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http://www.64sw.com/xiaoshuo/guoyun0kaijusijian0zuzonglierkanmaliao/read/97/176.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夜,深了。
处理完朝堂的烂摊子,木子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元帅府。
他推开后院的门。
一盏温暖的灯火,驱散了院中的黑暗。
石桌旁,李师师趴在那里,似乎是等他等得睡着了。
身上,只披着一件单薄的衣衫。
木子于走过去,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地披在她身上。
李师师被惊醒,揉着惺忪的睡眼,看到是他,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
“夫君,你回来了。”
“怎么不去屋里睡?”木子于的声音里,带着责备。
“想等你。”李师师站起身,很自然地帮他整理衣领,“饿了吗?我给你热了饭菜。”
“不饿。”
木子于握住她冰凉的小手,拉着她走进房间。
“以后不许在外面等,着凉了怎么办?”
“嗯。”李师师乖巧地点头,心里却甜丝丝的。
木子于让她在床边坐下,自己则蹲下身,脱掉她的鞋子,将她那双冰凉的小脚,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用手,轻轻地为她搓揉着。
“夫君……”李师师的脸颊绯红,想把脚缩回来。
“别动。”
木子于没有抬头,只是专注地,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她。
李师师不动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
“夫君。”她轻声开口。
“嗯?”
“我们的孩子,你给他想好名字了吗?”
木子于的动作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着李师师,她的眼睛在烛光下,像两颗亮晶晶的星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想好了。”木子于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罕见的、温柔的笑容。
“如果是个男孩,就叫‘木安’,平安的安。”
“我希望他,能一辈子平平安安,不要像我一样,活在刀光剑影里。”
“如果是个女孩,就叫‘木念’,思念的念。”
“为什么?”李师师好奇地问。
木子于没有回答。
他低下头,继续为她暖着脚。
因为,他怕有一天,他回不来了。
他想给她,也给自己,留一个念想。
第二日清晨。
木子于难得没有早起。
他睁开眼时,身边的位置已经空了。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米粥香味。
他起身,穿好衣服,走出房间。
院子里,李师师正端着一碗粥,从厨房里走出来。
看到他,她笑着迎上前来。
“夫君醒啦?快来,尝尝我新熬的粥。”
两人在石桌旁坐下。
一碗白粥,一碟咸菜。
简单,却透着家的味道。
“夫君,”李师师一边为他布菜,一边状似无意地问,“北境的事,要紧吗?”
她很聪明,从不直接问军国大事,只问他要不要紧。
“没事。”木子于喝了一口粥,“一些跳梁小丑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
他不想让她担心。
李师师“哦”了一声,低下头,小口地喝着粥。
她知道,他在安慰她。
她从他昨夜回来时紧锁的眉头,和身上那股挥之不去的疲惫中,已经猜到了一切。
“夫君,”她忽然抬起头,眼睛亮晶澄的,“等孩子出生了,我们……我们离开长安,好不好?”
木子于拿着勺子的手,停在半空。
“离开长安?”
“嗯。”李师师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向往,“我们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几亩地,你种田,我织布。\"
“我们再养一条大黄狗,生一群孩子。再也不管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了。”
她描绘着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
木子于看着她,曾几何几时,他有过一瞬这个想法。
但这绝对不可能,也不是他想要的。
他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
“好。”
他笑着,答应了她。
尽管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李师师却当真了,高兴得眉眼弯弯。
吃完早饭。
“走,我带你去看样东西。”木子于拉起她的手。
“去哪?”
“一个能让你刚才说的那些,都变成现实的地方。”
半个时辰后。
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了渭水河畔的皇家农庄外。
霍去疾早已接到命令,等在门口。
看到木子于扶着李师师下车,他连忙上前行礼。
“元帅,夫人。”
“嗯。”木子于点头,“带夫人四处看看。”
“是!”
霍去疾在前面引路,带着二人,走进了这座被列为最高禁区的农庄。
一踏入农庄,李师师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一片广袤的田野上,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一望无际。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稻香。
这……这是……
昨天才刚刚在这里播下种子!
这才一夜过去,怎么……怎么就已经到了丰收的季节?!
“这……这是……”李师师捂着嘴,美眸中写满了难以置信。
“神迹。”霍去疾的声音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敬,“是元帅,亲手创造的神迹!”
驻守在这里的上千名御林军,看到木子于的身影,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单膝跪地,眼神狂热。
“参见元帅!”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云霄。
木子于没有理会他们。
他走到田边,随手摘下一株稻穗。
那稻穗,比寻常的要大上两三倍,每一粒稻谷,都饱满得仿佛要裂开。
他将稻穗,递到李师师面前。
“喜欢吗?”
