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你们偏心养女,我断亲后悔什么


小说: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作者:码到死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qianxinian0guanchangzhilucongpianjingkaishi/read/97/543.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节点二二 ↓
        卡尔热情地迎了上来,张开双臂。

    “我们又见面了,亲爱的王。”

    王坚与他礼节性地拥抱了一下,身体却保持着一丝僵硬的距离。

    “卡尔,据我所知,今晚的酒会非常私人。”

    王坚松开手,目光越过卡尔的肩膀,落在他身后的两个人身上。

    “你是怎么搞到邀请函的?”

    卡尔毫不在意地耸了耸肩,整理了一下自己昂贵的西装领口。

    “蔡司的董事是我的客户。找他要几张邀请函的面子,我还是有的。”

    他侧过身,露出身后的一男一女。

    王坚的视线在那两人身上停留。

    男的年轻,身材挺拔,气质沉稳,与周围喧闹的环境格格不入。

    女的容貌出众,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带着职业性的微笑。

    “你带来了谁?”王坚问。

    卡尔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带着一丝戏剧性的夸张。

    “请允许我向你介绍,你的同胞,来自华夏的刘先生,还有这位美丽的许女士。”

    那个叫刘先生的年轻人,没有等卡尔说完,便主动伸出手。

    他直接用了汉语。

    “刘清明,很高兴认识你,王坚先生。”

    他的声音平静,却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王坚握住了他的手,触感坚实有力。

    “王坚。”他简单地回答。

    旁边的许女士微笑着点头。

    “王先生,我是他的翻译。”

    王坚收回手,插回裤袋里。

    “知道我的名字,看来你的功课没少做。”

    刘清明坦然地点头。

    “这是基本的尊重。”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那些欧洲的商业精英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高声谈笑,没有人注意到这个角落。

    “可以坐下喝一杯吗?”

    卡尔适时地插话,他拍了拍王坚的胳膊。

    “我去会一会布林克先生,你们自己聊。”

    说完,他便像一条滑不溜手的鱼,瞬间融入了人群之中。

    王坚看了一眼刘清明,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吧台。

    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立刻拒绝。

    最终,他还是点了点头,朝着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走去。

    “这边。”

    那是一间小小的偏厅,只放着几张沙发和一张矮几,与外面大厅的热闹隔绝开来。

    许凝很识趣地走开,片刻后,端着两杯金黄色的香槟回来。

    她将酒杯放在矮几上,一杯放在刘清明面前,另一杯推向王坚。

    “谢谢。”王坚看了一眼,说了声谢谢,却没有伸手去接。

    他的态度很明确。

    疏离,且警惕。

    刘清明没有在意他的冷淡,他也没有碰那杯酒,只是将它往桌子中间推了推。

    “王坚先生对我们似乎有成见。”

    刘清明开门见山。

    “能不能说说看?”

    王坚靠在沙发背上,双臂环抱在胸前。

    “没有成见。”

    他的回答很生硬。

    “我只是单纯地认为,我们之间没有谈判的必要。”

    他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太年轻了。

    在这样的场合,代表一个国家来谈如此重大的事情,这份年轻本身就显得有些不真实。

    “不知道刘先生,是什么身份?”

    刘清明平静地回答:“我是华夏代表团的成员。”

    “这次来欧洲,本来我应该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听奥方的招待音乐会。”

    王坚的身体微微前倾。

    他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官方代表团。

    这么年轻的官方代表团成员?

    “你是官员?”

    “我们内部的称呼,应该和你们的称呼一样。”刘清明说,“干部。”

    “都一样。”王坚摆了摆手,显得有些不耐烦,“我不知道我们有什么可以交流的。我不信你的主义。”

    他把话说得很直白,带着一种挑衅。

    刘清明却笑了。

    “我知道。”

    “你也不信三民。”

    “你信的是主。”

    王坚彻底愣住了。

    这句话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切开了他所有的伪装。

    他在岛内长大,却对那些政治口号毫无兴趣,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这件事,在公司里都只有少数高层知道。

    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卡尔?

    那个德国人神通广大,只要给钱,什么信息都能挖出来。

    “你知道得还挺多。”王坚的声音有些干涩。

    刘清明拿起桌上的香槟,轻轻摇晃了一下,看着杯中升腾的气泡。

    “你看,你在岛内生活,却不信三民。”

    “既然你能为了技术,加入积架这样一家由各种背景的人组成的公司。”

    “为什么不能和我们合作呢?”

    王坚重新靠回沙发上,他感觉自己必须重新评估眼前这个人。

    这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的官员。

    这是一个做了充足准备的谈判对手。

    “就算要谈,也应该是个懂技术的人来谈。”王坚试图夺回主动权,“你我之间能说什么呢?大陆的开放政策?还是你们能给出的优惠力度?”

