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风暴眼 http://www.64sw.com/xiaoshuo/fengbaoyan/read/97/40.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丽江的阳光,似乎总带着一种能抚平一切褶皱的魔力。黑龙潭公园的那张合影,被阿哲精心装裱后,挂在了“云迹工作室”的墙上。照片里四人的笑容,与窗外玉龙雪山亘古不变的巍峨,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
苏砚的“茶马古道”项目,在真相大白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支持。许多文化机构和投资方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参与合作。项目的规模,因此得以扩大,从一个单纯的VR体验,延伸到了纪录片拍摄、文化展览等多个领域。
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陆时衍却发现,苏砚在某个深夜,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周薇留下的那个文件袋的电子备份。她的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似乎在搜索着什么。
“还没睡?”陆时衍走过去,将一件外套披在她身上。
苏砚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合上了电脑屏幕。“没什么,”她勉强笑了笑,“只是在整理一些资料。”
陆时衍没有拆穿她。他太了解她了。那份真相,并没有让她彻底释怀,反而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中激起了更多、更深的涟漪。
他知道,她不会就此罢休。
---
几天后,一封来自北京的邀请函,印证了他的预感。
邀请函来自一个名为“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机构。该基金会背景深厚,致力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他们在信中,对“云迹工作室”的“茶马古道”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邀请苏砚前往北京,进行一次深入的洽谈,探讨基金会成为项目战略合作伙伴的可能性。
这本应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但苏砚看着邀请函上,基金会理事长一栏的那个名字——赵启明,眼神却变得深邃起来。
赵启明。
这个名字,他们并不陌生。他正是周明诚死后,那个自称是其“朋友”,并送来遗嘱的律师。
他怎么会……成了这个基金会的理事长?
陆时衍也看到了这个名字。他皱起了眉头:“他怎么会在这里?”
“不知道。”苏砚摇了摇头,“但可以肯定,这绝非巧合。”
阿哲凑过来看了一眼,撇了撇嘴:“这家伙,阴魂不散啊!基金会?我看是‘黑’金会吧!”
林琛则显得有些担忧:“我们要去吗?这很可能是个陷阱。”
苏砚没有立刻回答。她将邀请函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又上网查询了这个基金会的公开信息。表面上看,一切都无懈可击。该基金会过往的项目,也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但苏砚知道,越是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越可能隐藏着肮脏的交易。
“去。”她最终做出了决定,“为什么不去?他既然主动递来了橄榄枝,我们要是不去,岂不是显得太胆小了?”
“可是……”林琛还想劝阻。
“别担心。”苏砚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想玩,我就陪他玩玩。我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陆时衍看着她,知道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没有反对,只是说:“我和你一起去。”
---
几天后,苏砚和陆时衍,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航班。
阿哲和林琛,则留在丽江,负责工作室的日常运营和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
飞机上,苏砚一直沉默地看着窗外翻涌的云海。陆时衍知道,她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会面,做着心理准备。
“别想太多。”他握住她的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赵启明,还能吃了我们不成?”
苏砚转过头,对他笑了笑:“嗯。”
---
北京,首都机场。
赵启明并没有亲自来接机,而是派了一名年轻的助理,开着一辆低调的黑色奔驰,在贵宾通道外等候。
助理姓李,言谈举止间,带着一股体制内特有的严谨和克制。他将两人送到了位于西城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并告知他们,赵理事长明天上午十点,在基金会总部恭候大驾。
酒店的房间,是行政套房,宽敞而舒适。但苏砚却无心欣赏。她站在窗边,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心中充满了警惕。
第二天上午,李助理准时来接他们,前往基金会总部。
基金会总部,位于京城一处幽静的胡同里。那是一座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四合院,青砖灰瓦,古色古香,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启明在会客室里接见了他们。
他依旧是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脸上挂着那副职业化的微笑。看到他们,他立刻站起身,热情地伸出手。
“苏小姐,陆律师,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
苏砚和陆时衍,象征性地与他握了握手。
“赵理事长,好久不见。”陆时衍的语气,不卑不亢。
“是啊,自上次一别,也有小半年了。”赵启明请他们落座,亲自为他们沏上茶,“上次的事,处理得有些唐突,还望二位海涵。”
“赵理事长日理万机,自然有要事在身。”苏砚淡淡地说,“不知今日,赵理事长想和我们谈些什么?”