李师师愣愣地接过,入手沉甸甸的。
她看着手中的稻穗,又看了看眼前这片金色的海洋,终于明白,木子于带她来看的是什么了。
这不是普通的粮食。
这是希望。
是能让天下所有人都吃饱饭的希望!
是能让他放下屠刀,实现她那个田园梦想的希望!
“夫君……”她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等收了这季稻子,我们就有了足够的种子。”木子于看着她,眼神明亮,“明年,整个关中平原,都会种上这种水稻。”
“到那时,大唐,将再无饥馑。”
“到那时,我就可以……”
他的话,还未说完。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名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神色焦急。
“报——!”
“雁门关八百里加急军情!”
农庄里喜悦的气氛,瞬间凝固。
木子于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接过军报,展开。
谈判失败了。
突厥人拒绝了一切条件,并且,将叶雪清的处决日期,公之于众。
十日后,午时。
雁门关下。
他们要当着天下人的面,凌迟这位大唐的大将军夫人。
他们还放出话来。
十日之内,如果木子定国不敢来,那他就是天下第一的懦夫。
他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
“砰!”
木子于将手中的军报,捏成一团。
一股冰冷的杀气,从他身上,弥漫开来。
周围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
金色的稻浪,在他身后翻滚。
他缓缓转过身,看着北方雁门关的方向,眼神,冷得像两块万年不化的玄冰。
“传令。”
他的声音不大,“即刻调集城中所有民夫,星夜抢收。”
“所有稻谷,脱粒,入库!”
“命军器监,停下所有其他工序,全力生产燧发枪和野战炮的弹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开口。
“传我师令。”
“三日后,大军开拔,兵出雁门关!”
金色的稻浪瞬间静止。
上千名刚刚还沉浸在神迹狂热中的御林军老兵,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那股熟悉的、来自尸山血海的冰冷杀气,又回来了。
元帅,终究是元帅。
创造神迹的手,握住的依旧是屠刀。
“元帅!”霍去疾单膝跪地,盔甲碰撞,声音铿锵,“末将请为先锋!”
木子于没有看他,目光依旧锁定在北方,那片他从未踏足,却即将被鲜血浸染的土地。
“你的任务,是守好这里。”
他收回目光,弯腰,将那株沉甸甸的稻穗,从李师师颤抖的手中拿了回来,小心翼翼地放回田里。
“这里,一粒都不能少。”
他转过身,牵起李师师冰冷的手。
“我们回家。”
李师师的脑子一片空白,任由他牵着,一步一步,走过跪倒在田埂两旁的人群。
她能感觉到,身后那上千道狂热的目光,正聚焦在他们身上。
马车早已备好。
木子于扶着她上了车,自己随后跟上,帘子落下,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回府。”
他对着车夫,只说了两个字。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泥土,发出沉闷的声响。
车厢内,一片死寂。
李师师双手抱着膝盖,身体在微微发抖。
她不敢看他,也不敢说话。
刚刚在田野间升起的那些关于田园、关于未来的美好幻想,被那封血色军报和那句“兵出雁门关”,砸得粉碎。
原来所谓的山清水秀,所谓的耕田织布,都只是一个梦。
一个她为他编织,他也愿意陪她做的,一戳就破的梦。
他的世界,永远只有金戈铁马,血染疆场。
马车驶入长安城。
城里的气氛,已经变得截然不同。
街道上,随处可见巡逻的羽林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百姓们行色匆匆,脸上写满了不安。
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这座刚刚经历过清洗的都城上空。
马车在元帅府门口停下。
木子于先下了车,伸手将她扶了下来。
府门口的亲卫,看到元帅那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连大气都不敢出。
木子于没有理会任何人,径直拉着李师师,穿过前院,穿过回廊,走向后院那座属于他们的小院。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
木子于抱着她,走进房间,将她轻轻地放在了柔软的床榻上。
他为她脱掉鞋子,拉过被子,盖在她身上。
“睡吧。”
他看着她,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李师师咬着嘴唇,不说话,只是用那双通红的眼睛,固执地看着他。
“夫君。”
她终于开口,声音沙哑。
“今晚,别走了,好吗?”
