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补习八年 http://www.64sw.com/xiaoshuo/buxibanian/read/86/2.html 全文阅读!64书屋,有求必应!
换源:
暑气天正热,学校门口的公告栏上,红纸黑字,大大的书写着:热烈祝贺我校学生荣获全省状元,在整个公告栏上,把全校540分以上分数的学生,按照名次顺序,全部贴在了墙上。下面黑黑压压的,围满了全校师生,还有一些学生的家长,也都拥挤到公告栏前。
公告栏正在学校门口,保卫室的人,今天也并没有不让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今天是喜庆的一天,整个七月也是喜庆的一个月。火辣辣的太阳炙热地烤着大地,但是对于黄土高原的老百姓来说,多么毒辣的太阳,也抵挡不住今日这么兴奋的一天。平日里出门干活,什么苦日子,难日子没有经受过,今天拥挤在人群当中,看到这么多优秀的毕业生考上全国各所大学,是为整个县城争光,为整个村子里争光。
谁家里要能出一个大学生,那都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情,邻居们茶余饭后,讨论的问题最多的,也就是孩子读书考学的事情。谁家的孩子读书笨,谁家的孩子学习聪明。谁家的孩子懒惰不堪,或者谁家的孩子除了勤奋学习之外,还帮助家里大人分担一些家务。
公告栏下面拥挤的这些人,有一些是高一高二的学生,他们也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榜上的名字,暗自发奋图强,一鸣惊人。有的几个人一起,戴着草帽,也在墙上搜寻着自己家孩子的名字。还有一些不认识字的家长,让旁边的人帮忙找自己孩子的名字。
在公告栏正前方,是校园教学楼前的花园,花园当中开满了奇花异草,那是后勤人员经过了多少年栽培出来的,每到这个季节,这里变成了一片热闹非凡的地方。花园中间,怪石嶙峋,还堆起来一座很高大的假山。在假山的周围,开辟了一块很大的地方,做了一个人工湖。夏天湖面波光粼粼,湖水中又放养了很多小鱼儿,供大家赏乐游玩。在周围湖边上,又栽种了许多参天大树,在今天的这个时候,站在树底下又能在湖边上看着湖水中的鱼儿,一阵微风吹来,别有一番趣味在心头。
很多学生在早读和晚读的时间,都喜欢去假山上给自己占一个神仙宝座,因为学校学生多,假山又小,只能提前占位,或者有的学生干脆不去吃饭,让别的同学帮自己带一碗饭,直接在假山上吃。早读和晚读是这个学校学生的必修时间,把老师讲过的课程,每天坚持背诵,或者三三两两簇拥在一起相互考对方,帮助对方记忆,因此上这个学校每年的高考上线率都特别高。除了老师努力真教学以外,大多数的学生也都特别刻苦努力学习。无论是三九寒天,还是跟今天这样的大热天,对于学习的事情来讲,从不辞辛劳,因为大家都知道,对于咱们这种家庭环境,城市背景来说,只要通过努力考上大学,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下一代的命运。
父母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多数都是在田地里靠天吃饭的人,没有什么水地庄家,难以灌溉,遇上几年干旱,就勉强能收回个种子,农村人民的日子过的太苦难了。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就连学校的所有老师来讲,也都是来自农村地方,每到周末时候还得回家干一些农活。不过对于农村来说,能在县城高中当老师,那已经是万人敬仰,全村羡慕的工作了。
你看看今天来学校看榜单的家长,好多都是顶着大太阳,从农村骑着自行车或者开着三轮车,从农村来的。虽说也是上城里,但你从他们的穿着打扮明显可以看出,切切实实都是真正的庄家人,皮肤都被晒得黑黝黝的,你从背影看去,有些人的那个褂子上,已经破了好几个洞,可能是太忙还没来得及缝补。
有一个家长约摸四十来岁年龄,他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公告栏上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写着高考分数,后面缀着被录取的大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霎时间感觉到天昏地暗,眼前有一些模糊了。只有几个又要挤进人群去看榜的人,将他又慢慢从人群中挤出来了。此时的他,神魂颠倒,不知所以,他的眼睛中噙满了泪水。