赵启明笑了笑,也不绕弯子:“苏小姐快人快语。那我也就直说了。我对你们的‘茶马古道’项目,非常感兴趣。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它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代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希望能成为你们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基金会,可以为你们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强大的政府资源和媒体资源。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将这个项目,打造成一个全国性的文化名片。”
他说得冠冕堂皇,但苏砚和陆时衍,却从他的话语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赵理事长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苏砚说,“不过,我们的项目,目前已经有了充足的资金,并且也与地方政府达成了合**议。所以,暂时没有引入新的投资方的计划。”
赵启明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他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苏砚面前。
“苏小姐,先别急着拒绝。你不妨先看看这个。”
苏砚拿起文件,翻开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那是一份关于“云迹工作室”股东结构的详细调查报告。报告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工作室的最大股东,是苏砚,占股51%。第二大股东,是陆时衍,占股20%。第三大股东,是阿哲,占股15%。第四大股东,是林琛,占股14%。
更让她震惊的是,报告的最后一页,附有一份股权转让协议的草稿。协议上写着,只要苏砚同意让基金会入股,并将工作室的控股权,转让给基金会指定的代理人,那么,基金会将支付一笔高达五千万的资金,并且,赵启明个人,愿意额外支付两千万,作为“咨询费”,给苏砚。
“你什么意思?”苏砚的声音,冷了下来。
“没什么意思。”赵启明依旧微笑着,“我只是想和苏小姐,做一笔公平的交易。五千万,加上我个人的两千万,买你工作室51%的股权。这笔生意,对你来说,很划算。”
“赵启明,”陆时衍开口了,他的声音,像冰一样冷,“你是在威胁我们?”
“不,不,不,”赵启明连连摆手,“我怎么敢威胁陆大律师呢?我这叫……合作共赢。你们需要资金和资源,我需要一个有潜力的文化项目,来为基金会的年度报告,增添一抹亮色。我们各取所需,不是很好吗?”
“如果我说不呢?”苏砚问。
赵启明的笑容,敛去了一半:“苏小姐,我劝你,还是考虑清楚再回答。据我所知,你们工作室的‘茶马古道’项目,虽然前景广阔,但前期投入巨大,回本周期很长。如果没有我们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你们能撑多久?另外,”他指了指那份调查报告,“你们工作室的财务报表,似乎也有些小问题。如果被税务部门查出来,恐怕……”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威胁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
苏砚和陆时衍,都沉默了。
他们没想到,赵启明的胃口,竟然这么大。他不仅要入股,还要直接夺取工作室的控股权。而且,他竟然连工作室的财务问题,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这根本不是一次合作洽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收购”。
或者说,是一场赤裸裸的“掠夺”。
“容我们考虑一下。”陆时衍打破了沉默。
“当然。”赵启明又恢复了那副和蔼的笑容,“我给你们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明天上午十点,我在这里,等你们的答复。”
他站起身,做出了送客的姿势。
---
离开基金会总部,坐上回酒店的车,苏砚的脸色,一直很难看。
“这个赵启明,真是个老狐狸!”阿哲在电话里,听完他们的叙述后,气得破口大骂,“他这是想空手套白狼,抢我们的工作室!”
林琛则显得很担忧:“砚姐,我们该怎么办?他手里有我们的把柄,如果我们不答应,他真的会举报我们吗?”
苏砚没有回答。她正在思考。
陆时衍则一直在翻看那份调查报告。他发现,赵启明的调查,虽然很详细,但并非无懈可击。报告上,关于工作室财务问题的描述,只是一些模糊的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他是在虚张声势。”陆时衍忽然说。
“什么?”苏砚和电话那头的阿哲、林琛,都愣住了。
“我说,赵启明是在虚张声势。”陆时衍的语气,变得肯定起来,“他并没有我们财务违规的确凿证据。他只是在赌,赌我们不敢赌。”
苏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你是说……他是在吓唬我们?”
