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19880wozaisuliandangdaoye/read/97/169.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履带式客车继续向山上驶去。
等专家们安顿好,陈卫民和胡大海回到别墅。
“为了这批专家,我可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
“都是机械方面的专家?”
“对,机械、机床,甚至武器方面的专家,都有。”
“太好了,家里都安顿好了?”
“都安顿好了,刘伟在家负责。”
“你抓紧去歇歇吧,达索伊娃在房间里等你呢。”
胡大海嘿嘿笑了两声,“别告诉桃子哈。”
“放心吧,这栋别墅就几个人住,一般人进不来,胡桃也进不来。”
胡大海去休息了。
陈卫民又看起了各个公司的报告。
总之一句话,形势一片大好。
尤其是港岛光明,利润已经亮瞎了陈卫民的狗眼,光数零,陈卫民就数了二十秒。
燕京光明的账面非常漂亮,但是现金严重不足,甚至还有部分挂账。
虽然苏联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回国内,但是架不住花销也大,动不动就是几百火车皮物资,所以现金只有可怜的几百万人民币。
而且齐哈市钢铁厂的欠账还没结,抽空问问老胡到底怎么回事,要是不讲信用赖账,以后再有废旧钢铁这种事,就不考虑他们了。
西伯利亚公司的收入太可怜了。
账面上只有二十多万美元,这还是在陈卫民要求西伯利亚公司从燕京来的物资中截下部分物资的情况下,再加上华夏城的摊位收入。
太低了。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西伯利亚公司的造血能力远远赶不上其他公司。
关于年终奖金一项,陈卫民纠结了很久。
不平衡,非常不平衡。
倒不是说一个公司普通职工之间的奖励不平衡,而是三个公司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最高的当然是港岛光明,中层基本能拿到二十万港币,周国良拿了五十万,正好弥补他买别墅的首付。
综合算下来,周国良年收入妥妥地突破了一百万港币,大概十三万美元。
虽然比美国金融机构同级别的还低了很多,但是估计在港岛已经排在前五十名了。
胡大海在前期奖励的基础上,又分到了八万,王杏、孙铁军等人,也有五六万不等。
胡大海的年收入大概在十五万,比周国良低了很多,但是属于燕京同级别的私营企业总经理当中的佼佼者,而且燕京的消费也低,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所以综合算下来,周国良可能不如胡大海的日子过得舒服。
索菲亚只有两千美元,是胡大海和周国良的十分之一。作为副手的康斯坦丁诺维奇,只有一千五百美元。
主要是西伯利亚公司的盈利能力太低了,所有的盈利都转移到了燕京和港岛,这不公平。
陈卫民稍微修改了一下。
索菲亚年终奖五万美元,康斯坦丁诺维奇一万美元,其他的中层统一五千美元,娜迦单独列出来,八千美元,普通职工从一千到两千美元不等。
虽然依然比港岛和燕京的还要低很多,但起码不像之前差别那么大,也容易被人接受。
至于瓦莲京娜、谢尔多娃等领导们的秘书,一人一万美元。
可是西伯利亚公司的资金不够了,怎么办?
好办,让燕京和港岛公司分别缴纳年会费用,每家公司五十万美元物资,运到西伯利亚,至少价值几百万美元,完美。
三家公司都没有准备柳丁和杨树林的年终奖。
陈卫民直接在港岛光明下面,给柳丁列了六万美元,只比周国良低了不到五千美元。
柳丁的辛苦和价值,远远不止这六万美元。
杨树林除了每天一百美元的补助以外,陈卫民又给他准备了一万美元。
别看杨树林天天跟着陈卫民吃喝玩乐,好像没啥作用一样,实际上他的作用非常大。
比如一万吨肉罐头,比如东德那批文物,都是杨树林帮忙处理的,他的作用无可替代,别人也替代不了。
估计杨树林晚上要睡不着觉了。
他作为现役军人,从公司里拿这么多奖励,合适不合适?