这是,一个穿着朴素又干净的女孩,从后面拉住了他的手,往那个假山下面走。女孩也在不断哽咽,哭泣。这是他的女儿,名叫陈小花,在家里大家都亲热地叫她花花。花花是家里的老三,老大老二两个人,因为不用心读书,家里负担不起,初中就辍学让干农活了。但花花哭着嚷着要读书,在初三父亲母亲商量着让花花辍学,寻思着女孩子读个初中文化,将来总是要嫁人的,也便不愿意再负担太多,觉得差不多了,倒是让老二老三两个男孩子多读点书,将来努力考个大学,为家争光。这女孩子长大了迟早要嫁人,等花钱供养出来,不知道还需要花多少万,相当于累死累活地为别人培养孩子呢。
但世事难料,谁知道两个儿子反倒一点不热爱学习,读书时候就天天逃学,到最后连高中都没考上,只能辍学了。因为年龄小,社会上出去打工也没人能要,父母就只能让跟着学习种地,放羊。两个儿子考不上学后,父母对陈春花也就没有了信心,本身对于女孩子考大学来说,还没多么热心。有一天晚上,父母找来陈春花,语重心长地劝说她算了,别读了。认识这几个字就够了,谁知道陈春花寻死觅活的,反应特别激烈,小小年纪,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陈春花对学习本质上是热爱的,但是确实是大家公认的笨蛋,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因为考试不及格,又害怕家长大骂,不敢将自己的试卷拿回家给父母看,只能将同桌的试卷拿过来,擦掉同桌名字以后,换上了自己的名字,才得意洋洋地回到家。
但以后的每次考试,忽上忽下,总是飘摇不定,很多时候勉强六十分及格,整个村子的人,也都知道这陈春花在学习上,不可能出成绩。但是人又从小长得十分俊俏,平时也都能帮助家里干一些农活,在父母忙农活的时候,很小就已经学会了做饭,去田地里给父母送水,送饭。因此上父母心里也对陈春花生出几分偏爱之心。
毕竟是女孩子,又生长得水灵可爱,那多出来的几分偏爱之情,也就让陈春花少干很多农活。只是帮助父母送点吃的之类,父母因为心疼孩子,不让姑娘在田地里受苦受累,尤其等太阳出山的时候,就早早让孩子回家休息。但是对于学习的事情,总觉得孩子不是学习这块料,放弃吧,也三番五次给姑娘做了思想工作。
有时候邻居家的人来串门的时候,也总喜欢多加一句:“你哥都不读书了,你还在读什么呢?看你那个成绩,你也考不上学校,白白让你爹妈瞎操心。”
总是长大了的孩子,心里也会十分敏感,不知道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草堆里哭了多少次,不知道多少次又从梦中惊醒。有一次记得是发高烧的时候,父母也心疼坏了,吃退烧药不怎么管用,连续好几天,也不见好。直能请大夫来家里给春花输液,打针,春花每天犯迷糊,又上吐下泻的,连续好几天也没好好吃饭了。都是爹娘的一块心头肉呀,哪里有一个舍得的?父母跟着熬了好几天,也熬坏了,又请来阴阳先生给孩子念了一下,还是不见好转。
女儿在迷糊中,眼中又充满了泪水,她突然睁开眼睛,望着自己的爹娘,不知是何滋味。爹娘看到春花醒来了,慌忙摸了一下头,也不高烧了,喜出望外,慌忙朝着外面跪下磕头,感谢上苍,能让女儿恢复健康。
春花看着父母,微弱的气息说道:“爸,妈,我不想辍学,我想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父亲赶紧从桌子上拿着一杯凉白开,先让女儿喝水,又拿来女儿最爱吃的水果,点心,让女儿赶紧吃。父亲从来也没有能知道,为何女儿的态度如此坚决。当下同意了女儿的意思,愿意支持女儿好好读书。
每个人都满眼泪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母亲在一旁拉着春花的手,对春花说:“你如果想念,那就好好念,我们也没啥,家里你也别管,好好读书就可以。”虽说在农村地方大多数的重男轻女,但女儿毕竟也是自己亲身抚养,血浓于水,感情深厚,哪有几个父母看着女儿这样能不心疼的。
春花对着母亲说:“妈,我想吃饺子。”
于是春花母亲便赶忙包饺子去了。
第二天,父亲又给春花从县城买回来了两套新衣服,父亲对女儿也是疼爱,宁可自己节省一些,少穿一些,但是每年在换季时候,总喜欢用节约下来的钱买几套新衣服给自己的女儿,让她穿得漂漂亮亮的,自己心里也便踏实。穷日子虽说苦,但并没有太多忧愁,每天过得也非常开心。