    这些都是陈词滥调,他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

    刘清明摇了摇头。

    “政策有专门的商务人员去谈,不归我来。”

    “我来找你,只是想给你提供一个别的选择。”

    “我不会考虑你们的。”王坚斩钉截铁地拒绝,“别白费心思了。”

    刘清明凝视着他。

    “政治原因?”

    “是。”王坚毫不避讳,“美国不会允许我们的技术流入大陆。这是底线。”

    刘清明反问:“那是成熟的先进技术。”

    “不然,你们怎么可能在沪市建那个八寸晶圆厂?”

    “据我所知,你们现在研究的这项浸润式光刻技术,连一个验证样品都还没有吧?”

    王坚的心沉了一下。

    对方对他们的项目进展了如指掌。

    “一项未经证实,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的技术,美国人真的会像禁止成品一样,不惜一切代价来阻止吗?”刘清明的追问很有压迫感。

    王坚沉默了。

    他无法回答。

    因为刘清明说的是事实。

    这项技术太超前了,超前到连美国人自己都还在观望。

    《瓦森纳协定》的清单很长,但它只限制成熟的、可用的技术和产品。一个停留在图纸和实验室里的概念,严格来说,确实不在清单之上。

    “我承认,是没有样品。”王坚不得不开口,“但这很冒险。积架公司是一家商业公司,我们不会冒着被美国政府责难的巨大风险,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他强调了“商业公司”和“巨大风险”,这是他最坚实的盾牌。

    刘清明点了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

    “那就按美国人的规矩来。”

    王坚一愣。

    “什么?”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刘清明重复了一遍,字字清晰。

    “我说,那就按美国人的规矩来。”

    “他们搞的那个《瓦森纳协定》,我们会去谈。”

    “一个一个缔约国地谈。”

    “不管用三年、五年,还是十年,我们都一定会加入进去。”

    “到时候,所谓的技术限制,本身就不存在了。”

    刘清明放下酒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我们能加入世贸组织,就一定能加入《瓦森纳协定》。”

    他的目光坚定得让王坚无法直视。

    王坚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无法反驳。

    华夏为了加入WTO,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艰苦谈判,几乎是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

    他们最终成功了。

    现在,他们拿出同样的决心和精神,要去加入一个相比之下组织更松散、约束力更依赖于成员国自觉的技术出口管制联盟。

    这可能吗?

    王坚的脑子里飞速盘算。

    这太可能了。

    只会比入世谈判更快,更容易。

    美国会反对吗?当然会。但一切都可以谈,无非是代价的大小。

    华夏如果真的铁了心要加入,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那就一定能谈成。

    还有什么代价,能比入世谈判时承诺的更苛刻吗?

    王告心里第一次有了一丝动摇。

    董事长的“敲山震虎”之计,似乎撞上了一座真正想移动的大山。

    “即使……即使你们能做到,那也不是短时期内能解决的问题。”王坚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底气不足。

    刘清明给出了一个更惊人的答案。

    “简单。”

    “第一个和美国谈。”

    王坚突然笑了。

    笑声有些不受控制。

    他觉得这太疯狂了。

    但也太有魄力了。

    “我承认,你们很有毅力。”他只能这么说。

    刘清明看着他,似乎在等待他的最终答复。

    “还是不行,是吗?”

    “抱歉。”王坚摇了摇头。

    即使对方的蓝图再宏伟,也改变不了他当下的处境。

    刘清明似乎并不意外。

    “不是政治问题,那就是经济问题了。”

    “你怕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这项技术的后续开发?”

    王坚默认了。

    芯片研究,尤其是光刻机这种尖端设备,是真正的无底洞。

    阿斯麦为什么举步维艰?就是因为没钱。

    蔡司、飞利浦这些股东都不愿意再大规模注资了。

    大陆现在是什么经济状况?

    他虽然不完全了解,但也知道绝对算不上富裕。

    他们有钱往这个洞里填吗?

    “这么大一个国家,想集中力量办成一件事,拿点钱出来,应该不难。”王坚很客观地评价。

    刘清明追问:“那还有什么问题?”

    王坚沉默了。

    他不想说出那个最根本,也最伤人的理由。

    “你非要我说吗?”