“我不走。”木子于回答。
他走到外间,吹熄了桌上的蜡烛,只留下一盏昏暗的壁灯。
然后,他走回床边,脱下外衣,和衣躺在了她的身侧。
房间里,瞬间陷入了黑暗和寂静。
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和两人清晰可闻的呼吸。
李师师能感觉到他就在身边,他的体温,他的气息。
她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些。
她悄悄地,向他那边挪了挪。
再挪了挪。
直到她的后背,贴上了一个坚硬而温暖的胸膛。
她像是找到了港湾的船,瞬间放松下来。
她转过身,像一只八爪鱼,紧紧地,从背后抱住了他。
脸颊贴着他宽阔的后背,双手环住他精壮的腰。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他腰腹间那坚硬如铁的肌肉线条。
“夫君。”
她在黑暗中,轻声呢喃。
“我怕。”
木子于的身体,没有任何反应。
他就像一块石头,一块冰。
任由她抱着,一动不动。
李师师将他抱得更紧了。
她试图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他,去融化他。
她将脸颊,在他的后背上,轻轻地蹭着。
“夫君,你抱抱我,好不好?”
回答她的,依旧是沉默,和那具纹丝不动的、僵硬的身体。
李师师的心,一点一点,沉了下去。
她不明白。
白日里,在渭水河畔,那个为她描绘未来、许下诺言的男人,去哪里了?
那个会为她暖脚,会在她额头落下一吻的男人,去哪里了?
为什么只是一天,不,只是半天的时间。
他就变回了那个冷酷的、不近人情的、杀伐决断的铁血元帅。
她抱着他,就像抱着一块万年不化的玄冰。
寒气,从他们紧贴的皮肤,一丝一丝,钻入她的四肢百骸。
让她从里到外,凉了个通透。
她不放弃。
她的手,开始不老实起来,顺着他腰腹的线条,缓缓向上。
她想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证明他的存在,去唤醒他的情感。
可就在她的手,即将触碰到他胸膛的那一刻。
一只铁钳般的大手,猛地抓住了她的手腕。
力道之大,捏得她骨头生疼。
“别动。”
李师师的身体僵住了。
她不明白,为什么。
她只是想让他抱抱自己,只是想在他出征前,感受一下他的温度。
这也有错吗?
她一动不动,任由他抓着自己的手腕。
时间,在黑暗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
抓着她手腕的那只手,终于松开了。
只是重新,变回了那尊一动不动的石雕。
李师师闭上眼睛,松开了环着他腰的手,想要退开,回到床的另一侧,给自己留最后一点尊严。
可她刚一动,那个一直背对着她的男人,却突然转过身来。
在李师师错愕的目光中,他伸出双臂,将她,狠狠地,揉进了怀里。
处理完朝堂的烂摊子,木子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元帅府。
他推开后院的门。
一盏温暖的灯火,驱散了院中的黑暗。
石桌旁,李师师趴在那里,似乎是等他等得睡着了。
身上,只披着一件单薄的衣衫。
木子于走过去,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地披在她身上。
李师师被惊醒,揉着惺忪的睡眼,看到是他,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
“夫君,你回来了。”
“怎么不去屋里睡?”木子于的声音里,带着责备。
“想等你。”李师师站起身,很自然地帮他整理衣领,“饿了吗?我给你热了饭菜。”
“不饿。”
木子于握住她冰凉的小手,拉着她走进房间。
“以后不许在外面等,着凉了怎么办?”
“嗯。”李师师乖巧地点头,心里却甜丝丝的。
木子于让她在床边坐下,自己则蹲下身,脱掉她的鞋子,将她那双冰凉的小脚,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用手,轻轻地为她搓揉着。
“夫君……”李师师的脸颊绯红,想把脚缩回来。
“别动。”
木子于没有抬头,只是专注地,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她。
李师师不动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
“夫君。”她轻声开口。
“嗯?”
“我们的孩子,你给他想好名字了吗?”
木子于的动作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着李师师,她的眼睛在烛光下,像两颗亮晶晶的星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想好了。”木子于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罕见的、温柔的笑容。
“如果是个男孩,就叫‘木安’,平安的安。”
“我希望他,能一辈子平平安安,不要像我一样,活在刀光剑影里。”
“如果是个女孩,就叫‘木念’,思念的念。”
“为什么?”李师师好奇地问。
木子于没有回答。
他低下头,继续为她暖着脚。
因为,他怕有一天,他回不来了。
他想给她,也给自己,留一个念想。
第二日清晨。
木子于难得没有早起。
他睁开眼时,身边的位置已经空了。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米粥香味。
他起身,穿好衣服,走出房间。
院子里,李师师正端着一碗粥,从厨房里走出来。
看到他,她笑着迎上前来。
“夫君醒啦?快来,尝尝我新熬的粥。”
两人在石桌旁坐下。
一碗白粥,一碟咸菜。
简单,却透着家的味道。
“夫君,”李师师一边为他布菜,一边状似无意地问,“北境的事,要紧吗?”