后来的学习过程中,陈春花确实努力了很多,慢慢摸索一些各科的学习方法,有的科目确实拿到了很高的分数。但对于数理化这种理科思维的学科内容,她总是掌握得不尽如人意。
有一次,陈春花主动找到父母,央求父母给自己能转学,她想到城里去读书,她给父母给出来的理由就是:村上的学校老师不会教。其实对于这点来说,村子里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些老师也都是本村的一些农民,当年读过一些书,就让他们在本村的学校里面给孩子们教书,勉强让孩子们认识几个字而已。这个村子里到目前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很多学生在小学毕业就辍学干活了,就连上高中的人,都寥寥无几。村子里的老师除了教书以外,还要去忙着干自己家的农活,有时候直接让学生们一整天在学校自由发挥,老师们各自回家种地去了。
其实村子的学校学生人数并不多,一个班一共就十几个孩子,一个学校加起来一共七八十人。因为老师数量不足,有的老师就兼任好几科教学。很多内容老师自己都不会讲,也就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但是又能怎么办呢?大家都在这个环境中出生,成长。
父母对陈春花说的本村教学质量差的事情,表示赞同。但是对于去城里上学的事情,又让父母犯难,暂且不说转学又得去找学校,找老师,孩子还小,去城里读书必须得租房子,还得跟一个人陪读。家里老老小小都得干农活,谁也腾不出手来去白白地陪读呀。
父女二人来到人工湖假山跟前,找到一个阴凉的地方,坐了下来。春花又一次落榜了,去年就在这个时候,也是顶着大太阳,也是挤着人群中看榜,但去年的心情并没有今年沉重。今年更加的伤心难过,更加的失望透顶。
去年高考落榜的消息全村里人都知道,自己央求父母去补习的消息全村人也都知道,不过明天,自己今年落榜的消息又会传遍全村,全村的人又开始在茶余饭后,闲聊时候讲她不是一块学习的料。这么多少年以后,每次都是因为自己的执着,非要让父母支持自己读书的,也是自己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一定会好好努力,将来一定考上大学的。
但是,今年又落榜了。
公告栏正在学校门口,保卫室的人,今天也并没有不让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今天是喜庆的一天,整个七月也是喜庆的一个月。火辣辣的太阳炙热地烤着大地,但是对于黄土高原的老百姓来说,多么毒辣的太阳,也抵挡不住今日这么兴奋的一天。平日里出门干活,什么苦日子,难日子没有经受过,今天拥挤在人群当中,看到这么多优秀的毕业生考上全国各所大学,是为整个县城争光,为整个村子里争光。
谁家里要能出一个大学生,那都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情,邻居们茶余饭后,讨论的问题最多的,也就是孩子读书考学的事情。谁家的孩子读书笨,谁家的孩子学习聪明。谁家的孩子懒惰不堪,或者谁家的孩子除了勤奋学习之外,还帮助家里大人分担一些家务。
公告栏下面拥挤的这些人,有一些是高一高二的学生,他们也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榜上的名字,暗自发奋图强,一鸣惊人。有的几个人一起,戴着草帽,也在墙上搜寻着自己家孩子的名字。还有一些不认识字的家长,让旁边的人帮忙找自己孩子的名字。
在公告栏正前方,是校园教学楼前的花园,花园当中开满了奇花异草,那是后勤人员经过了多少年栽培出来的,每到这个季节,这里变成了一片热闹非凡的地方。花园中间,怪石嶙峋,还堆起来一座很高大的假山。在假山的周围,开辟了一块很大的地方,做了一个人工湖。夏天湖面波光粼粼,湖水中又放养了很多小鱼儿,供大家赏乐游玩。在周围湖边上,又栽种了许多参天大树,在今天的这个时候,站在树底下又能在湖边上看着湖水中的鱼儿,一阵微风吹来,别有一番趣味在心头。
