秀才,老秀才也乐得自由自在,便在山中闲逛起来。

    等到老秀才终于逛完看够,这才准备下山。

    金甲神人却是睁眼起身,与快要离开中岳地界的老秀才说了一句,“连吃带拿,真是圣人做派?”

    老秀才赶忙收起另一幅临摹而成的中岳画卷,好好揣在怀中,这才与山巅那位正色道:“既然是老头子开口,咱老哥俩又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忘年之交,连这么个小小添头都不送给老弟我?”

    穗山大神冷哼一声,实在是没心思与这个牛皮糖一般无赖的老秀才计较,否则,即便是换做至圣先师那几位座下弟子,想在穗山不告自取?他也要去与至圣先师讨个说法。

    老秀才带走的,是一份中岳穗山的丝丝“韵气”,本来这么点神韵对于一尊山水正神来说都算不得什么,何况还是中土穗山,一份山水神韵本来无关紧要,但坏就坏在偏偏是穗山,穗山脚下便是文庙所在,这一份神韵若是被文圣早早用掉还好,可若是日后不经意流转到某位与文庙不对付的山巅道士手中,届时只要那人不计代价用那份“韵”来算计文庙一番,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他这个坐镇穗山的山水正神肯定首当其冲,难辞其咎。

    都说山上结缘一事与结怨一般,往往只看相互之间的眉眼手段如何。

    老秀才下了山,却是没再回文庙,而是径直回了梅雨巷。

    春花弄时粟,桃花铺满街。

    便是说的山下市井。

    不同于浩然其余几洲,中土这边,不知道是离文庙太近,当时某位夫子制定二十四节气之时是用的中土为基准还是如何,中土这边的节气一事,向来极准,几乎分毫不差。

    而其余几洲便不会如此,往往每过几年,便会有某个节气会出现不大不小的偏差。

    而文庙这边,其实在那座穗山之巅便有一架报春鼓,每到节气循转一年,文庙那边都会有专人负责去敲响那架用以报春的节气鼓。

    梅雨巷院子里。

    师徒几人时隔多日,终于围坐一桌。

    左右也难得阔气一回,买了整整四斤肉!

    围炉煮肉,还佐有一些茅小冬摘的野菜,齐静春往嘴里塞了一大块肉,烫得不停往外呼着热气,龇牙咧嘴。

    左右吃相向来极好,总是细嚼慢咽。

    崔瀺则不然,早年就他最喜欢欺负齐静春,只要桌上有块肉,几乎都进了他的肚子,齐静春就总去找先生告刁状,说大师兄再这样他就不读书了,老秀才每次都笑着偷偷塞给他几枚铜板,让他自己出去开小灶。

    最后是崔瀺最先察觉,又不知怎么落到了左右耳朵里,左右便找上了先生,让先生不要攒私房钱。

    师徒几人最滋润的日子,还得是傻大个君倩在的时候,每顿都有肉吃,又不用账房出账,左右便也没什么意见。

    不过君倩在的时候,先生喝酒总是会很多,偶尔还会拉上崔瀺和年龄稍长点的左右一起,而齐静春第一次喝酒,是被某个狗日的带出去开的荤。

    阿良那王八蛋把喝得烂醉的少年送回来后,还信誓旦旦跟老秀才拍胸脯保证,说小齐才是文圣一脉酒量之最,就连他都有些招架不住。

    向来与阿良不太对付的崔瀺第一次与那个阿良动手。

    最终的结果就是,除了年龄最小的茅小冬因为冲锋陷阵太慢,君倩又笑着看戏以外,文圣一脉其余几个师兄弟和巷子里邻居家的小孩子,足足九人,无一例外都被阿良那王八蛋给脱了裤子。

    饭桌上,齐静春一如既往的只顾吃。

    左右又不是个会动脑操心的人,气氛便有些沉闷。

    最后还是老秀才抬起袖子抹了抹嘴,让左右去拿来几个酒碗,左右这次倒是没说什么,起身拿碗,再将先生剩下为数不多的小酒罐子提到了桌边。

    崔瀺停下筷子,端坐桌边。

    老秀才从左右那接过酒,先给自己倒了一碗,又给崔瀺和左右各自倒了一些。

    茅小冬摆了摆手,示意不喝。

    齐静春则是吞下一块肉,把酒碗往外推了推,说要吃饱再喝。

    老秀才笑了笑,知道他酒量不好,是怕喝醉了一会肉没吃饱,也不勉强。

    老秀才将酒倒好,左右主动拿过一碗,老秀才便将剩余那碗推给了崔瀺。

    老秀才先抬起酒碗,与弟子崔瀺面前酒碗轻轻碰了下,语气平缓,“之前是先生不太好,是先生说话语气重了些。”

    崔瀺也不抬碗,只是嗯了一声。

    老秀才也没喝酒,只是端着酒碗,接着说道:“你向来聪慧早熟,先生其实都知道,但身为先生,难免会有几句啰嗦教导,有些时候说的是会难听些,你别怪我。”

    崔瀺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菜,却不是放在自己碗中,而是给先生夹的。

    随后崔瀺坐直身子,说道:“学生不怪先生,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学生只是恳请先生一事。”

    老秀才神色认真起来,静静等着崔瀺措辞。

    崔瀺深吸一口气,郑重道:“倘若学生有朝一日,向先生证实了学生先前想法之可行可取之处,劳请先生还像年幼时一般,不必先生向学生致歉什么,只望先生能够不去揪出学生的弊处,而是诚心认可学生的事功优学之处。”

    老秀才点点头,“应该的。”

    得了先生应允,崔瀺这才端起酒碗,再次与先生轻轻碰杯,随后一饮而尽。

    左右也抬起碗,轻轻抿了一小口,嗞了嗞嘴。

    老秀才心情也不错,终于与自己弟子学生解开个不大不小的心结,当下便有些控制不住酒量,喝酒就快了些,饭局最后,茅小冬负责打扫战场,收拾残局。

    齐静春已经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左右也已经回屋。

    老秀才醉眼惺忪,与可能是从头至尾都一直清醒的崔瀺坐在院门门槛上。

    老秀才将手插在袖中,与身旁的崔瀺询问道:“接下来,想先去哪走走?是先回家乡一趟,还是就在中土神洲随意走走?”

    崔瀺依靠门沿,神色淡然,“我想先往南边走。”

    老秀才咦了一声,挪了挪屁股,稍微坐直一些,说道:“南边有什么好的,不再考虑考虑?”

    “往东走,那边是你家乡,还能回家看看。”

    “往北走,去见识一下俱芦洲的侠气,和皑皑洲的也是不错的,再说西边,那边虽然文人诗气不算太过出类拔萃,比不得咱们中土这边,但各乡有各乡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崔瀺不与先生扯皮,只是正色喊了声先生。

    老秀才嗯了一声,沉默片刻后又劝了一句,“不再考虑考虑了?”

    崔瀺摇摇头,双手放置在膝上,轻轻握了握拳头,却神色淡然,平静道:“总要去看看号称亚圣一脉另起一峰的醇儒一脉,与我文圣一脉相比,学问孰高孰低。”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剑来:三四之争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jianlai0sansizhizheng/read/97/6.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