    “两岸关系?”刘清明替他说了出来。

    王坚的身体瞬间绷紧。

    这才是核心。

    “我们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放到一个未来可能的……敌人手中。”

    这句话一出口,偏厅里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许凝站在不远处,脸色微微发白。

    刘清明却依旧平静。

    “连美国最大的几家科技公司,都在华夏大举投资建厂。”

    “岛内也有无数企业早就进来了,比如你们董事长的老朋友,鸿飞公司。”

    “这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我们是和积架公司合作,又不是和你们的政府合作。”

    “你的理由,其实站不住脚。”

    “除非……是你个人,对我们有什么无法化解的误解。”

    王坚深吸一口气。

    “我没有。”

    “我是安南难民。”

    他缓缓说出自己的出身。

    “当年逃出来的时候,九死一生。要说有仇恨,也只是对北越。”

    “对你们,我没有好感,但也没有仇恨。”

    这番话,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他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一个只想安身立命的工程师。

    “既然如此,”刘清明说,“那为什么不听一听我们的建议呢?”

    王坚感到一阵疲惫。

    和这个年轻人对话,太累了。

    他总是能绕开你所有的防御,直击你最核心的逻辑漏洞。

    “对不起。”

    王坚决定结束这场对话。

    “我接到的公司指令,是与阿斯麦公司进行洽谈。这是我的工作。”

    “除非与阿斯麦的谈判彻底破裂,或者公司董事会给我下达新的指示,否则我不会,也无权更换合作对象。”

    这才是最无法辩驳的理由。

    一个打工者的本分。

    刘清明听完,终于露出了笑容。

    “早这么说不就结了。”

    王坚一怔。

    “我拒绝了你。”

    “我接受这个理由。”刘清明说,“它至少不像之前的那些理由那么抽象,那么充满了意识形态的偏见。”

    王坚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这个年轻人,真的只是来和自己聊天的?

    “你和我想象中的大陆官员,很不一样。”

    “其实,我这样的官员,在今后,才会是大多数。”刘清明站起身,“我们更加务实,我们尊重商业规律,也尊重知识产权。”

    “我们愿意在西方人制订了几百年的游戏规则里,学习、适应,然后参与竞争。”

    “我们会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每一个合法投资者的利益,确保他们的投资能有合理、丰厚的回报。”

    他走到王坚面前,伸出手。

    “王先生,未来,华夏必将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我们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会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法治会越来越健全。”

    “我们不是敌人,你没有必要这么警惕。”

    王坚迟疑了一下,还是站起来握住了他的手。

    “你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但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接到改变谈判对象的指示。所以,你今天找我,没有用。”

    刘清明松开手,笑了笑。

    “没关系。我今天来,只是希望,你能对我们有一个更客观、更真实的基础认识。”

    “合作也好,不合作也罢,都没有关系。”

    王坚彻底糊涂了。

    对方费了这么大劲,甚至不惜花天价请来卡尔,就为了跟自己说几句话,改变一下印象?

    这不符合商业逻辑。

    “你似乎一点也不失望?”

    “我为什么要失望?”刘清明反问。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我有一个提议,你想听吗?”

    王坚已经完全被勾起了好奇心。

    “既然你这么执着,说来听听也好。”

    刘清明凑近了一点,声音压得很低。

    “我知道,你们和阿斯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布林克拿不出足够多的研发资金。”

    “你们有技术,但缺一个能把技术变成现实的载体。”

    “阿斯麦有载体,但缺钱。”

    “所以你们的谈判才会陷入僵局。”

    王坚没有说话,这些都是事实。

    刘清明接着说。

    “我们没你们那么先进的技术,也没有阿斯麦那样的工业基础。”

    “但是,我们有钱。”

    他说得轻描淡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如果我们……一起干呢?”

    王坚的脑子嗡的一声。

    一起干?

    什么意思?

    “你们想……入股阿斯麦公司?”

    一个疯狂到极点的念头,从王坚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刘清明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王坚先生,你应该知道,最近几年,华夏的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收购和并购。”

    “光是在德国,据我所知,就有好几项并购谈判正在进行中。”

    “阿斯麦公司,又不是什么敏感的军工企业,它只是一家民用科技设备公司。它的股权是公开的,它的经营遇到了困难。”

    “为什么,我们不能购买它的股份,成为它的股东呢?”

    王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对方没有说错。

    从法理上,从商业规则上,这一切都完全可行。

    如果……

    如果华夏资本真的入股了阿斯麦公司,成为了阿斯麦的股东之一。

    那么,积架公司和拥有了华夏资本的阿斯麦合作,与直接和华夏合作,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美国人能阻止吗?