“没错。”陆时衍点头,“他想用这种方式,逼我们就范。如果我们真的财务有问题,他根本不会跟我们废话,直接就会举报我们。他之所以提出合作,提出收购,就是因为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苏砚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一个赵启明。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阿哲问。
苏砚和陆时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
“将计就计。”苏砚说。
---
第二天上午,苏砚和陆时衍,再次来到了基金会总部。
赵启明似乎对他们的再次到来,并不感到意外。他微笑着请他们坐下,问道:“苏小姐,陆律师,考虑得怎么样了?”
苏砚看着他,也笑了笑:“赵理事长,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你的提议,很有诱惑力。”
赵启明的眼睛,亮了起来:“哦?那就是同意了?”
“不过,”苏砚话锋一转,“我们有一个条件。”
“苏小姐请说。”赵启明做了个“请”的手势。
“五千万的资金,我们不要。”苏砚说,“我们要一个亿。”
赵启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苏小姐,你这是在狮子大开口。”
“不,”苏砚摇了摇头,“我不是在开口,我是在报价。我们的‘茶马古道’项目,经过这几天的发酵,市场估值,已经翻了一番。一个亿,只是我们51%股权的最低价。如果你觉得贵,我们可以去找别人。”
她说着,作势要起身离开。
“等等!”赵启明叫住了她。他的眼神,变得有些阴沉。
他没想到,苏砚竟然敢反过来跟他谈条件。
“苏小姐,”他压低了声音,“你确定,你要为了一个亿,冒这么大的风险?”
“风险?”苏砚笑了,“赵理事长,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只知道,做生意,价高者得。如果你不愿意,我们不勉强。”
她再次起身。
“好!”赵启明一拍桌子,“我答应你!一个亿!但是,我有个条件。”
“你说。”
“明天,就签约。”赵启明说,“并且,在签约之前,你们不能离开北京。”
苏砚和陆时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胜利的光芒。
“可以。”苏砚答应了。
---
当天下午,赵启明便让律师,拟好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苏砚将以五千万的价格,将自己名下51%的股权,转让给基金会指定的代理人。同时,基金会将支付五千万的资金,作为项目投资。
协议的措辞,非常严谨,没有任何漏洞。
苏砚和陆时衍,仔细地审阅了协议,确认无误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赵启明看着签好的协议,脸上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亿的资金,即将流入他的口袋,而那个潜力巨大的“茶马古道”项目,也将成为他仕途上,一块闪亮的垫脚石。
“苏小姐,陆律师,合作愉快。”他伸出手。
苏砚和陆时衍,象征性地与他握了握手。
“合作愉快。”
---
签约后的当晚,赵启明在一家高档会所,设宴为苏砚和陆时衍“庆功”。
宴会上,赵启明显得非常高兴,不停地向他们敬酒,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只要他们跟着他干,以后的好处,少不了。
苏砚和陆时衍,只是微笑着应付,滴酒未沾。
宴会结束后,他们被送回了酒店。
一进房间,苏砚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他上当了。”她说。
陆时衍点了点头:“现在,就等明天了。”
---
第二天一早,苏砚和陆时衍,并没有像赵启明要求的那样,在酒店里等待资金到账。而是直接去了机场,买了回丽江的机票。
与此同时,一份详细的举报材料,连同赵启明那份股权转让协议的扫描件,被匿名发送到了中纪委、银保监会、以及多家主流媒体的邮箱。
材料中,详细列举了赵启明利用基金会的名义,进行利益输送、侵吞国有资产、以及涉嫌敲诈勒索等多项罪名。
做完这一切,苏砚和陆时衍,才安心地登上了回丽江的航班。
---
他们前脚刚走,赵启明后脚就得到了消息。
他暴跳如雷,立刻打电话给苏砚,但苏砚的手机,已经关机。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他以为自己是猎人,没想到,自己才是那只被猎人盯上的狐狸。
当天下午,中纪委的调查组,便进驻了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
赵启明,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基金会理事长,在办公室里,被带走了。
他的“帝国”,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
一周后,丽江。
苏砚的“云迹工作室”,收到了一笔来自匿名捐赠者的巨额捐款,金额,正好是一个亿。
与此同时,赵启明被双规的消息,也传遍了网络。
苏砚坐在工作室的窗前,望着远处的玉龙雪山,阳光,洒在雪山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她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赢了。
但她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像赵启明这样的人,隐藏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而她,和她所爱的人,将一直站在这片阳光下,守护着他们所珍视的一切。
直到永远。