很多学生在早读和晚读的时间,都喜欢去假山上给自己占一个神仙宝座,因为学校学生多,假山又小,只能提前占位,或者有的学生干脆不去吃饭,让别的同学帮自己带一碗饭,直接在假山上吃。早读和晚读是这个学校学生的必修时间,把老师讲过的课程,每天坚持背诵,或者三三两两簇拥在一起相互考对方,帮助对方记忆,因此上这个学校每年的高考上线率都特别高。除了老师努力真教学以外,大多数的学生也都特别刻苦努力学习。无论是三九寒天,还是跟今天这样的大热天,对于学习的事情来讲,从不辞辛劳,因为大家都知道,对于咱们这种家庭环境,城市背景来说,只要通过努力考上大学,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下一代的命运。
父母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多数都是在田地里靠天吃饭的人,没有什么水地庄家,难以灌溉,遇上几年干旱,就勉强能收回个种子,农村人民的日子过的太苦难了。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就连学校的所有老师来讲,也都是来自农村地方,每到周末时候还得回家干一些农活。不过对于农村来说,能在县城高中当老师,那已经是万人敬仰,全村羡慕的工作了。
你看看今天来学校看榜单的家长,好多都是顶着大太阳,从农村骑着自行车或者开着三轮车,从农村来的。虽说也是上城里,但你从他们的穿着打扮明显可以看出,切切实实都是真正的庄家人,皮肤都被晒得黑黝黝的,你从背影看去,有些人的那个褂子上,已经破了好几个洞,可能是太忙还没来得及缝补。
有一个家长约摸四十来岁年龄,他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公告栏上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写着高考分数,后面缀着被录取的大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霎时间感觉到天昏地暗,眼前有一些模糊了。只有几个又要挤进人群去看榜的人,将他又慢慢从人群中挤出来了。此时的他,神魂颠倒,不知所以,他的眼睛中噙满了泪水。
这是,一个穿着朴素又干净的女孩,从后面拉住了他的手,往那个假山下面走。女孩也在不断哽咽,哭泣。这是他的女儿,名叫陈小花,在家里大家都亲热地叫她花花。花花是家里的老三,老大老二两个人,因为不用心读书,家里负担不起,初中就辍学让干农活了。但花花哭着嚷着要读书,在初三父亲母亲商量着让花花辍学,寻思着女孩子读个初中文化,将来总是要嫁人的,也便不愿意再负担太多,觉得差不多了,倒是让老二老三两个男孩子多读点书,将来努力考个大学,为家争光。这女孩子长大了迟早要嫁人,等花钱供养出来,不知道还需要花多少万,相当于累死累活地为别人培养孩子呢。
但世事难料,谁知道两个儿子反倒一点不热爱学习,读书时候就天天逃学,到最后连高中都没考上,只能辍学了。因为年龄小,社会上出去打工也没人能要,父母就只能让跟着学习种地,放羊。两个儿子考不上学后,父母对陈春花也就没有了信心,本身对于女孩子考大学来说,还没多么热心。有一天晚上,父母找来陈春花,语重心长地劝说她算了,别读了。认识这几个字就够了,谁知道陈春花寻死觅活的,反应特别激烈,小小年纪,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陈春花对学习本质上是热爱的,但是确实是大家公认的笨蛋,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因为考试不及格,又害怕家长大骂,不敢将自己的试卷拿回家给父母看,只能将同桌的试卷拿过来,擦掉同桌名字以后,换上了自己的名字,才得意洋洋地回到家。
但以后的每次考试,忽上忽下,总是飘摇不定,很多时候勉强六十分及格,整个村子的人,也都知道这陈春花在学习上,不可能出成绩。但是人又从小长得十分俊俏,平时也都能帮助家里干一些农活,在父母忙农活的时候,很小就已经学会了做饭,去田地里给父母送水,送饭。因此上父母心里也对陈春花生出几分偏爱之心。
毕竟是女孩子,又生长得水灵可爱,那多出来的几分偏爱之情,也就让陈春花少干很多农活。只是帮助父母送点吃的之类,父母因为心疼孩子,不让姑娘在田地里受苦受累,尤其等太阳出山的时候,就早早让孩子回家休息。但是对于学习的事情,总觉得孩子不是学习这块料,放弃吧,也三番五次给姑娘做了思想工作。
有时候邻居家的人来串门的时候,也总喜欢多加一句:“你哥都不读书了,你还在读什么呢?看你那个成绩,你也考不上学校,白白让你爹妈瞎操心。”