    或许能,但那将是对他们自己所标榜的自由市场经济规则的公然践踏。

    王坚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官员。

    他感觉自己之前和董事长在电话里构思的那个“敲山震虎”的计策,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的游戏。

    他们想挖一个坑。

    结果对方直接扛着一座山,准备把整个池塘都给填了。

    ……

    酒会大厅的另一端。

    水晶灯的光芒下,气氛热烈而融洽。

    这里是整个酒会的中心,聚集着蔡司、阿斯麦以及其他几家德国顶级工业公司的商业精英。

    当卡尔端着酒杯,信步走近最核心的那几个人时,大部分人都主动向他举杯致意。

    “嗨,卡尔。”

    “晚上好,卡尔。”

    卡尔微笑着一一回应,他的姿态优雅而自信,仿佛他才是这里的主人。

    酒会真正的主人,德国蔡司公司半导体事业部的负责人,海因茨·林顿,一个头发微秃的德国中年人,热情地给了卡尔一个拥抱。

    “卡尔!我的朋友,你可不常来耶拿这个小地方。”

    卡尔任由他拍着自己的后背,脸上挂着职业性的笑容。

    “那是因为,以前这里没有值得我来的东西。”

    林顿放开他,哈哈大笑。

    “那现在呢?现在有了?”

    “是的。”卡尔晃了晃杯里的红酒,“现在有了。”

    林顿好奇地问:“你的时间可是按分钟计费的。我很好奇,是哪家财大气粗的公司雇佣了你,让你屈尊跑到我们这个乡下来?”

    “无所谓是哪家公司。”卡尔说,“只要钱给够,你也可以雇佣我。”

    “卡尔,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林顿笑骂道。

    卡尔挑了挑眉。

    “一个能为你带来巨大财富的混蛋。”

    林顿的笑声戛然而止。

    他知道,卡尔从不说废话。

    当他开始谈论财富的时候,就意味着生意来了。

    “卡尔,你想说什么?”林顿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卡尔抿了一口酒,目光扫过不远处正在和人交谈的阿斯麦CEO,布林克。

    “阿斯麦公司,只是你们蔡司的一个普通用户,对吗?”

    林顿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随即收回视线。

    “不,是很重要的老客户。”他纠正道。

    “重要到可以无视利润,只讲传统友谊?”卡尔的问话很尖锐。

    林顿的笑容有些勉强。

    “当然,利润也很重要。”

    “商业行为只有一个根本准则,那就是利润。”卡尔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林顿耳朵里,“谁能提供更高的利润,谁就是更重要的客户。如果你无视这个准则,蔡司早就倒闭了,你也会被董事会立刻开除。”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

    “林顿,我要提醒你,席卷欧洲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它的影响还在。蔡司公司,也不是什么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林顿的脸色有些难看。

    “所以我们才一直在开拓新的技术领域,比如和积架的合作。”

    “在传统光学领域,亚洲的一些公司正在咄咄逼人地抢占市场。”卡尔不紧不慢地说,“他们的产品更便宜。”

    “但我们的产品更优秀!”林顿强调道。

    “那就要看,他们的产品到底有多便宜,以及你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比他们优秀那么多。”

    林顿终于有些不耐烦了。

    “卡尔,你到底想说什么?别再绕圈子了。”

    卡尔放下酒杯。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尼康和佳能的人,最近一直在柏林和布鲁塞尔游说,我不相信你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林顿的瞳孔收缩了一下。

    “我知道。他们想阻止我们与其他公司的技术合作,尤其是光刻机镜头。”

    “是阻止你们和积架公司合作。”卡尔纠正他,“他们更希望你们和一家华夏的公司合作,林顿,我说的是对面那个,可不是你心里想的那个华夏。”

    卡尔微微一笑。

    “别忘了,我们的总理先生,在公开场合,只承认一个华夏。”

    林顿的呼吸一滞。

    他压低了声音:“你在用政治威胁我?”

    “不。”卡尔摇了摇手指,“这是商业技巧。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没有软肋,关键只在于,那根软肋能不能藏得住,或者说,值不值得为了它放弃巨大的利益。”

    林顿沉默了。

    他无法反驳。

    “我看好积架的技术。”他最后说。

    “但阿斯麦公司的资金并不雄厚。”卡尔一针见血,“我猜,你的老板,蔡司的董事会,已经拒绝了为阿斯麦的新项目进行大规模注资,对吗?”

    林顿没有回答,但他的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是他们的美国股东有些犹豫。”林顿辩解道,“但我相信,他们最终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美国人?”卡尔的嘴角撇了撇,“美国人不应该成为我们德国公司在欧洲做生意时的首要考量。”

    这句话,让林顿顿时语塞。

    他张了张嘴,最后只能小声说:“卡尔,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抛弃我们的老朋友。”

    “这只是一次很平常的商业谈判,林顿。”卡尔的声音冷了下来,“你为什么一定要在里面掺杂那么多不应该有的,廉价的私人情感呢?”

    林顿终于忍不住了。

    “你究竟在为谁工作?”

    卡尔举起酒杯,对着灯光欣赏着酒液的颜色。

    他缓缓吐出一个词。

    “欧元。”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qianxinian0guanchangzhilucongpianjingkaishi/read/97/543.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