苏砚的“茶马古道”项目,在真相大白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支持。许多文化机构和投资方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参与合作。项目的规模,因此得以扩大,从一个单纯的VR体验,延伸到了纪录片拍摄、文化展览等多个领域。
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陆时衍却发现,苏砚在某个深夜,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周薇留下的那个文件袋的电子备份。她的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似乎在搜索着什么。
“还没睡?”陆时衍走过去,将一件外套披在她身上。
苏砚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合上了电脑屏幕。“没什么,”她勉强笑了笑,“只是在整理一些资料。”
陆时衍没有拆穿她。他太了解她了。那份真相,并没有让她彻底释怀,反而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中激起了更多、更深的涟漪。
他知道,她不会就此罢休。
---
几天后,一封来自北京的邀请函,印证了他的预感。
邀请函来自一个名为“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机构。该基金会背景深厚,致力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他们在信中,对“云迹工作室”的“茶马古道”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邀请苏砚前往北京,进行一次深入的洽谈,探讨基金会成为项目战略合作伙伴的可能性。
这本应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但苏砚看着邀请函上,基金会理事长一栏的那个名字——赵启明,眼神却变得深邃起来。
赵启明。
这个名字,他们并不陌生。他正是周明诚死后,那个自称是其“朋友”,并送来遗嘱的律师。
他怎么会……成了这个基金会的理事长?
陆时衍也看到了这个名字。他皱起了眉头:“他怎么会在这里?”
“不知道。”苏砚摇了摇头,“但可以肯定,这绝非巧合。”
阿哲凑过来看了一眼,撇了撇嘴:“这家伙,阴魂不散啊!基金会?我看是‘黑’金会吧!”
林琛则显得有些担忧:“我们要去吗?这很可能是个陷阱。”
苏砚没有立刻回答。她将邀请函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又上网查询了这个基金会的公开信息。表面上看,一切都无懈可击。该基金会过往的项目,也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但苏砚知道,越是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越可能隐藏着肮脏的交易。
“去。”她最终做出了决定,“为什么不去?他既然主动递来了橄榄枝,我们要是不去,岂不是显得太胆小了?”
“可是……”林琛还想劝阻。
“别担心。”苏砚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想玩,我就陪他玩玩。我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陆时衍看着她,知道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没有反对,只是说:“我和你一起去。”
---
几天后,苏砚和陆时衍,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航班。
阿哲和林琛,则留在丽江,负责工作室的日常运营和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
飞机上,苏砚一直沉默地看着窗外翻涌的云海。陆时衍知道,她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会面,做着心理准备。
“别想太多。”他握住她的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赵启明,还能吃了我们不成?”
苏砚转过头,对他笑了笑:“嗯。”
---
北京,首都机场。
赵启明并没有亲自来接机,而是派了一名年轻的助理,开着一辆低调的黑色奔驰,在贵宾通道外等候。
助理姓李,言谈举止间,带着一股体制内特有的严谨和克制。他将两人送到了位于西城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并告知他们,赵理事长明天上午十点,在基金会总部恭候大驾。
酒店的房间,是行政套房,宽敞而舒适。但苏砚却无心欣赏。她站在窗边,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心中充满了警惕。
第二天上午,李助理准时来接他们,前往基金会总部。
基金会总部,位于京城一处幽静的胡同里。那是一座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四合院,青砖灰瓦,古色古香,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启明在会客室里接见了他们。
他依旧是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脸上挂着那副职业化的微笑。看到他们,他立刻站起身,热情地伸出手。
“苏小姐,陆律师,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
苏砚和陆时衍,象征性地与他握了握手。
“赵理事长,好久不见。”陆时衍的语气,不卑不亢。
“是啊,自上次一别,也有小半年了。”赵启明请他们落座,亲自为他们沏上茶,“上次的事,处理得有些唐突,还望二位海涵。”
“赵理事长日理万机,自然有要事在身。”苏砚淡淡地说,“不知今日,赵理事长想和我们谈些什么?”