总是长大了的孩子,心里也会十分敏感,不知道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草堆里哭了多少次,不知道多少次又从梦中惊醒。有一次记得是发高烧的时候,父母也心疼坏了,吃退烧药不怎么管用,连续好几天,也不见好。直能请大夫来家里给春花输液,打针,春花每天犯迷糊,又上吐下泻的,连续好几天也没好好吃饭了。都是爹娘的一块心头肉呀,哪里有一个舍得的?父母跟着熬了好几天,也熬坏了,又请来阴阳先生给孩子念了一下,还是不见好转。
女儿在迷糊中,眼中又充满了泪水,她突然睁开眼睛,望着自己的爹娘,不知是何滋味。爹娘看到春花醒来了,慌忙摸了一下头,也不高烧了,喜出望外,慌忙朝着外面跪下磕头,感谢上苍,能让女儿恢复健康。
春花看着父母,微弱的气息说道:“爸,妈,我不想辍学,我想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父亲赶紧从桌子上拿着一杯凉白开,先让女儿喝水,又拿来女儿最爱吃的水果,点心,让女儿赶紧吃。父亲从来也没有能知道,为何女儿的态度如此坚决。当下同意了女儿的意思,愿意支持女儿好好读书。
每个人都满眼泪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母亲在一旁拉着春花的手,对春花说:“你如果想念,那就好好念,我们也没啥,家里你也别管,好好读书就可以。”虽说在农村地方大多数的重男轻女,但女儿毕竟也是自己亲身抚养,血浓于水,感情深厚,哪有几个父母看着女儿这样能不心疼的。
春花对着母亲说:“妈,我想吃饺子。”
于是春花母亲便赶忙包饺子去了。
第二天,父亲又给春花从县城买回来了两套新衣服,父亲对女儿也是疼爱,宁可自己节省一些,少穿一些,但是每年在换季时候,总喜欢用节约下来的钱买几套新衣服给自己的女儿,让她穿得漂漂亮亮的,自己心里也便踏实。穷日子虽说苦,但并没有太多忧愁,每天过得也非常开心。
后来的学习过程中,陈春花确实努力了很多,慢慢摸索一些各科的学习方法,有的科目确实拿到了很高的分数。但对于数理化这种理科思维的学科内容,她总是掌握得不尽如人意。
有一次,陈春花主动找到父母,央求父母给自己能转学,她想到城里去读书,她给父母给出来的理由就是:村上的学校老师不会教。其实对于这点来说,村子里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些老师也都是本村的一些农民,当年读过一些书,就让他们在本村的学校里面给孩子们教书,勉强让孩子们认识几个字而已。这个村子里到目前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很多学生在小学毕业就辍学干活了,就连上高中的人,都寥寥无几。村子里的老师除了教书以外,还要去忙着干自己家的农活,有时候直接让学生们一整天在学校自由发挥,老师们各自回家种地去了。
其实村子的学校学生人数并不多,一个班一共就十几个孩子,一个学校加起来一共七八十人。因为老师数量不足,有的老师就兼任好几科教学。很多内容老师自己都不会讲,也就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但是又能怎么办呢?大家都在这个环境中出生,成长。
父母对陈春花说的本村教学质量差的事情,表示赞同。但是对于去城里上学的事情,又让父母犯难,暂且不说转学又得去找学校,找老师,孩子还小,去城里读书必须得租房子,还得跟一个人陪读。家里老老小小都得干农活,谁也腾不出手来去白白地陪读呀。
父女二人来到人工湖假山跟前,找到一个阴凉的地方,坐了下来。春花又一次落榜了,去年就在这个时候,也是顶着大太阳,也是挤着人群中看榜,但去年的心情并没有今年沉重。今年更加的伤心难过,更加的失望透顶。
去年高考落榜的消息全村里人都知道,自己央求父母去补习的消息全村人也都知道,不过明天,自己今年落榜的消息又会传遍全村,全村的人又开始在茶余饭后,闲聊时候讲她不是一块学习的料。这么多少年以后,每次都是因为自己的执着,非要让父母支持自己读书的,也是自己每次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一定会好好努力,将来一定考上大学的。
但是,今年又落榜了。
百度 64书屋 有求必应! 补习八年最新章节 http://www.64sw.com/xiaoshuo/buxibanian/read/86/2.html ,欢迎收藏!64书屋,有求必应!