谁知道合适不合适,当初部队已经承诺杨树林可以拿补助,那就不能出尔反尔。
王慧仪不小心看到了自己的年终奖,吃惊的捂住嘴巴。
三十万港币?三万八千美元?
“慧仪,拿给他们去办理吧。”
王慧仪指着自己的奖金,说道:“老板,会不会太高了?”
陈卫民摸着王慧仪的大腿,说道:“过年的时候回去先把贷款还了,这样家里压力小点,有机会再给你买套别墅,住得宽敞点。”
王慧仪把头埋进陈卫民的肩膀里,“老板,你对我太好了,我会舍不得的。”
王慧仪没说舍不得什么,但是陈卫民明白她要表达的意思。
“要是舍不得,那就不要走。”
王慧仪使劲点了点头。
“晚上……”
王慧仪羞羞答答地同意了,“你去问问索菲亚。”
“嘿嘿。”
索菲亚看到自己的年终奖后,千肯万肯。
29号下午,差点精尽人亡。
晚上,陈卫民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三大公司,不,还包括复盛银行的李庸,一起宴请了专家顾问团。
这二十个专家,来自全国各行各业。
包括机械加工、钢铁冶炼、机床制造、汽车制造、航空公司、武器制造等等领域。
其中鲁中第二机床厂的前总工程师梁思传给自己提了一个建议。
他已经知道公司准备拿下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线,所以他提议,不用全部用他们的傻大黑生产线,只要一部分即可。
因为这几年,国内的汽车生产线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苏联。
所以,他建议让鲁中第二机床厂的工程师提前进入高尔基汽车厂,对所有生产线进行评估,然后重新设计、改造生产线。
旁边的东北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处处长石金城听到后,提醒陈卫民,汽车制造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光拿到生产线没用,还要有冶金、化工等部门配合,尤其是发动机和轴承用钢材,苏联比国内先进很多。
“石处长,苏联以及民主德国的汽车工业里,有哪些技术是咱们不具备的?”
等专家们安顿好,陈卫民和胡大海回到别墅。
“为了这批专家,我可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
“都是机械方面的专家?”
“对,机械、机床,甚至武器方面的专家,都有。”
“太好了,家里都安顿好了?”
“都安顿好了,刘伟在家负责。”
“你抓紧去歇歇吧,达索伊娃在房间里等你呢。”
胡大海嘿嘿笑了两声,“别告诉桃子哈。”
“放心吧,这栋别墅就几个人住,一般人进不来,胡桃也进不来。”
胡大海去休息了。
陈卫民又看起了各个公司的报告。
总之一句话,形势一片大好。
尤其是港岛光明,利润已经亮瞎了陈卫民的狗眼,光数零,陈卫民就数了二十秒。
燕京光明的账面非常漂亮,但是现金严重不足,甚至还有部分挂账。
虽然苏联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回国内,但是架不住花销也大,动不动就是几百火车皮物资,所以现金只有可怜的几百万人民币。
而且齐哈市钢铁厂的欠账还没结,抽空问问老胡到底怎么回事,要是不讲信用赖账,以后再有废旧钢铁这种事,就不考虑他们了。
西伯利亚公司的收入太可怜了。
账面上只有二十多万美元,这还是在陈卫民要求西伯利亚公司从燕京来的物资中截下部分物资的情况下,再加上华夏城的摊位收入。
太低了。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西伯利亚公司的造血能力远远赶不上其他公司。
关于年终奖金一项,陈卫民纠结了很久。
不平衡,非常不平衡。
倒不是说一个公司普通职工之间的奖励不平衡,而是三个公司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最高的当然是港岛光明,中层基本能拿到二十万港币,周国良拿了五十万,正好弥补他买别墅的首付。
综合算下来,周国良年收入妥妥地突破了一百万港币,大概十三万美元。
虽然比美国金融机构同级别的还低了很多,但是估计在港岛已经排在前五十名了。
胡大海在前期奖励的基础上,又分到了八万,王杏、孙铁军等人,也有五六万不等。
胡大海的年收入大概在十五万,比周国良低了很多,但是属于燕京同级别的私营企业总经理当中的佼佼者,而且燕京的消费也低,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所以综合算下来,周国良可能不如胡大海的日子过得舒服。
索菲亚只有两千美元,是胡大海和周国良的十分之一。作为副手的康斯坦丁诺维奇,只有一千五百美元。
主要是西伯利亚公司的盈利能力太低了,所有的盈利都转移到了燕京和港岛,这不公平。
陈卫民稍微修改了一下。
索菲亚年终奖五万美元,康斯坦丁诺维奇一万美元,其他的中层统一五千美元,娜迦单独列出来,八千美元,普通职工从一千到两千美元不等。
虽然依然比港岛和燕京的还要低很多,但起码不像之前差别那么大,也容易被人接受。
至于瓦莲京娜、谢尔多娃等领导们的秘书,一人一万美元。
可是西伯利亚公司的资金不够了,怎么办?