赵启明笑了笑,也不绕弯子:“苏小姐快人快语。那我也就直说了。我对你们的‘茶马古道’项目,非常感兴趣。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它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代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希望能成为你们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基金会,可以为你们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强大的政府资源和媒体资源。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将这个项目,打造成一个全国性的文化名片。”
他说得冠冕堂皇,但苏砚和陆时衍,却从他的话语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赵理事长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苏砚说,“不过,我们的项目,目前已经有了充足的资金,并且也与地方政府达成了合**议。所以,暂时没有引入新的投资方的计划。”
赵启明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他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苏砚面前。
“苏小姐,先别急着拒绝。你不妨先看看这个。”
苏砚拿起文件,翻开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那是一份关于“云迹工作室”股东结构的详细调查报告。报告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工作室的最大股东,是苏砚,占股51%。第二大股东,是陆时衍,占股20%。第三大股东,是阿哲,占股15%。第四大股东,是林琛,占股14%。
更让她震惊的是,报告的最后一页,附有一份股权转让协议的草稿。协议上写着,只要苏砚同意让基金会入股,并将工作室的控股权,转让给基金会指定的代理人,那么,基金会将支付一笔高达五千万的资金,并且,赵启明个人,愿意额外支付两千万,作为“咨询费”,给苏砚。
“你什么意思?”苏砚的声音,冷了下来。
“没什么意思。”赵启明依旧微笑着,“我只是想和苏小姐,做一笔公平的交易。五千万,加上我个人的两千万,买你工作室51%的股权。这笔生意,对你来说,很划算。”
“赵启明,”陆时衍开口了,他的声音,像冰一样冷,“你是在威胁我们?”
“不,不,不,”赵启明连连摆手,“我怎么敢威胁陆大律师呢?我这叫……合作共赢。你们需要资金和资源,我需要一个有潜力的文化项目,来为基金会的年度报告,增添一抹亮色。我们各取所需,不是很好吗?”
“如果我说不呢?”苏砚问。
赵启明的笑容,敛去了一半:“苏小姐,我劝你,还是考虑清楚再回答。据我所知,你们工作室的‘茶马古道’项目,虽然前景广阔,但前期投入巨大,回本周期很长。如果没有我们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你们能撑多久?另外,”他指了指那份调查报告,“你们工作室的财务报表,似乎也有些小问题。如果被税务部门查出来,恐怕……”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威胁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
苏砚和陆时衍,都沉默了。
他们没想到,赵启明的胃口,竟然这么大。他不仅要入股,还要直接夺取工作室的控股权。而且,他竟然连工作室的财务问题,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这根本不是一次合作洽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收购”。
或者说,是一场赤裸裸的“掠夺”。
“容我们考虑一下。”陆时衍打破了沉默。
“当然。”赵启明又恢复了那副和蔼的笑容,“我给你们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明天上午十点,我在这里,等你们的答复。”
他站起身,做出了送客的姿势。
---
离开基金会总部,坐上回酒店的车,苏砚的脸色,一直很难看。
“这个赵启明,真是个老狐狸!”阿哲在电话里,听完他们的叙述后,气得破口大骂,“他这是想空手套白狼,抢我们的工作室!”
林琛则显得很担忧:“砚姐,我们该怎么办?他手里有我们的把柄,如果我们不答应,他真的会举报我们吗?”
苏砚没有回答。她正在思考。
陆时衍则一直在翻看那份调查报告。他发现,赵启明的调查,虽然很详细,但并非无懈可击。报告上,关于工作室财务问题的描述,只是一些模糊的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他是在虚张声势。”陆时衍忽然说。
“什么?”苏砚和电话那头的阿哲、林琛,都愣住了。
“我说,赵启明是在虚张声势。”陆时衍的语气,变得肯定起来,“他并没有我们财务违规的确凿证据。他只是在赌,赌我们不敢赌。”
苏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你是说……他是在吓唬我们?”
“没错。”陆时衍点头,“他想用这种方式,逼我们就范。如果我们真的财务有问题,他根本不会跟我们废话,直接就会举报我们。他之所以提出合作,提出收购,就是因为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苏砚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一个赵启明。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阿哲问。
苏砚和陆时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
“将计就计。”苏砚说。
---
第二天上午,苏砚和陆时衍,再次来到了基金会总部。
赵启明似乎对他们的再次到来,并不感到意外。他微笑着请他们坐下,问道:“苏小姐,陆律师,考虑得怎么样了?”