她很聪明,从不直接问军国大事,只问他要不要紧。
“没事。”木子于喝了一口粥,“一些跳梁小丑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
他不想让她担心。
李师师“哦”了一声,低下头,小口地喝着粥。
她知道,他在安慰她。
她从他昨夜回来时紧锁的眉头,和身上那股挥之不去的疲惫中,已经猜到了一切。
“夫君,”她忽然抬起头,眼睛亮晶澄的,“等孩子出生了,我们……我们离开长安,好不好?”
木子于拿着勺子的手,停在半空。
“离开长安?”
“嗯。”李师师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向往,“我们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几亩地,你种田,我织布。\"
“我们再养一条大黄狗,生一群孩子。再也不管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了。”
她描绘着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
木子于看着她,曾几何几时,他有过一瞬这个想法。
但这绝对不可能,也不是他想要的。
他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
“好。”
他笑着,答应了她。
尽管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李师师却当真了,高兴得眉眼弯弯。
吃完早饭。
“走,我带你去看样东西。”木子于拉起她的手。
“去哪?”
“一个能让你刚才说的那些,都变成现实的地方。”
半个时辰后。
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了渭水河畔的皇家农庄外。
霍去疾早已接到命令,等在门口。
看到木子于扶着李师师下车,他连忙上前行礼。
“元帅,夫人。”
“嗯。”木子于点头,“带夫人四处看看。”
“是!”
霍去疾在前面引路,带着二人,走进了这座被列为最高禁区的农庄。
一踏入农庄,李师师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一片广袤的田野上,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一望无际。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稻香。
这……这是……
昨天才刚刚在这里播下种子!
这才一夜过去,怎么……怎么就已经到了丰收的季节?!
“这……这是……”李师师捂着嘴,美眸中写满了难以置信。
“神迹。”霍去疾的声音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敬,“是元帅,亲手创造的神迹!”
驻守在这里的上千名御林军,看到木子于的身影,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单膝跪地,眼神狂热。
“参见元帅!”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云霄。
木子于没有理会他们。
他走到田边,随手摘下一株稻穗。
那稻穗,比寻常的要大上两三倍,每一粒稻谷,都饱满得仿佛要裂开。
他将稻穗,递到李师师面前。
“喜欢吗?”
李师师愣愣地接过,入手沉甸甸的。
她看着手中的稻穗,又看了看眼前这片金色的海洋,终于明白,木子于带她来看的是什么了。
这不是普通的粮食。
这是希望。
是能让天下所有人都吃饱饭的希望!
是能让他放下屠刀,实现她那个田园梦想的希望!
“夫君……”她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等收了这季稻子,我们就有了足够的种子。”木子于看着她,眼神明亮,“明年,整个关中平原,都会种上这种水稻。”
“到那时,大唐,将再无饥馑。”
“到那时,我就可以……”
他的话,还未说完。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名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神色焦急。
“报——!”
“雁门关八百里加急军情!”
农庄里喜悦的气氛,瞬间凝固。
木子于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接过军报,展开。
谈判失败了。
突厥人拒绝了一切条件,并且,将叶雪清的处决日期,公之于众。
十日后,午时。
雁门关下。
他们要当着天下人的面,凌迟这位大唐的大将军夫人。
他们还放出话来。
十日之内,如果木子定国不敢来,那他就是天下第一的懦夫。
他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
“砰!”
木子于将手中的军报,捏成一团。
一股冰冷的杀气,从他身上,弥漫开来。
周围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
金色的稻浪,在他身后翻滚。
他缓缓转过身,看着北方雁门关的方向,眼神,冷得像两块万年不化的玄冰。
“传令。”
他的声音不大,“即刻调集城中所有民夫,星夜抢收。”
“所有稻谷,脱粒,入库!”
“命军器监,停下所有其他工序,全力生产燧发枪和野战炮的弹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开口。
“传我师令。”
“三日后,大军开拔,兵出雁门关!”
金色的稻浪瞬间静止。
上千名刚刚还沉浸在神迹狂热中的御林军老兵,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那股熟悉的、来自尸山血海的冰冷杀气,又回来了。
元帅,终究是元帅。
创造神迹的手,握住的依旧是屠刀。
“元帅!”霍去疾单膝跪地,盔甲碰撞,声音铿锵,“末将请为先锋!”