好办,让燕京和港岛公司分别缴纳年会费用,每家公司五十万美元物资,运到西伯利亚,至少价值几百万美元,完美。
三家公司都没有准备柳丁和杨树林的年终奖。
陈卫民直接在港岛光明下面,给柳丁列了六万美元,只比周国良低了不到五千美元。
柳丁的辛苦和价值,远远不止这六万美元。
杨树林除了每天一百美元的补助以外,陈卫民又给他准备了一万美元。
别看杨树林天天跟着陈卫民吃喝玩乐,好像没啥作用一样,实际上他的作用非常大。
比如一万吨肉罐头,比如东德那批文物,都是杨树林帮忙处理的,他的作用无可替代,别人也替代不了。
估计杨树林晚上要睡不着觉了。
他作为现役军人,从公司里拿这么多奖励,合适不合适?
谁知道合适不合适,当初部队已经承诺杨树林可以拿补助,那就不能出尔反尔。
王慧仪不小心看到了自己的年终奖,吃惊的捂住嘴巴。
三十万港币?三万八千美元?
“慧仪,拿给他们去办理吧。”
王慧仪指着自己的奖金,说道:“老板,会不会太高了?”
陈卫民摸着王慧仪的大腿,说道:“过年的时候回去先把贷款还了,这样家里压力小点,有机会再给你买套别墅,住得宽敞点。”
王慧仪把头埋进陈卫民的肩膀里,“老板,你对我太好了,我会舍不得的。”
王慧仪没说舍不得什么,但是陈卫民明白她要表达的意思。
“要是舍不得,那就不要走。”
王慧仪使劲点了点头。
“晚上……”
王慧仪羞羞答答地同意了,“你去问问索菲亚。”
“嘿嘿。”
索菲亚看到自己的年终奖后,千肯万肯。
29号下午,差点精尽人亡。
晚上,陈卫民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三大公司,不,还包括复盛银行的李庸,一起宴请了专家顾问团。
这二十个专家,来自全国各行各业。
包括机械加工、钢铁冶炼、机床制造、汽车制造、航空公司、武器制造等等领域。
其中鲁中第二机床厂的前总工程师梁思传给自己提了一个建议。
他已经知道公司准备拿下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线,所以他提议,不用全部用他们的傻大黑生产线,只要一部分即可。
因为这几年,国内的汽车生产线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苏联。
所以,他建议让鲁中第二机床厂的工程师提前进入高尔基汽车厂,对所有生产线进行评估,然后重新设计、改造生产线。
旁边的东北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处处长石金城听到后,提醒陈卫民,汽车制造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光拿到生产线没用,还要有冶金、化工等部门配合,尤其是发动机和轴承用钢材,苏联比国内先进很多。
“石处长,苏联以及民主德国的汽车工业里,有哪些技术是咱们不具备的?”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19880wozaisuliandangdaoye/read/97/169.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