苏砚看着他,也笑了笑:“赵理事长,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你的提议,很有诱惑力。”
赵启明的眼睛,亮了起来:“哦?那就是同意了?”
“不过,”苏砚话锋一转,“我们有一个条件。”
“苏小姐请说。”赵启明做了个“请”的手势。
“五千万的资金,我们不要。”苏砚说,“我们要一个亿。”
赵启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苏小姐,你这是在狮子大开口。”
“不,”苏砚摇了摇头,“我不是在开口,我是在报价。我们的‘茶马古道’项目,经过这几天的发酵,市场估值,已经翻了一番。一个亿,只是我们51%股权的最低价。如果你觉得贵,我们可以去找别人。”
她说着,作势要起身离开。
“等等!”赵启明叫住了她。他的眼神,变得有些阴沉。
他没想到,苏砚竟然敢反过来跟他谈条件。
“苏小姐,”他压低了声音,“你确定,你要为了一个亿,冒这么大的风险?”
“风险?”苏砚笑了,“赵理事长,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只知道,做生意,价高者得。如果你不愿意,我们不勉强。”
她再次起身。
“好!”赵启明一拍桌子,“我答应你!一个亿!但是,我有个条件。”
“你说。”
“明天,就签约。”赵启明说,“并且,在签约之前,你们不能离开北京。”
苏砚和陆时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胜利的光芒。
“可以。”苏砚答应了。
---
当天下午,赵启明便让律师,拟好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规定,苏砚将以五千万的价格,将自己名下51%的股权,转让给基金会指定的代理人。同时,基金会将支付五千万的资金,作为项目投资。
协议的措辞,非常严谨,没有任何漏洞。
苏砚和陆时衍,仔细地审阅了协议,确认无误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赵启明看着签好的协议,脸上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亿的资金,即将流入他的口袋,而那个潜力巨大的“茶马古道”项目,也将成为他仕途上,一块闪亮的垫脚石。
“苏小姐,陆律师,合作愉快。”他伸出手。
苏砚和陆时衍,象征性地与他握了握手。
“合作愉快。”
---
签约后的当晚,赵启明在一家高档会所,设宴为苏砚和陆时衍“庆功”。
宴会上,赵启明显得非常高兴,不停地向他们敬酒,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只要他们跟着他干,以后的好处,少不了。
苏砚和陆时衍,只是微笑着应付,滴酒未沾。
宴会结束后,他们被送回了酒店。
一进房间,苏砚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他上当了。”她说。
陆时衍点了点头:“现在,就等明天了。”
---
第二天一早,苏砚和陆时衍,并没有像赵启明要求的那样,在酒店里等待资金到账。而是直接去了机场,买了回丽江的机票。
与此同时,一份详细的举报材料,连同赵启明那份股权转让协议的扫描件,被匿名发送到了中纪委、银保监会、以及多家主流媒体的邮箱。
材料中,详细列举了赵启明利用基金会的名义,进行利益输送、侵吞国有资产、以及涉嫌敲诈勒索等多项罪名。
做完这一切,苏砚和陆时衍,才安心地登上了回丽江的航班。
---
他们前脚刚走,赵启明后脚就得到了消息。
他暴跳如雷,立刻打电话给苏砚,但苏砚的手机,已经关机。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他以为自己是猎人,没想到,自己才是那只被猎人盯上的狐狸。
当天下午,中纪委的调查组,便进驻了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
赵启明,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基金会理事长,在办公室里,被带走了。
他的“帝国”,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
一周后,丽江。
苏砚的“云迹工作室”,收到了一笔来自匿名捐赠者的巨额捐款,金额,正好是一个亿。
与此同时,赵启明被双规的消息,也传遍了网络。
苏砚坐在工作室的窗前,望着远处的玉龙雪山,阳光,洒在雪山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她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赢了。
但她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像赵启明这样的人,隐藏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而她,和她所爱的人,将一直站在这片阳光下,守护着他们所珍视的一切。
直到永远。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风暴眼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fengbaoyan/read/97/40.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