木子于没有看他,目光依旧锁定在北方,那片他从未踏足,却即将被鲜血浸染的土地。
“你的任务,是守好这里。”
他收回目光,弯腰,将那株沉甸甸的稻穗,从李师师颤抖的手中拿了回来,小心翼翼地放回田里。
“这里,一粒都不能少。”
他转过身,牵起李师师冰冷的手。
“我们回家。”
李师师的脑子一片空白,任由他牵着,一步一步,走过跪倒在田埂两旁的人群。
她能感觉到,身后那上千道狂热的目光,正聚焦在他们身上。
马车早已备好。
木子于扶着她上了车,自己随后跟上,帘子落下,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回府。”
他对着车夫,只说了两个字。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泥土,发出沉闷的声响。
车厢内,一片死寂。
李师师双手抱着膝盖,身体在微微发抖。
她不敢看他,也不敢说话。
刚刚在田野间升起的那些关于田园、关于未来的美好幻想,被那封血色军报和那句“兵出雁门关”,砸得粉碎。
原来所谓的山清水秀,所谓的耕田织布,都只是一个梦。
一个她为他编织,他也愿意陪她做的,一戳就破的梦。
他的世界,永远只有金戈铁马,血染疆场。
马车驶入长安城。
城里的气氛,已经变得截然不同。
街道上,随处可见巡逻的羽林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百姓们行色匆匆,脸上写满了不安。
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这座刚刚经历过清洗的都城上空。
马车在元帅府门口停下。
木子于先下了车,伸手将她扶了下来。
府门口的亲卫,看到元帅那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连大气都不敢出。
木子于没有理会任何人,径直拉着李师师,穿过前院,穿过回廊,走向后院那座属于他们的小院。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
木子于抱着她,走进房间,将她轻轻地放在了柔软的床榻上。
他为她脱掉鞋子,拉过被子,盖在她身上。
“睡吧。”
他看着她,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李师师咬着嘴唇,不说话,只是用那双通红的眼睛,固执地看着他。
“夫君。”
她终于开口,声音沙哑。
“今晚,别走了,好吗?”
“我不走。”木子于回答。
他走到外间,吹熄了桌上的蜡烛,只留下一盏昏暗的壁灯。
然后,他走回床边,脱下外衣,和衣躺在了她的身侧。
房间里,瞬间陷入了黑暗和寂静。
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和两人清晰可闻的呼吸。
李师师能感觉到他就在身边,他的体温,他的气息。
她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些。
她悄悄地,向他那边挪了挪。
再挪了挪。
直到她的后背,贴上了一个坚硬而温暖的胸膛。
她像是找到了港湾的船,瞬间放松下来。
她转过身,像一只八爪鱼,紧紧地,从背后抱住了他。
脸颊贴着他宽阔的后背,双手环住他精壮的腰。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他腰腹间那坚硬如铁的肌肉线条。
“夫君。”
她在黑暗中,轻声呢喃。
“我怕。”
木子于的身体,没有任何反应。
他就像一块石头,一块冰。
任由她抱着,一动不动。
李师师将他抱得更紧了。
她试图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他,去融化他。
她将脸颊,在他的后背上,轻轻地蹭着。
“夫君,你抱抱我,好不好?”
回答她的,依旧是沉默,和那具纹丝不动的、僵硬的身体。
李师师的心,一点一点,沉了下去。
她不明白。
白日里,在渭水河畔,那个为她描绘未来、许下诺言的男人,去哪里了?
那个会为她暖脚,会在她额头落下一吻的男人,去哪里了?
为什么只是一天,不,只是半天的时间。
他就变回了那个冷酷的、不近人情的、杀伐决断的铁血元帅。
她抱着他,就像抱着一块万年不化的玄冰。
寒气,从他们紧贴的皮肤,一丝一丝,钻入她的四肢百骸。
让她从里到外,凉了个通透。
她不放弃。
她的手,开始不老实起来,顺着他腰腹的线条,缓缓向上。
她想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证明他的存在,去唤醒他的情感。
可就在她的手,即将触碰到他胸膛的那一刻。
一只铁钳般的大手,猛地抓住了她的手腕。
力道之大,捏得她骨头生疼。
“别动。”
李师师的身体僵住了。
她不明白,为什么。
她只是想让他抱抱自己,只是想在他出征前,感受一下他的温度。
这也有错吗?
她一动不动,任由他抓着自己的手腕。
时间,在黑暗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
抓着她手腕的那只手,终于松开了。
只是重新,变回了那尊一动不动的石雕。
李师师闭上眼睛,松开了环着他腰的手,想要退开,回到床的另一侧,给自己留最后一点尊严。
可她刚一动,那个一直背对着她的男人,却突然转过身来。
在李师师错愕的目光中,他伸出双臂,将她,狠狠地,揉进了怀里。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guoyun0kaijusijian0zuzonglierkanmaliao/read/97/176.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